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辽南滨海地区红粘土工程地质特征与红粘土的地理分布及地质环境、地球化学环境以及红粘土的结构特征和物理力学性质密切相关。红粘土天然含水量低,压缩系数小,强度高,构成一定厚度的持力层,是建筑物的良好天然地基之一。  相似文献   

2.
选择3种不同强度的人造地震动加速度时程作为基岩地震动输入,采用一维土层频域等效线性化波动方法进行土层地震反应分析,研究两种不同土性的土层剖面,在一定范围内土的天然密度变化对场地地表地震动参数的影响,分析了峰值加速度和反应谱特征周期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地表峰值加速度与土层的天然密度存在负相关关系,土体的天然密度增大,地震动峰值加速度逐渐减小。地表加速度反应谱特征周期与土体密度的变化相关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通过收集利用以往资料,综合分析研究山西阳泉铝土矿含矿岩系地质特征,及其伴生的稀土金属分布特征,提出了阳泉铝土矿含矿岩系中稀土含量变化规律,指明稀土矿含量由硫铁矿-含黄铁矿粘土岩-粘土岩而增高,再向粘土岩降低.其中以粘土矿最高,粘土岩最低,说明稀土金属作为铝土矿的伴生矿产极具有回收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黑色高岭石粘土岩,是铜川王石凹煤矿石炭纪煤系地层顶部,五号煤层的上部一层稳定的煤矸石。经偏光显微镜及费氏台测试光性特征、化学试验及分析鉴定表明,这是一种由高岭石组成的,成分很纯、颗粒大、结晶良好的高岭石粘土岩。据微量元素含量分析,此高岭石系淡水沉积物。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黄土岭滑坡为例,分析了滑坡产生的机理、稳定性等,提出了防治对策及加强对山前残坡积粘土膨胀性等测试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由碳酸盐岩溶余堆积形成的红粘土引起产生的地裂、房裂等不良工程地质现象入手,以大量的实验资料为基础,指出广西红粘土的胶粒含量,可塑性指标高,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和较强的亲水性,自由膨胀率接近或等于27%.论述了红粘土液限和塑限值在塑性图上的分布规律与一般膨胀土的分布规律相吻合,这种粘土应属于弱至中等级膨胀性粘土,并以收缩变形为其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某一级公路路基填土的天然含水量、液限、塑限、颗粒组成、矿物成分、自由膨胀率、胀缩总率等试验研究,运用塑性图,并综合各项指标对路基填土的膨胀性做了评价。结果认为,此路基填土为高液限和塑限的淤泥质软土,天然状态下具有弱膨胀性。通过对路基填土的击实试验和承载比试验表明,填土压实之后具有一定的膨胀性,在含水量变化差异性影响下的胀缩变形可能导致路基开裂。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淄川—博山一带的伊利石化高岭石粘土岩的区域地质概况及成矿地质条件,按自然分布结合地质情况,划分为3个成矿带,叙述了各成矿带分布及含矿层特征。以南坡矿区为例,详细论述了矿层赋存特征,矿体的规模、厚度及其质量,研究了矿石类型、化学成分及主要物理性能指标,类比研究了加工技术性能,经简单水选即可达到较为理想的选矿指标,具有高效、低成本优势;结合有关研究,认为该类粘土岩是在较高温度条件下由高岭石粘土岩加钾水化转变而成。山东省该类矿床总体勘查程度低,具有较好的找矿潜力,但优质粘土资源找矿难度大。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天然饮用矿泉水作为一种商品进入市场,不仅受到人们的广泛青睐,更被称为最价廉物美的天然纯正饮品。天然饮用矿泉水本身是一种有限的天然矿产资源,一般通过大气降水沿透水岩或岩石的裂隙至断层渗入地下深处,再经过深循环和溶滤作用,从地下数干米或更深远的地方运移到浅部含水层或直接露出地表的。  相似文献   

