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经胸入路一期手术治疗胸椎结核合并结核性脓胸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经外科手术治疗的胸椎结核合并结核性脓胸患者,术前行闭式胸腔引流,常规四联抗痨治疗2周以上;均应用经胸的手术入路,前路清除病灶、一期植骨、钛板内固定治疗,其中4例(合并椎旁脓肿穿破纵隔胸膜)急性脓胸患者加行脓胸病灶清除术,5例慢性结核性脓胸患者加行胸膜纤维板剥脱术,其中1例用带蒂肋肌瓣胸腔内移植术;术后继续抗痨12~18个月.结果 伤口全部一期愈合,结核性脓胸均治愈,随访1.5~3年,结核病灶无复发,植骨块5~7个月融合,内固定位置良好,无移位和断裂.结论 经胸入路一期手术治疗胸椎结核合并结核性脓胸是一种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胸腔术后患者呼吸系统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红琴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36):1101-1102
2009年1月-12月我院共实施胸腔手术84例,其中胸膜纤维板剥脱术32例,肺叶切除术31例,全肺切除3例,纵隔肿瘤切除1例,肺大泡切除3例,胸廓成形术12例,剖胸探查术2例。  相似文献   

3.
我们自1984-06~2005-04手术治疗各类慢性脓胸520例,现将术后并发症及术中术后死亡原因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520例病人,男325例,女195例,年龄4~56岁,结核性脓胸361例,化脓性脓胸159例,胆固醇性脓胸2例,局限性脓胸345例,全脓胸76例,脓气胸82例,其中外穿性脓胸48例,脓胸合并毁损肺6例,脓胸合并肺内结核及空洞33例,胸椎结合椎旁脓肿致脓胸2例,脓胸合并支扩4例。术式:纤维板剥脱加肺内病灶清除瘘修补术30例,胸廓成形术51例,胸膜肺叶及楔形切除18例,胸膜全肺切除术6例,大网膜充填术1例,胸推结合灶清除加纤维板剥脱术3例。死亡病例及主要并发症:呼吸衰竭10例,围术期死亡2例,术中术后大出血12例,其中1例术中上腔静脉撕破,术中死亡,5例2次进胸止血。术后不同程度残腔积液35例,心律失常27例,胸膜全肺切除术后残端疾1例,术后不死亡,病灶播散,顽固性窦道各3例,切口不愈3例。2讨论2.1呼吸衰竭及心律失常纤维板剥脱术日趋成为各类脓胸的首选术式[1,2]。我们采用该术式术后并发呼吸衰竭者4例。分析原因为:此术式能很大程度改善肺功能,因而对限制性通气障碍的低肺功能病人选择放宽,加之术前...  相似文献   

4.
慢性结核性脓胸常因结核性胸膜炎处理不当;肺结核行肺叶切除术后感染;肺、胸膜表面结核病灶空洞破溃以及椎旁脓疡破入胸腔所致。本文报告20例采用改良Heller氏胸改术治疗后全部痊愈。笔者体会:术前充分准备;术时彻底清理脓腔促使腔壁塌陷和正确处理支气管胸膜瘘;术后继续抗痨治疗等,才能保证手术一期完成。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肺结核外科治疗的指征与时机。方法:对95例肺结核分别施行楔型、肺段、肺叶、肺叶+楔型、左全肺、右全肺、支气管袖状、胸膜肺叶切除术各20、10、38、1、18、4、2、2例次。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率,术前痰菌阳性30例全部转阴,术后胸片复查未见有活动性结核灶。右全肺切除1例合并肺癌,支气管切缘内膜结核,术后发生残端漏,经引流治愈。随访1、3、5年,1例合并肺癌存活1年半,余94例全部存活。结论:肺结核外科治疗不仅适合于结核瘤,更适合于痰菌阳性、正规抗结核治疗无效的空洞病例,以及肺结核所致的毁损肺、支气管胸膜瘘、支气管狭窄或扩张、脓胸等重症患。对一叶或一侧毁损肺的术前肺功能要求可酌情放宽。外科治疗的疗效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6.
慢性结核性脓胸48例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哲 《医学争鸣》2007,28(22):2049-2049
1 临床资料 2000-01/2006—10我院收治结核性脓胸48(男35,女13)例,年龄14~65岁.局限性脓胸40例,全脓胸8例,合并肺结核或既往有肺结核病史者25例,合并支气管胸膜瘘者4例,有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者33例.手术均采用气管插管复合全麻方式,其中胸膜纤维板剥脱术38例,胸廓成形术6例,胸膜全肺切除术2例,瘘修补术4例,胸腔病灶清除术3例.全组术前采用胸腔闭式引流术35例.  相似文献   

