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体系作战效能的武器装备体系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武器装备体系评估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体系作战效能的武器装备体系评估方法,建立了体系作战效能的武器装备体系评估模型,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法与层次分析法的集成,对武器装备体系的作战效能进行了综合评估研究,最后,通过一个实例说明该评估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炮兵武器装备体系作战能力评估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炮兵武器装备体系的概念和特点,描述了炮兵武器装备体系的典型作战过程,在此基础上建立作战能力的评估模型并介绍具体的评估过程,使炮兵武器装备体系作战能力的评估更加科学规范,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基于能力的武器装备体系需求工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能力的武器装备体系需求分析,以面向战场实际需求为原则,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各种武器装备的集成效能为目标,旨在通过军事战略目标来确定最佳的效果,并由此定义需求能力,最终决定所需要发展的武器装备,其首先需求系统开始启动程序,然后规划作战能力,遵循“概念-任务-能力-系统-装备-技术”的需求分析主线,最终决定给定系统在可能时间内能够产生何种效果。  相似文献   

4.
武器装备体系作战能力组成单元众多,单元间关联关系复杂,造成该问题难以仿真模拟研究。针对这一现状,尝试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法(SEM)对体系作战能力组成单元间的关联关系进行判定,分析了 SEM的基本原理和运用SEM的具体步骤,实例分析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对准确建立合理的仿真模型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针对作战筹划具有复杂性和模糊性的特点,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和模糊综合 评价法(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FCE)对作战筹划能力进行评估。提出含4 方面15 个指标的评估指标体系, 建立作战筹划能力评估模型;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估指标权重,根据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作战筹划能力进行评估, 并运用实例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该评估方法简单可行,可为作战筹划能力评估提供对策。  相似文献   

6.
由于空天武器装备的迅猛发展,使空袭作战思想、作战方式、作战体系结构等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任何单一型号的防空导弹武器都不可能独立完成防空作战任务。因而要求作为防御方的防空导弹武器装备必须加快更新换代的步伐,全面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防空体系作战能力。研究并分析了现代空袭威胁环境,提出了信息化空袭条件下体系作战对防空导弹武器装备的能力需求,进而分析了制约防空导弹武器装备发展的关键技术以及装备型号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7.
沈丙振  缪建明  李晓菲  贾广威 《兵工学报》2021,42(11):2503-2512
作战能力评估对陆军武器装备体系发展论证和作战运用具有重要意义,其评估模型的构建又是其中最为关键的一项内容。分析基于改进结构方程模型(SEM)的陆军武器装备体系作战能力评估步骤,构建陆军武器装备体系作战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并对现有SEM进行改进。通过线性加权和法对多维度体系作战能力评估指标体系进行降维处理,提高SEM的计算效率,实现陆军武器装备体系作战能力的快速计算与综合评估。改进SEM中的聚合指标权重求解分别采用熵权法和层次分析法,将2种权重聚合指标值参与到改进SEM中计算的体系作战能力评估结果,与直接用SEM的体系作战能力评估结果进行对比。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体系作战能力评估结果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实现了对改进SEM可信度和时效性的验证分析。  相似文献   

8.
武器装备体系作战效能模型包括效能指标计算、指标聚合和效能评估模型.按战役复杂程度将其分解成战术活动、片段、阶段和过程层,各战术活动层通过相应模块描述.并用计算模型算出活动层效能指标,再用聚合模型把活动层效能指标逐层聚合成过程层效能指标.最后用效能评估模型对过程层效能指标进行综合评估.  相似文献   

