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1)桩基新技术:灌注桩后注浆技术、长螺旋水下灌注成桩技术。(2)地基处理技术: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复合地基成套技术、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成套技术、真空预压法加固软基技术、强夯法处理大块石高填方地基、爆破挤淤法技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3)深基坑支护及边坡防护技术:复合土钉墙支护技术、预应力锚杆施工技术、组合内支撑技术、型钢水泥土复合搅拌桩支护结构技术、冻结排桩法进行特大型深基坑施工技术、高边坡防护技术。(4)地下空间施工技术:暗挖法、逆作法、盾构法、非开挖埋管技术。2高性能…  相似文献   

2.
水泥土夯实桩处理技术是近年来开发的地基处理新技术,它利用工程土和水泥拌和形成混合料,通过机械或人工洛阳铲成孔,并填入水泥与土的混合料形成桩体。特别适用于山区高等级公路的沟谷软土地基的处理,具有可原地取材,降低工程造价,施工速度快,桩体的均匀性及质量效果远远大于粉喷桩等优点。文章介绍了水泥土夯实桩的加固机理、主要参数的设计和计算以及施工注意事项。例举了赣粤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施工、试验及检测结果,实践证明,水泥土夯实桩处理软土地基,沉降控制效果良好,地基承载力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
振冲与充水预压综合处理大型油罐软地基工程实例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位于软土地基上的10项储罐工程(1000~50000m3)、40台油罐建设中采用的振冲法与充水预压法综合处理软地基技术,由振冲碎石桩单(群)桩复合地基静载试验、现场原位测试结果的对比分析可知:加固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提高了0.6~1倍、沉降量减少了约三分之一,并能提高地基土的抗液化能力。  相似文献   

4.
李莉  李康 《河南石油》2004,18(B06):102-103
深层搅拌法-喷粉桩通过特制的深层搅拌机械,对软弱地基注入胶结材料,搅拌压实到一定的密实程度,胶结材料与地基土的混合料形成一个粘聚体系,成为一种坚硬耐久的水泥土骨架,使软土硬结成有整体性、水稳定性和一定强度的水泥土柱体。设计按搅拌桩地基承载力公式计算,优点是技术合理,造价经济,施工工艺简单,施工中无噪音,无环境污染,质量较易控制,是处理软弱地基适用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李莉  李康 《石油地质与工程》2004,18(Z1):102-103
深层搅拌法 -喷粉桩通过特制的深层搅拌机械 ,对软弱地基注入胶结材料 ,搅拌压实到一定的密实程度 ,胶结材料与地基土的混合料形成一个粘聚体系 ,成为一种坚硬耐久的水泥土骨架 ,使软土硬结成有整体性、水稳定性和一定强度的水泥土柱体。设计按搅拌桩地基承载力公式计算 ,优点是技术合理 ,造价经济 ,施工工艺简单 ,施工中无噪音 ,无环境污染 ,质量较易控制 ,是处理软弱地基适用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水泥土桩已普遍用于多层住宅的地基处理,根据水泥土和夯扩挤密施工法的特点,在对夯扩挤密水泥土桩用于高层建筑地基处理进行研究、阐明其经济合理且安全可行的基础上,在高层住宅工程中进行了尝试,已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对采用低能级强夯以及振冲碎石桩处理后的50dam^3油罐地基,利用充水检验工序对油罐地基进行充水预压,充水历时8个月,以提高地基土承载力,减少油罐使用期间的地基沉降,结果总沉降875mm。通过对预压过程的检测和控制保证了过程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碎石桩是一种散体材料桩,广泛应用于油罐、道路、水池和建筑等工程中处理砂土、粉土、粉质粘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是一种有效而经济的方法。振动沉管碎石桩除具有碎石桩的一切优点外,由于采用振动沉管成桩工艺,使得挤密效果更好。对现有的5种确定碎石桩承载力方法:从基本假定、计算模型、计算公式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通过某大型油罐地基处理工程采用振动沉管碎石桩的工程实例,将5种计算方法的计算结果与规范法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9.
目前采用振冲法加固软粘土地基经验还不多。为了验证在围垦的海涂地基上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油罐底板。罐基边缘沉降;地基中孔隙水压力;地基侧向变形;罐基底面反力等现场测试工作。之后又在吹填土地基上的两个油罐工程中进行了振冲前后的含水量、静力触探、现场十字板和桩载荷试验等测试对比工作。实践证明,用振冲法加固软粘土地基,可提高地基承载力近1倍,加固后的复合地基最终沉降与天然地基相比减少三分之一左右。  相似文献   

