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下呼吸道感染的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情况。方法:应用药敏培养基抗菌素药片对铜绿假单胞菌进行测试。结果:铜绿假单胞菌耐药广泛。结论:要合理地应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2.
伤科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铜绿假单胞菌是革兰氏阴性杆菌 ,广泛分布于水、空气、土壤及正常人体的皮肤、肠道、呼吸道中 ,或存在于医疗器械上 ,是导致骨伤科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之一。据有关文献报道 〔1〕,其感染率目前已上升至第 2位。由于该菌易产生耐药性 ,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较大麻烦。为了使骨伤科医师了解该菌的耐药情况 ,正确合理地选择抗菌药物 ,我们选择了 30种常用抗菌药物 ,针对我院检验科微生物室 1997年 6月~2 0 0 0年 6月 3年间分离出的 386株铜绿假单胞菌进行了耐药实验。现总结报告如下。1 实验材料与方法1.1 标本来源及分布 本实验标本包括 :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5 a内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变迁,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7年12月临床标本分离的3 135株铜绿假单胞菌的药敏结果,细菌采用VITEK微生物全自动仪鉴定到种,药敏试验采用VITEK仪器配套的GNS药敏卡。结果铜绿假单胞菌主要分离自呼吸道,5 a内对铜绿假单胞菌敏感性较高的药物依次为阿米卡星(57.0%)、妥布霉素(51.9%)、亚胺培南(48.4%)、头孢他啶(47.9%)、环丙沙星(42.6%),其余抗菌药物敏感性均<40%。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对铜绿假单胞菌敏感性有逐年上升趋势,头孢他啶、环丙沙星敏感性降低较明显,妥布霉素、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庆大霉素、氨曲南、头孢吡肟敏感性无明显变化。结论铜绿假单胞菌耐药问题十分突出,需合理谨慎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4.
铜绿假单胞菌是医院内感染的常见病原菌之一,且有逐年增多的趋势。在肺囊性纤维化(CF)患者呼吸道分离出的病菌中,铜绿假单胞茸是引起这种疾病的主要原因,也是高病死率的主要原因。由于广谱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近年来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不断增加。为了探讨本地区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情况及其耐药特性,使临床及时控制感染、更加合理用药,作者对2007年1月-2008年12月本地区临床分离的190株铜绿假单胞菌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测定从我院呼吸病区及ICC病区患者分离出的铜绿假单胞菌对17种抗菌素的敏感性,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凤凰100全自动细菌鉴定仪进行鉴定,药敏试验采用MIC法.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托西林(80.6%)、氨苄西林(96.1%)、头孢曲松(90.4%)有很高的耐药率,对环丙沙星(30.2%)、哌拉西林/他唑巴坦(20.6%)、头孢他啶(25.6%)、头孢吡肟(16.4%)、亚胺培南(15.7%)耐药率较低,结论: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已非常严重,应在药敏指导下用药,经验性治疗首选环内沙星、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药物,慎用碳青酶烯类药物.  相似文献   

7.
徐红萍  李红  徐笛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3):130-131
目的:了解院内铜绿假单胞菌(PA)感染和耐药情况。方法:收集本院2008年8月-2009年7月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PA)369株,按《全国检验技术操作规程》要求操作,用VITEK~32全自动细菌分析仪进行鉴定及药敏分析。结果:369株铜绿假单胞菌标本中痰液为最多占215株,其次为伤口分泌物占89株。铜绿假单胞菌分布以呼吸科最多占41.81%,其次为重症监护病房(ICU)占28136%。药敏结果显示敏感率:分别为亚胺培南81.28%,关洛培南80.32%。头孢哌酮衔巴坦80.51%,哌拉西林他唑巴坦78.65%,阿米卡星72.63%,头孢他啶68.88%。其余抗生素耐药情况比较严峻。结论:PA的耐药性已十分突出,对于PA感染应在药敏指导下用药,选择敏感性强的药物,避免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8.