10.
研究岩土参数的变异特征是将概率统计方法应用于岩土工程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本文研究了西安地区粉质粘土的三个重要实测参数,即天然容量γ、抗剪指标C和Φ值、压缩系数a_v的变异特征及其规律,最后讨论了取土扰动对以上土质参数变异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六)其貌不扬不起眼的铝土矿 铝土矿实在太平凡,既没有金属光泽,又没有闪亮的晶体,其外貌就是灰白色的硬质块状土.它常与陶瓷原料——粘土岩共生,其下为铁质粘土岩,其上为页岩.就是这不起眼的铝质粘土岩,铝的含量可达40%~ 75%,成为提取铝的主要矿物.  相似文献   

12.
寒武系底部硅质岩向粘土岩过渡地带 ,或两者的互层以及蚀变粘土岩是多种元素富集成矿的有利岩层。稳定的沉积环境奠定了成矿的基础 ,后期构造运动促成了矿体的成型  相似文献   

13.
陶粒粘土岩也称膨胀粘土岩,它本不是岩石学专用的岩石名称。用该种岩石经加热膨胀可制成人工轻骨料——陶粒,逐得名。陶粒是一种新型墙体建筑材料。陶粒粘土岩经过加热,粘土颗粒会玻璃化,并将内部产生的气体包藏起来。粘土岩内的有机物、硫化物和氧化物在加热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和三氧化硫气体使玻璃化的粘土颗粒迅速膨胀,便形成粒度不同、外壳坚硬、有一层隔水保气的褐色或粟红色釉质表层、内部具均匀细小而又互不连通的灰色灰褐色蜂窝状气孔的陶质粒状物,简称陶粒。现介绍两种陶粒制作工艺。一种是干法生产:(1)将矿石粉碎加工成粒径为1…  相似文献   

14.
持续引水灌溉改变了马兰黄土的结构, 降低了土体的抗剪强度, 导致黑方台地区黄土滑坡频繁发生, 严重影响着当地居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为了明析马兰黄土的渗透过程, 取黑方台马兰黄土为研究对象, 分别开展核磁共振(NMR)试验及扫描电镜(SEM)试验, 以解释此类黄土在不同初始含水率及不同干密度下的渗透特性及结构损伤微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 入渗速率与土体初始含水率呈负相关关系, 土体初始含水率越高, 其充水微小孔隙增加速率越慢, 充水中大孔隙增加速率越快; 入渗速率与土体干密度呈负相关关系, 且会率先形成高含水率区域, 土体干密度越大, 其充水微小孔隙增加越慢, 充水中大孔隙增加越快。入渗前后对比发现, 试样初始含水率越高, 微小孔隙增加比例越小, 颗粒间接触方式变化越不明显; 干密度越大的试样不同孔隙体积基本按等量变化, 接触面积明显减少, 形成更多的架空孔隙, 连通性较好, 具有较好的储水能力。入渗后试样原本的致密结构丧失, 颗粒破碎严重, 部分细长状颗粒向似椭圆状颗粒演化, 颗粒间接触方式变为点边接触, 粒间胶结作用遭受损伤破坏, 甚至部分团粒中颗粒分离、脱落, 使得土体强度丧失, 最终导致滑坡发生。研究结果可为黄土滑坡的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大量的钻孔资料表明,平原地区及其海域沉积物中普遍有硬质粘土层的存在。硬质粘土层在工程地质、地理学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它不仅是高层建筑的持力层,而且是研究全球环境变化事件、古气候演变的良好载体。该文阐述了硬质粘土层的一般特征、成因以及在粒度、地球化学元素、年代学、沉积环境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硬质粘土层在年代、物质来源和沉积环境等方面的研究方向,认为黄河三角洲硬质粘土层研究较少,需要开展大范围的、系统深入的、多学科的宏观和微观综合分析,挖掘硬质粘土层蕴含的古环境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鲁西是山东省古生代非金属矿的重要产区。自寒武纪早期至二叠纪晚期,形成了海相-海陆交互相-陆相沉积地层及-系列非金属矿沉积建造,有:寒武纪的石英砂岩、石膏、石灰岩、泥灰岩、木鱼石等含矿沉积建造;奥陶纪的白云岩、石膏、石灰岩等合矿沉积建造;石炭纪的硬质耐火粘土、软质耐火粘土、膨胀粘土岩、高岭土等含矿沉积建造;二叠纪的膨胀粘土岩、硬质耐火粘土、石英砂岩等含矿沉积建造。这些合矿沉积建造区域分布稳定,与华北地台区内其他一些地区同类含矿沉积建造可以对比。山东古生代非金属含矿沉积建造的总结和研究,对有关非金属矿产的开发应用和普查找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界河金矿床作为胶东地区典型的蚀变岩型金矿床,目前通过坑道工程揭露已经探明其矿体垂深达800m左右。从矿区
浅部向深部,其矿化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变化:矿化类型呈现出浅部以蚀变岩型矿化为主、深部以裂隙脉型矿化为主的分带规律;
矿体规模逐渐变小,矿化强度逐渐减弱,矿体产状也逐渐变缓。此外,矿物组分、矿石组构、围岩蚀变以及微量元素特征等从浅部
向深部也均呈现出规律性的变化。结合区域内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金矿化的垂向分带特征,初步建立了胶东地区金矿化在垂向
上的“三段式”分带模式:浅部以石英脉型矿化为主,中部以蚀变岩型矿化为主,深部则以裂隙脉型矿化为主。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LANDSAT-8数据计算距离加权不透水面聚集密度,以城市聚类算法提取北京市主要城建区范围。并用2005-2014年MODIS 8天合成地表温度产品,以主要城建区面积150%的周边区域作为边缘区,计算城建区与边缘区平均温度差值为热岛强度;分析北京市主要城建区热岛强度年内时序变化;依据地表温度与当月平均热岛强度对热岛强度进行等级划分,统计不同热岛强度等级出现频率,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及与不透水面聚集密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年内1-12月热岛强度随边缘区平均温度变化显示较好的规律性,白天为逆时针分布,夜间为顺时针分布;(2)白天热岛强度等级以2、3级为主,春、夏季中南部为三级热岛强度高发区;夜间呈现由外围向中心的“环状递增”特征,高等级热岛强度出现的频率由外围向中心不断递增;(3)不透水面聚集密度对白天不同等级热岛强度出现频率影响显著,1-4级热岛强度出现频率,随不透水面聚集密度增加而增加,不透水面聚集密度达到50%后的影响趋于减弱。  相似文献   

