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微核细胞计数与上皮异常增生病损(oral epithelial dysplasia, OED)癌变的关系。方法:收集30例健康对照者口腔黏膜、46例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 OLP)病损、78例口腔黏膜白斑(oral leukoplakia, OLK)伴上皮单纯增生病损、30例OLK伴轻度OED病损、29例OLK伴中度OED病损、15例OLK伴重度OED病损和22例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SCC)病损的口腔脱落细胞进行Feulgen及fast green染色,计数微核细胞数。结果:微核细胞率依OSCC、OLK伴重度OED、OLK伴中度OED、OLK伴轻度OED、OLK上皮单纯增生、OLP、健康对照者口腔黏膜的顺序逐渐降低(P<0.001)。结论:口腔黏膜微核细胞计数可反映口腔上皮癌变的进程,可作为患者定期随访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2.
陈亮  黄晓峰  郭平  吴非非 《重庆医学》2016,(22):3086-3088
目的 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16/18感染与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 原位杂交(ISH)和免疫组织化学(IHC)分别检测10例正常口腔黏膜,26例口腔白斑(OLK)和56例OSCC中的HPV16/18水平,分析不同组间HPV16/18阳性率间的差异和OSCC中HPV16/18感染与性别、年龄、TNM分期、组织学分化、淋巴结转移、吸烟的关系.结果 ISH和IHC检测HPV16/18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SCC和OLK患者中HPV16/18阳性率高于正常口腔黏膜(P<0.05);OSCC中吸烟者HPV16/18阳性率明显高于非吸烟者(P<0.05).结论 HPV16/18感染是部分OSCC的发病因素,其与吸烟对OSCC发病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口腔黏膜脱落细胞DNA定量分析在筛查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SCC)及口腔潜在恶性疾病(oral potential malignant disorders, OPMDs)的准确性。方法:对203例口腔黏膜病患者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和DNA定量分析检测,以组织病理学检查为金标准,评价DNA定量分析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Youden指数、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等。结果:共纳入组织病理学检查为OSCC和原位癌 (tumor in situ, TIS)的患者46例,白斑(oral leukoplakia, OLK)上皮异常增生患者39例,疣状白斑伴基底细胞增生活跃1例,白斑单纯增生29例,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 OLP)83例,炎症5例。以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以OSCC、TIS和上皮异常增生为阳性组,其他为阴性组,DNA定量分析系统诊断的灵敏度为79.07%,特异度为81.20%,准确度为80.30%;诊断OSCC和TIS的灵敏度95.65%,特异度81.20%,诊断准确度为85.28%;诊断上皮异常增生时,DNA定量分析系统诊断的灵敏度60.00%,特异度81.20%,诊断准确度为75.8%。结论:DNA定量分析诊断操作微创,简便,可以作为OSCC及OPMDs的筛查方法以及OSCC术后随访的辅助监测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核转录因子Κappa B(NF-κB)在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OLP)和口腔鳞癌(oral squamous cellcarcinoma,OSC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6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20例OLP黏膜组织(分为11例糜烂型及9例非糜烂型)、30例OSCC组织中NF-κB p65的表达。结果:NF-κB p65在正常口腔黏膜、OLP、OSCC的表达率分别为:0%、55%、80%,三组之间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LP、OSCC之间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糜烂型OLP与OSCC之间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F-κB p65的活化可能加重了OLP的炎性反应,促进其癌变可能、OSCC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闻梅娟  冯一中 《河北医学》2014,20(2):213-216
目的:探讨分析鼠双微染色体2(murine double minute 2,MDM2)和p53在正常人口腔黏膜(NOM)、口腔白斑(OLK)及口腔黏膜鳞状细胞癌(OSCC)中的表达及其在OLK及OS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临床诊断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口腔黏膜鳞状细胞癌患者56例和口腔白斑患者44例,随机选取50例健康人员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对50例NOM、56例OSCC以及44例OLK患者的组织中MDM2蛋白和p53蛋白进行检测。结果:MDM2和p53阳性表达率在NOM、OLK及OSCC组织中呈明显的逐渐升高趋势,对照组正常黏膜中MDM2和p53阳性表达为0,口腔白斑组MDM2和p53阳性表达为56.8%和38.6%;口腔鳞癌组MDM2和p53阳性率分别为76.8%和69.6%,与对照组相比均差异显著(P〈0.05);口腔白斑组和口腔鳞癌组在MDM2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p53阳性率差异显著(P〈0.05)。MDM2和p53蛋白在口腔白斑组(r=0.628)及口腔鳞癌组(r=0.829)均呈现正相关。结论:MDM2和p53蛋白功能异常是口腔黏膜上皮发生癌变的重要因素之一。MDM2和p53表达水平与OLK和0SCC发展进程密切相关,在口腔鳞癌的形成过程中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6.