徐红萍  李红  徐笛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7):120-121
目的:了解院内铜绿假单胞茵(PA)感染和耐药情况。方法:收集本院2008年8月-2009年7月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茵(PA)369株,按《全国检验技术操作规程》要求操作,用VITEK-32全自动细菌分析仪进行鉴定及药敏分析。结果:369株铜绿假单胞菌标本中痰液为最多占215株,其次为伤口分泌物占89株。铜绿假单胞茵分布以呼吸科最多占41.81%,其次为重症监护病房(ICU)占28.36%。药敏结果显示敏感率:分别为亚胺培南81.28%,美洛培南80.32%。头孢哌酮/舒巴坦80.51%,哌拉西林,他唑巴坦78.65%,阿米卡星72.63%,头孢他啶68.88%。其余抗生素耐药情况比较严峻。结论:PA的耐药性已十分突出,对于PA感染应在药敏指导下用药,选择敏感性强的药物,避免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9.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是一种常见的医院内获得性感染条件致病菌,在医源性感染中检出率越来越高。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机制极为复杂,主要包括产β-内酰胺酶、药物作用靶位的改变、酶的修饰钝化作用、外膜通透性降低、主动泵出作用等,而且它对不同抗生素有着不同的耐药机制,本文就近几年来有关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铜绿假单胞菌对多药耐药肺结核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62例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合并多药耐药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亚胺培南(IMP)、阿米卡星(AMK)、哌拉西林/他唑巴坦(TZP)、头孢吡肟(FEP)的耐药率在11.11%~22.41%;妥布霉素(TOB)、替卡西林/克拉维酸(TCC)、环丙沙星(CIP)、庆大霉素(GEN)、头孢噻肟(CTX)的耐药率在29.03%~60.71%;氨苄西林/舒巴坦(AMS)、头孢唑林(CFZ)、呋喃妥因(NIT)、头孢曲松(CRO)、复方新诺明(SXT)的耐药率在83.87%~91.23%;结论:在进行多药耐药肺结核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该尽量降低酶抑制剂的使用,防止产生诱导剂,避免出现质粒传播与交叉感染。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榄香烯注射液对鼻咽癌细胞株CNE1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分别用20,10,5,2.5,0g·L-1榄香烯注射液处理CNE1细胞12,24,48 h后,Prestoblue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光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Hoeehst-PI双染、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结果:榄香烯注射液对CNE1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并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处理12,24,48 h的IC50值分别为(10.70±0.26),(7.06±0.11),(5.52±0.10) g·L-1;光镜下显示,给药后细胞大量凋亡,折光性下降;榄香烯注射液可诱导CNE1细胞凋亡.结论:榄香烯注射液能抑制CNE1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热毒宁联合穴位贴敷对毛细支气管炎儿童免疫功能的影响,探索热毒宁联合穴位贴敷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2年10月至2014年8月在河南省中医院接受治疗的64例毛细支气管炎儿童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扣背排痰、吸氧、止咳化痰、抗炎、退热、平喘雾化吸入等常规性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方案基础上,给予药热毒宁注射液药物治疗和如意金黄散穴位贴敷治疗。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肺功能及免疫功能恢复情况。结果:①观察组患者的喘憋减轻时间,喘憋、咳嗽、退热、干啰音、湿啰音消失时间和住院天数均小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346、5.301、4.445、2.238、4.116、3.733、3.681,P<0.05)。②治疗前,2组患者的呼吸频率(RR)、潮气量(VT)、功能残气量(FRC)、达峰容积比(VPEF/VE)、达峰时间比(tPTEF/tE)、有效呼吸道阻力(Reff)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RR、VT、VPEF/VE、tPTEF/tE较治疗前明显升高,FRC和Reff较治疗前的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RR、VT、VPEF/VE、tPTEF/tE较对照组高,FRC和Reff较对照组低,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③治疗前,2组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细胞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CD3+、CD4+较治疗前高,CD8+较治疗前低,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CD3+、CD4+较对照组高,CD8+较对照组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④治疗前,2组患者的免疫球蛋白IgM、IgG、IgA、IgE、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组治疗后的IgG、IgA、IgM、IGF-I较治疗前高,IgE较治疗前低,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IgG、IgA、IgM、IGF-I较对照组高,IgE较对照组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热毒宁联合穴位贴敷能改善毛细支气管炎儿童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提高患儿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下呼吸道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8例下呼吸道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常规抗感染、化痰、扩张气道、营养支持对症治疗,必要时行无创或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痰热清注射液20 mL加入质量分数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为10~14 d。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有效率为68.75%;治疗组细菌清除率为86.11%,对照组细菌清除率为62.50%,且治疗组抗生素应用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痰热清注射液治疗下呼吸道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血液恶性肿瘤的疗效及对患者造血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2月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肿瘤科收治的血液恶性肿瘤患者113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56)和观察组(n=57),2组患者均采用常规化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连续治疗1个月。