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血清sCD40L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是否相关。方法: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进行Braunwald分级,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脏功能进行Killip分级,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按照病变支数按Gensini评分进行量化评估,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sCD40L水平;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sCD40L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及稳定型心绞痛组(P<0.01);AMI组sCD40L水平高于UA组(P<0.05)。冠状动脉三支及双支病变组SCD40L水平高于单支病变组(P<0.05);ACS组sCD40L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数量呈Pearson正相关(r=0.216,P=0.002);sCD40L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r=0.321,P=0.001)。结论:sCD40L水平可能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临床识别和预测疾病严重程度的炎症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强化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及可能机制。方法将1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1组(瑞舒伐他汀钙片10 mg,1次/d,50例)、治疗2组(瑞舒伐他汀钙片20 mg,1次/d,50例)和对照组(常规治疗,30例),测定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4周、8周时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可溶性CD40配体L(sCD40L)、血脂、肝功能等指标,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率以及瑞舒伐他汀的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1组和治疗2组治疗后1周、4周、8周血清hs-CRP、sCD40L、LDL-C水平均降低(P<0.05),治疗1组和治疗2组之间治疗后8周hs-CRP、sCD40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强化他汀治疗,可能通过抗炎、改善内皮、稳定斑块等作用而最终获益。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水平,探讨炎症因子在冠心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检测急性心肌梗死组(AMI)、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稳定型心绞痛组(SAP)、无冠心病者(对照组)的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sCD40L)的水平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MI、UAP组的血清炎症因子的水平均明显增高(P<0.05);与SAP组比较,AMI、UAP组的血清炎症因子的水平均明显增高(P<0.05);与UAP组比较,AMI组的血清炎症因子的水平均明显增高(P<0.05)。结论 hs-CRP、MMP-9、sCD40L均参与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而且这些血清炎症因子的水平高低与冠心病的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HD)前后血清中可溶性CD40(sCD40)、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和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规律及其在肾损伤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sCD40和sCD40L,免疫比浊法测定C反应蛋白(CRP)检测50例健康人(对照组)、10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HD组)血液透析前、后血清sCD40、sCD40L、CRP和血清肌酐(SCr)的水平。结果 HD组血清sCD40、sCD40L、CRP和SC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HD伴冠心病组sCD40、sCD40L和CRP水平与不伴冠心病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液透析后血清CRP水平较透析前显著升高(P<0.01),sCD40L和SCr水平明显下降(P<0.01);相关分析显示,尿毒症血透患者血清中sCD40、sCD40L、CRP和SCr之间呈正相关关系(r=0.668,r=0.549,r=0.721,均P<0.01)。结论血液透析患者存在微炎症状态,sCD40、sCD40L和CRP协同发挥微炎症及细胞毒效应,共同参与了尿毒症患者肾脏损伤的病理过程,亦可能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可作为间接判断血液透析患者预后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对PCI相关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收集需行PCI术的12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瑞舒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组(试验组)和单用瑞舒伐他汀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按稳定型心绞痛治疗指南行常规治疗,并在PCI术前5 d予瑞舒伐他汀10 mg/d,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予曲美他嗪20 mg,每日3次,术前至少使用5 d,术后长期使用。分别在PCI术前、术后12 h、术后3 d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人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及超敏肌钙蛋白T (hsTnT)水平。随访半年,比较两组患者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两组术前冠状动脉病变情况及PCI术中植入支架枚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sCD40L、hsTnT水平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h两组患者sCD40L、hsTnT水平均比术前明显升高(P均<0.01),其中对照组sCD40L、hsTnT水平均明显高于试验组(P均<0.01)。术后3 d 两组患者 sCD40L、hsTnT水平均明显下降(P均<0.01),其中试验组sCD40L、hsTnT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1)。术后随访半年,试验组再发心绞痛病例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PCI术前联合使用曲美他嗪及瑞舒伐他汀治疗对降低PCI术后血清sCD40L、hsTnT水平疗效优于单用瑞舒伐他汀,有利于减少PCI相关心肌损伤,长期使用可降低心肌缺血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检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术后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可溶性CD40L(sCD40L)和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的水平,探讨其与冠心痛PCI术后早期并发症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85例,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4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1例;选择40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法测定PCI术前术后血清IL-18、CD40L和hsCRP水平,同时通过对PCI术中、术后30 d早期并发症的观察,探讨PCI手术前后血清IL-18及hsCRP水平与PCI早期并发症之间的关系.结果:85例患者PCI术后心脏早期并发症总发生率为9.4%(8/85),其中AMI组14.6%(6/41)显著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4.5%(2/44)(P<0.05),术后IL-18、CD40L和hs-CRP水平差值也显著高于无早期并发症患者(P<0.05),发生早期并发症者术前IL-18、CD40L及hsCRP水平及术后差值均显著高于未发生并发症者(P<0.05).结论:PCI术可能在短期内触发并加重了冠状动脉炎性反应,IL-18、CD40L和hsCRP有可能作为早期并发症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倍他乐克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的有效性及对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水平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期间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50例患者予以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50例患者采用倍他乐克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后血清hs-CRP、IL-6、sCD40L水平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hs-CRP、IL-6、sCD40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血清hs-CRP、IL-6、sCD40L水平分别为(7.25±2.75)mol/mL、(7.55±2.46)pg/mL、(151.10±14.27)pg/mL,明显低于对照组[(8.80±2.94)mol/mL、(9.66±3.13)pg/mL、(162.38±18.43)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12.00%vs.8.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倍他乐克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可获得良好疗效,有效减轻患者血清hs-CRP、IL-6、sCD40L水平,且用药安全性较高,建议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慢血流型心绞痛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sCD40L)、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ndocan)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该院心内科接诊的冠状动脉慢血流型心绞痛患者7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接受冠状动脉检查的冠状动脉血管正常、血流速度正常患者70例作为...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比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5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30例,B组2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瑞舒伐他汀钙片10、20 mg,疗程均为2周.对照组为20例健康体检者,不予干预:评价受试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用NIHSS评分表示),并检测血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人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的水平.结果 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2周后,A、B两组TC、TG、LDL、hs-CRP、sCD40L、PAF水平及NIHSS评分均较用药前显著降低,HDL水平较用药前显著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10、20 mg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鄙足安全的,20 mg瑞舒伐他汀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中可溶性CD40L(sCD40L)水平的影响。方法:48例ACS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安慰剂组),B组(辛伐他汀组)。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术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及常规酶法分别测定2组患者用药前与用药2、4和6周后血清sCD40L含量及总胆固醇(TC)水平。结果:B组患者服药2、4及6周后血清sCD40L含量明显低于A组(P〈0.05,P〈0.01,P〈0.01)。B组患者服药2、4及6周后血清sCD40L含量呈逐渐下降趋势,同用药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P〈0.01)。B组患者服药2、4及6周后血浆TC含量与用药前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0.01)。B组患者血清sCD40L水平的降低与血浆TC含量的降低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能明显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体内sCD40L的水平,对减轻炎症反应、稳定斑块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