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百草枯染毒大鼠肺组织内Th17细胞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变化及IL-17抗体的中和作用。方法将72只健康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生理盐水)组、百草枯中毒组和抗体中和组,每组24只,雌雄各半。百草枯中毒组和抗体中和组一次性灌胃染毒百草枯(50mg/kg);抗体中和组2 h后腹腔注射3μg/ml的IL-17抗体。分别于染毒后第1、3、7、21天,检测外周血IL-17、IL-6、TGF-β浓度和肺组织中维甲酸孤独核受体γt(RORγt)mRNA的表达水平。观察肺组织的病理学改变。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百草枯中毒组和抗体中和组雌、雄大鼠各时间点血清IL-17、IL-6、TGF-β浓度及肺组织RORγtmRNA的表达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百草枯中毒组相比,抗体中和组雌、雄大鼠第1、3天血清IL-17、IL-6含量及第3、7天血清TGF-β含量以及第1、3、7天肺组织RORγt mRNA表达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雄性大鼠第7天血清IL-17含量及雌性大鼠第21天肺组织RORγt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h17细胞参与了百草枯中毒大鼠急性炎症反应过程,IL-17抗体对急性百草枯致肺损伤具有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阐明Th17细胞特异性RORγt、相关细胞因子IL-17A、IL-6和Treg细胞特异性FOXP3、相关细胞因子IL-10、TGF-β在川崎病不同时期的表达以及与冠状动脉损伤(CAL)、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反应性的关系。方法选择85例川崎病患儿为病例组,3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病例组患儿于开始IVIG治疗前、治疗后3、21 d取外周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外周血细胞因子IL-10、IL-17A、TGF-β及IL-6水平,实时PCR检测RORγt mRNA和FOXP3mRNA表达水平。结果病例组患儿治疗前血中IL-17A、IL-6比对照组儿童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VIG治疗3、21 d后IL-6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IL-17A在治疗3 d后有所下降,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1 d后IL-17A显著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L-1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TGF-β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VIG治疗3 d后IL-10无显著下降(P0.05),TGF-β水平在IVIG治疗前、治疗后3、21 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儿童比,病例组患儿治疗前外周血细胞FOXP3 mRNA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d时FOXP3 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升,RORγt mRNA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3、21 d时Th17的RORγt mRNA表达水平均有所下降,仍高于对照组儿童。川崎病CAL患儿IL-10、IL-17A均高于无CAL患儿,IVIG无反应型的川崎病患儿IL-10及IL-17A均高于IVIG敏感型的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川崎病患儿急性期外周血中Th17的转录因子RORγt以及细胞因子IL-17A、IL-6升高,而Treg细胞特异性FOXP3及其细胞因子IL-10降低;川崎病患儿外周血IL-17A的持续高水平与川崎病IVIG无反应以及CAL有关。本研究为阐明川崎病的发病机制以及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为IVIG无反应以及IVIG治疗的敏感性判断提供了潜在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患儿血液中转录因子维甲酸相关孤儿受体γt(RORγt)mRNA、白介素-17A(IL-17A)、白介素-23(IL-23)表达差异及其意义。方法将某医院2016年7月-2018年7月50例确诊为EV71感染的HFMD患儿分为重症组(15例)、轻症组(35例),20名同龄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液相芯片技术检测血液IL-17A、IL-23细胞因子水平,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RORγt mRNA的表达水平。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重症组患儿血清IL-17A、IL-23细胞因子水平和外周血RORγt 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轻症组及对照组(P<0.05),轻症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手足口病发生发展可能与外周血IL-17A、IL-23浓度升高及Th17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RORγt mRNA表达升高引起免疫系统异常有关,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子痫前期(PE)阴道念珠菌感染孕妇Th17/Treg及其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表达。