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纳米AIN润滑材料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分子设计的角度,采用溶液聚合法将极性单体马来酸酐(MAH)接枝到低分子量的聚丁二烯液体橡胶(LMPB)分子长链中,制备了一种新的大分子表面处理剂(LMPB—g—MAH),并用其对纳米氮化铝粉体进行表面修饰。对合成的接枝共聚物,改性前后的纳米AIN运用IR、TEM、TGA、粒径分析、接触角、沉降实验等方法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马来酸酐(MAH)已经接枝到低分子量的聚丁二烯液体橡胶(LMPB)分子长链中;当马来酸酐(MAH)的接枝率为9%~11%,用量为10%-12%时,处理后的纳米AIN粉体,颗粒粒径最小,有效阻止了纳米颗粒的团聚。当改性后的纳米A1N以0.2%(质量分数)分散于长城润滑油(H-286)中,可明显提高其抗磨减摩性能及承载能力,极压值由1000N提高为1376N。  相似文献   

2.
溶胶-凝胶法是近年来开发的一种制备纳米润滑材料的新方法。溶胶-凝胶法制备出的纳米颗粒粒径小、均匀度高。简述了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润滑颗粒的方法和流程。  相似文献   

3.
纳米润滑添加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主要从纳米润滑添加剂的制备与表面修饰、纳米润滑添加剂的种类、润滑油中纳米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及摩擦机理研究,介绍了纳米润滑添加剂的研究进展,提出了研究纳米润滑添加剂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制备纳米润滑材料的方法,分析了不同方法的特点。认为纳米润滑材料的研究仍停留在实验室阶段,应进一步研究和改进现有纳米润滑材料的制备方法,完善现有制备技术工艺,探索新的制备途径。  相似文献   

5.
为了改善水基钻井液流变和滤失性能,采用表面原位聚合法制备了阴离子聚丙烯酰胺(APAM)表面修饰的碳酸钙纳米颗粒(CaCO3/APAM),并将其用于改善水基钻井液性能。对CaCO3/APAM结构进行了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等表征。流变和滤失实验表明,纳米颗粒的加入有效地提高了水基钻井液在低剪切速率下的黏度,钻井液剪切稀释性能得到提高。在80℃下,添加1% CaCO3/APAM的水基钻井液流性指数为0.72,动切力为0.45 Pa,滤失量为22.2mL,与基浆相比有显著改善。钻井液耐盐滤失表明,当盐浓度为1%时,添加1% CaCO3/APAM使钻井液滤失量降低了21.2%。滤饼微观形貌分析显示纳米颗粒通过填充于滤饼微孔隙中提高了滤饼致密性,使得滤失量下降。   相似文献   

6.
树状大分子/金属纳米复合物的制备与催化作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综述了一类新的有机/无机杂化纳米材料———树状大分子/金属纳米复合物的制备及其催化作用。树状大分子/金属纳米复合物是以树状大分子为模板或稳定剂,通过还原树状大分子内或树状大分子间螯合金属离子制备。讨论了树状大分子/金属纳米复合物在水、有机溶剂、氟/有机两相溶剂和超临界CO2中的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7.
表面修饰过的纳米润滑添加剂可以改善在润滑油中的分散稳定性,提高润滑油的摩擦学性能。综述了纳米润滑添加剂表面修饰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润滑油》2012,27(4):26-26
近日,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润滑与防护材料研究发展中心在新型仿生结构纳米复合陶瓷润滑材料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人员以微-纳米复合粉体为原料,通过材料的仿生结构设计,形成具有优异性能的氧化铝/钼层状复合材料,在保持陶瓷良好力学性能的同时,  相似文献   

9.
聚烯烃的高性能化与功能化是聚烯烃材料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不断挑战聚烯烃的材料性能极限、扩展材料性能范围,或赋予其功能性、从而使其超越本身价值,是聚烯烃材料化学研究的核心与目标。从Ziegler K和Natta G发现烯烃配位聚合使聚烯烃材料得以快速发展以来,聚烯烃材料化学在多数时间内偏重于化学与物理改性研究。近年来催化技术的巨大进步使对烯烃聚合机理的认识更加深入,对聚合方法的掌握更加主动,促使聚烯烃材料化学与烯烃配位聚合逐渐融和,进而使高性能/功能化聚烯烃材料不断由聚合反应直接制备出来,且结构性能可调节性更强,而制备过程更直接,代表着聚烯烃材料化学的发展前沿。在聚烯烃材料化学发展的大背景下,集中讨论了利用功能分子和纳米粒子主动干预烯烃聚合策略制备高性能聚烯烃材料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续京  张杰 《石油化工应用》2009,28(1):1-4,18
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制备纳米陶瓷材料BaTiO_3粉体的主要方法,包括固相烧结法、化学沉淀法和水热合成法等多种工艺,分析了各种合成方法制备工艺的特点与不足,并提出了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以氯化镧、氟化铵为原料、硅烷偶联剂为表面修饰剂制备LaF3胶体,通过相转移法将制备的LaF3胶体转移至油酸甲酯中,得到粒径为40 nm的纳米LaF3添加剂;结合离心沉降法和升温法研究纳米LaF3在100N基础油中的分散稳定性和高温稳定性,利用四球试验机考察纳米LaF3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利用SEM与EDS手段分析磨损钢球表面的磨斑形貌。结果表明,纳米LaF3添加剂在100N基础油中具有良好的分散稳定性、极压抗磨及减摩性能,磨损钢球表面磨痕明显减轻,主要是在磨损表面生成含La、F等元素的保护膜。  相似文献   