7.
目前胸椎结核多应用开胸进路行病灶清除术,有暴露宽敞,病灶清除彻底,能一次完成椎体间植骨等优点。但对心肺功能的扰乱较大。我国学者狄勋元(1963年)、张广人等(1965)采取剖胸切口,经胸膜外途径行胸椎结核病灶清除术。我院骨科自1963~1980年期间共收治胸椎结核64例,其中58例采用经胸膜外途径行病灶清除术,经长期随访观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胸壁结核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胸壁结核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对 68例胸壁结核诊治进行分析。根据脓肿穿刺确诊者 46例 ,依据病史、胸部X线及CT检查确诊者 13例 ,依据局部窦道久治不愈确诊者 9例。结果 所有病例均经手术治疗 ,单纯胸壁软组织结核病灶清除术 10例 ,肋骨切除加肌瓣填塞 5 0例 ,胸壁结核病灶清除加胸膜剥脱术 5例 ,局部胸廓成形术 3例。术后复发 5例 ,经再次手术而愈。结论 胸部CT检查对胸壁结核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预防术后复发是外科治疗的重点 ,正确设计切口是充分显露结核病灶的前提 ;清除病灶内结核性坏死组织和切除结核感染的肋骨、肋软骨以及覆盖的窦道上方的肋骨是彻底清创的关键 ;邻近肌瓣填塞创腔和术后加压包扎是消灭残腔的方法 :术前术后有效的抗结核治疗是外科治疗效果的保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胸膜全肺切除治疗肺癌伴恶性胸水的疗效。方法:对16例病变局限同侧胸腔,无远处转移及全身情况尚好的肺癌伴恶性胸水者,行胸膜全肺切除术。结果:无手术死亡。所有病人术后住院期间癌性胸水完全消失,症状明显缓解,9例死于术后4~34个月,平均14.2个月;5例术后6、9、13、15、44个月仍生存;失访1例。结论:胸膜全肺切除术对部分伴恶性胸水的晚期肺癌病人能提高手术切除率,为后续治疗创造有利条件,对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及延长生命均有明显意义。  相似文献   

10.
改良胸膜剥脱术治疗结核性脓胸7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结核性胸膜炎是由胸膜下肺部结核病灶或胸膜上的结核病灶破溃,结核菌或结核蛋白进入胸膜腔所引起的。渗出性胸膜炎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胸膜下结核病灶向胸膜腔破溃,大量干酪样物质及结核菌进入胸膜腔导致结核性脓胸,根据发生经过和病程不同,可分为全脓胸、局限性脓胸及多房性脓胸,至而造成胸膜肥厚、心肺功能差、病人体质衰弱,给治疗带来困难。我院于1998-2008年采用改良胸膜剥脱术治疗结核性脓胸72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2006-2008年42例结核性脓胸支气管胸膜瘘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经验.方法 全组患者分别经胸腔闭式引流、胸膜肺结核病灶清除、胸膜外肺叶或全肺切除或余肺切除术等外科手术治疗,术后接受中药外敷、内服等治疗.结果 38例获得临床治愈(90.5%);好转4例,全组无死亡.结论 外科手术是结核性脓胸支气管胸膜瘘有效治疗方式之一,结合中药外敷、内服能取得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40例电视胸腔镜手术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VATS)手术的优点、适应证和手术技巧。方法 回顾总结VATS手术40例。病种有原发性自发性气胸20例,多发性肺大疱3例,Ⅰ期肺癌3例等。手术方式有肺大疱切除23例,肺叶切除术3例(辅助小切口),肺楔形切除4例,纵隔肿瘤切除术3例,结核瘤切除1例,活检3例,胸膜粘连术3例,射频消融1例,纤维板剥脱术1例。结果 本组病例手术时间平均65分钟,失血量少于100ml,中转开胸2例,术后胸液总量平均150ml。胸管置留时间1~7天,平均住院时间7.8天,无气胸、良性肿瘤和结核复发,恶性胸水明显减少或消失,无持续漏气、二次开胸止血和手术死亡等并发症。结论 VATS手术适应证范围较广,微创出血少,美观,恢复快,只要掌握了手术技巧,操作便捷,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支气管胸膜瘘为肺、支气管与胸膜之间沟通而形成的瘘管,常为结核性脓胸、肺结核的合并症.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的并发率高达3%~7%,而肺结核切除后支气管胸膜瘘的并发率更高.结核性支气管胸膜瘘病人的体质较差或因有支气管内膜结核,治疗比较困难,病死率较高.最常采用的手术是胸廓成形术或带蒂移植肋间肌束、胸大肌片等修补瘘口,但  相似文献   

