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科学24小时》2012,(12):37
日本海洋研究开发机构近日宣布,"地球号"海底勘探船在青森县八户市近海钻探到海底以下2132米处,创造了全球最深海底科考钻探纪录。此前的最深海底钻探纪录由美国勘探船于1993年在厄瓜多尔近海创造,其当时到达海底以下2111米。此外,  相似文献   

2.
2011年7月28日上午,我国首台自主研发的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在5000米级海试中第三次潜入深海,再次将中国载人深潜的记录刷新为5188米。"蛟龙"号在中国大洋协会多金属结核勘探合同区圆满完成了海底照相、摄像、海底地形地貌测量、海洋环境参数测量、海底定点取样等各项试验任务。"蛟龙"号不断创造着新的纪  相似文献   

3.
发现海底火山 地球上80%的火山活动都发生在大海中,但是由于人类难以到达深海,而对海底火山了解很少.研究人员为了证实深海火山爆发现象,已经花费了25年时间.以前,曾经有潜水者和科学仪器观测到海底火山爆发后的遗迹,而美国发射的"杰森号"水下机器人则是首次拍摄到海底火山正在爆发时的场景.  相似文献   

4.
方陵生 《世界科学》2011,(10):54-56
针对一些威力巨大的地震源自于大海深处的洋底地质断层,如今,地球物理学家在海底铺设了由大量传感器组成的地震监测网,时刻观察着隐藏在海底的"超级杀手"的动静。  相似文献   

5.
梅子 《科学之友》2009,(10):74-74
不久前,当3名美国海洋生物学家乘坐袖珍潜艇"阿尔文号"在厄瓜多尔的加拉帕戈斯群岛附近海底探测火山口间隙泉时,出乎意料地发现:尽管海底深度已超过2414m,呈现在他们眼前的却是个  相似文献   

6.
近期,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将随"大洋一号"出征太平洋,进行大洋多金属结核的勘查工作。1995年10月,中国科学考察船"大洋一号",依靠特种水下机器人,在水深6000米以下的太平洋海底,拍摄了100多张高质量的照片及20小时的录像。由此,中国人看到了由自己拍摄的海底宝藏,"多金属结核",像一层鹅卵石密集地铺在海底。早在1873年2月18日,土豆般大小的多金属结核首先在大西洋被英国海洋考察船发现,但当时并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20世纪初,又有一艘叫"信天翁"号的考察船,在东太平洋海域的海底发现了这种金属结核,经分析测定,它的成分以锰和铁为主,还含有铜、钴、镍、钛等几十种稀有元  相似文献   

7.
在人们印象中,深海底是一个美丽幽静的世界.最近,美国马萨诸塞州伍兹霍尔海洋学研究所的科学家们说:"海底并不平静,类似陆地上飓风的各种激流,一年四季都在横扫一切."  相似文献   

8.
2006年,科学家重返"失落之城",他们使用两个机器人潜入2000多米的海底进行考察. 机器人将它们在海底所见到的景象拍摄下来,再通过电缆将图像传回停泊在水面的母船上.置身船上的科学家们可以通过控制室里的荧光屏清晰地看到"失落之城"中的那些白色塔形物.  相似文献   

9.
正历史上,关于海怪的神话和传说比比皆是。在北欧神话中,就有这样的描述:"在深不可测的海底,北海巨妖正在沉睡,它已经沉睡了数个世纪,并将继续安枕在巨大的海虫身上,直到有一天海虫的火焰将海底温暖,人和天使都将目睹它带着怒吼从海底升起,海面上的一切将毁于一旦。"挪威是北欧神话的起源地之一,而海怪的传说在挪威也非常流行。据说挪威渔夫经常冒着生命危险在海怪的  相似文献   

10.
图1这幅照片是在水下2000多米处拍摄到的.怎么像个烟囱?是的,科学家们正是这么叫它的.但那里冒出来的不是烟,而是滚烫的水,所以实际上是海底的一股热泉.海底热泉现象最早是在1977年发现的.在这一年,一组美国科学家乘坐著名的"阿尔文"号潜水器,在离厄瓜多尔海岸不远的科隆群岛附近作深海考察时,意外地发现了奇异的海底生物群落,从而揭示了这个奇特的地质现象.  相似文献   