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武汉市洪山区妇幼保健院和武汉市第三医院收治的149例PE患者,按照阴道念珠菌感染情况分为感染组32例、非感染组117例。收集两组的临床资料;检测患者辅助性T17细胞(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及其特异性转录因子维甲酸相关孤核受体γt(RORγt)、叉头翼状螺旋转录因子(Foxp3)mRNA相对表达水平及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10、IL-17、IL-21、IL-23、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各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结果 感染组患者外周血Th17水平及Th17/Treg比值、RORγt mRNA相对表达水平、IL-6、IL-17、IL-21、IL-23及TGF-β水平高于非感染组,而Treg水平、Foxp3 mRNA相对表达水平、IL-10水平低于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阴道念珠菌感染能影响患者Th17/Treg平衡及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分泌,其与PE可能存在一定关联。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牛王刺(CD)水提液对CIA诱导大鼠Treg/Th17细胞平衡的影响,探讨牛王刺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CIA诱导建立关节炎模型,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组,牛王刺水提液低、高剂量组,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IL-1β、IL-6及TNF-α含量,Western Bolt法检测大鼠滑膜IL-1β,IL-6,TNF-α,IL-17,RORγt,Foxp3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CIA诱导模型组大鼠血清中IL-1β、IL-6及TNF-α水平显著增高(P0.01),滑膜中IL-1β,IL-6,TNF-α,IL-17,RORγt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而Foxp3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牛王刺治疗组的血清中IL-1β、IL-6及TNF-α水平明显下降(P0.05),滑膜中IL-1β,IL-6,TNF-α,IL-17,RORγt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Foxp3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升(P0.05),高剂量组尤为明显。结论:牛王刺可调节CIA诱导关节炎大鼠Treg/Th17细胞平衡,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生成,这可能是牛王刺抗RA的治疗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Th17)以及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OCS3) mRNA的表达状况,探索CHB患者SOCS3 mRNA表达与Th17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1年2—8月于某院门诊就诊的30例CHB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选取同期正常体检者15例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外周血Th17细胞频数,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细胞因子IL-17A和IL-23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法测定外周血SOCS3、维甲酸相关孤儿核受体γt (RORγt) mRNA表达水平,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检测结果。结果 CHB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频数及其效应分子IL-17A、IL-23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Th17细胞频数、IL-17A与HBV DNA水平之间存在正相关(r值分别为0.570、0.563,均P<0.005)。CHB患者外周血SOCS3、RORγt mRNA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者与HBV DNA水平正相关(r值分别为0.662、0.561,均P<0.05)。CHB患者SOCS3 mRNA与RORγt mRNA、Th17细胞频数、IL-17A之间存在正相关(r值分别为0.552、0.626、0.826,均P<0.05)。结论 CHB患者外周血SOCS3 mRNA的异常高表达,可能通过调节RORγt mRNA的表达来影响Th17的分化及其效应分子的分泌。