12.
用硅烷偶联剂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对纳米二氧化硅进行了表面改性,并将其填充到丙烯酸酯紫外光固化涂料中。扫描电镜观测表明:KH-570改性的纳米二氧化硅在丙烯酸酯中分散性好。对它们的丙烯酸酯紫外光固化涂料的固化膜进行了柔韧性,铅笔硬度,拉伸强度,拉伸断裂伸长率和抗冲击强度测定,结果表明:当KH-570改性的纳米二氧化硅质量分数为4%时,固化膜的拉伸强度达到3.45MPa,拉伸断裂伸长率为3.74%,抗冲击强度为26kg·cm。  相似文献   

13.
以SK AH-70为基质沥青,外掺废胶粉和SBS,采用高速剪切法制备复合改性沥青。通过正交实验考察了沥胶比、糠醛抽出油掺量和稳定剂掺量对沥青性能的影响,确定最优条件为:沥胶比为3,糠醛抽出油加入量4%,稳定剂加入量3‰。在最优条件下制备的复合改性沥青软化点为61.0℃,5℃延度为30.0 cm,弹性恢复为85%。废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的性能明显优于胶粉改性沥青,而稍低于SBS改性沥青,但是其成本低廉、易于施工,并且性能达到SBS改性沥青的相关要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蜡的研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考察了引发剂种类用量、马来酸酐加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聚乙烯蜡分子结构等因素对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蜡的接枝率、接枝效率、气味、颜色、交联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二叔丁基过氧化物是一种优良的接枝反应引发剂 ,在引发剂加量 0 .2 % ,马来酸酐加量 4 % ,反应温度 1 50~ 1 6 0℃ ,反应时间 3h的条件下 ,接枝率大于 1 .5% ,该接枝蜡可作为一种新型偶联剂应用在塑料填充料中  相似文献   

15.
采用悬浮聚合法制备了气化模铸造专用的可发性苯乙烯 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P(St MMA)]珠粒,用 元素分析、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及凝胶色谱等方法对合成的共聚物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引发剂用 量和单体的初始投料比对共聚物相对分子质量和平均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共聚物相对分子质量随引发剂 用量增大而减小,特别是当引发剂在单体中的摩尔分数小于0.5%时影响最为明显;共聚物的平均组成与初 始投料组成接近,通过调节初始投料比可以控制共聚物的组成;合成的P(St MMA)非支链无规线型结构。 铸模性能测试表明,经可发性处理后的共聚物试样发气量为1016.6mL/g、灼烧残留量为0.012%,可作为市 售气化铸模材料的优良替代品。  相似文献   

16.
改善润滑油馏分糠醛精制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糠醛、糠醛与表氯醇混合溶剂分别对大庆油田化工总厂的润滑油馏分进行精制实验。实验的结果表明 ,糠醛与表氯醇混合溶剂的精制过程比糠醛精制过程优越 ,在精制油质量相当的情况下 ,混合溶剂不仅降低了精制温度 ,提高了精制油收率 ,而且降低了精制过程的能耗和剂耗。  相似文献   

17.
利用低碳醇制备铬鞣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低碳醇作还原剂制备了“低碳醇铬鞣剂” ,考察了这类铬鞣液的耐碱稳定性和粘度等物理化学性能 ,并对它们的蒙囿性和鞣制效果进行了简要分析。结果表明 ,低碳醇是一类理想的还原剂。  相似文献   

18.
润滑油微焦化试验方法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一种润滑油模拟试验方法-微焦化试验。该方法是评定润滑油高温稳定性能的有效的薄膜热氧化试验,经研究认为该试验方法与Caterpiller 1G2台架试验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以(NH4)2WO4为钨源,采用原位法,在不同条件下将活性物种WO3引入到HMS分子筛骨架中,合成了W-HMS分子筛,对该分子筛在环戊烯选择性氧化合成戊二醛反应中的催化性能、使用次数及再生条件进行了研究,并利用XRD、FT-IR等手段对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使用优化条件制备的W-HMS分子筛催化剂,戊二醛的收率最高可达78% 。分子筛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可以重复使用7次,失活后的催化剂可通过高温焙烧的方式再生。W-HMS的FT-IR光谱表征显示,W已成功进入分子筛骨架。  相似文献   

20.
润滑油金属清净剂的色泽改进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油品添加剂色泽过深多年来一直是困扰我国添加剂发展的一大难题,它可导致产品销售不畅,造成较大经济损失,使国产润滑油添加剂面临着失去市场竞争力的威胁。通过对烷基酚原料进行选择及羧基化工艺进行优化,确定了较佳的烷基水杨酸盐色泽改进工艺,所得烷基水杨酸盐产品的外观色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色度较原产品降低2个单位,产品的综合性能也得到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