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AKI)患者的临床特点与预后。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124例脓毒症合并AKI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期非脓毒症合并AKI患者28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脓毒症合并AKI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结果:脓毒症合并AKI患者中,感染部位主要为肺部(50.0%)和腹部(29.0%)。脓毒症与非脓毒症AKI患者相比,两者的APACHEll评分、平均动脉压,机械通气、血管活性药物应用的比例,器官衰竭数≥3个者等指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IFLE不同分级中脓毒症合并AKI患者的病死率分别是R组60.0%、I组66.7%、F组73.5%,较非脓毒症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脓毒症与脓毒症AKI患者的总住院病死率分别为37.8%、6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脓毒症AKI患者与非脓毒症AKI患者相比,临床各项指标更差,有更高的临床病死率。  相似文献   

2.
急性肾损伤( acutekidney injury ,AKI)是一组由多病因导致的、涉及多学科的临床常见危重症,其病死率高达74.5%[1],每年全球有200万人死于AKI,而存活的AKI患者发展成为慢性肾脏病的风险较正常人群明显升高[2],如能早期诊断治疗,可使80%以上的AKI发生可逆性进展,直接改善预后[3]。本文针对AKI的早期诊断及治疗研究近况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3.
脓毒症是宿主与病原体之间通过凝血反应及炎症反应而相互作用,造成机体器官功能损害的复杂临床综合征。按严重程度可分脓毒症、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严重脓毒症是指脓毒症合并器官功能障碍;脓毒性休克是指给予足量的液体复苏后仍然伴有无法纠正的持续性低血压,是严重脓毒症的一种特殊类型[1]。脓毒性脑病(septic encephalopathy,SE)由 Bright 于1827年首次提出,是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最常见的脑病之一。脓毒症发病率约为0.3%,病死率约25%[2],创伤所致的脓毒症及多器官功能衰竭在ICU 内的病死率可达60%。现将近年来脓毒症的发生机制及干预措施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急性肾损伤(AKI)是由多种病因导致并涉及多个临床学科的临床症候群。脓毒症致多脏器衰竭是引起AKI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AKI也导致脓毒症患者病死率显著增加,究其原因是临床对AKI干预措施的滞后。通过相关生物标志物早期诊断脓毒症性AKI(SIAKI),并及时完成预后评估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随着对SIAKI发生机制的不断深入,多种新的生物标志物不断发现,其在AKI发生及发展中的作用及对治疗、预后的指导价值逐渐阐明。本文对SIAKI的发生机制进行了探讨,并介绍了对SIAKI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具有潜在价值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5.
陈洪  周春华 《北京医学》2015,(2):148-150
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 AKI)是临床常见危重急症,发病率在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 ICU)及术后患者中为5%~20%[1],ICU内AKI发生率为普通住院患者的5~20倍[2]。研究发现AKI发生率、病死率分别为5.6%、60.3%[3]。缺乏早期、敏感的诊断标志物是影响AKI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由于肾脏发育不成熟,且易暴露于缺氧等危险因素中,因而急性肾损伤(AKI)的发生率较其他年龄阶段高。AKI的发生又大大增加了新生儿的病死率和患慢性肾脏病的危险性。因此,对重症新生儿进行肾功能的实时监测,早期发现AKI,并进行及时、有效的临床干预,对改善患儿的预后至关重要。中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作为一种新兴的早期诊断和预测肾损伤的生物标志物而备受关注,其在窒息、脓毒症、早产等多种危险因素相关性新生儿肾损伤的早期诊断中有重要临床价值,是预测新生儿肾损伤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持续肾替代治疗(CRRT)对脓毒症合并不同程度急性肾损伤(AKI)患者肾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按AKI分期标准将脓毒症合并AKI患者分为A(AKI—Ⅰ期组)、B(AKI—Ⅱ期组)、C(AKI-Ⅲ期组)三组,比较三组患者CRRT后肾功能恢复及患者死亡率。结果A组CRRT后87.5%(14/16)患者肾损害平稳恢复,2例加重进入B组,但元死亡;B组CRRT后62.5%(20/32)患者肾损害稳定恢复,12例肾损害加重进入C组,死亡率18.7%(6/32);C组CRRT后30.4%(14/46)肾损害逐渐恢复,32例加重进入ARF期,其中18例死亡,死亡率39.1%(18/46)。A、c及B、C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脓毒症合并AKI患者早期行CRRT有可能阻止肾损害加重并明显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探讨脓毒症患儿并发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epsis associated encephalopathy,SAE)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珠海市妇幼保健院104例脓毒症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itic回归分析儿童脓毒症相关性脑病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合并脑病的脓毒症患儿病死率显著高于无合并脑病的脓毒症患儿;有凝血功能障碍患SAE的比例高于没有凝血功能障碍的患儿;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CIS评分)≤80分的患SAE比例高于>80分组;尿素氮(BUN)、皮肤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CRT)在SAE组与无SAE组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E组显著高于无SAE组。结论凝血功能障碍及PCIS≤80分对脓毒症相关性脑病的发生有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9.