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与不明原因反复胚胎种植失败(RIF)患者辅助性T细胞(Th)1/Th2、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型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月海南现代妇女儿童医院生殖医学科收治接受IVF-ET助孕的不明原因RIF患者100例作为RIF组,均采用酶联免疫试验法测定HCMV-IgM、HCMV-IgG抗体情况,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测定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h17、Treg相关细胞因子ROR-γt、Foxp3 mRNA表达,采血应用酶联免疫法测定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10(IL-10)、干扰素-γ(IFN-γ)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计算IFN-γ/IL-10、IL-17/TGF-β1比值,与同期收治移植后成功妊娠女性30例(成功组)进行对照,比较两组上述参数的差别;RIF组按是否发生HCMV感染分为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比较感染组与非感染组Th1/Th2、Th17/Treg型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差异,探究HCMV感染与RIF患者Th1/Th2、Th17/Treg型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关系。结果 RIF组HCMV阳性率29.00%高于成功组3.33%(P0.05);RIF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ROR-γt高于成功组,血IL-17、IFN-γ、IFN-γ/IL-10比值、IL-17/TGF-β1比值高于成功组(P0.05),Foxp3 mRNA及TGF-β1低于成功组(P0.05);感染组ROR-γt mRNA、IL-17、IFN-γ、IFN-γ/IL-10比值、IL-17/TGF-β1比值高于非感染组(P0.05),Foxp3 mRNA、IL-10和TGF-β1低于非感染组(P0.05);HCMV阳性率与Th1/Th2、Th17/Treg均呈正相关(r=0.595、0.640,P0.05)。结论不明原因RIF患者HCMV活动性感染率较高,伴HCMV感染患者Th1/Th2、Th17/Treg比值更高,向Th1、Th17免疫漂移更明显,整体免疫抑制程度更高,可能是造成胚胎移植排斥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外周血白细胞介素-6(IL-6)/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3(STAT3)信号通路表达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20年3月溧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感染性肺炎患儿设为肺炎组以及同期收治的70例非感染性肺炎患儿设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参与者均测定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Th17)和调节性T细胞(Treg),血清IL-6、IL-17A、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STAT3 mRNA表达水平,分析其在患儿病情严重程度以及预后的临床意义。结果肺炎组患儿Th17细胞、Th17/Treg、IL-6、IL-17A、STAT3 mRNA表达高于对照组,而Treg细胞、TGF-β1低于对照组(P0.001);IL-6、STAT3 mRNA表达与Th17细胞、Th17/Treg、IL-17A呈正相关(P0.05),与Treg细胞、TGF-β1呈负相关(P0.05);重症组患儿Th17细胞、Th17/Treg、IL-6、IL-17A、STAT3 mRNA表达高于轻症组,而Treg细胞、TGF-β1低于轻症组(P0.05);病情严重程度与Th17细胞、Th17/Treg、IL-6、IL-17A、STAT3 mRNA表达呈正相关(r=0.516,0.622,0.457,0.722,0.803;P均0.05),与Treg细胞、TGF-β1呈负相关(r=-0.509,-0.683;P均0.05);预后良好组患儿Th17细胞、Th17/Treg、IL-6、IL-17A、STAT3 mRNA表达低于预后不良组,而Treg细胞、TGF-β1高于预后不良组(P0.05);Th17细胞、Treg细胞、Th17/Treg、IL-6、IL-17A、TGF-β1水平、STAT3 mRNA表达用于预测患儿预后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3、0.778、0.862、0.841、0.836、0.673、0.762。结论感染性肺炎新生儿IL-6/STAT3信号通路异常激活,因其所致Th17/Treg细胞失衡可能是病情发生、进展的重要原因,用于评估患儿预后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与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在哮喘大鼠发病中的作用,及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T1)对其影响。【方法】SD清洁级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卵蛋白(OVA)激发3d组(B)、OVA激发2周组(C)、OVA激发4周组(D)、OVA激发4周后AT1干预组(E)。观察各组大鼠气道结构的病理变化,OVA不同时间激发后,TGF-β1、AngⅡ在哮喘大鼠气道中的表达变化和意义及AT1对其的影响。【结果】哮喘大鼠气道随着OVA激发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发生纤维化,AT1干预后气道纤维化有改善;AngⅡ、TGF-β1表达随OVA激发时间的延长而持续增加。应用AT1后,AngⅡ、TGF-β1表达明显低于D组(P<0.05)。【结论】①AngⅡ、TGF-β1随着气道重塑的病理改变,表达逐渐增加,说明二者对哮喘大鼠的气道重塑有促进作用;②AT1可改善气道重塑过程,可能是通过抑制气道AngⅡ、TGF-β1表达水平达到抗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外周血白介素-17(IL-17)及视黄酸相关的孤儿受体(RORγt)表达对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肝患者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从治疗开始收集0周、12周、24周、48周、72周的血清、全血及肝穿刺标本,检测全血及肝组织RORγt mRNA、IL-17 mRNA及血清IL-17。