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患者男,61岁。以反复咯血、气短30年,下肢浮肿20年,关节痛1年伴胸廓畸形之主诉于1989年10月19日入院。患者于1960年劳动时突然咯血约50ml,继之心悸、气短。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经二尖瓣分离术治疗后症状消失。但于1970年再发,且出现双下肢浮肿,日常活动亦明显受限。以“二尖瓣狭窄术后再狭窄并关闭不全、心力衰竭”之诊断,  相似文献   

2.
<正> [病例]女,44岁。因心悸、气短7年,腹胀、少尿3个月于1986年8月23日入院。14年前患风湿性心脏病。查体:血压 14.7/10.7kPa,脉搏88次/min。二尖瓣面容,双眼睑轻度浮肿,巩膜无黄染,颈静脉中度怒张,口唇紫绀.双肺呼吸音清晰,心界向两侧扩大,心尖部可触及舒张期震颤,心率100次/min,节律不整,心音强弱不等,心尖部可闻及全收缩期Ⅱ级吹风样杂音及响亮的舒张期隆隆样杂音,肺动脉瓣第二音亢进。腹部膨隆,  相似文献   

3.
氯化喹啉治愈心脏瓣膜置换术后严重溶血二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例1 女,24岁。诊断:风湿性心脏病二尖辦狭窄及关闭不全。1989年1月接受二尖瓣置换术,换入国产24号碟瓣。术后第四天心尖区再次出现收缩期杂音,有血红蛋白尿,明显贫血伴寒颤、高热、黄疸。超声心动图证实有瓣周漏。术后35天再次手术缝闭瓣周漏,术后除心尖区收缩期杂音消失外其余症状无改善。血液中存在红细胞碎片、异形红细胞,网织细  相似文献   

4.
<正> 患者,女性,以心悸、气短4年,加重伴双下肢浮肿6月,于1987年6月14日入院.既往无过敏史.入院查体:BP:12/9.33kPa(90/70mmhg),二尖瓣面容,口唇发钳,颈静脉充盈。右肺底可闻及少许干湿罗音。心前区可触及舒张期震颤。心浊音界向左下扩大.心率;92次/min。律齐.心尖部闻及双期杂音.肝肋下3cm,剑突下4cm.脾未触及。双下肢轻度浮肿.心电图:左房肥大,右室肥厚.胸片:风心病、二尖瓣狭窄,肺瘀血.B 超:瘀血肝。初诊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心  相似文献   

5.
我科自1991年11月至1992年8月行经度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PIABP)7例(使用KONTRONM 7000型反搏泵),其中换瓣术后心源性休克病人2例,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例1 男性,39岁,发病23年,因第3次心衰于1992年1月入院。体检:颈静脉怒张,心尖搏动弥散,可触及心前区震颤,心界扩大,房颤律,心尖部可闻双期杂音,P_2亢进,肝肋下4 cm,剑突下7 cm,腹水征(+),双下肢浮肿。X线片:肺淤血,心胸比率0.75。ECG:房颤,右室肥厚。B超:淤血肝,腹水,左胸腔积液。UCG:左右房及右室明显增大,二尖瓣重度狭窄(瓣口面积0.73 cm~2),三尖瓣重度关闭不全,肺动脉高压,心包积液。于1992年3月行二尖瓣置换、三尖瓣环缩成形术。术中见二尖瓣叶重度钙化,硬韧如骨。术后25小时突发室速并转为室额,体外电除颤及心脏按压、静推利多卡因等药,并立即行胸内心脏按摩。关胸后病人神志恢复,但BP9.3/5.3kPa(70/40mmHg),无尿,术后32小时开始应用IABP(30ml球囊导管),术后56小时死亡。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64岁,1942年起,剧烈运动有胸前紧闷感,偶咯泡沫血痰,1963年在外省某医院发现心脏杂音,诊断为“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1972年起轻体力活动出现心悸、气促,4年后明显加剧,不能平卧,反复尿少、浮肿、咳嗽、咳痰,发作性左胸闷痛.先后12次因症状严重住院,1977年还曾去上级医院会诊,均诊断为先心病.1989年2月27日因上述症状加重再入院.无关节疼痛史.体查:脉搏69次/分,呼吸24次/分,血压16/7kPa.发育正常,端坐呼吸,颈静脉怒张,双肺底湿罗音,心尖搏动弥散,主动脉瓣区扪及收缩期震颤,心界向双则扩大,心率98次/分,心律绝对不齐,心音强弱不等,心失区闻及Ⅲ/Ⅵ级粗糙SM,向腋下传导,未闻及DM,主动脉瓣区闻及Ⅳ/Ⅵ级SM和叹气样DM,肝肋下2.5cm,双下肢压迹性水肿.ECG:心房纤颤,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胸片:心影向双侧扩大,心尖部圆隆,左右室增大.心B超:左房及左右室内径增大,主动脉瓣反光增强,二尖瓣反光增强、增厚,开放受限,瓣口面积1.82cm~2.M超:二尖瓣类城墙样改变,前后叶同向  相似文献   