婴幼儿化脓性脑膜炎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分析焦雄,张如弼,焦旭文化脓性脑膜炎(简称化脑)为小儿,尤其是婴幼儿时期常见感染性疾病。文献报道,2岁以下患儿的病死率可达60%[1]。早期诊断并及时 、正确、彻底治疗是降低发病率和并发症、后遗症发生率的关键[2,...  相似文献   

10.
脓毒症是指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急性肾损伤(AKI)是脓毒症发展过程中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对脓毒症并发AKI患者进行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延缓肾功能恶化是治疗的关键。因此,探寻脓毒症急性肾损伤(SIAKI)诊断以及预后评估的相关生物标志物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主要针对SIAKI诊断和预后的相关生物标志物进行探讨并做简要综述,为改善预后提供合理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急性肾损伤(AKI)是由各种因素导致肾功能突然损伤、肾小球滤过率急剧下降的一组临床综合征。AKI是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是影响肝衰竭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AKI的早期诊断、有效处理对降低ACLF患者病死率,改善预后意义重大。文章对ACLF患者AKI的发病机制、生物学标志物、诊断标准、分类、治疗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急性肾损伤(AKI)是临床常见危重症。目前住院患者中AKI的发生率逐年增加且病死率明显升高,已成为影响危重症患者预后及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研究显示,脓毒症相关性AKI病死率明显高于非脓毒症性AKI,如何防治脓毒症相关性AKI成为当前重症医学及肾脏病学领域的研究热点。脓毒症相关性AKI与其他病因导致的AKI发病机制不同,因此熟悉脓毒症相关性AKI的流行病学特点、发病机制对后续治疗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新生儿脓毒症发生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CLS)的临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对2011年6月~2013年6月在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30例新生儿发生脓毒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30例患儿中15例为一般脓毒症,10例为严重脓毒症,5例为脓毒性休克;再根据患儿是否发生CLS为准,将患儿分为CLS组与非CSL组;在进行单因素分析时,对患儿的年龄、性别、凝血功能障碍等各种相关因素进行了解,自变量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指标,进而进行回归分析。结果一般脓毒症、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患儿的发生率分别为2/15(13.33%)、4/10(40.00%)、4/5(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严重脓毒症及休克和PRISM评分是脓毒症患者出现CLS 1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新生儿的脓毒症的严重程度与PRISMⅢ评分呈正比关系,患儿PRISI I评分越高发生CLS的概率就越大。对于脓毒症较严重以及PRISI I评分较高的患儿来说,尽早对其血糖、感染标志物等进行检测,对于判断CLS有积极的帮助,并且能够有效降低儿童脓毒症合并CLS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4.
