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超声引导下经皮胸腔细针吸取活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在超声引导下经皮胸腔细针吸取活检对肺外周型肿块,肺的弥漫性病变和纵隔肿块细胞学,病理学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造反68例影像检查提示肺外周型肿块,肺弥漫性病变或纵隔肿块,而痰细胞学和支气管镜检查阴性的病例。应用 ALOKA-SSD650实时灰阶超声仪。计算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探讨在超声引导下经皮胸腔细针吸取活检对肺外周型肿块、肺的弥漫性病变和纵隔肿块细胞学、病理学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68例影像学检查提示肺外周型肿块、肺弥漫性病变或纵隔肿块,而痰细胞学和支气管镜检查阴性的病例。应用 ALOKA-SSD 650实时灰阶超声仪。采用日本18G与 21G细针活检。 68例全部做细胞涂片,40例除做涂片外同时吸取组织块做石蜡切片。计算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结果:经细胞学、组织学两种方法诊断恶性肿瘤43例,仅细胞学诊断为恶性肿瘤40例,良性病变28例,其中3例假阴性。细胞学检查敏感度为93%,特异性100%。细胞学总准确率为95.6%。被检查者无气胸或出血等合并症。结论:该方法简便、迅速、安全且准确。尤其对细支气管肺泡癌的诊断更有帮助。  相似文献   

3.
季洪爱  周晓军  虞伟 《现代医学》2001,29(6):375-377
目的检测体表肿物细针吸取细胞标本中端粒酶的活性,探讨其在体表肿瘤细胞学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TRAP) -银染色技术检测47例体表肿块细针吸取标本中的端粒酶活性.结果 23例细针吸取恶性肿瘤标本中,端粒酶阳性率为86.9%(20/23),而在19例炎性病变及良性增生组织中阳性率为5.3%(1/19),5例正常组织中未发现有端粒酶活性表达.结论体表肿瘤细针吸取标本端粒酶检测可提高单纯细胞学诊断的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为细胞学诊断体表肿瘤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用BARD专用活检针及活检枪经皮肺肿物穿刺获取小组织学与印片及涂片细胞学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有组织学对比的98例经皮肺BARD专用活检针及活检枪(18G)对周围型肺部肿块活检资料作小切片组织学与涂片、印片组织学比较分析。结果(1)小切片组诊断敏感性92%,特异性100%,总准确率93%;涂片及印片组分别为90%、94%和91%。(2)小切片组对恶性肿瘤分型准确率92%(60/65),比涂片组的90%(65/72)高(P<0.01)。(3)82%(80/98)的病例获取小组织切片,此方法获取小组织切片率要比细针吸取细胞学(FNAC)高,其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与术后病理组织切片的相同。结论小组织学和细胞学的诊断准确性均高,2者结合应用将提高诊断准确性,前者对组织学分型、分类诊断接近术后病理诊断,有很高的应用价值,但是后者与前者结合更能弥补前者不足。  相似文献   

5.
张灿云  杨华 《海南医学》2007,18(10):34-34,14
目的 探讨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在鼻咽癌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浅表可疑淋巴结行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并与纤维鼻咽镜病理活检对照分析.结果 细胞学诊断为鼻咽癌淋巴结转移101例,与病理活检诊断符合率98%(99/101),假阴性3例,假阳性2例.结论 细针吸取细胞学对确诊鼻咽癌淋巴结转移,尤其是原发灶隐匿、无鼻咽部症状的病例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6.
1968~1989年共进行乳腺肿块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5430例。经病理组织学证实370例。细胞学诊断敏感性为97.84%,特异性为87.5%。针吸细胞学对乳腺肿块诊断具有明显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细针吸取活检细胞学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以术后病理诊断为对照,光镜下观察521例乳腺肿瘤的针吸涂片。结果;在54例乳腺癌中,细胞学诊断正确者49例,可疑者4例,假阴性者1例。同期细胞学诊断为乳腺癌者未见假阳性。结论:细针吸取活检对乳腺癌的定性和分级诊断和均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细针穿刺细胞学诊断在乳腺肿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细针穿刺乳腺肿块吸取组织细胞涂片,采用瑞氏染色,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排列、结构、背景特点、细胞形态等方面对乳腺肿块性质进行判定,并与病理组织学诊断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乳腺肿块216例细针穿刺,其中175例与病理组织学对照分析,恶性肿瘤诊断的敏感性为97.9%,良性肿瘤诊断的特异性为95.2%,总准确率为97.1%。结论细针穿刺细胞学诊断对于临床诊断乳腺病变有独到价值,而且对恶性病例诊断更为可靠,此诊断技术简便,安全快速,特异性高,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9.
胸部肿瘤定位穿刺技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 CT引导下胸部肿瘤定位穿刺技术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 0 0 1年 3月~ 2 0 0 3年 8月经 CT引导穿刺活检的 32例胸部占位性病变。肺周围性肿块 8例 ,纵隔及肺中央性肿块 2 0例 ,胸水疑胸膜转移 4例。 16例患者曾在纤维支气管镜下做活检 1~ 2次 ,但均未确诊。CT定位后用 16~ 18G切割式穿刺枪从前或后胸壁避开重要脏器进针 ,穿刺 1~ 3次 ,送组织学或加细胞学病理检查。结果 :2 8例明确诊断 ,阳性率 81.82 % (2 8/ 32 ) ,1例气胸 ,2例少量出血 ,其余病例未发生严重并发症。 结论 :CT引导胸部肿瘤定位穿刺技术对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阴性的胸部占位性病变有较重要的临床价值 ,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乳腺肿块的准确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10ml 7号针头一次性注射器针吸乳腺肿块4384例,其中1100例有病理组织学诊断对照.结果:细针吸取细胞学阳性确诊率92.26%,假阳性率0.27%;阴性确诊率99.19%.结论: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乳腺肿块准确性较高,10ml7号针头一次性注射器取材对组织损伤极小,一次取材成功率98.49%,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