7.
目的:通过比较导流杂交(HybfiMax)与杂交捕获二代(HC-Ⅱ)及原位杂交(ISH)在女性生殖道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检测中的,一致性,评价导流杂交法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13例女性的宫颈脱落细胞标本,用HybfiMax和HC-Ⅱ进行HPV检测,比较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并计算两种方法对高级别病变检出率的差异;对101例患者的宫颈石蜡切片标本进行HPV16/18原位杂交(ISH),比较HybriMax分型结果与ISH结果的一致性。结果:HybriMax与HC-Ⅱ对13种高危型HPV的检测结果总符合率为92.5%,Kappa指数为0.75,一致性极好,对组织病理证实为宫颈上皮内瘤变Ⅱ级(CINⅡ)及其以上病变的检出率无差异。HybriMax和ISH检测HPV16/18的符合率为89.1%,Kappa指数为0.776,一致性极好。结论:HybirMax检测结果与HC-Ⅱ及ISH高度吻合,是较理想的HPV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口腔黏膜白斑(OLK)及鳞癌(OSCC)组织中核因子-κB p65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正常口腔黏膜上皮(n=10)、单纯增生型OLK(n=11)、异常增生型OLK(n=35)、OSCC(n=36)组织巾的NF-κB p65和PCNA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口腔黏膜上皮组织中p65不表达,由单纯增生型OLK转变到异常增牛型OLK最后到OSCC的发生发展过程中NF-κB p65的表达明显上调(9.1%,42.9%,7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0.323,P<0.05);正常口腔黏膜、OLK组织和OSCC组织中均有PCNA阳性表达,且增殖指数逐渐升高(4.90±1.18,6.45±2.03,28.43±13.91,63.89±15.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55,P<0.05).二者在OLK癌变过程巾密切相关.结论:二者可能是检测OLK恶变潜能及OSCC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转录因子SOX4在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 OLP)和口腔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SCC)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进行验证,研究SOX4在OLP癌变过程中是否发挥功能性作用。方法 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MS)技术直接从OLP,OLP-OSCC和OSCC的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formalin-fixed paraffin-embedded, FFPE)样本中抽提蛋白并验证,利用RNA干扰技术实现SOX4基因沉默,使用蛋白免疫印迹分析(Western blotting)方法对筛选鉴定出的蛋白SOX4进行表达验证。 结果 利用LC-MS/MS技术分别从OLP,OLP-OSCC和OSCC的FFPE样本中抽提并鉴定出了96,142和135种蛋白,其中,SOX4只在OLP-OSCC样本中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mmunochemistry,IHC)结果显示,SOX4在OLP-OSCC和OSCC组织中呈强阳性表达,在OLP组织中不表达或呈弱阳性表达。Western blotting结果示,SOX4/siRNA转染前在UM1细胞中的表达高于对照组,转染后SOX4的表达降低(P <0.05)。 结论 在表达验证和RNA干扰实验中发现,SOX4在OSCC 的M1细胞中表达发生明显变化,提示SOX4蛋白在OLP向口腔鳞癌转变过程中可能具有促进其发生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口腔白斑(OLK)患者病损局部黏膜上皮细胞骨桥蛋白(OPN)表达情况.方法 选择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20例OLK患者作为研究对象(OLK组),其中伴轻、中、重度上皮异常增生分别为9、8、3例.采集OLK病损局部黏膜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黏膜上皮细胞OPN表达.以因外伤或美容需要而接受口内黏膜手术的20例非OLK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发现,对照组口腔黏膜组织未见或仅见极少量上皮细胞胞质内呈现OPN阳性染色;OLK组伴重度上皮异常增生组织中OPN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增多且分布于上皮全层.半定量分析显示,在伴有轻、中、重度上皮异常增生的OLK患者,病损局部黏膜上皮细胞OPN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7.8%、100.0%、100.0%,三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0.0%(P〈0.05).结论 与正常口腔黏膜组织比较,OLK患者病损局部OPN 表达阳性率较高.提示OPN可能参与OLK的发生和癌变过程.  相似文献   

11.
