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保水剂在旱地造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海省是一个干旱少雨的省份,绝大多数造林属于旱地造林,因此干旱是影响造林成活率的最主要因素。保水剂是一种高吸水性树脂,这类物质还有大量的强吸水基因,结构特异,在树脂内部可产生多渗透缔合作用,并通过其网孔结构吸收自身重量的数百倍至上千倍的水分,并且这些被贮存在保水剂中的水分可以被林木根系直接吸收利用。保水剂由于具有特殊的抗旱、节水、保水作用,在农作物增产,造林绿化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金沙江干热河谷造林措施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干热河谷植被恢复中的造林措施对土壤水分水分的影响。以试验数据为基础,科学分析了挡水墙、覆膜、覆革和保水剂四种造林措施的优缺点,结果表明:(1)使用保水剂极为显著的提高了土壤水分含量;(2)挡水墙改善土壤水分能力较弱;(3)覆膜改变了土壤水分的分布格局;(4)覆革增加了水分下渗,改善了苗木根部的土壤水分。综合分析,保水剂和覆草能有效提高造林苗木土壤水分含量,具有极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高吸水剂在造林中的应用与技术要点高吸水剂是一种高分子树脂,也叫保水剂。通过高吸水剂的作用,使苗木根系表面形面一种胶体膜,从而保护苗木根系,同时吸收周围土壤中的水分,使苗木根系处在较好的水分和营养元素环境中,从而保持苗木的活力,提高造林成活率,促进苗木...  相似文献   

4.
在呈贡县蛇山使用HD-1保水剂进行的保水性能、提高墨西哥柏树苗造林成活率试验,以及对苗水生长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HD-1保水剂与土壤混合使用,能使土壤结构变松,有较强的吸水保水功能。用于干旱地区造林,可提高造林成活率5~20%,在阳坡干旱地段使用,可以提高造林成活率32-43%。HD-1保水剂不但能提高成活率,而且还有促进树苗生长的作用。应用HD-1抗旱保苗、提高造林成活率,是一项造林新技术,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保水剂处理苗木方法试验、保水剂适宜配制浓度与用量的试验、保水剂在不同立地条件的施用效果分析等试验,结果表明:在干旱造林地应用保水剂能显著提高植苗造林成活率;1:300浓度保水剂浸根最适宜浓度;栽植穴内撒施10-25 g的保水剂,对提高造林成活率的作用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6.
沙枣具有较强的抗旱性能,在干旱浅山区,进行山旱地沙枣造林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通过采用保水剂处理沙枣造林试验,可以明显提高沙枣的地径、树高生长,并提高成活率。对于保水剂对沙枣安全越冬,及保水剂持久效果等问题需继续试验观察研究测定。  相似文献   

7.
树木抗旱生理及造林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抗旱性结构、抗旱生理及抗旱造林措施方面的研究进展。在抗旱性结构方面,树木靠减少叶量和叶面积、增加根系,及叶、茎、根的旱生化结构来提高抗旱能力。在抗旱性生理方面,光合作用与蒸腾作用、酶活性、根系活力及水分参数均随着树木抗旱能力的强弱而发生变化。通过树种选择、提前整地、覆盖造林和使用保水剂等造林措施的实施,均可提高树木的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8.
不同措施对提高沙地造林成活率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固体水、保水剂和覆膜措施,对提高造林成活率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这些措施明显提高了土壤含水量,从而不同程度提高了沙区造林成活率。其中覆膜措施效果最佳,其次为保水剂,最后是固体水措施。  相似文献   

9.
吸水保水剂在抗旱造林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总结了不同种类保水剂在干旱地区造林中的应用技术,并对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试验证明,适用适宜的保水剂产品,选择一定的用量能有效提高土壤含水率,从而提高造林成活率,促进苗木生长。  相似文献   

10.
水是提高造林成活率的关键,特别在干旱地区尤为明显。因而加大造林科技含量,应用保水剂技术是提高和保障造林成活率的有效途径。 保水剂是 70年代首先在美国研制成功的,此后日、法、英、德、意等发达国家相继投入研制和生产,并在工农业领域广泛应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进入 90年代后期,保水剂在农业、林业抗旱生产中获得了惊人的效果:日本在沙滩上种菠菜,使用保水剂后菠菜产量增长了 2倍以上;伏尔加格勒 (前苏联 )开展节水农业,在农田中使用保水剂后,节水 50%,农作物增产 20~ 70%;日本与埃及合作在埃及推广一项利用保水剂绿…  相似文献   

