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一种基于服务的跨组织工作流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勇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40(29):90-93,201
传统的工作流应用在一个单独的组织域内部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跨组织工作流的成功应用却相对较少。该文简单分析了跨组织工作流的需求,尤其是针对跨组织工作流的自治性和集成的应用的异构性等特点,提出并研制了一个跨组织工作流管理系统。该工作流管理系统可以分为定义时和运行时两个组成部分,包括建模工具、工作流引擎、监控工具、对外网关以及已有应用适配器等组成部分,文章介绍了工作流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并进一步介绍了各个组成部分的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2.
陈志圣  黄立平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7,28(24):5949-5950,5954
当前,对于供应链中的成员企业而言,如何更好地处理数据信息,并将其处理结果及时准确地提供给供应链中的各个相关企业已成为关键.企业可以利用供应链网格对在供应链中出现的大量数据进行处理,及对跨组织的业务流程进行协同管理.对供应链网格中的工作流进行了描述,分析了供应链网格中工作流系统的特性,最后提出了一种基于Agent的供应链网格工作流系统模型.  相似文献   

3.
现代企业资源具有分布式、异构性、跨领域协同工作等特点,工作流管理系统中各种业务系统的远程接入和通信适配已成为企业和机构协同办公的主要瓶颈。首先针对不同类型业务接口间接入和通信适配的需求,提出了一种跨平台工作流管理系统体系结构;然后设计并实现了工作流管理系统中能够完成不同接口间转换的通信适配系统。最后将设计的通信适配系统应用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平台中,不仅满足了关键业务分布式、跨组织的特点,同时保证了业务执行的高效性和统一性。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敏捷供应链的动态性和敏捷性,采用多自主元柔性工作流技术构建敏捷供应链管理系统。在对敏捷供应链和柔性工作流技术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给出用虚拟工作流和柔性工作流对敏捷供应链进行整体描述的方法。为提高柔性工作流的智能决策能力,以自主计算技术为基础,提出了基于多自主元的柔性工作流,使用多自主元的柔性工作流构建了敏捷供应链的管理框架,并通过自主元的模糊推理实例对多自主元柔性工作流的智能性进行了验证, 多自主元柔性工作流能够满足敏捷供应链管理系统快速重构和动态重组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一个组织间松散耦合跨组织工作流的仿真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程绍武  徐晓飞  王刚  李全龙 《软件学报》2006,17(12):2461-2470
为了解决松散耦合跨组织工作流的仿真建模问题,以染色Petri网为理论基础,将颜色集、染色函数、资源库所、等待库所、忙库所、开始变迁、结束变迁、角色、组织、时间函数、资源函数和变迁函数引入到IOWF(inter-organizational workflow),提出了染色多维跨组织工作流网CMD/IOWF(colored multi-dimension/IOWF).基于CMD/IOWF,讨论了组织间松散耦合跨组织工作流中多个不同项目工作流实例通过资源共享和活动同步相互耦合以及与仿真相关的资源约束和时间的建模问题.通过定义输入/输出、状态、事件、时间推进函数和状态转移函数,给出了一个组织间松散耦合的多个跨组织工作流的仿真模型.基于该模型的仿真分析可以求解组织间松散耦合跨组织工作流的关键性能指标,包括:对应项目工作流实例的平均执行时间、平均执行成本及其关于组织的分布,各项目的资源利用率.最后,以一个实例验证了提出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工作流在实际应用中经常涉及到不同系统间的业务流程协作问题,以及由于业务突发变动而产生的动态适应问题。为了解决这两者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跨组织和柔性工作流技术的工作流引擎设计方案。对已有的跨组织工作流技术和柔性工作流技术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总结,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设计了一种工作流模型,该模型既支持跨业务系统交互,同时也支持业务内部的流程动态变更。结合实际场景分析来阐述该模型的跨组织业务处理和业务动态变更机制的功能设计。以流程回退为例介绍该模型的原型实现。  相似文献   

