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更换地温传感器过程中,管道拐角太多,传感器连接线之间相互缠绕,给台站换线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该文论述了自动站地温场地温传感器布线改造的方案,为规范、简化台站更换地温传感器提出了思路和方向,也为以后自动站地温传感器的室内送检流程简化作了铺垫。  相似文献   

2.
曾英  张红娟  李亚丽 《气象科技》2010,38(5):659-660
选取陕西省5个基准站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自动站和人工站平行观测气温和相对湿度资料,研究同一地点温湿传感器校准(更换)后人工站和自动站月对比差值的变化。研究表明,温湿传感器校准(更换)后易形成两个不同的人工与自动站对比差值序列,对比差值突变的节点是今后进行单站资料订正非常关健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浅层地温传感器的故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章丘站7月份20cm地温自动观测数据异常,将自动站与人工站的观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并将自动站四支浅层地温传感器放在同一环境下进行对比分析,证明20cm地温传感器存在故障并及时进行了更换,保证了自动站观测资料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自动气象站温湿度传感器更换的影响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取湖北省自动观测记录较长的38个站作为被检站,每个被检站选取3个邻近站,统计相对湿度、水汽压序列与邻近站的相关系数、平均值及方差变化情况,分析由人工观测改变为自动气象站观测后,两者存在的差异,并对其中4个国家基准气候站2003—2011年自动观测和同期人工观测进行对比,得到这4个站9年内每次更换温湿度传感器对相对湿度、水汽压记录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对比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两个序列,被检站与对应邻近站的相对湿度、水汽压的相关系数呈减小趋势,两种观测差值的平均值和方差差异显著;温湿度传感器的更换易产生相对湿度和水汽压记录的跳变;温湿度传感器的检定示值误差是加剧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序列显著差异的重要因素;改进观测方法,完善自动气象站检定规程,是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序列均一性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5.
2004年3月19日07:30巡视自动气象站仪器时,发现蜂鸣器每隔一分钟鸣叫一次,表明仪器或采集系统不正常.检查自动站数据存储情况,当日05~07时气压缺测,其他要素显示采集正常.经检查发现,由于ZQZ电源保险丝烧断,引起电源箱中的蓄电池过放电,致使气压传感器缺测.更换保险丝后,采集器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6.
20 0 4年 3月 19日 0 7∶30巡视自动气象站仪器时 ,发现蜂鸣器每隔一分钟鸣叫一次 ,表明仪器或采集系统不正常。检查自动站数据存储情况 ,当日 0 50 7时气压缺测 ,其他要素显示采集正常。经检查发现 ,由于ZQZ电源保险丝烧断 ,引起电源箱中的蓄电池过放电 ,致使气压传感器缺测。更换保险丝后 ,采集器恢复正常。我们在工作中不但要注意电脑屏幕上显示的采集数据是否正常 ,还要注意其他配套设施运行是否正常。当发现气压缺测时 ,应先检查电源供电情况 ,再考虑气压传感器是否有故障自动站气压缺测问题解决一例@温淑敏$上蔡县气象局!河南上蔡46…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自动站雨量传感器的常见故障进行分析,找出处理方法,以确保仪器的正常运行,为从事地面测报的人员提供一种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8.
冬季自动观测注意的事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1引言目前,我国大气探测自动化系统已建成实施,地面监测网中的国家基本(准)站中的主要观测项目使用的仪器已由器测手工操作转为自动站观测。国内外学者研究表明,在许多导致气候资料序列非均一的原因中,仪器变化是重要因素,主要包括仪器校准、仪器更换、气候环境改变  相似文献   

9.
刘刚  王强  岳建强 《贵州气象》2009,33(3):43-44
利用自动站雨量传感器工作原理和计数器计数累加功能,当仪器测雨精度超过仪器技术指标(即与雨量筒相比,10mm以下为±0.3mm,10mm以上为±0.4mm)时均为超差。通过故障判断,逐步调整,达到解决自动站雨量器超差的故障问题。  相似文献   

10.
风是一个对测点环境变化较为敏感的气象要素,测站迁站、环境变化、仪器更换等因素均会导致风速序列的非均一性,从而使一地风资料缺乏真实性和可信度。阿拉山口是我国一个著名风门,并且阿拉山口站经历过多次迁站和仪器更换,因此对阿拉山口风资料的均一性检验很有必要,本文利用M-K突变检验法、标准差以及方差显著差异分析等方法对阿拉山口风速序列进行均一性检验,得出:阿拉山口站54 a平均风速序列在2004年发生突变,突变后风速大幅减小。2001年的迁站没有造成风速突变,且经过检验新、旧站风速资料可以合并统计;2004年更换自动测风仪所测风速比人工站大,与2004年后风速突然减小相反;阿拉山口站与周边对比站风速变化曲线在2004年后是反相的,分析可知风速突变的原因不是由仪器更换、气候变化直接导致,经调查分析与2004-2005年阿拉山口地区在气象站上风方大面积种植防风林带有关。  相似文献   