7.
男性患者,50岁,70kg,曾分别于25年、13年、6年前心慌气短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先后行左径、右径二尖瓣扩张及二尖瓣置换术,术后情况改善。3年前复开始出现气短,下肢浮肿,因强心利尿等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且症状加重、活动受限而入院再次接受治疗。  相似文献   

8.
1986年12月至1987年3月,我们先后为2例原左途径闭式二尖瓣扩张术后二年,二尖瓣再次狭窄并关闭不全患者行二尖瓣置换术.2例患者均以劳力性心悸气促为主诉.主要体征:心尖部闻轻~中度舒张期杂音和全收缩期Ⅲ级杂音,收缩期杂音向腋窝方向传导.心电图:房颤2例,左室和右室肥大各1例.二维超声波见二尖瓣叶呈结节状,开放受限,关闭不成直线.2例病人先后在低温体外循环下行二尖瓣置换术.采用正中胸切口,术中见心包粘连,心尖部分离粘连困难,以常规房间沟切口无法暴露二尖瓣,改  相似文献   

9.
1病例介绍患者,女性,46岁。因心悸、气促5年于2004年5月5日收住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胸外科。患者自1999年3月起反复出现心悸、气促伴胸闷、胸痛及双下肢浮肿,曾伴发晕厥1次。多次在当地医院治疗,体检发现患者全身浮肿,二尖瓣面容,心界向左扩大,心尖区闻及236舒张期隆隆样杂音,主动脉瓣区闻及双期杂音。结合心脏B超,明确诊断“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主动脉瓣狭窄,双房、右室增大,房颤,心功能III级”。予以利尿、抗凝、强心等内科治疗,症状能改善,但病情反复发作。本次要求手术治疗而入院。入院手术前检查,心电图为房颤律,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  相似文献   

10.
我们于1983年7月至11月收治肝硬化腹水并感染1例,结核性腹膜炎3例,最后均确诊为恶性肿瘤并癌性腹膜炎,现将4例误诊分析报告如下。病例摘要例1:女患,59岁。心悸、气短20年,间断下肢浮肿10年,食欲不振,腹胀1个月。外院诊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肝硬化腹水并感染,于1983年7月9日转我院。既往无肝炎、结核史。检查:营养欠佳,无黄染及蜘蛛痣。肺正常。心尖部有舒张期杂音及Ⅱ级缩鸣,节律不齐,心率:100次/分。腹部高度膨隆,无腹壁静脉曲张,腹软,肝、脾不大,腹水征  相似文献   

11.
<正> 例一:患者女性,38岁。1980年来反复出现气短、腹水,双下肢浮肿,经强心利尿后有所缓解。1982年因症状加重而来我院,查:慢性病容,轻度紫绀,颈静脉怒张,有奇脉,血压,100/80mmHg,心尖搏动不清,心率92次/分,律正,三尖瓣区可闻及2/6SM,右胸叩诊实音,听诊呼吸音减弱,腹部膨隆,肝大右季肋下3.5cm,质中等硬,表面光滑,腹水征阳性,双下肢明显浮肿,静脉压310mmH_2O。ECG:心房纤颤,低电压,完全性右束枝传导阻滞,右室大,STV_3-6、ⅡⅢavF轻度下移。X线:心影中度  相似文献   

12.
我科于2007年1月和3月分别对2例心脏直视术后缩窄性心包炎的患者施行了心包切除术,取得了满意的近期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例1女,49岁,二尖瓣替换术后9年,入院1年前出现活动后胸闷、气促,在外院诊断为肝硬化失代偿,给予保肝治疗,效果欠佳。1月前因症状加重伴双下肢浮肿,即来  相似文献   

