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一种新型增长曲线预测油田开发指标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提出了一种预测油田开发指标的新型的增长曲线,推导了这种增长曲线的Qt ̄t、tm、、Qmax以及RPR的计算公式。用图形研究了这种增长曲线的Qt ̄t关系的变化特点。根据研究发现了一个重要的关系,即油田生产时间t与相应的产量Qt的乘积达到最大值(tQt)max时的累积产油量Np(tQt)max与最大可采储量NRmax的比值恒等于0.64792,称为Np=NRmax(e^at^b-1/e^at^b+1型  相似文献   

2.
Weibull增长曲线预测油田开发指标的0.63212准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根据威布尔(Weibul)增长曲线应用于油田开发指标预测的方法,推导了相应的计算最大可采储量NRmax的公式,发现了一个重要的关系:当时间与产量Qt的乘积tQt达到最大值时,累积产量Np/NRmax为0.63212。使用这一准数,可以准确而简便地计算出NRmax及a和b等系数。算例表明,这种关系的使用方法有很好的效果,进一步证明威布尔增长曲线在油田开发指标计算和预测中的重大价值。图2表1参2(陈志宏摘)  相似文献   

3.
Np型增长曲线预测油田开发指标的0.5准数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俞启泰 《河南石油》1998,12(3):18-21
提出了一种预测油田开发指标的新型增长曲线,Np=NRmax2/πarctg(at^b),推导,了这种增长 曲线的Q1-t、tm、Qtmax以及RPR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4.
对于气田,凡是能满足如下条件,即当t=0时,Gp=0,以及当t→∞时,Gp=GRmax的函数表达式,统称为用于气田开发指标预测的增长曲线。提出了一种预测气田开发指标的新型的增长曲线:Gp=GRmaxbt-1bt+a,推导了这种增长曲线的Qg—t、tm、Qgmax以及RPR的计算公式。用图形研究了这种增长曲线Qg—t关系的变化特点。根据研究发现了一个重要的关系:气田产量达到最大值Qgmax时对应的累积产气量Gp(Qgmax)与最大可采储量GRmax的比值恒等于a-12a,即Gp(Qgmax)GRmax≡a-12a,称为Gp=GRmaxbt-1bt+a型增长曲线预测气田开发指标的a-12a准数。提出了根据实际资料计算GRmax、b和a等参数的重复线性回归法。相国寺气田的计算实例表明这种增长曲线实际应用的重大价值。  相似文献   

5.
水驱特征曲线研究(一)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根据水驱特征曲线所对应的不同含水上升规律,将水驱特征曲线分为Np=f(1-fw))、Np=f(1-fw/fw))、Np=f(fw)、Np=f(lg(fw/1-fw))、Np=f(lg1/1-fw))和广义水驱特征曲线共7种类型。介绍了迄今为止已发表的和我们研究出的水驱特征曲线关系式及相应的Np-fw、fw-R、(dfw/dR)-R关系以及对应的递减曲线Qt-t和Np-t的关系式,它们的推导过程和曲线变化特点。本文首先介绍了Np=f((1-fw))类型的共8种水驱特征曲线。  相似文献   

6.
一种新型递减曲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提出了一种新型递减曲线,基于该新型曲线和Arps递减曲线间的产量与累积产量关系提出求取递减参数的重复线性回归法。对比表明,该新型递减曲线有以下2点优于Arps曲线:①在任何情况下新型曲线都可以满足,当时间(t)等于零时,t时的瞬时产量(Qt)等于t为零时的瞬时产量(Qi),累计产量(Np)等于零,当t趋于无穷时,有Qt等于零和Np等于最大可采储量(NRmax),而对于Arps曲线,当求出的递减指数n小于0和大于等于1时,不能满足上述边界条件;②描述递减规律比Arps曲线更灵活和广泛,因此拟合实际递减数据时,该型曲线的相关系数一般比Arps曲线高。该型曲线预测开发指标时,一般表示不采取任何调整增产措施的情况;而Arps曲线反映在一定条件下持续采取与预测前相同强度的调整增产措施的情况。图3表2参3(陈志宏摘  相似文献   

7.
对产量衰减曲线的进一步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油田工发中产量衰减曲线研究中的某些问题作了深入探讨,进一步论证了公式Np=Ni-NiC/(C+t)可以概括各种形式的产量递减曲线。  相似文献   

