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风心病二尖瓣狭窄患者的超声与X线检查的结果比较,分析二者的相关性。方法我院2009年9月至2011年2月心内科收入治疗的50例风心病二尖瓣狭窄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50例患者根据病情程度,轻度的患者有23例,中度的患者有15例,重度的患者有12例,均进行超声以及X线检查,分析二尖瓣狭窄的的超声以及X线检查的各自的不同的优缺点。结果本组的50例患者分为轻、中、重三类,检查结果显示:超声对二尖瓣的一对瓣叶的宽厚的程度以及瓣口的面积显示的较为清楚,随着病情加重,其瓣口的面积以及流速均有改变,同时对本组患者的房室的内径的测定准确率达到99%;而X线对自风心病的二尖瓣狭窄所导致的左心房以及肺动脉扩张明显表现清楚。结论风心病的临床二尖瓣狭窄的影像学检查中采用超声与X线,二者能够互相弥补自身的不足,有助于完善对疾病的诊断,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3.
4.
肺隔离症 (pulmonary sequestration,PS)是一种先天性肺发育畸形。是指一部分肺发育不全 ,无呼吸功能 ,与其相邻肺的正常部分相隔离 ,其实质是有异常动脉供血的肺囊肿症。本文搜集了经 X线和 CT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PS8例 ,结合文献资料 ,旨在探讨 X线、CT对 PS病变的诊断价值 ,提高诊断正确率。1 临床资料本组 8例 PS中 ,男性 6例 ,女性 2例 ,年龄 16~ 35岁 ,平均年龄 2 5 .3岁。肺叶内型 PS 7型 ,肺叶外型 PS 1例 ,位于左肺下叶后基底段 6例 ,右肺下叶后基底段 2例。全部病例均常规摄胸部正侧位片和 CT平扫及增强扫描。均有…  相似文献   

5.
何桂明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24):3748-3748
现就我院4年来门诊统计的13例肺动静脉瘘的X线表现情况,结合文献资料分析如下。1一般资料男8例,女5例,年龄7~38岁,平均19岁。其中发生于右肺野9例,上叶1例,右中肺野2例,右下肺野6例;4例发生于左肺野。1例为左上肺野,3例为左下肺野。13例中有4例无明显症状,体检  相似文献   

6.
魏渝清  童娟  王丽梅  宋玲玲 《贵州医药》2002,26(10):939-940
胸部影像诊断中 ,常用“肺纹理增多”描述肺纹理异常。笔者通过对 1 0 0例正常成人肺纹理影像进行观察测量 ,并设有肺纹理增多的胸部疾病 1 0 0例作对照进行分析 ,认为肺纹理增多是个笼统的概念 ,应将其明确为血管性肺纹理增多和间质性肺纹理增多两个概念。1 资料和方法1 1 临床资料 正常组 :从 2 0 0 1年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 2 0~ 70岁正常人中选出 1 0 0例胸片投照质量好 ,肺纹理显示清晰者 ,按年龄段分为 5组 ,每组男女各 1 0名。对照组 :从 1 998~ 2 0 0 2年在我院行胸片检查后 ,描述有“肺纹理增多”者中选出成年人 1 0 0例。经…  相似文献   

7.
在工作中,肺底积液并不少见,但由于我们对其认识不足,常常导致漏诊、误诊,本文经过多年来的收集资料,均经证实的肺底积液56例,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100例乳腺癌肺转移X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玉玺  王庆全 《天津医药》1990,18(9):533-535
  相似文献   

9.
甲状腺癌肺转移8例X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甲状腺癌肺转移8例X线分析福建省立医院王少凡吴淑贝甲状腺癌肺部转移常为隐匿性发展过程,易漏诊或误诊。1980年7月以来我们发现8例,现将其X线表现分析如下。一、一般资料本组8例中,男3例,女5例;年龄30~66岁,平均52.8岁。病程最短3年,最长1...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肺部急性创伤性病变的X线征象,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50例急性胸外伤患者的肺部X线表现及其产生的病理基础。结果:肺纹理增粗156例,多发斑片状影96例,大片状实变影70倒,肺血肿35例,血气囊肿13例,急性肺膨胀10例。结论:急性创伤性湿肺的X线表现多种多样,伤后连续的X线胸片和(或)CT复查对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风湿性瓣膜病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状况及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关系。方法对89例风湿性瓣膜病患者,采用美国ABI公司Sure StepTM HP Assay试剂测定血清抗Hp IgG;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抗CagA IgG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抗Hp IgG阳性患者61例(68.5%);抗CagA IgG阳性患者36例(40.4%);抗CagA IgG阳性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较抗Hp IgG阴性的患者明显升高(P<0.05)。随访2年,抗Hp IgG阳性的风湿性瓣膜病患者术后3例发生出血并发症。结论抗CagA IgG阳性Hp感染的风湿性瓣膜病患者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有一定关联。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行人工瓣膜置换术后早期发生死亡(术后30 d内)与术前合并冠心病的关系。方法收集1996年1月至2004年12月460例风心病人工瓣膜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术后是否死亡分为两组,死亡组50例,均术后30 d内发生死亡;对照组从410例未发生死亡的患者中随机选择60例作为对照。其中所选病例均为术中麻醉平稳,手术过程顺利,术后常规对症处理的患者。选择术前临床指标,超声心动图,术前合并症、并发症等指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术前因素与术后死亡发生的关系。结果术前合并冠状动脉病变,心功能分级(NYHA),瓣膜置换同期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男>75 mm,女>70 mm)是手术早期发生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术前合并冠心病影响术后早期病死率,术前应明确诊断,积极围手术期处理,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相似文献   

