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品种和加工方式对双低菜粕有效能和氨基酸有效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用精确饲喂技术评价了3个品种的中国双低油菜和1个加拿大卡诺拉的脱脂种籽和商品饼粕的能量和氨基酸的有效性。结果表明,4个脱脂种籽的氮校正真代谢能和氨基酸真消化率没有差异(P>0.05);而4个商品饼粕的脱脂样品的氮校正真代谢能和氨基酸真消化率有极显著或显著差异。研究结果证实,不适当的加工方式不仅降低了氨基酸的有效性,而且影响家禽对能量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双低菜粕水平对1~63日龄黄羽肉鸡生产性能、血液生化及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用1日龄快长型黄羽肉公鸡1 20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鸡。处理Ⅰ-Ⅴ小鸡阶段双低菜粕添加水平为0%、2.5%、5%、7.5%、10%;中鸡阶段为0%、3%、6%、9%、12%;大鸡阶段为0%、7%、10.5%、14%、17.5%,试验期为63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双低菜粕添加量为10%时可显著降低1~21日龄试鸡日增重,并提高饲料增重比(P0.05),各阶段双低菜粕添加量为5%、6%和10.5%时可显著降低63日龄试鸡体重(P0.05),当添加量达到10%、12%和17.5%时可显著提高1~63日龄试鸡饲料增重比(P0.05);各阶段饲粮双低菜粕添加量达到10%、12%和17.5%时显著降低了63日龄试鸡血浆游离T_3和游离T_4含量(P0.05),但各组间63日龄试鸡血浆谷草转氨酶、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活性和肝脏谷胱甘肽硫转移酶活性均未见明显变化(P0.05),肝脏切片分析未见明显病变;各阶段添加10%、12%和17.5%的双低菜粕可显著降低63日龄试鸡屠宰后45 min的胸肉L*值,并提高a*值(P0.05),但对63日龄试鸡胸肉的感官风味及屠宰后96 h的pH、L*、a*、b*则无显著影响(P0.05)。试验结果提示,在快长型黄羽肉鸡饲粮小鸡阶段、中鸡阶段和大鸡阶段分别添加2.5%、3%和7%的双低菜粕(硫代葡萄糖甙含量为7.01μmol/g)未影响黄羽肉鸡的生长、甲状腺激素水平、机体抗氧化功能及肉品质。  相似文献   

3.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9,(17):117-122
该研究主要通过黑曲霉发酵和酶解两步法处理菜粕,利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多种酶进一步降解菜粕中抗营养因子及提高小肽含量。实验结果表明,菜粕经黑曲霉固态发酵后,硫苷含量从31. 38μmol/g降低至16. 93μmol/g,植酸含量从34. 45 mg/g降低至19. 38 mg/g;再经酶解后,硫苷和植酸含量分别降低至11. 31μmol/g和1 mg/g以下。与单步发酵法相比较,硫苷和植酸含量分别降低了33. 20%和96. 18%。经发酵酶解条件优化后,小肽含量(质量分数)达到21. 19%,相比于空白对照提高了673. 36%。以上结果表明,经菌酶协同处理菜粕后,相比单步发酵,菜粕中抗营养因子被进一步降解,营养物质得到有效的提高,对提高菜粕应用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用氯化把法测定了双波相溶剂萃取菜粕中的硫代葡萄糖甙(简称硫甙)的含量。为了提高硫甙测定的准确性,在波长450nm和540nm下,比较了根据多个标准菜粕样品测定值或根据单个标准菜粕样品测定值测制的校正曲线对硫甙测定结果的差别,结果表明,采用540nm波长和根据多标准菜粕样品测定值绘制的校正曲线偏差较小,平均绝对值差2.08μmol/g,平均相对误差3.66%,氯化钯法可用于双液相溶剂萃取菜粕中硫甙测定之用。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自然晾干和60℃烘干2种干燥方式对林芝市布父村野生鸡油菌氨基酸和矿物质2种营养成分的影响,以布父村野生鸡油菌为材料,采用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比色法进行氨基酸含量的测定,以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对钠、镁、钾、钙、铁、锌、铜、锰8种微量元素元素展开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测定。结果表明,干燥方式对鸡油菌氨基酸含量有影响,自然晾干的鸡油菌样与60℃烘干的鸡油菌的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比值分别为61.48%和37.37%, 60℃烘干的鸡油菌缺少异亮氨酸,破坏原本较好的蛋白质氨基酸组成,但鲜味氨基酸以及药用氨基酸量增多。干燥方式对钠、镁、钙、铁、锌、铜、锰含量有影响, 60℃烘干的鸡油菌样和自然晾干的鸡油菌样相比,钙含量增加2.63倍,而铁和锰含量近乎降低为原来的1/2,干燥方式对钾含量无影响。  相似文献   