统计2组患者临床疗效;检测并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造血功能及T淋巴细胞免疫、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缓解率为91.23%,较对照组的76.79%显著升高(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显著降低(P0.05),红细胞、血小板及血红蛋白(Hb)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CD4+T淋巴细胞比例及CD4+/CD8+均显著降低,但治疗后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CD8+T淋巴细胞比例有所升高,观察组有所降低,但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CD8+T淋巴细胞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观察组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R)及肿瘤细胞花环率(TRR)明显升高(P0.05),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R)明显降低,且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可有效保护血液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造血功能及免疫功能,有效提高其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岩舒注射液对中晚期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目的 探讨岩舒注射液(复方苦参注射液)在中晚期肿瘤治疗中的免疫增强作用。方法 将62例中晚期肿瘤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按相应化疗方案处理,并根据病情变化给予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相应化疗和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岩舒注射液20 mL/d治疗。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淋巴细胞转换率(LBT)、自然杀伤细胞(NK)活性显著增加(P<0.01),T淋巴细胞亚群中T3、T4增高,T8相对减少,且有显著性差异;而对照组治疗后的LBT、NK、T3、T4则呈降低趋势,T8相对增高,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岩舒注射液能较好地增强中晚期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黄芪注射液对法洛四联症(tetralogy of Fallot,TOF)患儿根治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40例TOF术后患儿分为对照组(20例,给予常规治疗)和黄芪组(2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15ml静脉滴注,每天2次,共2周);并观察两组患儿免疫球蛋白(IgG和IgM)、补体(C3、C4)、淋巴细胞表型和细胞因子的变化。结果 应用黄芪注射液后,异常升高的IgG、IgM、G、C4、CD8a^+和CD19^+’于治疗后第1~2周开始下降,且于第3~4周基本恢复到正常组水平;而异常下降的IgA、CD3^+、CD4^+、CD4^+/CD8^+、CD3^+/LA-DR^+和CD3^+/CD16^+-CD56^+于治疗后1周开始逐渐升高,于治疗后2~3周恢复到正常组水平。血浆和外周血单核细胞体外产生的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于治疗后1周开始逐渐下降.于治疗后3~4周恢复到正常组水平,上述指标治疗前后差值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黄芪注射液可明显改善TOF患儿术后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恶性淋巴瘤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 60 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 30 例。两组均采用 CH OP 方案化疗,21 d 为1 周期。治疗组加用艾迪注射液治疗,15 d 为1 疗程,2 疗程后评价疗效。观察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免疫功能及不良反应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升高稳定率分别为83.3% 、6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治疗前后 T 淋巴细胞亚群比较,两组 CD4^+细胞、CD4^+/CD^8+比值均有明显下降,治疗组 CD4^+/CD^8+比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组治疗后 CD^8+明显增加,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不良反应比较,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恶性淋巴瘤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减轻不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黄芪注射液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细胞凋亡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探讨其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作用.方法将80例初发SLE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黄芪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上Fas、Bcl-2抗原的表达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淋巴细胞上Fas抗原的表达下调(P<0.01),Bcl-2抗原的表达以及CD4^+亚群、CD4^+/CD8^+比值上升(P<0.01);其中,治疗后Fas抗原表达的下调、CD4^+亚群及CD4^+/CD8^+比值的上升,黄芪治疗组更显著(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对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和功能趋于正常,可以作为提高系统性红斑狼疮疗效的重要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配合常规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及其对T淋巴细胞亚群比率、自然杀伤细胞(NK)的影响.方法:将72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疗法)和黄芪组(常规疗法+黄芪注射液),疗程14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并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的变化.结果:治疗后黄芪组的临床控制率和总有效率(68.6%,97.1%)显著高于对照组(43.2%,78.4%)(P<0.05);治疗前黄芪组和对照组的CD3+,CD4+,CD4+/CD8+及NK均显著低于健康组(P<0.01);治疗后黄芪组CD3+,CD4+,CD4+/CD8+及NK[(61.47±5.31)%,(39.60±5.36)%,(1.61±0.41),(31.79±4.11)%]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和对照组[(56.02±4.51)%,(33.30±5.22)%,(1.27±0.52),(29.60±4.41)%](P<0.01或P<0.05);黄芪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联用黄芪注射液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同时可减轻使用激素所产生的不良反应,这与黄芪注射液能改善T淋巴细胞和NK细胞的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人参水提液 (简称人参液 )对大鼠慢性绿脓杆菌 (PA)性肺炎模型的影响。方法 :采用 4种不同剂量的人参液皮下注射 ,观察用药两周后的疗效。结果 :4种剂量的人参液均可显著减少肺部大体观病变和肺脓肿率 (P <0 0 5) ;镜下观其病变程度与人参剂量呈负相关 (r=-0 95,P <0 0 1 ) ;人参Ⅰ (5mg/kg)、Ⅱ (2 5mg/kg)、Ⅳ (0 6 2 5mg/kg)组的肥大细胞数低于对照组 (P <0 0 5) ;Ⅱ、Ⅲ (1 2 5mg/kg)组的肺部细菌清除作用强于对照组 (P <0 0 5) ;Ⅱ、Ⅲ、Ⅳ组的PA特异性抗体应答发生下调 (P <0 0 1 ) ;Ⅰ组的IgM水平低于对照组(P <0 0 1 ) ,且IgM水平的高低与人参剂量呈正相关 (r =0 93,P <0 0 5) ;Ⅰ组的IgG2a水平高于对照组 (P <0 0 5) ;血清IgG2a水平与人参剂量呈正相关 (r =0 90 ,P <0 0 2 ) ;PA感染两周后 ,Ⅰ、Ⅱ、Ⅲ组的抗藻酸盐IgG水平高于对照组和Ⅳ组 (P <0 0 5) ,而Ⅰ、Ⅲ、Ⅳ组的IgA则低于对照组 (P <0 0 5)。结论 :2 5mg/kg的人参是本研究的最佳剂量 ,并显示了兴奋T辅助细胞Ⅰ型反应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