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描述急性百草枯(Paraquat,PQ)中毒老年患者的早期生存状况,探讨影响患者早期死亡的影响因素及其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6年7月收治的84例急性PQ中毒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中毒后72 h内的预后分为早期死亡组(n=24)和早期存活组(n=60)。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应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探讨影响患者早期死亡的相关因素,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各指标对早期死亡的预测价值,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84例患者在中毒后24、48、72 h、2个月内的死亡率分别为7.14%、14.29%、28.57%、61.90%。血液灌流前尿中PQ浓度(OR=2.9 25,9 5%CI为1.450~5.9 00)、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OR=2.725,9 5%CI为1.453~5.112)、血乳酸值(lactic acid,Lac)(OR=2.008,9 5%CI为1.129~3.573)、血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WBC)(OR=1.992,95%CI为1.100~3.608)及服毒剂量(OR=1.581,9 5%CI为1.033~2.419)是急性PQ中毒老年患者早期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其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14、0.890、0.785、0.793、0.717(P0.05)。结论尿中PQ浓度、APACHEⅡ评分、Lac、WBC及服毒剂量可以用来预测急性PQ中毒老年患者早期预后,并有助于临床上制订有效的早期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瞿海龙  麻晓静  张冰  梁璐  彭广军 《职业与健康》2011,27(11):1243-1245
目的探讨影响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预后的因素以及不同种类有机磷农药致死率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96例,对所有患者进行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统计血清胆碱酯酶活力、血液透析、血气分析等情况,对多种因素对患者预后的影响进行统计学分析,并评估不同有机磷农药中毒死亡率的差异。结果 96例患者中20例死亡,不同有机磷农药死亡率不同。APACHEⅡ评分与呼吸衰竭、患者死亡有关(OR值分别为1.194,1.273,P均<0.01)。马拉硫磷、辛硫磷、乐果、敌百虫死亡率为零,稻丰散为15.4%,甲胺磷为21.1%,氧化乐果为40.0%,甲拌磷为50%。血液透析对有机磷农药中毒预后无明显作用。结论 APACHEⅡ评分是判断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预后的有效指标,不同有机磷农药中毒死亡率不同。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 Ⅱ)评分对有机磷中毒患者病情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有完整记录出入院APACHE Ⅱ评分的287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回顾分析不同临床状态时的APACHE Ⅱ评分,建立回归模型,估算有机磷中毒患者的病死率,并与实际病死率比较.结果 存活病例的APACHE Ⅱ评分(12.74±5.76)明显高于死亡病例(23.26±5.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APACHE Ⅱ评分(2:4.85±6.34)明显高于非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14.28±7.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87例有机磷中毒患者的预计病死率为12.19%,与实际病死率(9.9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PACHE Ⅱ评分结果与机磷中毒患者的临床危重程度一致,有助于对患者病情的评估.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和血清胆碱酯酶在评估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状态及预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7年5月解放军第180医院收治的150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依照患者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重度患者组(n=49)、中度患者组(n=47)和轻度患者组(n=54),比较3组患者血清中胆碱酯酶、血糖、肌酐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GCS评分与APACHEⅡ评分,并分析两种评分和血清胆碱酯酶与死亡相关性。结果 3组患者服用高毒类有机磷农药比例越大、服毒量越多、服毒至急救时间越长,中毒越严重,且3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中毒程度加重,3组患者血清中胆碱酯酶水平下降,血糖、肌酐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上升,3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中毒程度越重,GCS评分越低和APACHE II评分越高,每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GCS评分与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死亡呈负相关性(r=-0.2132,P0.05),APACHEⅡ评分、血清胆碱酯酶与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死亡呈正相关(r=0.321、0.446,均P0.05)。结论 GCS评分、APACHE-II评分以及血清胆碱酯酶能够较好反映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病情状态及死亡率评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与全血胆碱酯酶(ChE)活性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的预后评估价值。方法计算279例AOPP患者入院时、机械通气(MV)患者脱机当日APACHEⅡ评分并测定第1、2、3、7天,最后一次及MV患者脱机当日的全血ChE。结果(1)APACHEⅡ评分>26分,患者病死率明显增加,APACHEⅡ评分>30分患者病死率达100%。(2)有中间综合征(IMS)组和非IMS组全血ChE相比:第1天无显著差异,第3天有显著差异(P<0.01)。(3)存活患者与死亡患者相比:入院时和末次全血ChE均有显著差异(P<0.01)。(4)机械通气病人脱机时全血ChE与上机时相比显著增加(P<0.01)。结论APACHEⅡ评分可以作为评价重症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一个重要指标,大于26分预示病人预后较差。全血ChE变化与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程度及其病情变化呈正相关,全血ChE的水平可能是判断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预后的一个重要参数,可作为临床观察的有效指标,对机械通气的病人脱机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有机磷农药急性中毒患者进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并计算氯解磷定总用量,分析二者之间的量化关系.方法:对91例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患者进行救治,取中毒后第一个24小时内,病情最严重时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的分值,痊愈后计算出PAM.Cl总用量,找出其中的内在联系.