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治疗骨不连的效果及作用机理.方法:选择标准实验新西兰雌性大白兔16只,每只兔右桡骨为实验组,左桡骨为对照组,制作成桡骨骨不连模型.采用能量为0.5 mJ/mm^2级的冲击波对治疗组进行治疗,冲击量为800次,对照组不作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第3天,2、4、6、8、12周摄X线片取活组织作光学及电镜检查,两组对照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前后治疗组骨不连间隙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光学及电镜检查显示治疗组组织成骨活跃,而对照组则表现为慢性炎症浸润、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结论:体外冲击波治疗骨不连是一种创伤小、效果确切的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ESW)联合高压氧(HBO)治疗兔桡骨骨折骨不连的效果及作用原理。方法选用标准健康实验雄性新西兰大白兔50只,无菌条件下制作兔双侧桡骨骨不连模型,最后造模成功48只,利用随机数字表将实验动物随机分成4组,每组12只。其中 A 组为体外冲击波联合高压氧治疗组;B 组为单纯高压氧治疗组;C 组为单纯体外冲击波治疗组;D 组为对照组,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8、12周摄 X 线片并处死部分实验动物取活组织进行大体观察、骨痂钙水平测定、光镜检查骨痂成骨细胞计数,最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X 线片观察,A 组与 B 、C 、D 组骨不连间隙4、8、12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痂生成量4、8、12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A 、C 两组骨钙水平4、8、12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痂成骨细胞计数4、8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联合高压氧对骨不连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纯体外冲击波治疗,单纯高压氧治疗对骨不连无明显帮助,高压氧可作为体外冲击波治疗骨不连的一种良好的协同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体外冲击波治疗骨折延迟愈合及骨不连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瑞士EMSDolorClast冲击波治疗仪对27例骨折延迟愈合和骨不连进行治疗,冲击能量3.0~4.0bar(0.35~0.55mJ/mm2),冲击频率6Hz,冲击4000次。根据患者情况治疗4次,每次间隔7d,观察疗效。结果:治疗后随访l2~l8个月,定期复查X线片,27例中20例有明显骨痂生成并最终愈合,另7例无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l8.4周,l2个月后有效率74.1%,治疗后未观察到明显血管神经损伤、内固定断裂等并发症,仅发现有局部皮肤水肿。结论:体外冲击波治疗骨折延迟愈合和骨不连是一种简单、微创、安全、经济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体外冲击波促进骨折延迟愈合及治疗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50例四肢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骨不连及骨折延迟愈合患者分别进行体外冲击波治疗,3次/d,6次为一疗程,两月后再进行第二疗程治疗,观察治疗后骨折断端愈合情况.结果 50例患者中有49例得到随访,第一疗程后,49例中37例骨折愈合良好,第二疗程后2例骨折得到愈合,共计39例患者取得良好治疗效果,治愈率约为79.59%.未治愈10例患者中1例出现局部血肿,治疗中无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结论 体外冲击波治疗骨不连及骨折延迟愈合疗效确切,临床效果满意;同时具有微创,经济,方便,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骨科患者骨不连以及骨折延迟愈合采用体外冲击波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瑞士STORZMP100体外冲击波疼痛治疗系统对我院骨科27例骨不连且骨折愈合延迟的患者进行治疗,设置冲击能量为3.5~5.0bar,冲击频率为5HZ,冲击次数3500次。依据临床患者的不同情况对其进行最多不超过4次的治疗,每次治疗间隔周期为1周,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对患者进行10—16个月的随访调查,嘱咐患者进行定期复查并对其复查x线片情况进行详细记录。本次研究对象27力患者中,有20例骨折或者不连部位出现明显骨痂并愈合,剩余7例为临床症状无改变。患者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19周,进行为期10个月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达到74%,且在进行治疗后,患者并未有出现明显的内固定系统断裂和周围血管神经损伤的并发症。结论:临床对于骨科患者骨不连以及骨折延迟愈合采用体外冲击波进行治疗安全、简单、微创、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治疗四肢骨折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18例四肢骨折骨不连患者,股骨8例,胫骨6例,尺骨2例,肱骨2例,应用体外震波碎石机所产生的高能震波进行治疗,一周1疗程,共2~3疗程。结果18例患者均得到随访,时间6~13个月,平均9个月。