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研究不同树脂结合剂对金刚石切割线切割性能的影响。分别采用纯酚醛树脂、环氧改性酚醛树脂、芳烷基改性酚醛树脂制备树脂固化硬度试样,并检测试样的肖氏硬度。用扫描电镜观察树脂固化后的试样断裂表面,发现不同树脂固化后的致密程度不同。分别制作金刚石切割线进行单晶硅切割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固化硬度高、固化后致密性好的纯酚醛树脂制作的切割线在切割时的线弓最小,加切时间较短,金刚石颗粒不易脱落,切割能力强。   相似文献   

2.
通过用酮醛缩合物改性酯固化碱性酚醛树脂,试图提高碱性酚醛树脂砂性能与降低碱性酚醛树脂生产成本。借助红外光谱分析该缩合物结构,探讨其反应机理,并考察合成工艺条件对改性碱性酚醛树脂性能影响,得出最佳缩合物与改性碱性酚醛树脂合成工艺条件:先合成酮醛缩合物,然后按二步法合成碱性酚醛树脂工艺;酮与醛摩尔比1∶2;反应p H:10~11;酮与苯酚摩尔比0.05~0.25∶1。  相似文献   

3.
采用SEM及XRD技术表征经2 800℃石墨化处理的竹炭的微观结构;以石墨化竹炭为导电骨料、酚醛树脂为粘结剂、炭黑为添加剂,采用模压成型法制备石墨化竹炭/酚醛树脂复合材料;考察石墨化竹炭的粒度、酚醛树脂用量、炭黑添加方式和用量、成型压力及固化温度等工艺因素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竹炭粉粒的粒径、增加炭黑用量和提高固化温度有利于提高复合材料的导电性,但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显气孔率和吸水率;随着酚醛树脂用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提高,导电性、吸水率和显气孔率下降;提高成型压力可同时提高复合材料的性能;制备竹炭/酚醛树脂复合材料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竹炭粒度≤75μm、树脂用量30%(质量分数)、炭黑用量5%(质量分数)、成型压力280 MPa、固化温度180℃。  相似文献   

4.
六次甲基四胺(hexamethylenetetramine, HMTA)作为最常用的热塑性酚醛树脂的催化固化剂,大量应用于磨具制造领域。由于结构中芳核间仅以亚甲基相连,因此树脂表现为较大脆性。以自制苯酰胺类衍生物(sulfonamide derivatives, PTSA)替代六次甲基四胺用于酚醛树脂的固化,采用热重分析(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TGA)、力学性能以及冲击测试等方法进行表征及分析。结果表明:PTSA固化酚醛树脂失重10%时的热失重温度为396 ℃,较HMTA固化的酚醛树脂的提高了24 ℃,耐热性优良;以PTSA固化树脂作结合剂制备的超硬磨具,较HMTA固化树脂作结合剂的超硬磨具的磨削比提高36.18%。   相似文献   

5.
采用选区激光烧结技术制备的覆膜砂模型内部存在一些未完全固化的酚醛树脂,导致成型覆膜砂的力学性能达不到预期效果。为了改善覆膜砂制件的性能,对选区激光烧结成型的覆膜砂试样进行了适当的二次处理。结果发现,在250℃保温30 min处理后,覆膜砂试样的拉伸强度提升明显,试样的拉伸强度达到3.86 MPa。  相似文献   

