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云南化工》2019,(9):146-149
建立反映油藏的三维地质模型是决定油藏数值模拟、动态预测的关键,也是真实客观的认识油田和高效合理的开发油气藏的基础。通过采用序贯指示模拟方法建立地质模型,综合石油地质学、储层地质学及油藏工程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并结合该油藏渗透率低、孔隙结构非均质严重等地质特征,应用petrel软件,建立三维精细地质模型,可以进一步了解盘油藏的油气富集规律,并对地质特征有了进一步认识,从而客观真实的反映油藏地下地质情况,为下一步油藏的高效高速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油藏描述技术发展、特点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藏描述技术是综合应用多学科知识,采用先进的计算模块,对储层形态进行精细的描述,并准确确定储层的分布状态和储量规模,也就是对油藏的各种参数进行三维空间的定量描述和表征,即要建立反映油藏构造、沉积、成岩、流体等特征的三维油藏地质模型。油藏描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油藏研究由定性和半定量走向定量化,由传统的油藏地质研究转入多学科一体化综合的系统研究。油藏描述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是:进一步发展及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应用井间地震技术和四维地震技术监测油藏开采动态等。现代油藏描述技术表现出六大特点及许多新技术。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人们利用计算机技术,发展出一套利用计算机存储和显示的三维油藏地质建模方法,可以实现对油气储层的定量表征及对各种尺度的非均质性刻画,并在油藏评价乃至油田开发的不同阶段均可建立三维油藏地质模型,本文介绍了江家店油田三维构造模型的建立及其构造特征,为油田的精细开发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
随着油气田勘探的不断深入,在储层研究过程中建立三维定量地质模型通过对地层格架、沉积微相、骨架砂体、物性参数和储层非均质性的分析研究,借助PETREL等地质建模软件建立三维储层地质模型来反映储层地质属性空间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为油藏的高效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三维地质建模就是将地质,测井,地球物理资料和各种解释结果或者概念模型综合在一起生成三维定量随机模型。在构造模型基础上,能够精确地定量描述储层各项参数的三维空间分布。同时,三维地质模型可与三维油藏数值模拟接轨,为后续的数值模拟及油藏工程设计提供地质信息,有利于开展地质-油藏数模一体化研究。在苏丹FNE油田综合地质研究过程中,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RMS软件在冷43块油藏三维地质建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油藏三维地质模型具有直观、可视的特点,可有效帮助深入了解油藏特征,对油藏进行高效开发和管理,预测剩余油分布,建立三维地质模型已成为油藏开发的重要工作。本文在研究冷42块油藏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应用RMS地质建模软件对区块进行了构造建模、对油藏物性参数进行了模拟,以进一步指导油藏开发,在生产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在三维地质建模基本原理及影响三维地质模型精度关键因素自乞分析基础上,针对不同的模拟对象进行了相应的模拟算法研究,并进行了如何应用地震属性体、反演数据体和前期地质研究成果提高三维地质模型精度等方面的研究,通过研究掌握了提高三维地质模型精度的方法,使所建立的地质模型更合理清楚地表征油藏的构造特征、储层特征和油水关系等。  相似文献   

8.
油田开发后期储层建模技术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油藏描述以建立定量的三维地质模型为最终目标。这既是计算机技术在油藏描述中广泛应用的结果,也是提高油藏模拟和开采动态预测精度的要求。各种地质模型的研究,地质建模软件的出现与应用,正是油藏描述技术向油藏表征推进的主要标志。我国大部分老油田进入高含水、高采出的后期阶段,储层地质在沉积微相研究的基础上依据沉积旋回、隔夹层分布等细分到单砂层甚至到流动单元。储层地质建模必须与油藏描述的精度和目的相适应。在双河油田1-3层系建模过程中,在储层流动单元细分、微构造、储层非均质性及储层动态解释的基础上,应用RMS软件,实现了构造模拟、储层物性的确定性模拟和随机模拟、地质储量拟合、模型粗化以及输出和图形处理。建立本区油藏三维精细地质模型,实现了油藏精细描述、油藏数值模拟一体化,结果证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油藏三维地质建模是油藏精细描述的核心,也是油藏数值模拟研究的基础。Petrel 软件是油藏三维地质建模中使用的主流软件,它通过对油藏的构造特征,属性特征进行模拟,建立符合油藏实际地质特征的三维可视化地质模型,指导剩余油挖潜和提高采收率。  相似文献   

10.
新海27块为边底水能量充足的稠油油藏,在精细油藏描述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各种建模方法适应性分析和建模方法的优选,建立新海27块三维地质模型,并依据其地质特点及数值模拟的精度要求,优选模型粗化方法进行三维地质模型的粗化,形成油藏数值模拟地质模型;根据已建立的油藏数值模拟模型,结合生产动态数据和有关测试资料,进行历史拟合,量化剩余油分布,在此基础上进行水平井生产动态跟踪与参数优化,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1.
储层三维建模是精细油藏描述的核心,随着油田的开发和计算机水平发展,油藏的研究要求更高的定量化,储层的描述要求更加精细,建立精度较高的储层三维模型非常有意义。储层建模工作分为油藏构造建模,沉积微相建模和油藏属性建摸三步。文中讨论了这三种模型,并以靖安油田某区块为例说明了在油藏研究中的应用状况。  相似文献   

