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于海征  马建峰  边红 《通信学报》2010,31(12):20-26
针对容迟网络中存在较多自私节点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社会网络的可靠路由方法,以确保消息有效可靠地传递到目的节点.利用社会网络中节点间的关系评估方法,计算出团队间的关系强度矩阵.消息源节点的团队依据关系强度矩阵选择适合的成员节点作为中继节点向目的节点传递消息,避免了网络中自私节点抛弃所转交消息的可能.同时,结合容迟网络间断性连通的特点,在消息转交过程中采用基于身份的密码体制方法,保证了消息转交的安全性.实验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在自私节点较多的容迟网络里能保证消息高效、安全地传递到目的节点.  相似文献   

2.
容迟网络是一种新的网络,用于频繁间断网络的数据传输.在该类网络中由于其较大的时延和网络拓扑频繁的分裂,使得传统的路由协议不能得到有效的应用.为此,找到有效可靠的路由协议成为容迟网络中的关键问题.文章主要针对近年来所提出的各种随机路由算法,进行分类剖析比较,并给出当前路由协议存在的问题和未来路由协议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在常用的自由空间光纤通信路由策略中,由于其大气信道受到外界干扰不稳定,通信质量较低,因此,设计一种容迟网络下自由空间光纤通信网络路由策略.首先建立大气信道数学模型,描述大气湍流和激光衰减对大气信道的影响,采用分层式容迟网络拓扑结构,利用自由空间光纤通信的大气信道进行传输,通过簇头与簇节点之间的信息交换减少网络开销,最后...  相似文献   

4.
数据聚集是自组织网络(Ad-hoc network)中的一个重要的数据操作。一些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数据聚集系统,通常在网络节点中构建一个路由树结构,用于传感器感知的数据向基站节点的路由和数据在网内节点上的处理。路由树结构是一种用于网内数据聚集的简单通用的算法,但这些数据聚集系统中的路由树结构并没有为数据聚集作优化。提出一种基于动态路由树的网内数据聚集算法,通过对路由数据的动态重构和维护,解决自组织网络的节点动态变动问题,和树结构为数据聚集操作优化的问题。性能分析表明,动态路由树的创建和维护只需多项式级别的节点间的消息传递,为自组织网络中的网内数据聚集实现执行路径的优化。  相似文献   

5.
目前多数移动自组织路由协议选择路径都是基于跳数最短的单径路由。从能量角度看,多数路由协议并没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文章提出一种多径节能路由(Multipath Saving Dynamic Source Routing,MSDR)协议。实验结果表明,该协议不仅提高了网络可靠性,而且还有效地延长了节点的工作时间和网络的整体寿命。  相似文献   

6.
Kohonen网络后训练阶段自组织的密度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德文  沈实 《电子学报》1995,23(8):52-56
本文首先将Kohonen网络的训练过程划分成两个阶段,即自组织拓扑保持映射形成阶段和训练阶段,进一步分析了后训练阶段的拓扑保持特性,神经元应有的领域关系,神经元的竞争与感受野的划分等问题,最后定量分析了任意的外部输入概率分布下,一维神经元列稳定权重的概率密度分布的递推关系式,最终还得到了外部输入服从均匀分布下的稳定权重的显式解。  相似文献   

7.
由于车载自组织网络(VANET)中的通信链路比MANET中的通信链路更加频繁,因此这种高度动态网络的路由可靠性需要特别关注。在文章中,我们使用图论对高速公路上的VANET通信图进行建模。扩展的演变图有助于捕捉车载网络拓扑结构的演进特征,并预先确定可靠的路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图论的VANET路由新方案,以促进路由过程中的服务质量(QoS)最佳,该方案能够找到从源到目的地的VANET图中最可靠的路线。通过仿真和现场实验。结果证明我们提出的方案明显优于文献中的相关协议。  相似文献   

8.
对已存的请求路由延迟协议进行改进,引入预测生存时间,用来反映当前网络状况下节点的生存时间;此外,还根据节点预测生存时间把节点分成不同等级,从而采用不同的操作,以保护那些预测生存时问较小的节点,进而延长整个网络的生存时间.仿真结果表明该策略有效地延长节点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9.
定位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获取位置信息的成本越来越低,此外利用位置信息可以有效降低路由开销,因此,基于位置信息的路由算法逐渐成为自组织网络路由算法的热点。在对现有基于位置信息的路由算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单播路由算法中贪婪转发算法及空洞处理算法进行研究,并对基于位置信息的多播路由算法及地理区域路由算法作了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0.
针对由舰船、飞机等平台在海上形成的大规模军用自组织网络,提出了一种联合仿真方法,设计了基于连通度的分层分簇路由算法,解决了其路由仿真工作面临的高计算复杂度和时间复杂度问题,并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李峰  戚宇林 《电子质量》2012,9(9):46-49
在无线自组织网络中,由于节点移动,网络拓扑结构变化频繁,所以路由协议的选择一直都是关键问题。该文采用NS2软件对两种主要的协议:动态源路由协议(DSR)和自组网按需距离矢量路由协议(AODV)进行了仿真。并且通过端到端延时、路由开销和分组投递率三种参数在不同条件下的数据对两种协议进行了评估。实验结果表明没有一种协议能够完全适用于自组网,对于特殊环境选择不同协议以满足需要。  相似文献   