8.
增长曲线评价油田调整效果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应用威尔布增长曲线和一种新型增长曲线Np=NR(b^t-1)/(b^t+a)评价油田调整效果的方法。评价的指标是调整前后油田最终可采储量NR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应用威布尔(Weibul)增长曲线和一种新型增长曲线NP=NR(bt-1)/(bt+a)评价油田调整效果的方法。评价的指标是调整前后油田最终可采储量NR的变化。提出了实际油田有重大调整措施时的tQt-NP或Qt-NP变化的6种模式,及用它们评价调整效果时,增长曲线的适用条件。垦西油田的算例表明,所提的评价方法是合理的和可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一类重要的Np=f(fw)型水驱特征曲线,即LP=a-bln(1-b-1Np),Np=a-be-kLP和Np=k(1-ae-bLP)水驱曲线。推导了这类水驱曲线的Sw~fw关系,从而加深了对这类水驱曲线油水渗流特征的认识。由于推导是可逆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也完成了这类水驱曲线的推导。这类水驱曲线的驱替特征表现为累积产油量与含水率成直线关系,并且对应于Arps指数递减曲线。俄罗斯将这类水驱曲线作为评价提高采收率措施效果的重要方法。3个油田的累积产油量与含水率关系、可采储量含水上升率与可采储量采出程度关系表明有一些油田的含水动态确实符合这类水驱曲线。因而这类水驱曲线有较大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根据用于预测油气田开发指标的增长曲线的定义,提出了一种新型b^t^c因子型增长曲线-Gp=GRmax b^t^c-1/b^t^c a,并推导了其对应的产量(Qg)的计算式。特性研究表明其(Gp/GRmax)Qgmax和(Gp/GRmax)(tQR)max的最大变化范围均为0-0.6492,说明其峰值产量可出现在中期靠后,因而符合绝大多数油气田的产量变化规律;其Qt-Np关系曲线在后期可向下凹或接近直线的向上凹;其待定系数有4个,因而描述产量变化更加灵活,但系数可用线性回归简单求出;相国寺气田和庆祖集油田的计算实例表明,计算曲线与实际值符合得相当好。以上都表明提出的增长曲线是一种预测功能很强的增长曲线。  相似文献   

12.
陕甘宁气田奥陶系马五1^4层是该区重要的天然气后备储层,岩性为白云岩,泥质含量低,层厚4-8m,孔隙度1%-9%,气藏无统一气水界面。章运用单层测试,测井信息研究了干层,气层及水层的规律,总结出一套现场解释方法。电阻率曲线上,Rtcp>150Ω·m为含气层或干层,反之则为气层或水层;声波测井曲线上,△tcp>158μs/m基本上是干层;自然电位曲线上,其基线选择马五^5亚段致密灰岩层的SP曲线,  相似文献   

13.
������������������Ȼ������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宋岩 《天然气工业》1991,11(1):17-21
松辽盆地万金塔气藏以产二氧化碳气为主,次为甲烷。其δ~(13)C_((CO)_2)为-4.04‰~-8.83‰,δ~(13)C_1为-42.07‰~-45.70‰,~3He/~4He为6.8×10~(-6)。以此地化特征与松辽盆地其它地区的煤成气、油型气及国内外典型的无机成因气进行对比,并结合地质资料,确认万金塔气藏中的二氧化碳气主要是通过大断裂来自于地幔岩浆,属无机成因;甲烷及其同系物是有机成因的。  相似文献   