12.
低渗储层微观非均质性强,微观孔隙结构高精度表征成为低渗油藏开发的难点。近年来,国内低渗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的表征技术开始从定性向定量、二维向三维转变,出现了恒速压汞、核磁共振等定量表征技术和X-CT、FIB-SEM等三维重构技术。理论方面也有孔隙结构模拟和分形学的发展。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指出国内低渗储层微观孔隙结构高精度表征处于起步阶段,定量测试和三维重构技术应用还不广泛,孔隙结构模拟和分形理论研究还不深入,有限样品点测试结果难以延伸到整个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的预测。未来低渗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的精细表征主要在于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数字岩心和孔隙结构模拟相结合、恒速压汞技术和分形理论相结合等多种理论方法综合应用。  相似文献   

13.
王剑  伍亚军 《辽宁化工》2012,41(1):96-99,103
以该区主力生产层位延9油藏为研究对象,根据油藏地质资料、各类钻井资料和生产动态资料,运用RMS软件建立了三维可视化精细油藏地质模型并随机产生了储层模型的多个等慨率实现.在此基础上,通过动静结合的方法,从随机模型的多个实现中筛选出了最佳实现.  相似文献   

14.
王开燕  张伟  尹浩然 《当代化工》2014,(11):2285-2287,2290
以工区的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生成的构造格架为基础,对汪南区块采用Jason软件来进行波阻抗反演,运用测井资料、地质资料对波阻抗反演数据体以及地震属性进行储层的标定,综合储层的波阻抗和地震属性特点,从而对工区扶杨油层各段进行立体精细的储层预测。  相似文献   

15.
EGS热储基于微震数据反演模化及其采热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庭樑  黄文博  曹文炅  蒋方明 《化工学报》2018,69(12):5001-5010
人工热储的特性对增强型地热系统(EGS)的性能具有决定性影响,正确还原人工热储的结构特征对EGS实际工程具有重要意义。结合Habanero EGS地质、微震数据等信息,重建出热储的渗透率与孔隙率的空间分布,进一步采用自主开发的三维动态模拟软件,对热储中的渗流场、温度场和EGS的采热曲线进行数值模拟,并将其结果与分块均质热储EGS进行比较,当流体循环流量为15 kg/s,EGS运行到第15年时,非均质热储EGS的采出温度比分块均质热储EGS低9.3℃,前者的累积热采出量比后者低3.7%,热储的非均质性会导致EGS采热性能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6.
A primitive pressure-velocity finite difference code has been developed to predict transient three-dimensional turbulent flow. The code is a simplified yet effective prediction procedure for use by persons with little experience in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and into which user-oriented complexities can easily be added. The method is based on the transient 2-D Los Alamos SOLA prediction technique for laminar flows. Turbulence is simulated by. means of the two-equation κ - ε turbulence model; species diffusion and buoyancy are also included. Two applications of the code are presented to local destratification near the release structure of a reservoir and to the deflection of a jet entering normally into a uniform cross-flow. Predicted results exhibit good agreement with experimental data, showing that a useful characterization of fully three-dimensional flows is now available  相似文献   

17.
通过实验对三维管换热元件与传统H型鳍片管进行测试,研究其传热特性. 结果表明,三维管换热器的总换热系数是H型鳍片管换热器的2?3倍,采用错列布置换热管比顺列布置换热管的阻力大. 修正的气侧对流换热系数关联式更符合实际,计算结果比原式提高约26%,FLUENT软件能很好模拟三维管换热器的实际情况,模拟结果误差较小.  相似文献   

18.
低渗透油藏中存在启动压力梯度,采用达西渗流已经无法准确描述油藏中流体的流动,为此提出了低渗透油藏启动压力梯度数学表征方法,建立了考虑启动压力梯度非线性渗流模型以及相应的数学数值模型,在现有数值模拟软件的基础上编制了非线性渗流数值模拟插件,并将其应用到油田模型中,计算表明,初步模拟结果与现场实际数据基本吻合,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9.
The biological functions as well as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hyaluronan (HA),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nd ubiquitous glycosaminoglycan in various organism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its molecular weight, molecular weight distribution and chain conformation. For this reason it is crucially important to make a reliable characterization of these parameters for HA in both chemical and clinical fields. The present work compared the application of different techniques including capillary viscometry, concentration gradient multiangle laser light scattering (CG-MALLS), size exclusion chromatography-multiangle laser light scattering (SEC-MALLS), asymmetric flow field flow fractionation-multiangle laser light scattering (AFlFFF-MALLS) and horizontal agarose gel electrophoresis (AGE), to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a range of HA samples of bacterial and animal sources. The advantage and limitation of these techniques were discussed in terms of producing accurate and reliable molecular paramet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