急性肾损伤(AKI)的发生发展与死亡率、住院时间及远期不良结果密切相关。而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继发于缺血再灌注、心脏手术、脓毒症和造影剂等危险因素诱导的AKI中短时间内显著升高,其在识别和诊断AKI方面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AKI的敏感生物标志物。目前,AKI的病理、生理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改进治疗方法仍是一项重大挑战。未来,若能早期诊断AKI将有助于临床医师及时制订干预策略,从而有效改善AKI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郭治国  马青变 《中国全科医学》2015,18(32):3901-3905
心搏骤停后急性肾损伤(AKI)是心搏骤停患者经有效生命支持获得自主循环恢复后常面临的重要并发症。由于其高发病率、病死率,日益受到临床医师的关注。目前,心搏骤停后肾保护措施仍然有限,复苏后休克状态可能成为临床重要的干预靶点,给予精确的液体管理有望明显减少AKI的发生或进一步恶化。新型肾损伤标志物有助于更早发现心搏骤停后AKI患者,为尽早识别和实施干预提供线索,从而改善预后。本文重点就心搏骤停后发生AKI的病理生理机制、危险因素、干预措施及新型肾损伤标志物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改良的小儿RIFLE ( pRIFLE )分级探讨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急性肾损伤( 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危险因素。方法:以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因先天性心脏病在我院行手术治疗且年龄小于12岁的患儿为研究对象,观察AKI发生率及各期的临床特点,比较AKI与非AKI的临床特征,以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KI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共入选234例患儿,平均年龄59.82个月,其中男性130例,女性104例。225例(96.2%)患儿行心肺转流( cardiopulmonary bypass ,CPB)心脏直视手术,67例(28.6%)患儿发生AKI。 AKI与非AKI患儿的RACHS-1手术分级、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AKI患儿年龄较小,体质量偏低,其CPB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 aortic cross-clamp time,ACT)和机械通气时间均长于非AKI患儿( P<0.05)。 CPB时间及ACT与AKI分级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低体质量及CPB时间是患儿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4.39、2.85。结论:急性肾损伤是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常见并发症,低体质量及CPB时间是其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陈佳 《重庆医学》2015,(1):125-127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esophageal gastric variceal bleed‐ing ,EGVB)是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其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发生率为每年10%~20%[1]。出血后的患者仍有较高的再出血及死亡风险,据报道再出血发生率为60%,首次出血事件后1~2年的病死率为30%[2]。由于更为有效的内镜及药物的运用已使得静脉曲张出血引起的6周病死率由1981年Graham等报道的42%下降至现在的20%[3]。有研究指出,静脉曲张出血的患者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可以减少早期再出血的风险而增加存活率[4‐5]。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血清降钙素原、尿液肾损伤分子-1(KIM-1)的变化及对脓毒血症合并急性肾损伤(AKI)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将我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收治的54例确诊为脓毒血症的患儿,根据AKI的诊断标准,将患儿分为AKI组30例,非AKI组24例;收集24例健康对照儿,分别测定三组的血清降钙素原、尿液KIM-1。结果对照组、非AKI组、AKI组患儿血清降钙素原、尿液肾损伤分子-1(KIM-1)水平总体上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血清降钙素原、尿KIM-1可作为小儿脓毒血症合并急性贤损伤的早期诊断标志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持续肾脏替代治疗对严重脓毒症不同程度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4年1月海南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严重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AKI)患者,按照患者接受持续性肾脏替代(CRRT)治疗时 AKI分期分为3组(A组为 AKI 1期,B组为 AKI 2期,C组为 AKI 3期),比较3组患者达多尿期(尿量>400 mL/d)时间、肾功能恢复正常的比率、血肌酐恢复至基础水平的时间、CRRT 治疗时间、ICU的住院时间、ICU的治疗费用及28天生存率。结果 A组肾功能恢复率为100%(18/18),28天生存率为100%(18/18);B组肾功能恢复率为91.30%(21/23),28天生存率为91.30%(21/23);C组肾功能恢复率为61.54%(16/26),28天生存率为73.07%(19/26)。A、B组肾功能恢复率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组与C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组与B组及B组与C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A、B组与C组肾功能恢复正常的患者达多尿期时间及血肌酐恢复至基础水平的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A、B组与C组CRRT治疗时间、ICU住院时间及ICU治疗费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与B组 ICU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RRT治疗时间及 ICU治疗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严重脓毒症合并 AKI,在早期(AKI 1期、2期)开始行 CRRT治疗,有利于肾功能早期恢复,并能显著改善肾功能,缩短CRRT治疗时间及 ICU的住院时间,减少 ICU的治疗花费。  相似文献   

20.
重症急性胆管炎围手术期的护理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外科黄花玉(百色533000)重症急性胆管炎是外科常见的急、危重疾病。是胆道系统的严重并发症,病死率高[1]。而急诊手术是治疗重症急性胆管炎最积极、主动的措施,可提高病人的治愈率,降低病死率[2]。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