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李锋  宋华  刘全夫 《辽宁化工》2006,35(10):579-582
介绍了降低催化裂化(FCC)汽油烯烃含量反应的基本原理,分析了降低FCC汽油烯烃含量的方法。针对我国FCC汽油中烯烃含量高及汽油调和组分中FCC汽油所占比例过大,导致成品汽油中烯烃含量高的现象,可调整优化FCC技术,并采用新型降烯烃催化剂。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需对汽油生产结构进行调整,多建催化重整、烷基化和异构化装置,减少成品汽油中FCC汽油的比例。  相似文献   

2.
FCC汽油加氢脱硫/降烯烃新技术的开发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4  
介绍了中国石化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FRIPP)开发的OCT-M、FRS和OTA催化裂化(FCC)汽油加氢脱硫/降烯烃技术。这些技术针对我国不同硫和烯烃含量的FCC汽油分别进行加氢处理,在大幅度降低硫含量和烯烃含量的同时,辛烷值损失较少,为炼油企业生产清洁汽油提供了灵活、经济的技术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降低催化裂化汽油烯烃含量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介绍了降低FCC汽油中烯烃含量的基本反应原理,重点讨论了影响FCC汽油烯烃含量的主要因素.从两方面综述了降低FCC汽油烯烃含量的方法,一方面可以利用FCC技术本身,通过选择合适的原料、优化操作条件、选择降烯烃催化剂和助剂等方法降低烯烃含量,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汽油醚化、加氢、催化重整、叠合等其他相关技术降低FCC汽油的烯烃含量.  相似文献   

4.
催化裂化汽油脱硫技术进展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随着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对汽油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全世界都在为降低汽油硫含量而不懈努力。降低汽油硫含量是改善空气质量的有效手段。脱硫技术已经成为各炼油企业的关键技术。汽油中的硫化合物主要来自FCC(流化催化裂化)汽油,因此FCC汽油脱硫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减少FCC汽油硫含量的技术主要有:FCC原料油加氢脱硫、FCC汽油加氢脱硫、溶剂萃取脱硫、催化裂化脱硫、氧化脱硫、生物脱硫和吸附脱硫等。笔者综述了国内外FCC汽油脱硫技术进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对环保问题的日益重视,人们对燃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降低FCC 汽油中的烯烃含量迫在眉睫。本文从FCC 汽油降烯烃技术的反应机理出发,介绍了国内外最近为降低汽油中烯烃的含量所开发的新技术、新型催化剂及助剂,并根据我国当今发展状况提出了今后FCC 汽油降烯烃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催化裂化汽油降烯烃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对汽油中烯烃含量的限制越来越严格。针对近期的发展动态,从FCC技术、醚化改制技术、芳构化技术等方面介绍了催化裂化汽油降烯烃技术的发展状况。对FCC自身进行改造的方法简单易行;轻汽油醚化芳构化改制技术不仅降低了FCC汽油的烯烃含量,同时可以大大提高汽油的辛烷值,但汽油中醚和芳烃的含量都有一定限制;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要对汽油的生产结构进行调整,降低催化裂化汽油的比重,增加芳构化、烷基化、重整等汽油的比例。  相似文献   

7.
甄占胜 《广州化工》2012,40(17):23-25
催化裂化汽油(FCC)具有高硫含量的特点,因此降低FCC汽油中的硫含量是非常重要。而催化裂化汽油(FCC)脱硫技术分为加氢脱硫和非加氢脱硫,本文主要介绍这两类脱硫技术的机理,并对国内外汽油脱硫技术的进展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8.
产品汽油中的硫主要来自FCC汽油。因此,若要实现汽油的低硫化,则必须对FCC汽油进行低硫化处理。降低FCC汽油中硫含量的方法是在FCC原料的预处理、FCC处理、后处理等3个阶段进行脱硫。本文以FCC原料的预处理技术为对象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9.
催化裂化汽油降烯烃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FCC技术、醚化改质技术、芳构化改质技术等方面介绍了催化裂化汽油降烯烃技术的发展状况。对FCC自身进行改造的方法简单易行;轻汽油醚化和芳构化改质技术不仅降低了汽油的烯烃含量,同时可以大大提高汽油的辛烷值,但汽油中醚类及芳烃的含量都有一定的限制。目前要降低汽油烯烃含量,需要发展一整套综合技术或措施,然而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对汽油的生产结构进行调整,降低催化裂化汽油的比重,增加烷基化、异构化、芳构化、重整等汽油的比例。  相似文献   