7.
面向Web服务的供应链协同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全球市场环境中,供应链企业是合作与竞争并存的关系。为了降低成本,快速部署企业营运方案并及时开拓新的商机,供应链管理必须进行协同管理。Web服务是企业间通过Web访问企业业务功能的技术。它通过发布、发现服务描述、绑定服务,为各企业提供便利的信息服务。研究应用软件Agent实现面向Web服务的供应链工作流协同管理。通过应用工作流技术进行企业过程定义,应用软件Agent实时地执行工作流任务及应用SOAP进行XML消息传递,探讨了基于Agent的Web服务实现新框架,为有效地提高供应链的柔性和敏捷性,快速地获得跨企业的服务提供了一个新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基于Pi演算的跨组织工作流建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工作流建模方法主要用于描述组织内部流程,因而难以描述跨组织工作流面向流程、组合、抽象、涉及多个自治系统通信合作的新特点.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Pi演算的跨组织工作流建模方法,利用Pi演算的并发计算操作符,将跨组织业务流程建模为一组自治且并发执行的组织内子流程的组合,子流程建模为组织内本地流程定义和组织间控制约束的组合.基于Pi演算的弱互相似理论,验证了两个跨组织子流程外部行为的相等性,用于帮助组织内私有流程的外部抽象.基于该方法建立的跨组织工作流模型在子流程间建立了一种松耦合的关系,适用于动态的跨组织环境,同时基于严格的形式化方法,便于分析和验证.  相似文献   

9.
基于主动工作流视图的跨组织工作流管理和监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伟  崔立真  王海洋 《计算机应用》2005,25(5):1202-1204
跨组织工作流可以有效的利用不同企业的资源,提高企业的生产率,因而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如何使企业在增强对外交互能力的同时,保护企业内部的敏感信息,是跨组织工作流应用中的重要问题。工作流视图能有选择的隐藏企业私有工作流的细节,同时对外提供面向过程的接口,是一种有效的实现跨组织工作流的方法。在引入主动工作流视图概念的基础上,提出基于主动工作流视图的跨组织工作流管理和监控的体系结构,探讨了跨组织工作流的主动监控及其实现。  相似文献   

10.
王勇  崔航 《计算机应用》2005,25(2):355-358
传统的工作流应用在一个单独的组织域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跨组织工作流的成功应用却相对较少。分析了跨组织工作流的需求,特别是针对跨组织工作流集成的异构性和自治性的特点,建立了一种跨组织工作流的模型,该模型包括流程模型、接口模型以及交互模型等,较好地解决了跨组织工作流集成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基于软件体系结构的反射工作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提出了基于软件体系结构的反射工作流模型.作为元层的抽象软件体系结构和物理软件体系结构概念的分离,使得应用语义和实现技术相分离;映射元对象建立抽象软件体系结构到基层工作流任务结构的因果连接;行为元对象执行工作流实例的活动调度等功能.讨论了工作流活动和过程级别的动态性.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工作流程管理系统通常以主从式架构为基础,在这个架构下当有众多的流程在执行时服务器会成为整个系统的性能瓶颈,服务器出现故障时所有的流程无法继续执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基于工作流程状态信息的分散式执行模型,以流程状态信息作为流程的执行依据,利用流程状态信息和触发事件的概念来判断每一个流程活动的执行条件和状态,并采用令牌机制解决资源竞争的问题,在此架构下不需要任何的独立分配工作的机制,没有任何一部主机会成为系统性能的瓶颈。讨论了系统的架构设计、关键技术及系统实现,并以订货出货流程为例进行了验证,为复杂的工作流程提供了一种新的管理及控制模式。  相似文献   