19.
川西坳陷深盆气研究进展与问题讨论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川西坳陷总体上看具有与加拿大阿尔伯达盆地类似的地质条件,极可能发育深盆气藏。详细研究表明,两盆地在构造回返程度、地层压力特征、气源岩生气时代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不宜将川西坳陷的天然气聚集简单地归结为阿尔伯达型深盆气藏。研究其成因和分布规律,应从该盆地的实际资料入手,进行成藏机理研究,而不能简单地借用已有的模式进行对比。研究认为,川西坳陷的天然气藏具有“气水倒置”的特征;川西坳陷的断裂体系深刻地影响着深盆气聚集成藏,导致盆地天然气的独特分布形式。对深盆气成藏诸控制因素,包括源岩厚度、有机质成熟度、生气强度、储集层厚度与物性、断裂构造特征等的综合研究,对川西坳陷深盆气藏的分布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20.
东莞市交通路网格局对城市空间扩张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化进程中,交通路网格局的发展与土地利用变化有着密切关系,交通系统的发展引起城市空间形态、土地利用开发、土地利用价格和用地布局特征的变化,反之,土地利用变化也引起了交通路网格局、路网密度的改变。本文以东莞市为例,对其交通路网密度与新增城市用地变化强度作了定量分析。根据TM遥感影像提取2001、2005和2009年3期的城市用地,采用核密度估算(KDE)新增城市用地变化强度,探讨区域内交通路网格局与新增城市用地变化强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在2001-2005年间,路网格局变化较大,新增道路类型主要为高速路,新增城市用地总量较大、扩张速度快,特别是交通路网密度大的边缘区域。在2005-2009年间,随着路网发育不断成熟,路网密度内部差异减少,新增道路类型主要为县乡道路,新增城市用地速度明显放缓。经相关系数显著性检验后表明:2001-2009年间,在置信度为95%时,东莞市道路网密度、加权密度(x)与新增城市用地核密度(y)的相关系数Rxy均大于0.1946,证明东莞市道路网密度、加权密度与新增城市用地核密度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