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评价微型腹腔镜下缝扎关闭疝囊、修补内环的手术方法 对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 对经该手术治疗的198 例小儿腹股沟斜疝病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手术均顺利,无副损伤.单侧疝平均手术时间15 min(较单纯的高位结扎多3 ~5 min).除2 例出现阴囊小气肿(24 h 后消失)外,术中和术后未发现其他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2.5 d,术后随访2 周~12 个月,无复发,切口瘢痕线状不明显.结论 疝囊的超高位结扎加内环区域腹壁的加强构成了两道阻碍屏障,使近1%的腹腔镜手术术后复发率进一步降低.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损伤少、恢复快、并发症少、疗效确实可靠.特别适合年长儿和婴幼儿巨大型腹股沟斜疝的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观音针微型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斜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介绍自制缝合针———观音针和微型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手术方法,并评价其治疗小儿斜疝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观音针微型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斜疝33例(其中行传统疝囊高位结扎术术后复发者3例),观察其疗效。结果:全部患儿手术成功,手术时间8~30 min,平均13 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8 h,皮肤无须缝线。随访1周~2年,平均8个月,无1例出现手术并发症和斜疝复发。结论:观音针微型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损伤轻、恢复快、操作简便、切口微小美观,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治疗小儿复发性斜疝更具有突出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46例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46例小儿腹股沟斜疝,总结临床疗效。结果 46例手术全部成功,手术时间约为15~40分钟,平均20分钟。术后2~3天出院。仅1例术后阴囊积气。术后随访2周至28个月,无复发及阴囊水肿、切口下积血积液及感染等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恢复快,安全性高,创伤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微型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380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应用微型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疗效、并发症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微型腹腔镜下缝扎内环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3 80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术程均顺利,手术时间5~8 min,伤口不需缝合.近期并发症32例(0.8%),均得到及时处理痊愈.术后2~3日出院,术后全部病例均获随访1周~5年,其中3 772例(99.3%)痊愈,阴囊、睾丸与正常小儿相比无异常,无睾丸萎缩或发育异常,伤口无瘢痕;28例(0.7%)复发,经用同法治愈.结论:腹腔镜下缝扎内环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恢复快、安全、疗效可靠,可同时发现及处理隐性内环口未闭,复发率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分析小儿腹股沟嵌顿性斜疝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的优劣。方法 2005年4月至2011年3月,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例急性腹股沟嵌顿性斜疝43例(腹腔镜组),及同期行传统开放手术的腹股沟嵌顿斜疝52例患儿(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对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复发率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腹腔镜组平均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复发率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并且能在手术中检查对侧隐性斜疝,一并行疝囊颈高位结扎治疗。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嵌顿疝具有明显微创优势,可作为一般情况较好的小儿腹股沟嵌顿性斜疝治疗的优先考虑术式。  相似文献   

6.
傅克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2):229-230
[目的]评价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68例(组),经皮切开小儿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69例(组),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住院天数和随访1年复发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阴囊血肿)、住院天数和随访1年复发率明显低于经皮切开小儿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组,且两组相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P〈0.05).[结论]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疗效优于经皮切开小儿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术后复发原因。方法对50例腹腔镜下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内环口的荷包缝合,术后随访时间为6~24个月,平均12个月,术后疝复发2例,治愈率96%,复发率4%。结论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但仍存在一定复发,加强腹腔镜内环口缝合的训练以及选择合理的缝合线,可降低其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单孔微型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经微型腹腔镜手术治疗的623例小儿腹股沟斜疝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诊断565例单侧疝、58例双侧疝,术中治疗隐匿疝163例,年龄8个月-14岁。结果:所有手术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单侧疝手术时间5-15 min,双侧疝手术时间10-30 min,术中发现隐匿疝163例(28.85%),均在术后1-2 d出院。术后随访6-36个月,3例复发(0.48%),再次手术后治愈;2例线结异物瘘,经保守治疗至术后3个月后拆除结扎丝线,未出现疝复发;未出现其它严重并发症。结论:单孔微型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具有技术安全、操作简单、手术用时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美观微创,同时发现并处理隐匿疝等优势,可作为小儿腹股沟斜疝的首选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的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60例腹股沟斜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时间35~65min,平均42min,术后8~16h开始进食,平均11h,术后12~24h下床活动,平均16h,住院时间3~7d,平均4.5d。伤口均Ⅰ期愈合,无切口出血及感染发生。术后并发尿潴留5例,阴囊水肿1例,经对症处理后痊愈。术后随访12~48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凌丽娟  陈凌武  肖惠坚  汪青蓉 《现代护理》2006,12(23):2217-2218
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与开腹手术一样,主要操作步骤是疝囊高位结扎,由于腹腔镜可以同时探查双侧腹股沟,因此较开腹疝囊高位结扎更彻底,但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斜疝术后复发率仍有0.5%~2.7%[1-2]。为进一步降低小儿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后复发率,我院从2003年1月起,建立并开展了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斜疝内环缝合并疝囊高位结扎术,该术式在国内外尚未见报道,现对比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从2003年1月~2004年12月,我院完成了61例共85个小儿腹股沟斜疝,其中21例共31个斜疝行内环缝合并疝囊高位结扎术,另40例…  相似文献   