12.
叶必海 《信息通信》2010,(1):53-55,76
提出了一个改进的稀疏分光器配置约束下的改进算法。在稀疏分光器配置约束下,多播路由不再是图论中”树”的形状,多播路由可能存在逻辑圈。现有的多播路由算法没有考虑这个特点,改进对此算法作了一下改进,通过仿真证明改进算法提高了网络性能。  相似文献   

13.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基于数据融合树的压缩感知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能量有限等特点,将路由策略考虑到投影矩阵的设计中,该文提出了基于数据融合树的压缩感知算法(Compressed Sensing algorithm based on Data Fusion Tree,CS-DFT)。该算法采用稀疏投影矩阵最小化通信消耗,在生成数据融合树的同时减小投影矩阵与稀疏基之间的相关度以保证数据的重构质量。仿真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算法不仅在重构质量和能量消耗之间做到了很好的平衡,同时对于不同稀疏基下的数据也有较高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4.
鉴于Ad Hoc网络的高移动性,选择一条稳定的路径进行通信尤为重要.文章借鉴AODV按需路由的思想,提出了基于路径稳定性的路由算法PSR(Path Stable based on-demand Routing),通过引入路径有效因子PEF(Path Efficieney Factor)来考虑可行路径的稳定性问题,增强了所选路径的稳定性,减少了由于节点运动引起的链路断裂次数.性能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与AODV相比,PSR减少了开销,提高了效率,使得算法的性能得到了提升.  相似文献   

15.
本文提出了计算机通信网动态路由的稳定性问题,将现代控制理论引人到计算机通信网理论领域,从系统控制的角度建立了多业务流多链路网络系统信息包从源节点到目的节点传输的全过程和网络节点分流的状态空间模型,从不同的侧面描述、考察了路由选择的随机动态特性;在此基础上,应用李亚普诺夫系统稳定的方法,提出了多个传输链路的利用率函数G(·)和节点分流矩阵Rd的稳定性限制与条件,最后给出了一个例子和结论。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种新型的接入网技术,无线Mesh网络具有组网灵活、适应性强等特点,近年来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和关注。然而,对于研究和开发人员来讲,缺乏实际或与实际接近的验证和测试平台,难以确保实验的结论和效果的真实可靠性。在简要介绍无线Mesh网络特点,研究相关软件路由技术的基础上,利用Linux的开源特性,以DSR路由协议为例,提出了一种基于Click软件路由技术在Linux主机上实现无线Mesh网络节点的方法,并详细描述了节点的设计与实现方案。基于所开发的平台,不仅可以灵活地嵌入各种不同的功能模块,而且可以方便地搭建各种Mesh网络实验与测试平台。  相似文献   

17.
针对无线 Mesh 网络中传统单径路由协议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动态源路由协议(DSR)的多路径路由算法(IDSR).该算法通过在路由发现过程引入带宽和最大转发次数等限制条件,保证了多条路由请求信息的获取;通过在节点不相交的多径选择过程中引入多 QoS 路由代价函数,有效地实现多路径的选择;通过提供多 QoS 保障,使算法具有较高的求解效率,避免了单径路由的不稳定等特点.实验结果表明,IDSR 算法在无线 Mesh 网络的路由中具有更好的 QoS 性能.  相似文献   

18.
OFDM系统基于导频的信道多径时延估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针对宽带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分析了多径时延扩展与循环前缀(cP)长度及导频数目的关系.随后利用导频的频域相关性估计得到信道时域功率时延谱(PDP),并根据PDP提出信道均方根(RMS)时延及最大多径时延门限值的估计算法.最终实现OFDM系统对信道多径参量的实时跟踪,有利于系统参数自适应调整.仿真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在低复杂度条件下可以有效获知当前传输信道模型多径时延参数的近似统计信息.  相似文献   

19.
提出一种使用环形振荡器对SRAM型FPGA内部延迟进行精确测试的方法。该方法利用SRAM型FPGA的可重构性在其内部构造环形振荡器,通过基准信号对分频后的振荡信号周期进行测量,从而得到环振回路中逻辑部件的延迟值。应用该方法,对一款Virtex-4型FPGA的内部延迟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在环振初始振荡频率小于芯片工作极限频率的情况下,延迟测试的误差小于1 ps,与其他检测FPGA内部延迟故障的方法相比,检测精度有很大的提高,同时,该方法对SRAM型FPGA具有较高的普遍适用性。  相似文献   

20.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have critical applications in various fields,and the algorithm of their se-cure localization has become a vital technology to support a network.In the light of the self-organization,random deployment and dynamic topology,the localization process is vulnerable to various kinds of malicious attacks.The model of dynamic trust management for a given node is proposed to deal with security concerns i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The trust computation is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which are the stage of trust initialization,trust establishment,and trust evolution.The initial value of a global trust relationship is established through a corresponding global trust relation graph in the initial stage of trust.The trust value of each node is calculated by the attribute value in the stage of trust establishment.In the evolution of trust,the iterative process of trust value is accelerated via the finite state machine.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security localization technology method can resist many kinds of attacks with low communication and time consump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