6.
为改善红花籽粕可溶性膳食纤维的部分理化性质和其吸附特性,以红花籽粕为原料,分别考察碱-酶法、酶-高温蒸煮法、碱-高温蒸煮法3种不同改性方式对其可溶性膳食纤维(SDF)的持水力、膨胀力、持油力等部分理化性质及对葡萄糖、阳离子、胆固醇和亚硝酸根离子吸附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碱-高温蒸煮法优于其他两种方法,碱-高温蒸煮法改性的红花籽粕SDF的持水力、膨胀力和持油力最佳,分别为5.58 g/g、3.98 mL/g和4.38 g/g;对葡萄糖吸附能力为16.08 mmol/g,在1% NaOH添加量为1~4 mL时,阳离子吸附效果最佳;在pH为2和7时,对胆固醇吸附能力分别为7.68 mg/g、10.14 mg/g,对亚硝酸盐吸附能力为56.43 μg/g、30.53 μg/g。  相似文献   

7.
30只42日龄鹅为试验动物,以砻糠和玉米秸秆为主要纤维源,在日粮等能量等蛋白的前提下,采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不同日粮粗纤维水平(3%、5%、7%、9%和11%)对鹅内源氨基酸排泄量和氨基酸真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内源氨基酸排泄量指标,CF11组(最高)比CF3组(最低)升高了92.13%(P〈0.01);氨基酸真消化率指标,CF11组(最低)比CF5组(最高)降低了39.88%(P〈0.01);粗纤维水平在3%。7%范围内随粗纤维水平增加,鹅内源氨基酸排泄量有升高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氨基酸真消化率较高且较稳定(P〉0.05);粗纤维在7%-11%范围内随着粗纤维水平的增加,内源氨基酸排泄量极显著升高(P〈0.01),氨基酸真消化率极显著降低(P〈0.01)。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究不同保藏方式对酱鸭品质的影响,新鲜鸭肉分别在25、4、-18℃储藏和腌制,定期取样测定研究以上储藏方式对酱鸭加工过程中质构和氨基酸组分的影响,以期获得最佳保藏方式。结果表明:常温组和冷藏组在腌制阶段,弹性上升,酱卤后下降,烤制后增加,酱卤和烤制阶段的弹性显著性低于腌制工序(p≤0.05)。冻藏组储藏和腌制阶段弹性没有显著性变化(p>0.05),酱卤和烤制阶段显著性下降(p≤0.05)。凝聚性方面,常温组和冷藏组随工序推进显著性增加(p≤0.05),最高值均出现在烤制工序,冻藏组在腌制和烤制均出现显著性下降(p≤0.05),最高值出现在酱卤工序;氨基酸总量上,常温组>冷藏组>冻藏组。三种保藏方式在必需氨基酸含量、必需氨基酸组成氨基酸评分、必需氨基酸化学评分指标上明显高于标准。常温组和冷藏组鲜味氨基酸酱卤和烤制工序占氨基酸总量的比例高于冻藏组的,冻藏可以促进鸭肉中游离氨基酸的生成;质量损失方面对照组和冷藏组基本一致,小于冻藏组。结论:常温储藏和冷藏储藏较好地保留了鸭肉的食用品质,而冻藏储藏在反复冻融情况下对肌肉质构和氨基酸组分较常温储藏和冷藏储藏有破坏性作用,在生产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冷冻过程中温度的波动。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告了采用两种米曲霉和两种黑曲霉混合制曲,研究菌种组合,接种比例和制曲条件对原料全氨利用率和氨基酸生成率的影响,阐述丁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0.
对汽爆处理和热处理2种不同预处理得到的鳙鱼骨蛋白进行酶解,对所得2种鱼骨蛋白酶解液(汽爆处理标记为SFBPH,热处理标记为HFBPH)的游离氨基酸、挥发性成分和分子质量分布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表明:SFBPH的水解度高于HFBPH,SFBPH和HFBPH中分子质量小于1000 Da的小分子分别占73.78%和66.56...  相似文献   

