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尽管麻醉技术在不断进步,在围麻醉期病人恶心呕吐发生率仍占20~40%,故近50年来麻醉中误吸胃内容物的发生率无明显减少,在成人误吸占麻醉死亡病例的12~24%(儿童为26%),甚至有报道196例产科麻醉死亡中有93例(47%)为胃内容物误吸所致。可见至今误吸仍是麻醉直接致死的主要原因。近年文献中关于药物  相似文献   

2.
全麻诱导期胃内容物反流致严重误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麻醉期胃内容物反流误吸是威胁患者安全的严重并发症。多量酸性胃液误吸可致严重肺损害,治疗困难,死亡率高达26%~70%[1]。我院近年发生全麻诱导期误吸4例,现总结讨论如下。临床资料4例严重误吸病人的临床资料列于表1。表14例误吸病人资料性别年龄(岁)...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改良POSSUM评分系统在高龄普外科病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45例75岁以上的普外科手术病人的术后并发症率和死亡率,并与改良POSSUM评分系统预测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改良POSSUM评分系统预测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9.80%,死亡率为14.29%。实际并发症发生率为35.51%,死亡率为4.89%。结论在高危组病例中改良POSSUM评分系统更具有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围术期心肌缺血的原因,监测和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人口逐渐老化,食物结构发生改变,高血压和冠心病发病率显著升高,高龄病人手术率也大幅度增长。据我院1987—1988年统计,二年中共有60岁以上老年病人麻醉1174例,占麻醉总数15%,术前有循环系统合并症者高达30%,所以术前病情重,麻醉难度高。因此,重视分析围术期心肌缺血的原因,加强术中ECG和血流动力学监测及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对减少术后心肌梗塞发生率和死亡率,提高麻醉和手术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发病率和危险性围术期心肌缺血的发病率,文献报告为8—37%,但术中分别达26%和69%,最高  相似文献   

5.
椎管内麻醉无疑是择期剖宫产最佳的麻醉方式.因为与全麻相比可降低误吸、插管失败风险及产妇死亡率[1].产妇可以在家属陪同并且保持清醒的状态下经历分娩的喜悦.此外,与其他手术相比,剖宫产全麻术中知晓发生率高[2].近期在动物模型上的研究表明:全麻药物与全麻过程中动物胎儿或新生儿脑细胞凋亡相关,这给麻醉医师留下疑问,是否人类...  相似文献   

6.
应用灭吐灵预防麻醉期间返流误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胃内容物返流误吸是麻醉时窒息和麻醉后发生并发症的一个重要原因。许多与手术和麻醉有关的因素诸如:妊娠、外伤、疼痛等应激状态以及某些药物(麻醉性镇痛药、阿托品等)均可减慢胃的排空、增加返流误吸的发生率。此类病人术前常规禁食并不能保证胃的完全排空。术前采用经胃管吸出胃内容物的方法,效果并不满意,甚至可因降低胃—食管括约肌的功能造成吸引期间误吸的危险。近年来,国外报道术前应用灭吐灵以防止全麻下饱食病人的返流误吸,取得一定效果。本文就此问题作一综述,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7.
麻醉中大量误吸,死亡率可高达62%。最常见的是误吸胃内容,但食道或胃肠道功能失常、神志不清、衰弱或中枢神经疾病等都可发生误吸。麻醉中的误吸多发生在诱导期,酸性呕吐物反逆,常不知不觉误吸入呼吸道。有人报道产科麻醉死亡34%和误吸有关。吸入性肺炎成为产妇因大出血、毒血症和感染致死的第四位原因。目前公认肺受损程度和误吸物的pH以及吸入量的  相似文献   

8.
嗜铬细胞瘤病人的麻醉处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嗜铬细胞瘤是较罕见的疾病,其发病率占高血压病人的0.4~2%。Grahan(1951)报道了术前已明确诊断的病人在手术切除时死亡率为25%,术前未确诊的病人手术的死亡率上升到50%。目前随着外科和麻醉技术的改进以及对这种疾病治疗的进展(最好的诊断方法,控制高血压发作的最有效药物及对此病和低血容量问题的更一步的认识),使死亡率降至1~5%。  相似文献   

9.
<正>反流误吸是麻醉期间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据统计,麻醉下反流误吸的发生率为0.1%~19%,其中由于误吸导致了高达9%的麻醉相关死率~[1],一项在欧洲261家医院进行的前瞻性多中心观察研究表明,患儿在围麻醉期反流误吸的整体发生率为0.1%~0.4%~[2],其中患儿急诊全麻手术发生反流误吸的概率是择期手术的4.5倍。患儿全麻后,气道保护性反射减弱或消失,一些全麻药物可诱发恶心、呕吐,患儿在解剖上也较成人特殊。本文就超声评估胃容量(GV)及胃内容  相似文献   

10.
胰头癌切除术中淋巴的清扫范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胰腺癌发病率近年呈上升趋势,在西方工业国家癌症死亡率中其居第5位,由于早期诊断困难,手术切除率低,加之肿瘤本身的生物学特性,预后极差。胰腺癌好发于胰头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W hipple手术)是唯一有确切疗效的治疗方式。近20年随着外科技术的提高及麻醉、监护等相关学科的发展,胰腺癌手术死亡率及合并症的发生率显著下降,一些大的医疗中心报告手术死亡率低于5%,但5年生存率仍徘徊于5%~25%。由于胰头癌病人术后多死于局部复发或远位转移,因而在尝试扩大切除范围以达到R0切除(无肿瘤细胞残存)和降低复发率,国内外已有较多经验总结,但结论…  相似文献   