结果血清或肝脏组织标本中,IL-17 mRNA和RORγt mRNA之间均呈正相关(r=0.93,r=0.96,P0.01)。结论外周血IL-17及RORγt可适度替代肝组织中指标检测用于对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肝患者疗效的预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平喘汤对哮喘大鼠模型气道壁厚度及转化生长因子-β1 mRNA(TGF-β1 mRNA)和Ⅲ型胶原表达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组、地塞米松组、平喘汤组,每组10只。用卵白蛋白(OVA)致敏吸入激发制备哮喘模型。在哮喘激发4周后测量肺组织的TGF-β1 mRNA和气道壁Ⅲ型胶原的表达。结果:模型组TGF-β1mRNA、Ⅲ型胶原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平喘汤组和地塞米松组TGF-β1 mRNA、Ⅲ型胶原表达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气道壁厚度模型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平喘汤组和地塞米松组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平喘汤通过降低TGF-β1 mRNA的过度表达,抑制Ⅲ型胶原的沉积,减轻气道重塑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儿童1型糖尿病(T1MD)外周血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 (Tim-3)、微小RNA-155 (miR-155)表达水平及其与糖代谢紊乱、微炎症状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6月住院治疗的T1MD患儿90例(T1DM组),同期体检健康儿童90例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外周血Tim-3、miR-155、糖代谢指标[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血清C肽(FC-P)]、炎症指标[白细胞介素-1β(IL-1β)、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 (IL-4)、白细胞介素-10 (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白细胞介素-17 (IL-17)]。结果 T1DM组的外周血Tim-3、血清IL-1β、IFN-γ及IL-17水平高于对照组,miR-155、IL-4、IL-10及TGF-β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 T1DM患儿的miR-155与FPG、Hb A1c、FC-P、IL-1β、IFN-γ及IL-17呈负相关性,与IL-10、TGF-β呈正相关性(P 0.05); Tim-3与FPG、Hb A1c、FC-P、IL-1β、IFN-γ及IL-17呈正相关性,与miR-155、IL-4、IL-10及TGF-β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儿童T1MD存在明显外周血Tim-3高表达和miR-155低表达,且与糖代谢紊乱和微炎症状态密切相关,可能作为儿童T1DM早期预测及诊治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柴朴汤调控气道上皮细胞表达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的影响,探讨柴朴汤治疗哮喘的分子机制。方法在2012年12月—2014年1月选取健康雄性SD大鼠进行实验,将大鼠气道上皮细胞均匀等量接种于6孔板上,大鼠气道上皮细胞共分6组:正常血清组(A组),柴朴汤高剂量血清组+哮喘血清组(B组)、柴朴汤中剂量血清组+哮喘血清组(C组)、柴朴汤低剂量血清组+哮喘血清组(D组)、生理盐水血清组+哮喘血清组(E组)、哮喘血清组(F组)。以免疫组织化学法(免疫组化)检测TGF-β1蛋白在气道上皮细胞中的表达。以半定量RT-PCR检测TGF-β1 m RNA的表达。组间差异显著性检验用F检验,两两比较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A组TGF-β1蛋白阳性颗粒的平均光密度(average optical density,AOD)值最低,为(0.25±0.08),B、C、D、E、F组TGF-β1蛋白的AOD值分别为(0.40±0.10)、(0.49±0.06)、(0.60±0.06)、(0.65±0.11)、(0.67±0.12),AOD值依次增高,A组与其余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组与D、E、F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D、E、F组相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TGF-β1 m RNA在A组中表达最低,为(0.47±0.05),B、C、D、E、F组分别为(0.58±0.05)、(0.59±0.04)、(0.66±0.04)、(0.67±0.06)、(0.68±0.06),表达逐渐增加,A组与其余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C组相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E、F三组相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B、C组与D、E、F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哮喘血清刺激气道上皮细胞后使TGF-β1表达上调,而柴朴汤可调控气道上皮细胞TGF-β1表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哮喘患者外周静脉血白细胞介素-17(IL-17)和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收集2014年2月至2016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一七医院呼吸内科72例哮喘急性发作患者为哮喘组,18例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分别进行IL-17、TGF-β2检测,哮喘患者进行规范化梯度治疗3个月后复测IL-17、TGF-β2、肺功能。