13.
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瓣膜置换术后ICU护理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玉兰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6):2413-2414
目的:探讨ICU对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瓣膜置换术后提高早期生存率及护理措施重要性.方法:对64例患者术后ICU密切呼吸系统的监护,循环系统的监护,电解质的监测,加强并发症的防治及护理.结果:本组术后并发低心排3例,术后出血1例,严重心律失常5例,肺不张3例,早期死亡2例.结论: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危重期ICU的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对患者进行药学监护,促进合理用药。方法:以一例风湿性心脏病行二尖瓣置换术合并癫痫患者为例,临床药师参与药物治疗方案的制订,分析患者所用相关药物,跟踪其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对药物治疗过程进行综合评估。结果:患者症状控制,治愈出院。结论:临床药师的参与使药物治疗更趋合理,在达到治疗目标的同时,可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有利于提高临床的药物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患者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95例体外循环(CPB)下行瓣膜置换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麻醉诱导完成后分别给予右美托咪定和生理盐水,分别于切皮前(T1)、CPB即刻(T2)、CPB开始2 h(T3)、CPB结束(T4)及CPB结束后24 h(T5)检测两组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S100β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同时观察两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脑氧摄取率(ERO2)。结果两组T3、T4血清IL-6、TNF-α、S100β蛋白及NSE含量显著高于T1、T2(P〈0.05)。观察组T1、T2血清IL-6、TNF-α、S100β蛋白及NSE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T3、T4和T5的血清IL-6、TNF-α、S100β蛋白及NSE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T1、T2、T5的PaO2和ER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3、T4的PaO2和ERO2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瓣膜置换术中泵入右美托咪定能显著降低CPB导致的炎性因子水平增高,降低血清S100β蛋白及NSE含量,具有较好的抗炎和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西地那非和前列地尔对风湿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风湿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患者45例,随机分为西地那非组(A组)、前列地尔组(B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15例。A组鼻饲西地那非100mg;B组静脉泵入前列地尔20ng.kg-1.min-1;C组用等量生理盐水。记录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和需吸入氧浓度。结果与C组比较,A组、B组能显著降低平均肺动脉压(MPAP)、肺动脉血管阻力指数(PVRI)(P<0.05);与B组比较,A组能显著降低体循环血管阻力指数(SVRI)(P<0.05);A组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及吸入氧浓度均低于B组(P<0.05)。结论西地那非的改善风湿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及心肺保护作用优于前列地尔。  相似文献   

17.
二尖瓣置换术后左室破裂的外科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二尖瓣置换术后发生左心室破裂的高危因素、原因、转归,总结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江门市中心医院2000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856例接受二尖瓣置换及二尖瓣、主动脉瓣联合置换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共有3例(0.35%)发生术后左心室破裂,其中早期破裂2例、延迟性破裂1例。早期破裂2例均在体外循环心脏停跳下进行修补,1例采用单纯心外缝合修补,1例采用单纯心内修补方法。1例延迟性破裂在监护室紧急开胸探查证实诊断后,在床边采用非体外循环下心外缝合修补。结果2例死亡,1例存活,存活者为早期破裂患者采用心内修补患者。结论对于左心室破裂的防治目前仍以预防为主。对早期破裂患者可综合应用多种方法提高治疗成功率延迟破裂者生存率极低,是目前治疗上面临的主要难题尽早控制出血并恢复重要器官的血流灌注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为临床预防和治疗肺部并发症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00年1月~2010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出现肺部并发症与术前心功能不良(心功能Ⅲ~Ⅳ级),术中体外循环及阻断主动脉时间长,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长有关。结论改善患者心功能,缩短体外循环及阻断主动脉时间,合理使用呼吸机等可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国产舒芬太尼在先天性心脏病(CHD)与风湿性瓣膜病(RHD)手术患者的药代动力学,并进行比较。方法随机选择择期CHD与RHD手术患者16例,分为CHD组和RHD组2组,各8例。静脉注射舒芬太尼5μg.kg-1,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血浆舒芬太尼浓度,3P97药理学程序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舒芬太尼的药代动力学符合开放的三室模型,其三指数函数在CHD组和RHD组分别为Cp(t)=12.79e-0.4571t+3.3295e-0.0462t+0.3999e-0.0048t和Cp(t)=24.84e-0.5260t+5.3774e-0.0523t+0.1602e-0.0017t。2组间药代动力学参数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RHD患者Vd、t1/2β和AUC分别是CHD组的2,2.8,1.4倍,而CHD组的Vc是RHD组Vc的1.8倍(P<0.05)。结论舒芬太尼CHD与RHD患者的药代动力学均符合三室模型,所患疾病与手术类型可影响舒芬太尼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多种因素对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换瓣术后妊娠结局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改善妊娠结局.方法 选取本院2008年1月~2013年1月337例风心病换瓣术后妊娠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并按多因素分组前瞻性研究.结果 (1)风心病换瓣术后心功能Ⅰ、Ⅱ级妇女妊娠结局明显优于Ⅲ、Ⅳ级妇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2)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妇女妊娠期间,单一服用较小剂量的华法林(〈5 mg/d)行抗凝治疗对孕妇安全、方便,且无胎儿畸形发生.(3)按严重高危妊娠规范产检组妊娠结局明显优于未规范产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4)计划分娩组妊娠结局明显优于急诊分娩组.结论 规范孕期监控及有效干预可明显改善风心病换瓣术后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