11.
林用保水剂应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水剂是一类高吸水性树脂,因其具有很强的吸水性、保水性并反复吸收放释水分,因而在抗旱造林中得到广泛应用。中文较为系统地介绍了保水剂的使用方法、使用量和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在黄河中上游地区采用不同造林树种和不同保水剂进行造林,观察不同树种与不同保水剂对造林成活率及林木长势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保水袋能显著提高造林成活率和地上生长量,使用其他保水剂对树种成活率及地上生长量的影响不是很大;造林成活率的大小与选择树种的种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窄条纱网沙障和保水凝水剂对梭梭造林成效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梭梭造林成活率,同时探索降低梭梭造林成本的方法,将窄条纱网沙障、凝水剂和保水剂用于梭梭造林,运用综合评价法,分析梭梭造林成效和成本。结果表明:在流动沙地布设窄条纱网沙障后,梭梭成活率显著提高,并随设置沙障长度的增加而增加;梭梭造林适合采用40 cm窄条纱网沙障,此时梭梭成活率为对照的3.3倍,成本比对照增加19.1%。山东保水剂和青海保水剂采用湿施法效果最显著,梭梭造林适合采用青海保水剂湿施法,其成活率比山东保水剂高2.3%,成本却低4.9%。采用40 cm窄条纱网沙障和青海保水剂湿施法进行梭梭造林成效较好。  相似文献   

14.
天水市渭北干旱山区是实施生态工程建设的重点区域,但春冬两季气候干旱,常规办法造林成活率往往达不到指标要求,为了提高旱地造林成活率,在苗木栽植时应用保水剂进行造林成活率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保水剂在干旱地造林时能明显的提高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15.
油松林用保水剂包衣种子飞播造林试验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油松林用保水剂包衣种子飞播造林试验结果表明:SA-105型林用保水剂不仅具有超高吸水能力和保水能力,而且可反复吸收释放水分有效保墒蓄水。在小超林场,667m^2内包衣种子出苗21株,未包衣种子出苗9株,前者为后者的2.34倍;在西李背村,120m^2内包衣种子出苗12株,未包衣种了出苗8株,前者为后者的1.5倍。均有显著提高出苗率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对保水剂在西北干旱地区侧柏造林中应用的研究结果表明,颗粒状保水剂类型保水效果好,成活率较未施保水剂的对照处理有大幅提高,穴施处理的增幅在52.27%~70.45%,蘸根处理的增幅在25%~47.73%,建议在造林当年使用保水剂提高造林的成活率,后期通过加强管理促进苗木生长.  相似文献   

17.
应用不同施量的保水剂进行膏桐造林试验.结果表明,加施保水剂不仅对土壤水分有显著的改善作用,且能提高膏桐苗木的生长量及造林成活率.不同保水剂施量中以穴施20g最优.  相似文献   

18.
保水剂不同施用量的盆栽梯度试验与不同拌种比例的直播造林试验的结果表明:随着保水剂施用量的增加,植苗造林维持苗木成活生长时间逐渐延长,其中维持新植苗木持续成活生长15天左右的施用量分别为:小黑杨(2根1干)10~12 g,丁香(2年实生苗)8~10 g,樟子松(2年实生苗)6~8 g;直播拌种造林则随着加拌保水剂比例增大,胡枝子出苗量逐渐提高,1∶10、1∶15及1∶20比例与对照差异显著,当年苗高同时逐渐提高,1∶10比例与对照差异显著。通过与人工浇水比较,在保证造林成活率的前提下,植苗造林施用保水剂可分别节约造林抚育成本:小黑杨1142.5元/hm2、丁香1110元/hm2、樟子松1353.34元/hm2。  相似文献   

19.
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成活率低一直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重要问题。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要提高造林成活率、实现植被恢复,首先必须合理利用十分紧缺的水资源,于是使用各种抗旱材料来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科学地解决植物赖以生存的水分环境,成为很多科技工作者的重要研究内容。该文对固体水、保水剂、蓄水渗膜3种抗旱造林材料从其研究历史、功能机理、应用效果3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其今后的应用研究提出了问题和展望,以期为解决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存活难的问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花椒造林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不同季节、不同平茬高度、树盘覆膜、保水剂蘸根、不同裸根时间对花椒树造林成活率的影响进行了对比试验和技术分析,结果表明:秋季造林比春季造林成活率高出66.1%;平茬高度15cm左右时比不平茬成活率高出87.9%;在干旱山区,树盘覆膜和保水剂蘸根是提高造林成活率的有效技术措施;在花椒造林中,裸根时间不宜超过4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