结果随着哮喘严重程度的增加,患者IL-17、TGF-β2浓度逐渐增加,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逐渐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7.794、27.557、44.993,P0.01)。各组间IL-17、TGF-β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L-17、TGF-β2水平与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BMI)无相关性(P0.05),与FEV1%pred呈负相关(r=-0.794、-0.468,P0.01)。IL-17与TGF-β2水平呈正相关(r=0.527,P0.01)。治疗3个月后,72例哮喘患者IL-17、TGF-β2较治疗前降低,FEV1%pred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619、9.371、12.948,P0.01);IL-17、TGF-β2水平仍高于对照组,FEV1%pred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007、14.501、8.396,P0.01)。结论哮喘患者TGF-β2、IL-17表达水平与哮喘发病呈正相关。TGF-β2、IL-17的测定对哮喘严重程度、炎症水平及气道重建程度的评估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炎症因子表达及白介素-23(IL-23)/白介素-17(IL-17)信号通路的活性变化。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9年3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中心医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96例,按照病情不同程度分为轻度组41例、中度组87例、重度组68例,随机选择10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Ⅲ型前胶原(P-Ⅲ)和Ⅳ型胶原(Ⅳ-C)含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炎症因子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白介素-10(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采用qRT-PCR法检测外周血RORγt mRNA表达,ELISA法检测IL-17和IL-23表达。结果各组肝纤维化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HA、LN、P-Ⅲ和Ⅳ-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中度组和重度组高于轻度组,重度组高于中度组(P0.05);各组炎症因子HMGB-1、IL-10和TNF-α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均高于对照组,中度组和重度组高于轻度组,重度组高于中度组(P0.05);各组RORγt mRNA表达、IL-17和IL-23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高于对照组,中度组和重度组高于轻度组,重度组高于中度组(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炎症因子HMGB-1、IL-10和TNF-α高表达,且Th17表达、RORγt mRNA表达及IL-17和IL-23表达升高,推测炎症因子和IL-23/IL-17信号通路的活性可能是维持乙型肝炎病毒持续性感染的一个机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甲状腺功能正常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患者外周血中细胞因子IFN-γ、IL-4、IL-17A、TGF-β1的表达及其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6年5-7月在烟台毓璜顶医院生殖医学科行IVF-ET治疗的甲状腺功能正常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新鲜周期胚胎移植的ATA~+者17例(ATA~+组),ATA阴性者22例(ATA~-组)。取卵日、移植第5天及移植第14天抽取两组患者的外周血,应用ELISA方法检测细胞因子IFN-γ、IL-4、IL-17A、TGF-β1浓度。观察ATA~+患者外周血中细胞因子IFN-γ、IL-4、IL-17A、TGF-β1的表达及其对IVF-ET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ATA~+组取卵日外周血中IFN-γ浓度明显高于ATA~-组,TGF-β1浓度明显低于ATA~-组(均P0.05)。ATA~+组移植第5天和移植第14天外周血中IL-4浓度均显著低于ATA~-组(均P0.05),IL-17A/TGF-β1比值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取卵日外周血中IFN-γ浓度的增加及TGF-β1浓度的降低是ATA~+患者导致IVF不良妊娠结局产生的原因之一。移植第5天和移植第14天外周血中IL-4浓度的降低是导致ATA~+患者着床率降低的原因,认为IL-4对胚胎着床及临床妊娠起到有利的作用。