每月摄片复查。其中15例2个月时有明显骨痂生长,6个月时已完全愈合。1例术后6个月骨部分愈合,后患者放弃治疗。2例未愈合,行切开植骨术。愈合率83.3%,有效率88.9%。结论应用体外冲击波治疗骨不连可以做为治疗长骨骨不连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冲击波在治疗骨不连中的疗效。【方法】冲击波组50例骨不连患者,应用冲击波治疗2~4次,治疗间隔7~10 d。手术组,35例骨不连患者,根据患者病情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平均11个月随访,冲击波组46例愈合,手术组32例愈合。【结论】在疗效相近的情况下,体外冲击波治疗骨不连具有无创、费用低、无需住院等优点,但要获得满意的疗效,必须严格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运用体外冲击波和传统植骨内固定两种方法治疗肥大型骨折不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设计前瞻性的随机临床对照研究,将符合纳入排除标准且同意参与本临床研究的骨折不愈合患者72例,分为A组(体外冲击波治疗组)和B组(自体髂骨植骨+坚强内固定组),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 > 0.05)?A组予以体外冲击波治疗3次,间隔7 d;B组行传统切开复位坚强内固定+自体髂骨植骨?平均随访18.2个月?比较两组骨折愈合率?骨痂出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治疗费用和并发症等情况?结果:两组在愈合率上未及明显统计学差异(P > 0.05),骨痂出现时间上B组较A组早(P < 0.05)?但在最终愈合时间上两组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 > 0.05)?在平均治疗费用上A组较B组明显降低(P < 0.05)?结论:体外冲击波对于肥大型骨折不愈合治疗有着较好的临床疗效和经济效益,建议在行传统植骨内固定手术前应进行体外冲击波治疗?  相似文献   

9.
不同能量体外冲击波治疗骨不连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体外冲击波治疗骨不连的有效能量范围。方法 :应用不同能量体外冲击波治疗兔胫骨骨不连 ,定期X光摄片检查 ,治疗前后行骨不连间隙测量。结果 :0 .33,0 .42 ,0 .5 4,0 .6 0mJ/mm2 能量组冲击波治疗后骨不连间隙分别缩小 (0 .10 45± 0 .18)mm、(0 .5 95 8± 0 .2 2 )mm、(0 .70 40± 0 .2 8)mm、(0 .5 791± 0 .2 0 )mm ,经t检验 ,0 .33mJ/mm2 能量组治疗前后骨不连间隙改变差异无显著性 ,而 0 .42 ,0 .5 4,0 .6 0mJ/mm2 能量组骨不连间隙改变显著 ,P <0 .0 0 1。冲击波治疗 12周 0 .42 ,0 .5 4,0 .6 0mJ/mm2 能量组骨不连愈合较 0 .33mJ/mm2 能量组好。但 0 .6 0mJ/mm2 能量组冲击波治疗后有明显软组织损伤。结论 :0 .42~ 0 .5 4mJ/mm2 是体外冲击波治疗骨不连较理想的能量范围。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早期体外冲击波疗法干预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6月-2013年12月收治的57例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为稳定型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按照术后时间分组,术后3~9个月共28例作为A组,术后9个月以上共29例作为B组。ESWT后每3个月复查X片,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骨痂生长情况。结果:治疗前以及第3疗程结束后,两组骨痂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第1、2疗程结束后,两组骨痂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A组在第1、2疗程结束后骨痂生长速度均明显快于B组(P0.05)。两组有效率在3个疗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1=0.670;P2=1.000;P3=1.000);两组第1、2疗程结束后的治愈率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1=0.044;P2=0.047),而第3疗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3=0.190)。结论:早期行体外冲击波疗法干预可降低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不同能量体外冲击波治疗骨不连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北医学院学报》2000,21(4):312-314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Esw)对骨折不愈合和延迟愈合的治疗效果,为骨折不愈合和延迟愈合寻找一条新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冲击波骨肌系统治疗仪治疗21例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的患者,以后每1。2个月复查X线片,了解骨痂生长情况综合分析。结果治疗后随访6~18个月,18例骨痂生长明显,最终骨折愈合,3例至随访结束,无明显骨痂形成。所有治疗患者未出现血管神经损伤的症状及内固定断裂的情况。结论体外冲击波治疗骨折不愈合和延迟愈合效果显著,微创、安全、经济,可作为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医源性骨不连的原因。