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阐述了固定层煤气炉的生产原理及制气效率,探讨了煤气炉最佳工艺条件的选择、固定层煤气炉气化过程中热损失及回收、以及采用新工艺技术开展节能降耗技术改造,从而达到降低造气能耗、减少成本、提高效益.  相似文献   

2.
赵绍民 《中氮肥》2005,(4):44-45
1概述 在以煤、焦为原料的合成氨生产中,尽管半水煤气的制造工艺简单,但煤气炉操作的影响因素颇多,特别是目前煤气炉气化层温度直接测量技术可靠性较差,基本上采用间接测量技术,即测量炉上和炉下的温度来参照,然而,气化层的温度变化反映到炉上和炉下温度变化却需要一个过程。因此,煤气炉的影响因素不易被掌握,特别是原料质量的变化容易引起煤气炉炉温变化。  相似文献   

3.
常压间歇式煤气炉制气工艺是气固非均相移动床层的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相伴的复杂过程。物料平衡与热量平衡是维持整个气化系统平衡的关键。其中物料平衡是基础,包括每次投炭量、气化成渣率、气体带出物及排渣量,狭义上讲是维持运行中炭层的稳定;热量平衡则是气化系统的保障,包括热量的蓄积、利用及损失,直接决定着煤气炉的生产负荷。因此在适宜的条件下,煤气炉的吹风效率越高、热量供应越大、气化利用率越高,发气量也就越大。热量主要来源于煤气炉制气工序中吹风及上下吹加氮工艺中的氧与炽热的碳发生化学反应放出的热量。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由于无烟块煤、焦炭价格攀升,众多以固定床间歇气化炉进行煤气化的企业为了求生存和发展,纷纷采用型煤代替块煤焦进行气化,生产半水煤气和水煤气。在实际生产中,原有的煤气炉不进行改造,烧型煤的效果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目的。现状是产量下降,消耗上升,生产稳定性差,虽型煤价格较低,但综合效益并不理想。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企业简单地把这种现象归结为型煤气化效果差,没有找到合理的工艺条件,过多地从操作方面找原因。而忽略了更重要的问题:原煤气炉的设计是烧块煤、焦炭的,改烧型煤后煤气炉设备本身存在着不适应。[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常压固定层间歇式煤气炉制气工艺是固气非均相移动床层的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复杂过程。物料平衡与热量平衡是维持整个气化系统平衡的关键。其中物料平衡是基础,包括每次投炭量、气化成渣率、气体带出物及排渣量,狭义上讲是维持运行中炭层的稳定;热量平衡则是气化系统的保障,包括热量的蓄积、利用及损失,直接决定着煤气炉的生产负荷。因此在适宜的条件下,煤气炉的吹风效率越高、热量供应越大、气化利用率越高,  相似文献   

6.
通过煤气炉由水压机械程序控制改为油压程序控制,对入炉焦炭质量严格把关,调整煤气炉主要工艺指标,改进后增加煤气炉产气量,经济效益显。  相似文献   

7.
通过煤气炉由水压机械程序控制改为油压程序控制,对入炉焦炭质量严格把关,调整煤气炉主要工艺指标,改进后增加了煤气炉产气量,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8.
程绘军 《中氮肥》2012,(3):53-54
我公司是以煤为原料的氮肥企业,造气采用UGI造气炉,以优质无烟块煤为原料,采用常压间歇制气工艺生产半水煤气和水煤气。公司造气车间现有φ3.6 m煤气炉3台、φ2.65 m煤气炉8台,φ2.8 m煤气炉16台。2010年2—8月,  相似文献   

9.
包友兴 《小氮肥》2004,32(6):1-5
我公司是生产合成氨、纯碱、氯化铵、硝盐等化工产品的综合性企业。年产合成氨7万t,造气原料以晋城块煤为主。主要工艺是:造气系统有4台Ф2 610煤气炉和2台Ф2 400煤气炉,常开4台煤气炉制气;经1.35MPa全低变后进入碳丙脱碳,采用三次脱硫,分别为半水煤气罗茨机出口常压ADA脱硫、  相似文献   

10.
一、概述小合成氨厂煤气炉制半水煤气是直接消耗原料煤、燃料煤(蒸汽)的主要工段,煤气炉状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合成氨两煤耗的高低。煤气炉状况好,蒸汽分解率高,气化强度大,制出的气体质量好,原料煤、燃料煤的消耗便低。为降低两煤耗,实际生产中采取了多种措施,如采用“短循环、中炭层、高风速、高炉温、低蒸汽”操作法,上下吹加氮工艺上采用过热蒸汽入炉和入炉蒸汽自调,回收吹风气等。这些措施对降低制气过程中的两煤耗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由于间歇式煤气炉气化工艺本身固有的特点——间歇制气、煤气炉气化强度低;  相似文献   