11.
快速水解法制备菜籽复合氨基酸粉的工艺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双低油菜籽脱脂粕为原料,采用硫酸快速水解法制备天然复合氨基酸粉,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最佳工艺参数为:水解温度130℃,时间2h,硫酸浓度6mol/L,液固比3∶1。并对氨基酸液的粗制品采用碳酸钙中和,减压蒸发浓缩,冷冻干燥等方法进行精制。经本工艺生产的氨基酸产品色泽为橙红色,香气正常,无异味,鲜咸适口,产品得率为38.70%,氨基氮质量分数为5.13%,总氮质量分数为8.28%,总水解度为87.50%。  相似文献   

12.
该文研究以脱皮双低菜籽粕为原料制备复合氨基酸,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双低菜籽粕水解最佳工艺是:硫酸浓度15%,固液比(W/V)1∶6,水解时间10 hr;适宜脱色条件为:活性炭浓度2%、脱色温度90℃,脱色时间30 min;复合氨基酸得率为46.65%,纯度为55.91%。  相似文献   

13.
主要粮食饲料资源氨基酸消化利用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8头初始体重为(27.2±2.3)kg、在回肠末端装有简单T型瘘管的杜长大三元杂交公猪, 手术康复后随机分成2组,每组4头,每组采用同一豆粕-玉米淀粉基础日粮,按拉丁方设计,用于测定豆粕、棉粕、菜粕、稻谷、油糠、统糠和玉米7种饲料原料的回肠和粪氨基酸消化率。结果表明:所测氨基酸平均表观消化率回肠比粪低5—8个百分点(P<0.05);稻谷氨基酸表观消化率比玉米低5%;所测原料氨基酸表观消化率与中国饲料数据库等报道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4.
双低油菜籽浓缩蛋白的制备及其功能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通过响应曲面法,确定以含水乙醇洗涤法制备双低菜籽浓缩蛋白的最佳工艺参数为:选用浓度为70%的乙醇做溶剂,控制液固比为8.85:1,在60℃温度搅拌下,洗涤次数为6次,洗涤时间为20min/次。该工艺条件下制备的菜籽浓缩蛋白,其色浅味淡,无溶剂残留。蛋白质含量可达62.48%,其中硫甙能够完全脱除,植酸含量下降了60%。研究并对菜籽浓缩蛋白的溶解性、吸水性、吸油性、乳化性和起泡性等功能特性及功能特性的改善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两种常用食用菌-香菇、金针菇中蛋白氨基酸(PPA)及非蛋白氨基酸(NPPA)的组成及含量,并对其进行营养、呈味评价。采用OPA-FMOC柱前衍生化法确定香菇、金针菇中PAA及NPAA的组成及含量。测定结果表明香菇中含有15种PAA,其含量为10.99 mg/g,含有2种NPAA,其含量为2.37 mg/g,其中必需氨基酸(EAA)含量为4.39 mg/g、呈味氨基酸(FAA)含量为5.40 mg/g;金针菇中含有14种PAA,其含量为16.79 mg/g,含有2种NPAA,其含量为3.99 mg/g,其中EAA含量为5.98 mg/g、FAA含量为9.96 mg/g。本文建立的方法准确可行,可用于两种菌类中的PAA和NPAA测定。香菇中PAA种类多于金针菇,其中EAA种类多于金针菇,金针菇中的PAA、NPAA含量均高于香菇。金针菇营养价值高,味道鲜美,香菇营养价值均衡,为两种常用食用菌的产品再次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建立以N-(特丁基二甲基硅烷)-N-甲基三氟乙酰胺(MTBSTFA)为衍生试剂测定黄酒中17种游离氨基酸的气相色谱(GC)方法。比较了衍生温度、时间、及辅助试剂等对衍生效率的影响,确定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辅助衍生试剂,衍生温度80℃,衍生时间60 min,可以定量检测黄酒中主要的游离氨基酸。