13.
李军怀  张景  吕林涛  李朋 《计算机工程》2004,30(3):17-18,48
随着Internet技术及应用的发展,新的电子化服务需要使用主流Internet技术(如XML,Web技术等)的灵活、有效、易用的工作流技术。该文在分析工作流管理系统的基本组成结构基础上,结合实际网上采购软件系统研发工作,构造了一个采用J2EE实现中间层功能、客户运行于Web浏览器、通信协议基于XML格式的工作流管理系统实现框架,并介绍了系统所涉及的工作流定义、系统接口实现及客户端实现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4.
基于本体的工作流知识管理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凌  马季 《计算机工程》2010,36(11):61-63
针对工作流系统应用在企业知识管理时面临着流程数据整合不易、文件内容词汇关系不明确与存取控制不便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本体的工作流知识管理系统架构。该系统采用XML作为流程文件交换与存储格式,利用本体论的方法将不同知识领域包含的概念及关联特性整合进工作流程中,设计基于角色继承的授权管理机制进行精确的文件存取控制。介绍工作流系统的体系架构,并分析工作流引擎的设计及实现机制。该系统架构为工作流程中的知识管理提供一种新的管理及控制模式,利用该架构开发的工程设计检验系统运作良好。  相似文献   

15.
陆地  陈有青  张小波 《计算机工程》2005,31(24):199-201
提出了一个支持动态联盟的工作流描述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基于Agent的分布式的软件体系结构,重点分析了基于多Agent的工作流管理系统中工作流的动态集成和工作流的执行。最后讨论了工作流的分布式协作监控。  相似文献   

16.
支持企业动态联盟的敏捷工作流系统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4  
针对企业动态联盟应用和大型企业的商业过程重组,文中提出了一种支持系统重构、软件重用和规模可扩展的敏捷工作流系统。文中针对动态联盟的应用建立了基于过程分解的工作流概念模型,同时对该模型进行形式化描述并设计了一种支持此概念模型的分层递解的敏捷工作流系统框架。文中提出的基于CORBA和Agent的两级可供调用的功能体封装提高了软件的重用性和系统的重构性,分层递阶模型增强了系统重构能力和规模的扩展能力。  相似文献   

17.
工作流互操作问题元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对象设施是对象管理组近年来提出的最为重要的标准之一。本文在工作流管理联盟和对象管理组两大组织发布的标准基础上,通过对前人工作的分析与研究提出利用元数据体系构筑工作流元模型以解决互操作问题,并给出这一元模型的体系架构。  相似文献   

18.
对工作流平台开发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建立基于J2EE的工作流技术管理系统架构,设计用于企业管理的工作流平台,对工作流建模、基于角色的管理控制和轻量级可嵌入工作流引擎进行研究设计。重点研究工作流过程模型和工作流引擎的功能,并对传统RBAC模型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19.
Nowadays, one of the major challenges for enterprises is to stay competitive in today's changing market environment. This can be supported by business process models which on one hand are consistent and adequate (requirement #1), and on the other hand can be enacted and operated in an easy, fast, straightforward and integrated way (requirement #2). The CIMOSA architecture provides the basis for business process modelling to fulfil both of the above requirements. It supports the creation of consistent process models and allows to identify almost all the information require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 workflow model. These models can be implemented using one of the commercial workflow management systems.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the methodology based on the CIMOSA architecture that we have developed to build a workflow model in ©Lotus Notes for the forecasting and production planning processes in a tiles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 The CIMOSA approach has also been used to design the necessary software applications for processing the information of the resulting workflow system.  相似文献   

20.
基于工作流的电装行业MES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装配行业的特点要求电子装配行业MES系统实现实时可视化、动态生产排程、装配过程跟踪等功能,同时实现系统可配置、可重构、实时、可集成等.采用工作流技术,提出基于工作流的电子装配车间实时可视化、动态排程、生产过程跟踪模型;建立MES系统中工作流引擎的总体结构;并基于J2EE架构和EJB组件技术对工作流引擎进行设计实现.基于工作流的电子装配行业MES在某企业PCB装配车间应用表明,车间的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