10.
为了降低FCC汽油中的硫含量和烯烃含量并适当提高其辛烷值,国内某炼厂引进了美国CDTECH公司的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其中以贵金属钯为活性中心的加氢催化剂对催化汽油中的砷化物含量有严格要求,其质量分数应小于10×10^-9,而目前国内没有催化汽油脱砷应用的先例。对FCC汽油原料脱砷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X脱砷剂在常温下脱砷可满足原料指标要求,操作费用低,寿命长,对催化汽油其它性质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1.
FCC汽油加氢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董元成  段永生  王文波 《广州化工》2010,38(4):21-22,51
介绍了国内外催化汽油加氢脱硫和降烯烃的主要技术,分析比较了RIDOS、OTA、OCTGAIN三种芳构化和异构化汽油加氢工艺的特点及其适用范围;分析比较了OCT-M、FRS、Prime-G+三种汽油选择性加氢工艺的特点及其适用范围。指出了FCC汽油加氢改质技术目前的研究重点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是开发具有低辛烷值损失、高液收并可根据不同硫含量目标进行灵活调节的汽油加氢技术。  相似文献   

12.
研究开发出了适于FCC汽油加氢改质的选择性加氢脱硫催化剂和辛烷值恢复催化剂,并在300 mL绝热装置上,分别以全馏分FCC汽油或切割后的重馏分FCC汽油为原料,进行了FCC汽油加氢改质工艺的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单独采用辛烷值恢复工艺或辛烷值恢复-选择性加氢脱硫组合工艺不能完全满足FCC汽油加氢改质的要求;而单独采用选择性加氢脱硫工艺或选择性加氢脱硫-辛烷值恢复组合工艺可以满足全馏分FCC汽油或切割后重馏分FCC汽油加氢改质的要求。将全馏分FCC汽油切割后进行加氢改质可以得到硫含量更低的改质产品或直接生产符合国Ⅳ标准的清洁汽油。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劣质催化裂化原料的特点,分析了催化裂化汽油清洁化对策,应从提高FCC汽油质量关键应从FCC进料预处理、优化FCC加工过程以及FCC汽油精制等3方面出发.采用有效的降烯烃技术以及选择性加氢和氧化一萃取等脱硫技术对催化裂化汽油进行清洁化处理。认为应注重发展加氢技术,增强加氢在清洁油品生产中的作用;适当减少FCC汽油所占比例,增加异构化油、烷基化油、重整汽油比例,缩小与国外成品油结构组成的差距。  相似文献   

14.
催化裂化轻汽油醚化技术是一种降低汽油烯烃含量,提高汽油辛烷值的新技术。综述了催化裂化轻汽油醚化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包括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分子筛催化剂、负载型杂多酸催化剂等,对比分析了3类催化剂的优缺点,对催化裂化轻汽油醚化催化剂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催化裂化汽油降烯烃改质技术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述了催化裂化汽油降烯烃的重要意义,从加氢、醚化、异构化、烷基化等FCC汽油直接改质方面着手,详细介绍了国内外FCC汽油降烯烃改质技术的最新进展情况,同时介绍了离子液体这一全新的降烯烃介质。  相似文献   

16.
刘笑  高静洁  罗辉 《当代化工》2011,40(3):276-280
综述了国内外有关FCC汽油中硫的存在形态、HDS反应原理及其催化剂的研究进展.一般认为,FCC汽油中的硫化物形态主要为噻吩类化合物,且主要集中在重馏分中,汽油的HDS反应原理的研究也都集中在噻吩的加氢脱硫反应上.传统的HDS催化剂由于烯烃饱和率过高不适于FCC汽油的HDS,可通过改变催化剂的酸性来调整其HDS/HYD选...  相似文献   

17.
生产清洁汽油和柴油催化技术进展   总被引:22,自引:5,他引:22  
为面对新世纪清洁燃料生产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各种生产清洁燃料的催化技术正在竞相开发之中,尤其是生产低硫、超低硫汽油与柴油技术。其中,催化裂化(FCC)降硫催化剂和助剂、选择性加氢处理新催化剂及工艺、汽柴油吸附脱硫、柴油生物催化脱硫和选择性氧化脱硫等新技术尤其引人注目。我国应加快清洁燃料生产催化新技术的开发研究,为生产更清洁的汽油和柴油燃料提供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18.
陈大跃  谢清峰 《当代化工》2014,(12):2558-2562
长岭分公司共有两套催化汽油精制装置,其中一套为120万t/a的催化汽油吸附脱硫(S Zorb)装置,配套加工3#催化汽油,另一套为45万t/a催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RSDS-Ⅲ)装置,配套处理1#催化汽油。通过对两装置控制参数、运行状况及经济技术指标的对比分析,反映出两类不同汽油加工技术的装置运行异同。  相似文献   

19.
降低我国车用汽油烯烃含量的关键是降低催化裂化汽油的烯烃含量,而国内目前广泛采用的在催化裂化装置上使用降烯烃催化剂的方法是降低FCC汽油烯烃含量,此外国内开发的一些新型的催化裂化反应工艺,如MIP、MGD、FDFCC等也能明显降低FCC汽油的烯烃含量。指出为了进一步降低汽油烯烃含量,以应对更加严格的车用汽油标准,我国炼油业应在大力推行加氢工艺的基础上优化加工流程,发展重整、烷基化、醚化等多种工艺,彻底改变我国车用汽油池组成单一的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