6.
目的由紫外光固化/空气后固化构成双重固化体系,以弥补单一紫外光固化存在固化速度慢及边角棱固化不充分的缺陷。方法将具有气干固化性质的蓖麻油引入两端带有C==C双键的水性聚氨酯中,使水性聚氨酯体系不仅能进行紫外固化,还可进行空气后固化。通过控制光引发剂、催干剂的添加量,制得了紫外光固化、紫外光/空气双重固化、空气/紫外光双重固化的水性聚氨酯木器涂料,研究了不同水性聚氨酯乳液配方、固化方式对涂膜、漆膜性能的影响。结果制备的水性聚氨酯分散体具有良好的储存稳定性且90天内无沉淀、分层现象。DMPA质量分数为6.5%,CO质量分数为15.24%时,乳液较稳定,且涂膜耐水性和力学性能好。紫外光/空气双重固化涂膜拉伸强度为13.06MPa,断裂伸长率为22.53%,弹性模量为11.39 MPa,紫外光/空气和空气/紫外光双重固化体系木器漆膜硬度均达到4H,附着力均为0级。结论与空气/紫外光固化、单一紫外光固化两种固化方式相比,紫外光/空气双重固化涂膜力学性能最优异,热稳定性介于两者之间。紫外光/空气和空气/紫外光双重固化体系木器漆膜硬度、附着力优于传统单一紫外光固化的漆膜。  相似文献   

7.
为了实现低成本三维打印制备金属、陶瓷零件,研究了喷射UV光固化粘结剂的3DP法,介绍了该3DP法三维打印制备金属、陶瓷零件的完整工艺流程,研究了所采用的UV光固化粘结剂的有关特性。结果表明,紫外光照强度在750~1500 m W/cm2内对粘结剂的固化情况影响不大,峰值固化时间都在4~5 s,总固化时间在21~22 s。粘结剂加热到约230℃时完全固化,约340℃时开始分解,约460℃时分解完全。固化后的粘结剂及其烧损后的残留物中主要含C、H和O三种元素。所得到的研究结果可为整个工艺过程有关参数的选择和最终制件成分的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酯固化碱性酚醛树脂的合成工艺。通过对反应催化剂、反应时间、加料方式等因素的试验,研制出了强度高、气味小、粘度低的新型大型铸钢件用酯固化碱性酚醛树脂。  相似文献   

9.
《铸造》2017,(3)
以水玻璃和碱性酚醛树脂为粘结剂,研究粘结剂体系对微喷射粘结增材制造砂型精度和强度的影响及其机理。测试了不同分层厚度下成形的砂型试样三个轴向尺寸和抗拉强度,利用扫描电镜观察试样微观断口形貌。结果表明:随粘结剂喷射量的增大,砂型X和Y轴向尺寸误差和砂型抗拉强度随之增大,砂型Z轴向尺寸误差逐渐减小。粘结剂喷射量和分层厚度相同时,成形的水玻璃砂型X和Y轴向尺寸误差大于酚醛树脂砂的尺寸误差,水玻璃砂型抗拉强度明显小于酚醛树脂砂型强度。这是由水玻璃粘度小于酚醛树脂粘度且固化后的水玻璃抗拉强度小于酚醛树脂抗拉强度导致的。  相似文献   

10.
制备一种新型的含锶羟磷灰石无机骨水泥并对其表征。粉剂:以碳酸钙、碳酸锶、磷酸氢钙的分析纯试剂为原料,选择不同含锶量配比,取Sr/(Sr+Ca)的原子分数(%)分别为0、5、10、15和20,分成5个实验组,经1450℃/5h固相反应合成;烧成物快速冷却、球磨粉碎后密封保存。液剂:以自行合成的丙烯酸-衣康酸共聚液为固化液基本组成,添加适量柠檬酸-柠檬酸钾改性。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和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表征各试样组骨水泥的物相结构组成;调和物参照国家医药行业标准进行固化时间、压缩强度测定。XRD表明0%、5%、10%和15%含锶量试样组的物相结构为含锶的羟磷灰石和α-TCP。20%含锶量试样组的物相结构则为含锶的羟磷灰石和β-TCP。FT-IR结果与XRD分析的结论相一致。0%~15%含锶量试样组的固化时间基本保持在6.5~7.5 min范围,而20%含锶量试样组则不形成固化体,即使在调和4 h后还仍然呈调和初时的状态,说明其不具有水化凝固的特性。含锶量为0%、5%、10%和15%的这4个试样组的压缩强度分别为61.8±15.2、70.7±12.8、73.4±15.5和68.3±18.1 MPa。  相似文献   