11.
在大海中,有一种奇异的微型海藻,正引起科学家们的极大兴趣。它体积极小,平时隐居在一种表面鬃毛状、带鳞片的外壳内,静静地呆在海底。然而,谁能想到,这些毫不起眼的海藻,却能干出翻江倒海的"大事"。深深的海底,一切显得那么宁静,同  相似文献   

12.
今天,我们在任何一张海图上都能看到蜿蜒横穿世界各大洋的巨大海底山脉--洋中脊,以及沿这些山脉横向分布的许多宽广深邃的裂缝--海底峡谷(也被人们称为地球上"永远无法愈合的伤痕").而这些海底山脉和峡谷的发现与一位女性工作者有很大关系,她就是玛丽·萨普.  相似文献   

13.
正借助深潜技术,中国海洋科学家渐渐看清了南海深海的海底世界。这里不仅具有壮观的海底地貌形态,更存在着活跃的深海生命系统。2018年5月,"深海勇士"号的深潜给我们带来了惊喜,这里就是来自"深海勇士"号的发现。  相似文献   

14.
深海绿洲     
俗话说,如果没有阳光,地球上的万物就不会生长。可是,美国"阿尔文"号深潜器所作的深海考察,却向这条千古不变的生命定律提出了挑战。1977年10月,美国地质学家乘坐"阿尔文"号深潜器在东太平洋加拉帕戈斯海底裂谷中,首次发现了充满生命的温泉口。这些热泉在几千米深的海底,像一个个烟囱一样,向外喷吐着一股股的热液,热液的温度高达350℃。奇怪的是,在温泉口  相似文献   

15.
海洋里也有"兔子",可它与陆地上的兔子不一样,既不会蹦哒,也不会跳跃,而只能在充满泥沙的海底,像蜗牛那样慢慢爬行.在海底,当它静止的时候,头部即伸出一对"搜集情报"用的触角,仿佛陆生兔子的一双耳朵,蜷曲的身体也活像一只趴在地上的兔子,据此特征,海洋生物学家们把它定名为海兔.  相似文献   

16.
海洋里也有"兔子",可它与陆地上的兔子不一样,既不会蹦跶,也不会跳跃,而只能在充满泥沙的海底,像蜗牛那样慢慢爬行。在海底,当它静止的时候,头部即伸出一对"搜集情报"用的触角,仿佛陆生兔子的一双耳朵,蜷曲的身体也活像一只趴在地上的兔子,据此特征,海洋生物学家们把它定名为海兔。  相似文献   

17.
不久前,当3名美国海洋生物学家乘坐袖珍潜艇"阿尔文号"在厄瓜多尔的加拉帕戈斯群岛附近海底探测火山口间隙泉时,出乎意料地发现:尽管海底深度已超过2 414 m,呈现在他们眼前的却是个名副其实的生命绿源洲.围着那个深海火山口,3位科学家看到的不仅有巨蛤、淡菜、白蟹,还有身长达1.5 m的蠕虫.  相似文献   

18.
吕吉尔 《世界科学》2014,(6):36-38,41
<正>早在维多利亚女王时代,法国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就设想过大洋中蕴藏着取之不尽的能源。然而,直到21世纪的今天,工程师们才有底气说蕴藏在海洋里的热量可为世人提供电力。以下介绍的是"海底两万里格"是如何变成现实世界的"海底两万兆瓦"。如果说,有哪种能源配得上"蒸汽朋克"称谓的话,那就非海水温差发电(OTEC)莫属了。这是维多利亚时代的科幻小说吗?没错。早在1870年,儒勒·  相似文献   

19.
《世界科学》2007,(11):2-5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海洋科学界正在着手建设海底观测系统网络,以探测和理解大洋系统的物理、化学、生物和地质等过程,这是继地面/洋面和空间之后观测地球系统的第三个平台——从海底进行连续的实时观测,将使得人类可长期"呆"在海里,从而改变人类和海洋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海洋科学界正在着手建设海底观测系统网络,以探测和理解大洋系统的物理、化学、生物和地质等过程,这是继地面/洋面和空间之后观测地球系统的第三个平台--从海底进行连续的实时观测,将使得人类可长期"呆"在海里,从而改变人类和海洋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