9.
为实时、准确地评价和跟踪武器装备体系(system of system,SoS)建设过程中的风险,对武器装备体系建设风险的风险因子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分析武器装备体系建设风险的来源和成因,并将武器装备体系建设风险评价划分为5级层次,引入风险因子的概念,建立武器装备体系建设的风险评价模型,对武器装备体系建设风险进行5级模糊综合评价。该模型客观合理,为武器装备体系建设风险的评价提供了一种简单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武器装备作战需求论证中"基于系统分析的需求生成模式"和"面向用户期望的需求获取模式"2种基本需求产生模式,阐述了2种模式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1.
针对武器装备体系能力的特点,通过对能力需求的分析,提出一种武器装备体系的能力生成方法。在建立“从硕向下”使命目标到能力的分解框架的基础上,阐释了目标分解、行动分解、功能分解和能力分析的具体过程,给出了能力需求到能力方案的转化思路。通过对能力需求和现有能力水平的比较分析,确定了最终发展的能力,为能力生成和评估提供了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武器装备体系作战效能评估方法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蔡延曦  孙琰  张卓 《兵工自动化》2008,27(10):24-26
界定武器装备体系及其作战效能的概念,从评估的主客观程度、得出评估结果的基本途径、评估过程、评估时机4个不同角度对作战效能评估方法进行分类,并对各类方法进行简要比较。在此基础上分析5种相对常用的评估方法(试验统计法、SEA法、ADC法、指数法、计算机仿真法),为效能评估方法的选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武器装备体系能力描述精确性及规范性存在的不足,在深入研究武器装备体系能力、能力指标体系、能力关系以及能力层次结构等相关内容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本体理论的武器装备体系能力形式化描述方法。并以空战武器装备体系超视距空战能力为例,对其进行形式化描述。实例研究表明,该方法可大大提高武器装备体系能力描述的精确性,为今后能力分析提供精确可靠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4.
针对装甲战斗车辆作战能力需求主要依靠经验法确定的现状,对兰切斯特方程进行了改进,提出了用于装甲战斗车辆作战能力需求生成的方法体系,建立了较为全面、可行的装甲战斗车辆作战能力需求生成模型,并在应用模型解决实际问题方面进行了相关探索。研究成果对装甲战斗车辆型号的科学、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关于现代军事武器系统效能评定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制任何新的武器系统都需要通过系统分析选出最优方案,而如何评定武器系统的作战效能则是其中十分关键的一环。本文讨论了武器系统作战效能和作战效能指标的理论,深化入地分析了各种情况下效指标的选定,评述了武器系统作战效能评定的基本方法与过程,着重论述了如何运用武器系统效能模型求解系统效能值,针对当前求解武器系统效能值时的难点提出了求解系统能力向量的具体方法和系统状态的简化,旨在为系统的效能评和效能一费用分  相似文献   

16.
刘志勇  高军 《兵工自动化》2007,26(10):10-11
以装备型号研制过程中的某系统的方案选择为例,构建ANP模型,对如何应用ANP进行型号研制项目的风险评价及决策进行分析.步骤包括:根据决策方案与评价标准间的相互关系,建立风险评价的网络模型;以进度风险为例,对不同方案产生的进度风险构造比较矩阵;假设决策标准和决策方案的偏好权重均为最简单的情况,对超矩阵进行加权,得到加权超矩阵,对其进行计算,最后构造极限超矩阵.  相似文献   

17.
采用.Net和SQL server数据库技术,构造B/S模式三层体系结构武器装备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其装备管理信息系统划分功能模块涉及用户登录管理、用户信息管理、装备信息管理、人员信息管理、密码修改管理、装备日常管理、装备资料中心等。系统开发在VS.NET 2003环境下进行。用SQL Server 2000构建数据库,使用ASP.NET结合VB.NET设计Web应用程序,并通过ADO.NET实现与数据库的连接。  相似文献   

18.
武器装备体系效能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用武器装备体系效能指标有:损失、战果、战损比、推进速度和完成任务概率。常用方法有:专家评定法、试验统计法、作战模拟法、ADC法、SEA法、分布交互仿真法。几种方法各有其适应性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19.
为了对装备作战需求方案进行准确评估,对装备作战需求方案的评估流程和系统设计进行研究.针对装备作战需求方案评价的特点,引入关键控制点机制实现对整个评估工作的有序控制,构建基于关键控制点的装备作战需求方案评价流程,并就系统功能和系统开发流程进行了相关探讨.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降低人的主观因素对评价结果的影响,提高了评价结论的可信度,对研究装备作战需求方案评价系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网络分析法(ANP)考虑了指标之间的相互关联和反馈关系,在复杂系统效能评估中得到广泛应用。在分析ANP法确定效能评估指标权重流程的基础上,指出该方法在构建无权重超矩阵过程中的难点和不足,提出一种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无权重超矩阵构造方法。改进后的方法克服了一般ANP法构建无权重超矩阵时存在的主观性和不可靠性问题,提高了指标权重的客观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