11.
大部分清洁手术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SI)发病率低,不提倡预防性应用抗生素。近来这一传统观点受到挑战,由于宿主因素可增加SSI的危险性高达20%。作者通过随机、双盲对照研究,评估在SSI危险性不同的病人中预防性应用头孢噻肟(Cefotaxime)的价值。病例选择普外科清洁手术及择期单纯胆囊切除病人,按国家医院内感染监测系统(NNIS)标准(含有3个预示感染危险性的因素:美国麻醉协会全身评分、术中出现污染、手术操作时间),凡少于二个因素者列入低危组,余为高危组。每组病  相似文献   

12.
麻醉前用药对胃排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麻醉中胃内容物反流误吸所致的肺病理损害与误吸物的酸碱度和量有关。实验研究表明,当误吸 pH<2.5的胃液达25ml 时就可产生吸入性肺炎。任何抑制胃排空的因素都可促使胃内容物滞留,从而增加误吸的危险性。本文利用口服扑热息痛的药代动力学特点作为胃排空的指标,对40例择期中小型手术病人,于麻醉前测定几种麻醉前用药对胃排空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临床上明显误吸的确切发生率不易统计。最近Olsson 等的回顾性研究报道,误吸发生率为1:2,131。急诊手术、特别是夜间急症,误吸的可能较大。病人因某种病态引起胃排空延迟或反流,就容易误吸。老人和小儿误吸的机会多。现已阐明误吸的主要危险因素是吸入物的酸度。动物实验证明,酸度愈高,气管粘膜和肺实质的损害愈重。误吸量超过0.4ml/kg(成人20~25ml)往往致命,但这决不意味误吸量小就相对无碍,因为吸入物pH 低,即使少量也引起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14.
<正> 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术病人病情重,手术风险大,麻醉管理复杂,手术麻醉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较高。1999年元月至今我们采用心94脏不停跳技术,施行重症换瓣手术麻醉50例,使患者顺利度过手术麻醉关,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九岁以下小儿麻醉堠痉挛的发生率为17.4‰,几乎是全部麻醉病人喉痉挛发生率(8.7‰)的两倍。大多数喉痉挛并不一定导致合并症,但却完全有可能形成喉梗阻,误吸胃内容或心脏骤停致死。一、喉痉挛的病理生理麻醉时发生喉痉挛的病理生理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有可能是由于真声带关闭,导致呼吸道完全性或部分性阻塞。Keating认为喉痉挛真声带或真假声带同时在中线关闭对  相似文献   

16.
澳大利亚在1987年成立病人安全基金会及澳大利亚麻醉事件监测研究会。全国90所医院参与此项工作,根据统一的表格由麻醉医师填写。研究与麻醉有关的事件(Incident),了解其发病率、死亡率、事件原因以及后果。至1992年共收到2000例麻醉事件,总结如下(表1—5)  相似文献   

17.
孟德尔森氏综合征(Syndromede MendelSOn)又名“酸吸入性肺炎”;为误吸酸性胃内容物进入呼吸道所致。主要发生于全身麻醉过程中;尤其多见于产科麻醉。据国外1977年报告,其死亡率高达26%至70%。误吸物的致病临界PH 值为2.5。动物实验证明,气管内注入蒸馏水、生理盐水、碳酸氢钠(11.3%),以及酸度不到PH2.5的液体,均不能产生本症。尸检可见肺泡壁透明性变、细支气管上皮坏死脱落与周围出血及渗出、支气管与气管梗塞及坏死病灶、胸膜腔积液、甚至心脏扩大等病理改变。目前全身麻醉病例有日渐增多趋势,对此死亡率颇高的意外,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关于普外科疾病并存糖尿病诊治的意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当今糖尿病发病率逐年上升 ,有文献报告 4 0岁以上的人发病率达 4 0 % ,其中 5 0 %的病人一生中要经受1次或多次手术。鉴于此本期的重点将讨论普外科疾病并存糖尿病的处理问题 ,特邀请我国有关专家撰写专题文章 ,相信读者阅后会得到有益的帮助。阅读来稿中对并存糖尿病诊治意见归纳有三个方面。一、重视普外科病人围手术期的处理普外科病人可加重糖尿病的代谢紊乱 ,糖尿病人又可增加普外科病人手术切口的感染率 ,长期患糖尿病者常合并其他器官的病变 ,如心、脑、肾脏的改变 ,术前准备不够 ,术中可出现急性心肌梗塞、脑血管意外及下肢闭塞性…  相似文献   

19.
外科手术及麻醉对免疫功能的抑制,术后病人出现的免疫抑制阶段,都使手术后感染和脓毒血症的发生率增高,死亡率增高。由于这一免疫抑制阶段,术后肿瘤病人肿瘤细胞生长加速且容易转移。  相似文献   

20.
<正>胃内容物反流误吸(regurgitation and aspiration)是围术期非常严重的麻醉相关并发症~([1])。研究显示,麻醉期间误吸的发生率为1/6500,急诊手术是其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2])。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老年急诊手术患者的比例逐年增加。由于老年患者胃肠道功能减退、胃排空时间延长及合并症多,麻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