11.
改性环氧树脂的耐腐蚀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研究了环氧树脂的耐腐蚀性能,实验用硼酚醛和呋喃树脂改性环氧,测定了其耐腐蚀性。结果表明,经过硼本分酚醛、呋喃树脂改性后,环氧有更好的腐蚀性。  相似文献   

12.
陈勇  潘传艺 《模具制造》2013,13(7):78-79
介绍了树脂材料在模具制造的应用,综述了树脂模具特点,指出了树脂模具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合成了一种具有低粘度、快速固化和自流平性能的新型聚丙烯酸酯反应型地坪及灌浆用树脂。讨论了影响聚丙烯酸酯树脂合成工艺和树脂固化性能的因素,并对树脂浇注体的力学性能作了测试和分析。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的操作工艺简单、耐水、耐热、耐酸碱溶液的环氧树脂结合剂的制备方法:结合剂采用环氧树脂和聚酰胺固化体系,并用液体端羧基丁腈橡胶(CTBN)对环氧树脂进行改性,在固化剂中添加改性固化利A提高固化物的耐热性。此树脂结合剂初始固化温度为3min,成型方便,是一种适于异形金刚石磨具使用的树脂结合剂C在150℃固化3h并在室温放置1天后,固化物具有高的硬度和耐热性以及优异的粘接性能,可以在150℃长期使用。  相似文献   

15.
水性 UV 树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陈浩锦  刘晓国 《表面技术》2014,43(2):142-149
详细介绍了各类水性UV树脂的优缺点和合成方法,包括水性聚丙烯酸酯、水性聚酯丙烯酸酯、水性环氧丙烯酸酯、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等。综述了水性UV树脂在超支化技术、有机/无机杂化体系、双重固化体系、环氧丙烯酸酯/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体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简要介绍了水性UV树脂的应用,并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CP树脂砂的常温性能和高温性能等多方面与呋喃树脂砂进行比较,探讨CP树脂砂用于铸钢件生产上的优势;生产证明,该种树脂砂对防止铸钢件裂纹较为有利。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为51fangfu论坛有关氯碱工业中腐蚀与防腐相关精华贴的总结,它系统探讨了各个工序过程中设备的腐蚀、耐蚀选材和安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腐保护措施,侧重阐述了树脂重防腐在各工序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采用呋喃树脂自硬砂生产球铁曲轴所产生的几种缺陷及原因;介绍了用碱性酚醛树脂自硬砂工艺代替呋喃树脂自硬砂工艺后消除缺陷、提高球铁曲轴品质的机理。  相似文献   

19.
改性丙烯酸酯金属防腐蚀涂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丙烯酸酯防腐蚀涂料用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改性、有机氟改性、有机硅/环氧树脂改性以及纳米材料改性的研究情况,并指出了丙烯酸酯防腐蚀涂料的应用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提高阴极电泳涂料漆膜在受到外力损伤时的自愈合能力。方法采用原位聚合法,以KH-550改性环氧树脂为囊芯,以密胺树脂添加脲醛树脂为囊壁,形成耐化学性好和粒径小的微胶囊,并加入到阴极电泳涂料中,从而增加漆膜在受到外力损伤后的自愈合能力。通过偏光显微镜、SEM对微胶囊的粒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通过铅笔硬度测试、附着力测试、粗糙度测试、耐盐雾试验,分别评价了电泳漆膜的硬度、附着力、粗糙度、漆膜耐蚀性。结果在阴极电泳涂料中加入微胶囊后,槽液性能指标未受影响,漆膜物理机械性能基本未受影响,粗糙度由0.174变为0.201,标准磷化板在1000 h的NSS后,划叉处明显要好于普通漆膜的防腐性。结论以KH-550改性环氧树脂为囊芯,以密胺树脂添加脲醛树脂为囊壁的微胶囊,加入阴极电泳涂料后,有效提高了漆膜在受到外力损伤后的自愈合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