方法对45例早期骨折处理不当致骨不连患者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内固定物选择错误导致骨折端不稳定39例,占86.67%,骨折不愈合与术者粗暴操作有关5例,康复失控28例,占62.22%。结论 加大对骨科医师的培训力度,共同提高对骨折的治疗整体水平是预防骨不连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疗法治疗骨不连的疗效。【方法】本组患者20例,均为骨折后骨不连。采用体外冲击波仪,运用其产生的高能冲击波进行治疗。【结果】随访3~4个月,其中15例完全骨折愈合,4例发现大量骨痂生成,1例无明显骨痂生长(枪伤)。总有效率为95%。并发症:体外冲击波治疗后2例出现皮下出血及青紫,1例出现患肢的肿胀,后自然消退,余无其它并发症。【结论】冲击波治疗骨不连是一种新的尝试,其不用开刀,无感染风险,患者痛苦小,相对费用也较低,是安全有效的非治疗方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徐晓华 《吉林医学》2011,(31):6596-6597
目的:依据9年来对99例骨延迟愈合的患者进行高压氧治疗的临床分析,来了解在高压氧治疗对骨延迟愈合患者的疗效。方法:把2000年~2009年99例骨延迟愈合的患者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治疗组除综合治疗外,配合高压氧治疗,对照组只采用高压氧治疗,分析两组的不同治疗疗效,并根据治疗次数分析了解高压氧治疗次数对疗效的影响。结果:治疗组的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于骨延迟愈合的患者,常规基础治疗配合高压氧治疗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体外冲击波对骨折不愈合和延迟愈合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冲击波骨科治疗机门诊治疗23例骨折不愈合和延迟愈合患者,冲击电压为7.0-12.0kV,冲击能量0.056—0,250mJ/mm^2,冲击1000-3600次,焦点压力10.2—37.2MPa。根据患者情况治疗5—12次,每次间隔3—7d。结果 治疗后患者随访12—20个月,定期复查X线片。23例中,5例无效,18例有较明显骨痂生长并最终骨折完全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10-80周,平均16周。12个月后有效率78.1%。结论 冲击波治疗后未观察到明显肢体血管神经损伤、内固定断裂等并发症,其治疗骨折不愈合和延迟愈合的方法简单、有效、经济、安全,可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胫骨骨折术后骨不连的成因,以及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结合自体髂骨植骨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3例胫骨骨折术后骨不连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3例病人中,男9例,女4例;年龄19~64岁,平均39岁。骨不连类型:肥大型7例,萎缩型4例,假关节型2例。本次手术时间与上次手术时间平均间隔9.4个月(9.1~9.7个月)。所有病人均行切开复位、取出原有内固定物、自体髂骨植骨、解剖型锁定钢板固定治疗。结果 13例病人术后获得9~24个月(平均13个月)的随访,术后2个月左右骨折端周围出现新鲜骨痂,骨不连均在术后4~12个月(平均6个月)牢固愈合。13例病人术后骨不连均获得愈合,无感染、内固定物松动及断板、断钉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胫骨远、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结合自体髂骨植骨可以明显促进骨折愈合,是治疗胫骨骨折术后骨不连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体外冲击波在治疗骨不连和骨折延迟愈合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不连(nonunion)是骨科领域常见的难治性疾病之一,骨折后约有5%~10%的患者会发生骨不连,治疗上较为困难,植骨及局部内固定为最常用的传统治疗方法,但仍有一部分患者术后无法愈合。基于骨组织和结石均为高声阻抗介质,受到冲击波成功碎石作用的启发,自20世纪80年代起国外学者开始研究冲击波对骨组织的影响,发现体外冲击波(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ESW)具有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1988年Ogden[1]在德国波鸿首次将ESW成功应用于骨不连的治疗,从而开始了ESW临床治疗骨不连的历史。一、ESW治疗骨折不愈合及延迟愈合的临床应用概况体外冲击…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体外冲击波治疗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连的机理和疗效.方法 对21例有切开复位+内固定或外固定支架固定手术史患者(其中带锁髓内钉内固定6例,钢板内固定8例,记忆合金环抱器内固定4例,外固定支架固定3例;尺骨骨折2例,肱骨骨折4例,股骨骨折6例,胫骨骨折9例).均采用体外冲击波治疗2~3次.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随访,经2次体外冲击波治疗后21例中16例获得骨折愈合,治疗3个月无明显骨痂生长5例,再行第三次体外冲击波治疗,2例获得骨折愈合,最终成功18例,治愈率为85.7%.2例患者出现局部表浅皮肤破损,治疗中未观察到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结论 体外冲击波治疗骨不连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费用低、无需住院、疗效确切等优点,对促进骨不连愈合有较好的作用,临床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