14.
各向异性介质地震波衰减的研究一般只针对横向各向同性介质,即包含一组垂向裂缝。实际储层中往往存在多组正交或斜交裂缝,因此研究含多组裂缝储层的地震波频散和衰减非常必要。Chapman建立了包含两组裂缝的中观尺度喷射流模型,但是没有讨论两组裂缝对特征频率、频散和衰减幅度的影响。为此,建立了计算含多组裂缝储层纵波频变特性的方法。首先对Chapman模型数值模拟,讨论裂缝参数对特征频率和频散、衰减幅度的作用;然后分析Chapman模型和标准线性固体模型之间的关系;最后建立利用广义标准线性固体模型计算包含多组裂缝储层的频变纵波模量的方法,即利用Chapman模型和各向异性Gassmann方程得到低频模量,利用Chapman模型得到高频模量。所提方法利用低频、高频极限模量和模量损失表征地震波的频散和衰减特性,其中模量损失可表征每组裂缝的贡献,并得出以下认识:1裂缝方位和地震波入射方向只影响频散幅度和衰减幅度,而不影响频散频带和衰减频带;2不同裂缝发育情况的纵波速度VP(或纵波逆品质因子QP-1)曲线间存在代数关系,因此可以利用单组裂缝的VP(或QP-1)曲线表示两组甚至多组裂缝的VP(或QP-1)曲线;3当地震波传播方向与裂缝平行时,VP随频率的变化很小,P波衰减最小。所提方法对于研究各向异性介质的地震波场特征及地震响应机理具有一定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5.
针对中国东北通化地区页岩层理的发育特点,根据两个方向的三轴压缩实验和纵、横波速度测试,分析了页岩弹性模量、泊松比和纵横波速度在不同方向的变化规律。实验数据分析表明:不同围压条件下页岩各向异性参数εγ间存在线性相关性,应用线性回归建立的经验公式可为二者相互预测或测试提供参考;有利储层岩样的各向异性程度明显大于不利储层;随着围压的增高,纵、横波速度均增大,εγ均减小;页岩的纵横波速度比与密度呈正相关,因而与总有机碳含量(TOC)呈负相关,高TOC有利储层的纵横波速度比明显小于1.7,而低TOC的非有利储层纵横波速度比均高于该值,可作为区分不利储层的标志;平行于层理方向的页岩弹性模量随着孔隙度的增高而变大,垂直于层理方向的弹性模量随着孔隙度的增高而减小,可为页岩脆性和甜点地震定量预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ϲ㴹�����������о���������Ӧ��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断层面除受上覆地层重力的作用外还要受到区域主压应力的作用。在考虑断层面所受上覆沉俄和和区域主压应力作用的基础上,通过对断层垂向封闭性主要影响因素(断层面压力和断移地层性质)的深入分析,根据泥质岩塑性变形所需要的最小压力,利用断层面压力大小,探讨了断层垂向封闭油气性的研究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松辽盆地北部三肇凹陷汪家屯气田W1、W2、W3、W4断层和长春岭背斜带三站气田S1、S2、S3、S4断层的垂向研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控制双燃料发动机的NOx排放,采用电控共轨柴油机在缸内直喷聚甲氧基二甲醚(PODE)引燃甲醇预混气,实现双燃料燃烧模式。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多组分测量技术,研究了柴油机氧化催化转化器(DOC)和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催化转化器对PODE/甲醇双燃料发动机燃烧NOx排放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甲醇比例的增加,低负荷时的缸内最高温度降低,高负荷时的缸内高温持续时间缩短,并且甲醇的加入使得发动机排气温度降低,最终导致双燃料燃烧生成的NOx量降低,而m(NO2)/m(NOx)却显著提高。经过DOC催化后,PODE/甲醇双燃料和纯PODE压燃2种模式下的NOx排放量均有所增加,PODE/甲醇双燃料模式的NO2与NOx的质量比(m(NO2)/m(NOx))明显降低,而纯PODE压燃模式的m(NO2)/m(NOx)升高。PODE/甲醇双燃料和纯PODE压燃2种模式下,当NH3与NOx的摩尔比(n(NH3)/n(NOx))为1.2时,SCR催化转化器对NOx的转化效率达到最高(57.3%),进一步增加尿素喷射量会导致NH3排放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苏里格气田西部盒8段地层水性质及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推断地层水的成因,寻找天然气富集区,揭示气田油、气、水分布规律。苏里格气田西部39口井的地层水具有如下地球化学特征:①地层水阴、阳离子含量(r)高低差异悬殊,阴离子以Cl-占绝对优势,HCO3-和SO2-4含量很低,阳离子以Ca2+占优势,K++Na+含量也较高,Mg2+含量低;②地层水呈弱酸性,具中-高矿化度;③水型以氯化钙Ⅴ型水为主,局部有氯化钙Ⅳ型和Ⅲ型水;④地层水化学特征参数具有钠氯系数(rNa+/rCl-)低、脱硫系数(2×100×rSO42-/rCl-)高、变质系数[1/2(rCl--rNa+)/rMg2+]高和镁钙系数(rMg2+/rCa2+)低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苏里格气田西部盒8段地层水具有油气伴生水特点,属于天然气充注时留下的残余地层水,形成于封闭、还原的水文地球化学环境。地层水分布受砂体和成藏条件控制,可能有3种成因类型:孤立砂体封闭地层水、弱动力生烃气水驱替不完全的残留水及大砂体低部位滞水。  相似文献   

19.
һ��ֵ�����ӵ���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在我国陆相地层中相继发现了一些含凝析油的天然气气藏,其成因为生物和低温热解作用形成。气源岩主要为腐殖型,埋深在3000m以内。位于低成熟带.气的成分以甲烷为主,δ~(13)C_1=-45‰~-55‰,δD_(CH)_4=-200‰~-263‰。我国中新生代地层发育,变质程度较低,具备生物一低温热解气成藏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