11.
南澳遥测自动气象站与人工观测数据对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南澳县气象局2007年1~12月份自动观测(遥测)与人工观测数据进行比较,指出造成遥测和人工观测数据差异的原因主要是:仪器的工作原理不同、观测方式不同、采集数据时间不同、仪器性能敏感性不同、人工观测读数误差.提出在使用自动站观测资料时,应充分考虑仪器更换前后的变化,需要进行适当订正,以保证资料的连续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杨晨  刘杰  薛力 《陕西气象》2014,(5):43-45
对2013年6—11月张家口市气象观测站DZZ4型与CAWS600型自动站的逐时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DZZ4型自动站气温、相对湿度、极大风速和累计降水量数据偏大;气压和2min平均风速数据则偏小。除受两站仪器安装位置影响外,不同季节环境变化对传感器的性能和测量误差的影响,均会造成两站数据差异。  相似文献   

13.
吴明江  宋文英 《气象科技》2008,36(3):375-377
自动气象站在使用中因雷击死机,标校、更换自动站传感器或电磁干扰,自动站传感器性能下降导致分钟、正点数据出现缺测,野值的情况经常发生.为确保气象记录的完整性和连续性,根据近两年对嘉兴地区地面气象信息化资料的审核实践,着重对地面气象信息化A、J文件数据缺测、野值及数据格式上出现错误及其他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进行探讨,以期在预、审核工作中减少错误,提高地面气象信息化资料的审核质量.  相似文献   

14.
地面气象观测仪器更换注意事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面观测仪器在两种情况下需要更换.一是性能不符合要求;二是仪器运行到使用有效期.文中分析人工站和自动气象站仪器更换时对记录可能产生的影响,就如何保证更换仪器时观测数据序列的连续性和准确性,提出更换仪器前、更换仪器时、更换后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5.
1引言近年来气象台站观测仪器自动化水平迅速提高,区域气象观测站建设速度进一步加快,每个县局要维护的设备数量增加,简单快速判断气象自动站设备故障点是台站仪器维修维护中的一个难点,尤其是风速传感器和格雷码输出的风向传感器,输出的是脉冲信号,用万用表是无法捕获的。本文就利用工业自动化控制中常用的PLC对风向风速传感器的检测做一总结。  相似文献   

16.
Caws600-R(T)型区域自动站风向传感器故障的维修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向传感器是用于测量风的水平风向的专业气象仪器,中国气象局质量控制平台一“省级自动站实时数据质量控制系统”中经常报告错误的观测要素主要是风向要素不变化或是变化有规律,影响数据的可用率。通过对风向传感器常见故障进行分析总结,得出了一套排除风向传感器故障的维修方法。  相似文献   

17.
自动站与人工站地面温度差值形成的原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司志华  柳红 《山东气象》2009,29(2):70-70,72
对自动站与人工站地面温度差值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总结了造成差值的以下5种原因,即下垫面性质状况不同、观测时间不同、响应时间(滞后性)不同、仪器安置状况的影响以及传感器或温度表自身原因,并简要介绍了检查与排除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自动站现场校准配套方案的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嫣 《山东气象》2010,30(1):35-38
根据自动站现场校准工作的需要,以自动站各要素传感器的现场校准工作为核心,面对实际工作中出现的具体问题,研究制定了整套的自动站现场校准配套方案。其中包括全省自动站管理方案,校准人员管理方案,数据记录及处理系统,各要素校准情况管理方案,解决现场校准数据上传的实施方案,更换配件管理方案,标准器使用管理方案,校准车辆管理方案。这些方案的实施使自动站现场校准工作从各方面得到较全面的管理,且从业务技术和方法上为校准工作提供了较精细的工作流程,保证了自动站现场较准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9.
通过简述广西目前自动气象站采用的雨量仪器的技术要求、结构、应用参数、标准等现状,并结合实际业务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探讨翻斗式雨量传感器在使用过程中注意事项及解决方法,为提高自动站雨量仪器数据收集质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正>洛川国家基准站使用Gstar-Ⅰ型自动土壤水分观测仪。该仪器运行以来,不但提高了观测数据的时空密度,而且很大程度减轻了观测员的劳动量。Gstar-Ⅰ型自动土壤水分观测仪传感器安装在室外,通过4芯电缆使用RS485通讯模块与室内采集器和专用控制计算机连接。但是由于其传感器安装在室外,传输电缆较长,设备难免发生故障。本文以洛川国家基准站Gstar-Ⅰ型自动土壤水分观测仪的一次故障排除为例,阐述排除这类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