10.
根据建筑物的结构、荷载、规模等特点以及地区建筑经验分析比较,对乙类建筑物建议采用灰土挤密桩整片处理,处理厚度需达到地面以下14.70 m,工程实践证明,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可达200 k Pa。对于丙类建筑可采用灰土挤密桩法进行处理,桩顶标高以上应设置300~500 mm厚的灰土垫层,压实系数不应小于0.95。根据地基土特性和建筑物特点,从技术、经济、适用的角度,对地基处理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最终得出结论,灰土挤密桩法和垫层法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1.
覆土式储罐与地上球罐同样可作为储存之用,但与地上球罐有不同的应用价值,如何选择适当的储罐及其附属设备满足工程项目需要,则需考虑诸多因素。相对地上储罐,覆土式储罐较难检测,泄漏风险高且可能污染土壤和地下水,需要较多的维修保养,具有较低的火灾侵袭风险、占地面积较小,与周围相邻设施的安全间距小,不易受到外部突发事故的破坏和影响等特点。用覆土式储罐代替地上球罐储存液化烃,不仅能提高储存安全性,降低建造成本,而且还可以节省占地面积和缩小与周围相邻设施的安全间距。覆土式储罐若能克服维修保养、腐蚀、地震和暴雨等对其的影响,其应用前景还是非常好的。用覆土式储罐取代地上球罐指日可待。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大型油罐罐壁开孔补强的两种常用结构。即补强圈搭接和插入式补强结构。对两种结构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插入式补强结构在降低热处理难度和范围、节约热处理费用等方面具有优势,可在容积l00dam^3以上的大型油罐罐壁开孔补强中广泛采用。  相似文献   

13.
在液化石油气储罐安全阀的工艺计算中,应按火灾时液化石油气吸热蒸发的气体量确定安全阀的泄放量。再按泄放量计算安全阀的喷嘴面积,比较繁琐,因此根据液化石油气的特性,导出了液化石油气储罐安全阀喷嘴面积的简化专用计算公式,并简要介绍了安全阀的选型和安装要点。  相似文献   

14.
针对当前在建设大型石油储罐中,地基处理费用较高等问题,综述了大型石油储罐基础的优化设计和优化施工的要点,强调指出;在地基承载力,地基变形和沉降差基础设计的三要点中,主要是对沉降差的严格控制;在地基处理方法中,采用柱锤冲扩桩加固既安全又节省工程造价,施工质量也容易得到保证,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液化石油气储罐对火灾的热响应及消防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液化石油气储罐在火灾作用下的热响应变化规律。建议消防设计中供给强度进一步通过实验来重新评估和确定。防护方式:对于固定式储罐,建议采用储罐顶部水漫流冷却和固定水炮相结合的方式,同时应设置大小合适的安全阀;对于大型储罐。建议设置自摆的移动水炮;对于移动式储罐,建议采用隔热层保护和安全阀泄压相结合的方式。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液化石油气储罐火灾的发生及发展为灾难性储罐破裂火灾的过程;提出了消防供水设计应满足可向储罐内注水控制泄漏、阻止泄漏的液化石油气蒸气云扩散、防止储罐破裂发生火灾等要求;对储罐固定消防冷却水设置形式进行了分析,指出储罐的固定消防冷却水宜采用顶部淋水与固定水炮相结合的设置形式。  相似文献   

17.
针对省自贡市其附近地区土壤潮湿,地下水位高,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浓度高,微生物多,植被丰富,根茎多等特点,对该地区内新旧埋地储罐记料选用进行了大量试验研究工作,开发了埋地管线,油罐残留沥青处理涂料和配套漆。使用表明,用作埋地金属储罐外壁防具有附着力好,抗水和化学介质,微生物腐蚀能力强,施工方便等优点,是理想的外壁防腐涂料。  相似文献   

18.
混凝土水下油罐的传热分析与数模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毓琛  冯旅平 《石油学报》1988,9(2):117-126
本文研究混凝土水下油罐采用油水置换工艺贮存高凝原油的传热规律,它是工艺设计与结构设计的重要依据.这种传热过程比较复杂,本文基于对贮油罐进行模拟试验和温度场变化规律的大量实测数据,通过分析研究,建立油罐的分区传热模型,用有限差分法对不稳定传热的温度分布和散热量进行数模计算,求得高凝原油在贮存条件下的表观导热系数.为0.325Ti1/2;相应原油的“临界导热温度”Tx为41℃,应用数模计算贮油罐内温度分布和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得到各节点的实测温度与计算值的平均偏差<±1℃,表明分区传热模型较清晰、合理地反映了贮罐内原油、海水、油水界面、罐壁砂套以及环境温度相互间的传热特征;数模还提供了热油通过罐顶、罐壁和油水界面分别的散热量随贮存时间的变化曲线,计算表明,原油通过油水界面的散热量仅占原油总散热量的2.1~3.1%,由此结果进一步论证了油水置换工艺贮存高凝原油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常规堵漏浆易被地层水稀释、置换或冲走,稳定性发生破坏,导致封堵失败,含水漏失层的堵漏一直是世界性难题。为此,研发了一种浓度响应型水触变堵漏剂,其包括浓度响应处理剂SMF及增溶剂SMZ,水触变剂的水溶液流动性好,对混入的水有一定容纳限,在容纳限以内仍能保持好的流变性与稳定性,但当水的混入量超过容纳限后SMF便发生自聚合,沉淀生成具有一定黏稠、挂壁性强和可变性的三维网状结构半固体凝胶,浓度响应范围和容纳限均可以通过调整2种处理剂的配比和加量进行调控,进而研制了新型水触变堵漏技术。水触变桥接堵漏浆能够在流水下滞留,滞留物在水中的黏结力达到1.166 MPa,达到专用黏结剂在空气条件下的黏结能力;水触变固结堵漏浆不被地层水稀释且能在水中固化。该技术在SHB5-15H井应用中成功封堵了含水漏层,且配制简单、安全性好,水下滞留能力强,为解决含水漏层的封堵问题提供了一种便捷安全高效的新型堵漏技术,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