各氨基酸在50~500 mg/L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对黄酒样品的测定结果与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结果相比皮尔逊相关系数为0.998,样品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7.11%~119.47%。结果表明:GC-FID方法操作简便、准确、重现性好,适用于黄酒中17种游离氨基酸的分离检测。该测定方法将为开发气相-燃烧-同位素比率质谱(GC-C-IRMS)测定黄酒中氨基酸13C稳定同位素丰度以及分析黄酒酿造过程中的代谢实验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7.
菜籽粕中清蛋白的超声辅助提取及氨基酸组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脱脂菜籽粕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方法优化菜籽清蛋白的超声辅助提取工艺,研究液料比、提取时间、超声温度、超声功率对菜籽清蛋白提取率的影响;并对得到的产品进行氨基酸组成分析。结果表明,最佳的工艺条件为液料比18 m L/g,提取时间62 min,超声温度42℃,超声功率80 W,且最优条件下实际提取率为8.53%;氨基酸分析结果显示,菜籽清蛋白中氨基酸种类齐全,必需氨基酸组成均衡,符合FAO/WHO推荐模式,是一类优质的植物蛋白资源。  相似文献   

18.
建立一种测定贝类肌肉中谷胱甘肽和游离氨基酸的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法,以4种常见贝类为研究对象,采用0.02 mol/L盐酸溶液作为提取剂,体积分数5%磺基水杨酸溶液为蛋白沉淀剂,同时优化了缓冲溶液的组成及洗脱程序,并对该方法的线性范围、检出限、精密度以及回收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贝类肌肉中的谷胱甘肽和游离氨基酸有着较好的分离效果,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 1~0.999 9,检出限(RSN=3)为0.07~0.27μmol/L,加标平均回收率为86.40%~102.42%,日内和日间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31%~0.73%和1.14%~2.60%。4种贝类肌肉组织中的游离氨基酸含量比较丰富,总游离氨基酸含量分别为1 396.39、1 016.04、911.15、287.01 mg/100 g,文蛤青蛤缢蛏牡蛎,主要的游离氨基酸为牛磺酸(Tau)、谷氨酸(Glu)、丙氨酸(Ala)、精氨酸(Arg);谷胱甘肽含量分别为103.20、82.53、61.77、33.37 mg/100 g,青蛤文蛤缢蛏牡蛎。该方法适用于贝类肌肉中谷胱甘肽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测定与分析。  相似文献   

19.
红枣中氨基酸和矿质元素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若羌红枣、哈密红枣和河南新郑中氨基酸进行分析,测定出了红枣中18种氨基酸的含量;用原子吸收方法对这三种红枣中所含的矿质元素Mn、Cu、Zn、Ca、Fe、Ni、Co、K、Na、Mg的含量进行测定.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发现这三种红枣在氨基酸含量和微量元素、常量元素之间差异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