ATA~+组取卵日、移植第14天外周血中IL-17A/TGF-β1的比值显著增加,表明在ATA~+组患者外周血中向促炎方向转化,是其导致IVF-ET不良妊娠结局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Graves眼病患者外周血中Th17/Treg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和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6年3月本院门诊收治的Graves眼病患者28例和20例正常健康体检者,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外周血中Th17细胞和Foxp3+CD4+CD25+Treg细胞频数;同时检测血清中IL-17A、IL-6、TGF-β和IL-35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外周血Th17/Treg细胞的转录因子(ROR-γt/Foxp3)和功能因子(IL-17A/EBi3)的相对mRNA表达。结果 Grave眼病组外周血Th17细胞的表达百分率、IL-6和IL-17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Foxp3+CD4+CD25+Treg细胞的百分率、TGF-β和IL-35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h17/Treg、IL-17A/IL-35平衡明显失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Grave眼病组的外周血和中的Foxp3和EBi3 mRNA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IL-17A和ROR-γt的mRNA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h17/Treg细胞平衡失调,可能是导致Graves眼病发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FOXP3mRNA、RORγt mRNA在复发性流产(RSA)患者的表达及临床诊断效能。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就诊的RSA患者106例为RSA组,早孕健康女性39例为健康早孕组,健康体检女性42例为健康体检组,实时荧光PCR技术测定各组妇女外周血中FOXP3mRNA、RORγtmRNA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白细胞介素-6、7(IL-6、7)、人胸腺活化调节趋化因子17(CCL17)、CC趋化因子受体4(CCR4)水平;绘制ROC曲线,分析FOXP3mRNA、RORγtmRNA诊断RSA效能。结果:RSA组FOXP3mRNA水平高于健康体检组但低于健康早孕组,RORγtmRNA、IL-6、IL-7水平均高于健康早孕组及健康体检组,CCL17和CCR4水平低于健康早孕组但高于健康体检组(均P<0.05)。ROC曲线分析,FOXP3mRNA联合RORγtmRNA检测诊断RSA的曲线下面积为0.962,敏感性(94.3%)、特异性(92.2%)均高于单一项目检测(P<0.05),准确率达100%。结论:外周血中FOXP3mRNA、RORγtmRNA在RSA患者中表达异常,可能与机体免疫紊乱有关,二者联合检测能获得较高的诊断RSA效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Oxy)对小鼠哮喘肺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血管紧张素II(angiotensinII,AngII)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选用6~8周龄BALB/c小鼠50只,随机分为哮喘组(A),地塞米松治疗组(B),氧化苦参碱20mg/kg组(C)、40mg/kg组(D)、80mg/kg组(E)干预治疗各组10只。采用卵白蛋白(ovalbumin,OVA)加氢氧化铝[AI(OH)3]佐剂致敏的方法制备小鼠哮喘模,HE染色观察肺织病理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中TGF-β1、AngII的表达变化。【结果】HE染色显示,A组肺组织出现明显的炎症反应,其他各组干预治疗后气道炎症反应均轻于A组。A组肺组织中TGF-β1、AngII可见较多阳性表达,B组地塞米松干预后阳性表达明显降低(P0.01)。氧化苦参碱干预治疗后,C组、D组、E组的TGF-β1、AngII阳性表达均较A组降低(P0.01),氧化苦参碱40和80mg/kg组肺组织中TGF-β1、AngII表达减少更显著,C与D,E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氧化苦参碱能减轻哮喘气道炎症,并可抑制哮喘气道TGF-β1、AngII的表达,在哮喘治疗中有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内源性硫化氢(H2S)/胱硫醚-γ-裂解酶(CSE)和一氧化氮(NO)/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体系与支气管哮喘(哮喘)发生关系。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和特异性免疫治疗组,每组10只。采用卵白蛋白(OVA)致敏与激发建立大鼠哮喘模型,并通过OVA雾化吸入法进行特异性免疫治疗。试验结束后比较各组大鼠血浆中H2S、NO含量和肺组织中i NOS活性及CSE m RNA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哮喘组大鼠血浆H2S含量和肺组织CSE m RNA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哮喘组大鼠血浆NO含量和肺组织i NOS活性均升高(P0.05);特异性免疫治疗组大鼠血浆NO及H2S含量、肺组织i NOS活性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SE m RNA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H2S含量与i NOS活性呈负相关(r=-0.517,P=0.027),NO含量与CSE m RNA表达水平亦呈负相关(r=-0.619,P=0.011)结论哮喘的发生与内源性H2S/CSE和NO/i NOS体系失衡相关,特异性免疫治疗可通过调节这两种体系抑制哮喘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