13.
患者 ,女 ,36岁 ,有先心病手术史。 1998年 5月 2 9日外伤后感胸闷、心悸、气短、恶心、呕吐数次来我院急诊。查体 :血压 10 0 / 80mmHg ,心律快 ,不齐 ,心尖部可闻及Ⅲ级双期杂音 ,向腋下传导。双下肢浮肿 ,余 (- )。ECG :快速房颤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不完全左束支传导阻滞。超声检查 :应用PHILIPSSD 80 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 2 .0~ 2 .5MHz,左侧卧位 90°,左心长轴及心尖四腔心切面可见 ,左房增大 ,二尖瓣开口小 ,收缩期二尖瓣前 作者单位 :宁夏石嘴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宁夏石嘴山 7530 0 0叶关闭向…  相似文献   

14.
病例摘要 患者女,41岁,农民,住院号7382,因“心悸、气急半年、加重伴浮肿、腹胀一月“为主诉,于1993年5月25日入院。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劳累后心悸、气急、上腹部不适,在外院诊断为“风心病,二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经治疗症状渐加重,一月来出现颜面及下肢浮肿、腹胀,纳差,尿量减少,腹部渐膨隆,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转来本院。病程中无发热、关节炎,病前无肝炎、高血压及劳累后心慌、胸闷病史。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性,46岁。因心悸、气促5年于2004年5月5日收住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胸外科。患者自1999年3月起反复出现心悸、气促伴胸闷、胸痛及双下肢浮肿,曾伴发晕厥1次。多次在当地医院治疗,体检发现患者全身浮肿,二尖瓣面容,心界向左扩大,心尖区闻及2-3/6舒张期隆隆样杂背,主动脉瓣区闻及双期杂音。结合心脏B超,明确诊断“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主动脉瓣狭窄,双房、右室增大,房颤,心功能Ⅲ级”。予以利尿、抗凝、强心等内科治疗,  相似文献   

16.
二尖瓣闭式扩张术常用术式有左胸入路、右胸入路,亦有经左房或左上肺静脉入路之报道,但经心尖单孔直扩法治疗二尖瓣狭窄尚未见报道。我院在90例二尖瓣闭式扩张术中均取左胸入路,其中2例因左房附壁血栓,左心耳血栓机化萎缩进入困难,采取经心尖单孔直扩法扩张狭窄的二尖瓣口,取得满意效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性,25岁,因活动性心悸、气促伴腹胀,全身浮肿5年,于92年6月9日以“心肌病”收入院。查体:脉搏90次/分,血压12/10kPa,紫绀,浮肿面容,颈静脉怒张,双肺清晰,未触及心尖搏动,心率90次/分,律齐,无心脏杂音,但能闻及第三心音,有奇脉;腹膨隆,肝大平脐,腹水征阳性,下肢呈凹陷性浮肿。血色素100g/L,血沉及肝肾功能正常。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右室肥大并劳损。心脏 B 超:左房、右室大,胸片示:肺  相似文献   

18.
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成形术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成形术(PBMV)是目前治疗二尖瓣狭窄的主要方法之一,该方法具有创伤小、不开胸、相对安全、适应症广、疗效高、康复快、可反复进行等优点。我院已经开展该项手术,并对2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病人施行了PBMV,现将护理的初步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病例1,女性,48岁。因反复关节痛20余年,活动后感胸闷、气急半年入院。入院诊断: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心功能Ⅲ级。术前二尖瓣口面积1.0cm2。PBMV术后,患者心尖区舒张期隆隆样杂音显著减弱,二尖瓣口面积扩张为1.6cm2。患者症状改善。病例2,女性,39岁。因胸闷、心悸2…  相似文献   

19.
二尖瓣腱索断裂多数发病突然,产生急性或顽固性心力衰竭,如不及时明确诊断积极治疗,往往导致严重后果。今将二维超声心动图(2DE)证实的2例报告如下: 例1 男,32岁,3个月来心悸、气短;2个月来咳嗽、气短加重,夜间不能平卧、下肢浮肿,于1984年4月22日入院,1976年有阵发房颤,心尖部发现全  相似文献   

20.
<正> 例1,男性,57岁,1985年体检超声发现二尖瓣后叶脱垂,心电图Ⅱ、Ⅲ、avF,ST—T 改变,心界不大,无杂音及喀喇音,可打篮球,4年无症状。至1990年4月,出现劳累后气短,5月病情渐加重,伴夜间陈发性呼吸困难,渐不能平卧、肝大、浮肿,10月入我院治疗。查体:P84次/min,R28次/min,BP16/12.5kPa,半卧位,颈静脉怒张,两下肺细湿性罗音。心尖区收缩期震颤,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