殷操  沈丽佳  谢思明  谢立群 《医学争鸣》2006,27(19):1792-1794
目的:检测热休克蛋白70,90在口腔鳞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口腔癌中的作用及其意义.方法:采用SABC法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2例口腔鳞癌、22例口腔扁平苔藓、20例口腔白斑、10例正常黏膜中HSP70,90蛋白表达的情况.结果:HSP70在OLP组中主要以阳性和强阳性表达为主,占91%(20/22),明显高于正常黏膜、口腔白斑和口腔鳞癌组(P〈0.05);HSP90在OLP,OSCC组中主要以弱阳性和阳性表达为主,分别占73%(16/22)和70%(14/20),明显高于正常组和口腔白斑组(P〈0.05).结论:HSP70,90在口腔扁平苔藓中均起着一定的作用;同时HSP90可能还参与口腔鳞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HPV)与口腔鳞状细胞癌 (OSCC)发生的相关性及其与癌前病变白斑(OLK)的关联。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技术 ,采用特异性引物检测 2 0例OSCC及 16例口腔白斑病 (OLK)中的HPV16型和 18型DNA ,并结合临床资料加以分析。结果 :OSCC中HPVDNA阳性率 6 5 % ,其中 8例为 16型 ,3例为 18型 ,2例 16型与 18型复合感染 ;OLK 16例中 ,检出 2例HPVDNA ,为 16型 ,阳性率 12 .5 %。将 2组作统计学处理 ,P <0 .0 5 ,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本研究提示高危型HPV与口腔鳞癌的发生及白斑的癌变可能有较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口腔扁平苔癣(oral lichen planus,OLP)及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病变组织中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磷酸化p38MAPK及其下游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的表达情况,初步探讨p38MAPK通路在OLP及OSCC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收集53例OLP、45例OSCC及18例正常对照口腔黏膜组织的石蜡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法检测p38MAPK、磷酸化p38MAPK及NF-κB在3组中的表达及分布情况。同时收集11例OLP、5例OSCC及7例正常对照组织的新鲜冰冻组织,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进一步比较p38MAPK、磷酸化p38MAPK在3组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显示:p38MAPK及NF-κB在细胞核及细胞质中均有表达,在OLP中主要在固有层淋巴细胞中呈高表达,而在上皮细胞表达阳性率低;磷酸化p38MAPK在OSCC中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OLP及正常对照组。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p38MAPK在OLP、OSCC及正常对照组中均有表达;磷酸化p38MAPK在8例(8/11)OLP、5例(5/5)OSCC和4例(4/7)正常对照组中有表达。结论:p38MAPK广泛存在于口腔黏膜的各种生理、病理过程中,它的磷酸化形式可能参与了OSCC的发生和发展,其在OLP发病和进展中的作用仍需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4.