11.
刘小敏 《山西化工》2001,21(4):49-50
从集中自动供油系统、煤气炉档灰圈的改造以及检修质量和工艺操作等方面,介绍了确保煤气炉长周期稳定运行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叶广胜 《中国玻璃》1997,22(5):10-12,16
煤气炉煤耗的多少,与很多的因素有关,对煤气站来讲,设备性能。煤种煤质,工艺参数影响最大。我公司通过设备改造,煤种改变,工艺参数调整,解决了影响煤气生产的一系列问题,从而降低了煤耗。  相似文献   

13.
李永恒 《小氮肥》2004,32(7):12-13
由于优质块煤供求失调,优质煤不仅价格高,而且不易购买,所以迫使一些企业,选择劣质煤造气。劣质煤的特点是机械强度和热稳定性差,煤炭人炉后易破碎。另外,劣质煤的含碳量低、煤矸石多、灰分高、硫分高、化学活性差,因此,给煤气炉工艺操作带来了极大困难,煤气炉炉况难以稳定。普遍存在产气量低、煤耗高,煤气炉排渣强度  相似文献   

14.
1煤场的管理造气的管理是系统性的,它包括原料、设备、工艺和纪律管理等。严格地进行控制管理才能使先进的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所以原料的采购、加工、储存、使用等管理手段如果跟不上,煤气炉炉况必然会因此出现波动,影响半水煤气气量、气质。所以,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根据生产的实际需要对造气原料煤实行分类存放管理。  相似文献   

15.
我公司造气系统现有J-28固定床煤气炉7台,Φ3.0m炉5台,Φ3.2m炉2台。为稳产降耗,于2000年10月对800-11风机进行了减阻提压,对个别煤气炉更换新型炉箅,炉底大灰盘由滑动改为滚动轴承,升高夹套,上移上行煤气出口位置等技术改造。提高了煤气炉的产气量,同时在生产过程中,也存在着煤气炉溜炭,炉上带出物多,结焦大,氧含量高等问题。为此,我们借鉴了“三高一低”、“三低一高”、“三两三一”、“低炉面温度操作法”及“Φ3.0m炉改造”等经验,调整工艺参数,制定合理的工艺指标,经过半年多的实践操作,摸索出了解决问题的一条主线-布风技术。在此与大家共同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我公司始建于1966年,目前已发展成为年产合成氨23万t、尿素38万t的中型氮肥企业,气化工艺采用山西白煤及型煤固定床间歇气化。目前氮肥事业部有2套造气系统,17台煤气炉,16开1备,其中1台φ2400煤气炉,14台φ2610煤气炉,2台φ2800煤气炉。自1998年起,我公司开始逐台对煤气炉炉径进行了扩径改造,由φ2260扩至φ2400再扩至φ2610及φ2800。在这几年改造过程中,结合公司生产实际及对煤气炉的认识,对原煤气炉结构进行了大量改造,提高了单炉发气量,降低了白煤耗。  相似文献   

17.
我公司原有固定层间歇式Ф3.0m煤气炉2台,于1998年投产,生产水煤气为后序生产装置提供原料气。2004年装置扩产改造期间新增了1台Ф3.0m煤气炉,新增煤气炉在我们几年的操作、改造经验积累的基础上,从设备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造。改造的主导思想是强化设备生产能力,便于操作维护。实践证明我公司的改造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固定层煤气炉主要有:Ф3600mm、Ф3000mm、Ф3200mm、Ф2650mm、Ф2610mm、Ф2400mm等炉型。在实际生产中,不同的炉型,生产能力、气化强度、原料消耗、气体成份等指标存在着一定差距。若干年来,大部分人把这种差距归结到煤气炉型号不同方面去,特别是简单地把这种差距归结到煤气炉的直径不同。因此,许多企业采用简单的技术改造措施,把原来的煤气炉统统扒掉,新建另一型号的煤气炉。  相似文献   

19.
Φ2.4m、Φ2.65m煤气炉的前身是Φ1.98m煤气炉。该系列煤气炉在我国土生土长发展了50多年,由Φ1.98m到Φ2.26m,到Φ2.4m、Φ2.61m、Φ2.65m,近几年又发展为锥形炉和Φ2.8m煤气炉。在它的发展过程Φ,较多地变动了煤气炉的夹套锅炉内筒体直径和煤气炉的高度,而炉底盘没有大的变化,即Φ2.4m和Φ2.65m、Φ2.8m煤气炉使用的炉底盘是一样的,炉底Φ3240mm,灰盘Φ2820mm,煤气炉总高从4400mm到5600mm,差别很大。如上设计制造参数带来了以下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公司第一氨厂总氨产量为27万t/a,共有多种规格的煤气炉21台,其中φ3200煤气炉9台、φ3000煤气炉6台、φ2650煤气炉6台。使用的原料是贵州无烟块煤及煤粉制作的腐植酸煤棒。2006年10月,我公司在进行9^#煤气炉的大修中,同时进行了炉型改造,使用了山东博山化肥设备厂设计生产的全夹套复合式锥形炉体,由原传统的φ3000直筒夹套煤气炉改造为φ2800/φ3000全夹套复合式锥形煤气炉。改造后运行效果良好,现将改造和运行的一些情况小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