14.
我院自一九七○年至一九八一年六月收治的胸椎结核病人中有56例合并截瘫。56例胸椎结核合并截瘫病人均行经胸病灶清除椎管减压手术疗法。其中48例有明显脊柱前倾成角,均在经胸病灶清除椎管减压术中同时矫正了脊柱前倾成角。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两孔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和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的近期疗效和并发症差异。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NSCLC患者110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胸腔镜下肺段切除组60例,肺叶切除组50例,均为单纯手术治疗患者。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近期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肺段切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少于肺叶切除组(P<0.05);肺段切除组虽然术后住院时间短于肺叶切除组,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段切除组术后肺漏气的发生率高于肺叶切除组(P<0.05)。肺段切除组术后肺不张、心律失常、发热的发生率虽然低于肺叶切除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乳糜胸、脓胸、支气管胸膜瘘及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相比较无差异。术前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FEV1、MVV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肺段切除组肺功能指标均优于肺叶切除组,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发生并发症者经对症支持治疗后均获痊愈。结论虽然肺段切除组的术后肺漏气机会更高,但是其术中出血较少、手术时间较短,患者肺功能的保留较优,对患者术后长期日常生活影响较小。肺段切除术在早期NSCLC患者的治疗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手术治疗慢性脓胸24例(包括单纯脓胸、合并支气管胸膜瘘、胸改失败、全肺切除术后脓胸等),占同期胸外科手术总数的2%。手术方法主要有胸膜剥脱术或附加胸改、大网膜充填术等。对脓胸手术处理,特别是胸膜剥脱及带蒂网膜充填脓腔的手术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我院十年来25例胸椎结核,进行开胸病灶清除术的手术情况总结。认为经胸腔进行胸椎结核病灶清除是治疗胸椎结核的一种疗效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脊柱结核合并其他脏器结核病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合并其他结核病的手术治疗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00年6月~2010年7月收治124例患者,对胸椎结核合并脓胸的患者经胸同侧胸膜纤维板剥脱后,再行脊柱结核手术。对上腰椎结核合并肾结核,以病肾侧入路(肾切口),首先切除病肾,再行腰椎结核手术。对合并有粟粒性肺结核和结脑伴高热的患者,口服强的松0.03 g,qd,同时硬脊膜腔内注入抗结核药物和激素,以控制体温,减少渗出,待症状好转,逐渐减少激素用量,停用1个月后可行手术治疗。结果:本组所有病灶均治愈,未复发。胸背部疼痛消失。18例伴肾结核者,肾功能正常,尿路刺激症状消失。57例伴粟粒性肺结核和结脑,术后1个月复查脑脊液各项指标正常,未因为手术引起结脑和粟粒性肺结核加重。结论:脊柱结核合并其他脏器结核病的治疗比较困难,牵涉的科室较多,需多科室协同作战。是集化疗、手术和支持疗法为一体,任何一种治疗都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调查分析44位肺结核合并支气管内膜结核患者的治疗过程和结果,总结治疗经验。方法选取来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44例肺结核合并支气管内膜结核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他们分别于2016年1月至2019年4月前来就诊。其中病种为主支气管狭窄18例,叶支气管狭窄26例。44位手术患者中30例行全肺切除术,14例患者行肺叶切除术。结果手术之后没有发生一例患者死亡情况。30例全肺切除术患者中有2例发展为肺不张,有2例发展为支气管胸膜瘘;14例肺叶切除术患者中有3例发展为支气管胸膜瘘,2例患者发展为脓胸。我院对三年以来接受手术治疗的44位患者进行了2-5年的随访,所有患者恢复情况良好。结论对于肺结核合并支气管内膜结核决定采用手术治疗时切记把病变组织及时切除,根据病变组织的大小、所在位置和病变程度来决定采取哪种手术方式,之后结合抗结核治疗,尽量不做或者少做全肺切除手术,将伤害减少到最低。  相似文献   

20.
我们于93年6月至94年6月期间,共收治并行手术治疗的伴胸膜转移及恶性胸积液的肺癌病人共15例,手术包括全肺或肺叶切除,同时均行全胸膜切除术,本方法可明显减轻症状,改善晚期肺癌的生活质量,提高生存率。另本文对手术方法作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