段优  高志  郑华 《中外医疗》2012,31(12):168-169
本文以各期癌变口腔黏膜为对象,正常和癌前病变口腔黏膜为对照,进行FAP免疫组化染色,并取口腔癌旁组织进行冰冻切片.结果 表明,正常和癌前期病变口腔黏膜中,成纤维激活蛋白在的间质成纤维细胞中表达阴性;在口腔鳞状细胞癌间质成纤维细胞中阳性表达,证实了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有FAP的表达且FAP染色分值与OSCC不同病理分级存在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观察COX-2在口腔黏膜白斑(OLK)、口腔扁平苔藓(OLP)及口腔鳞状细胞癌(SCC)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口腔癌发生过程中的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OX-2在51例口腔黏膜白斑(单纯增生15例,伴异常增生36例)、34例口腔扁平苔藓(单纯扁平苔藓19例,伴异常增生15例)、52例口腔鳞状细胞癌、10例正常口腔黏膜中的表达情况。采用图像分析系统计数阳性细胞率。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COX-2在不同病变中的表达。结果COX-2在白斑单纯增生组6.7%(1/15)为强阳性表达,白斑异常增生组强阳性的表达率为50%(18/36);在单纯扁平苔藓组15.8%(3/19)为强阳性表达;扁平苔藓异常增生组强阳性的表达率为33.3%(5/15);鳞状细胞癌有7.7%(4/52)呈强阳性表达。COX-2在白斑异常增生组强阳性的表达率显著高于单纯白斑和鳞状细胞癌组(P<0.01),在扁平苔藓异常增生组明显高于单纯扁平苔藓和鳞状细胞癌组(P<0.05)。单纯白斑、扁平苔藓组与鳞癌组相比较,COX-2的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COX-2在口腔癌变过程中是一个早期事件,可能成为化学预防作用的重要靶点。  相似文献   

16.
口腔白斑及鳞状细胞癌中c-Myc及hTERT蛋白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c-Myc和hTERT蛋白在口腔白斑和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二者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口腔白斑48例、鳞状细胞癌4l例和lO例正常口腔粘膜组织中c-Mye和hTERT蛋白的表达,并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在正常口腔粘膜组、单纯增生性白斑组、异常增生性白斑组和OSCC组c-Myc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0(0/10)、21.43%(3/14)、52.94%(18134)、75.61%(3114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正常口腔粘膜组、单纯增生性白斑组、异常增生性白斑组和OSCC组hTERT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0(0/10)、7.14%(1/14)、32.36%(11/34)、58.54%(24/4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Myc蛋白、hTERT蛋白的表达与细胞增殖及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可能是检测OLK恶变潜能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纤维粘连蛋白(fibronectin,FN)在口腔粘膜白斑(oral leukoplakia,OLK)中的表达。方法:体外培养正常和口腔白斑上皮细胞及成纤维细胞;酶联免疫反应(ELISA)法测定各细胞培养液中FN的浓度;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免疫细胞化学法观察FN在正常口腔粘膜、白斑粘膜和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粘膜组织及细胞中的分布; RT PCR技术观察正常口腔粘膜和口腔白斑粘膜上皮及成纤维细胞中FN的表达。结果:ELISA法测定结果显示,白斑成纤维细胞培养液中FN浓度比正常口腔粘膜成纤维细胞培养液明显降低(P<0.01),而二者上皮细胞培养液中FN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RT PCR检测显示,FN在白斑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显著下降;免疫组化结果与正常口腔粘膜相比,口腔白斑上皮和结缔组织中FN的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但其减损程度低于口腔鳞癌组织。结论:口腔粘膜白斑组织中FN表达减少,在白斑癌变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 P5 3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 ( PCNA)在口腔粘膜扁平苔癣 ( OLP)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P5 3蛋白及 PCNA在 OLP和口腔鳞癌 ( OSCC)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P5 3蛋白和 PCNA在正常口腔粘膜及糜烂型 OLP中表达阴性 ;在糜烂型 OLP和 OSCC中表达阳性。结论 :糜烂型 OLP的 P5 3蛋白和 PCNA的表达高于非糜烂型 OLP,癌变危险性较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TGF?β1在口腔扁平苔藓、鳞癌发病中的作用及口腔扁平苔藓的癌变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TGF?β1在口腔扁平苔藓、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并用半定量评估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等级资料的非参数检验。结果 30例口腔扁平苔藓主要呈弱阳性表达,固有层淋巴细胞呈散在阳性;30例口腔鳞癌中13例呈阴性表达,其余多呈弱阳性,二者均与正常口腔黏膜强阳性相比表达明显下调(P〈0.05)。但部分口腔癌呈强阳性表达,主要分布在癌的纤维间质中。结论 TGF?β1表达下调激活淋巴细胞导致口腔黏膜局部免疫功能紊乱是引起扁平苔藓发病的重要因素;TGF?β1表达的量和分布的变化促进口腔鳞癌的生长与侵袭,且与口腔扁平苔藓癌变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