11.
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21例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方法:在腹腔镜下用特制带线钩针带线环绕内环口,在内环口处高位结扎疝囊。结果:21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8~20min,术后住院1~2d,无手术并发症,近期效果良好。结论: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损伤小、并发症少、安全有效、操作简单、恢复快、美容效果好。  相似文献   

12.
微型腹腔镜二孔法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260例疗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微型腹腔镜二孔法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总结微型腹腔镜二孔法缝扎内环口治疗260例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结果:手术全部在腹腔镜下完成,单侧疝手术时间约为13~20min,平均16min,伤口不需要缝合。近期并发症3例,阴囊积气2例,脐戳孔网膜疝1例,均得到及时处理后痊愈。术后2~3d出院。术后随访246例患儿,随访率94.6%。随访1周~24个月。复发3例,1例经腹腔镜,2例经开腹治愈,无阴囊水肿,切口下积血积液及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微型腹腔镜二孔法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恢复快,安全性高,创伤小,无需伤口拆线,可同时用于处理腹股沟隐性疝和双侧腹股沟疝,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与开腹手术一样,主要操作步骤是疝囊高位结扎,由于腹腔镜可以同时探查双侧腹股沟,因此较开腹疝囊高位结扎更彻底,但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斜疝术后复发率仍有0.5%~2.7%[1-2].为进一步降低小儿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后复发率,我院从2003年1月起,建立并开展了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斜疝内环缝合并疝囊高位结扎术,该术式在国内外尚未见报道,现对比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5):2841-2842
探讨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选择收治的腹股沟斜疝患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腹腔镜单孔手术组(B组)和腹腔镜双孔手术组(A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腹腔镜双孔组和腹腔镜单孔组的平均住院时间、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切口感染率和复发率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治疗效果确切,可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15.
改良微型腹腔镜小儿疝高扎术50例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劲  叶亮  杨宏亮 《医学临床研究》2006,23(11):1836-1837
【目的】介绍一种改良微型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的新方法。【方法】采用脐上皱一个戳孔,内环处皮下间隔进针法行微型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50例。【结果】一侧疝手术时间10~15min,平均12min。双侧疝平均】8rain。患儿术后疼痛轻.恢复快,愈合后腹部无瘢痕。随访1个月至2年,无一例复发,未见阴囊血肿、睾丸萎缩等并发症。【结论】皮下间隔进针一孔法微型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疗效可靠,适应范围更广,创伤更小,美观效果更理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腹腔镜单孔疝囊高位结扎术与传统小切口疝囊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效果。方法 将70例小儿腹股沟斜疝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接受腹腔镜单孔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对照组接受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比较2组患儿手术情况(单侧疝手术时间、双侧疝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治疗总费用、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阴囊肿胀、线结反应、戳孔疝、疝囊积液/积气)以及随访6个月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患儿单侧疝手术时间、双侧疝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治疗总费用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儿术后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单孔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但治疗费用较高且对操作者要求较高,临床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应用自制雪橇针腹腔镜下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及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应用自制雪橇针腹腔镜下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508例(A组),并选择同期传统手术治疗的患者102例(B组),比较两组平均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和并发症。结果 A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B组,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也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自制雪橇针腹腔镜下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且操作简单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微型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32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微型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使用微型腹腔镜配合自行改进的针形器械缝扎内环口周边腹膜行疝囊高位结扎32例,总结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32例小儿腹股沟斜疝均经微型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切口美观,无复发。结论:微型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创伤小,手术操作简单,疗效确实,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探讨腹腔镜一期治疗成人腹股沟斜疝伴隐睾的可行性及优越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2018年10月该院行腹腔镜一期治疗成人腹股沟斜疝伴发隐睾患者的资料。结果 全组共5例患者,一侧腹股沟斜疝合并腹股沟管型隐睾2例,一侧腹股沟斜疝合并腹腔内型隐睾3例,均顺利行腹腔镜隐睾切除+全腹膜外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TEP)。手术时间65~120 min,平均(76.5±10.4)min,术后住院时间4~8 d,平均(5.5±2.2)d。术后随访时间最长3年,平均12个月,其中1例出现阴囊血肿,经抽吸后治愈;无疝复发病例,无切口及补片感染,无慢性疼痛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腹膜前间隙腹腔镜手术一期治疗成人腹股沟斜疝伴发隐睾是可行的、安全的,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在小儿腹股沟斜疝治疗中采用腹腔镜单孔治疗和腹腔镜双孔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1050例腹股沟斜疝患儿依据手术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双孔组500例和单孔组550例。双孔组采用腹腔镜双孔治疗,单孔组采用腹腔镜单孔治疗,比较2组手术及康复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血肿、阴囊水肿、阴囊积气、切口感染)发生率及半年内复发率。结果单孔组各手术及康复指标数据均显著低于双孔组(均P<0.05);单孔组并发症率、复发率与双孔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36%比0.60%,0.18%比0.40%,均P>0.05)。结论在小儿腹股沟斜疝治疗中采用腹腔镜单孔和腹腔镜双孔治疗均具有良好的疗效,其中以单孔治疗效果更好,创伤更小,且术后复发率更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