结果: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救治过程表明,APACHE-Ⅱ评分多少与氯解磷定总用量成正相关.结论:通过APACHEⅡ评分系统可初步估算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氯解磷定总用量,有利于指导临床用药,减少盲目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临床多指标联合预警诊断颅脑创伤住院患者并发肺部感染模型。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江苏省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206例中重型颅脑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肺部感染组107例和未感染组99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生命体征、血常规、凝血功能、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血清降钙素原(PCT)等指标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肺部感染的多指标联合预警诊断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指标诊断肺部感染的临床价值。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APACHEⅡ评分(OR=3.031)、体温(OR=3.983)、呼吸频率(OR=1.709)、hs-CRP(OR=2.328)、 PCT(OR=2.809)是颅脑创伤住院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回归系数由大到小依次排序建立回归方程为Y=-2.405+1.382×体温+1.109×APACHEⅡ评分+1.033×PCT+0.845×hs-CRP+0.536×呼吸频率,该模型对颅脑创伤住院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预测价值:当Y≥2.30,灵敏度为92.50%,特异度为88.90%。此模型预测本研究纳入的206例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概率为53.40%(110/206),实际发生率为51.94%(107/206),一致性较高(Kappa系数=0.815)。各指标对肺部感染的预测价值由高到低依次为:体温、PCT、hs-CRP、APACHEⅡ评分、呼吸频率。结论由体温、APACHEⅡ评分、PCT、hs-CRP和呼吸频率建立的多指标联合预警诊断模型准确度高,对颅脑创伤住院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早期预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187例急性有机磷中毒(AOP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中毒性心脏病的诊断标准分为无心肌损伤组(113例)和心肌损伤组(74例)。两组服毒量、中毒后就诊时间、APACHEⅡ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WBC计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损伤组NLR与肌钙蛋白I(cTnI)呈正相关(r=0.271,P0.01)。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服毒量(OR=1.102)、中毒后就诊时间(OR=2.012)、WBC计数(OR=1.203)和NLR(OR=1.089)为AOPP心肌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平均病情严重程度评分(ASIS)与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系统Ⅱ评分(APACHEⅡ)对重症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比较二者评价效力的优劣。方法收集2017年2月-2017年8月医院ICU收治的符合纳入条件的682例重症监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结局分为死亡组和生存组,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ASIS和APACHEⅡ评分,比较两组评分对预后结局差异性,通过比较二者ROC曲线下面积(AUC)从而判断ASIS与APACHEⅡ评分对重症患者预后结局的评估能力;同时,分别建立两种评分的Logistic预测模型并利用HosmerLemeshow(H-L)统计方法验证拟合优度。结果死亡组患者ASIS和APACHEⅡ评分结果分别为4.0(3.0~5.0)分和23.0(15.5~28.0)分,而生存组分别为2.0(1.0~3.0)分和12.0(8.0~17.0)分,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ASIS和APACHEⅡ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0(95%CI:0.736~0.864)和0.821(95%CI:0.759~0.883),二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464,P0.05),两种评分对于死亡的预测均有一定准确性且效力相当;ASIS与APACHEⅡ评分预测模型的校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种模型均能较好地预测患者的死亡风险。结论 ASIS评分是一种便捷的评分方法,与APACHEⅡ评分一样,能够对重症监护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不良预后进行有效评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评估评分(SOFA)、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LS)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的预后评估价值.方法 59例诊断为VAP患者,分别在入院第一个24 h及发生VAP第一个24 h进行APACHEⅡ、SOFA及CPIS评分.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ROOC))与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三种评分系统对VAP患者预后的预测能力.结果 死亡组发生VAP第一个24 h的APACHEⅡ、CPIS及SOFA评分的分值均明显高于存活组.发生VAP第一个24 h内的APACHEⅡ、SOFA及CPIS评分AUROOC分别为0.81、0.72、0.7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生VAP第一个24 h的APACHEⅡ>16分是预测VAP患者的独立相关因素(OR值为5.1;95%CI为1.3-18;p值为0.019).结论 发生VAP第一个24 h内的APACHEⅡ评分可作为预测VAP患者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急性有机磷中毒的患者采用长托宁进行救治并观察临床疗效,探讨急性有机磷中毒的最佳治疗方案,为临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长托宁和阿托品进行救治的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的资料,对两组患者的用药次数、阿托品化或长托宁化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胆碱酯酶(Ch E)活性恢复70%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总有效率、病死率等进行观察,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阿托品组治疗有效率为92.47%(221/239),病死率为3.77%(9/239),并发症发生率为27.20%(65/239);长托宁组治疗有效率为96.59%(283/293),病死率为1.02%(3/293),并发症发生率为6.48%(19/293);长托宁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阿托品组(χ~2=4.477,P0.05),死亡率低于阿托品组(χ~2=4.489,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阿托品组(χ~2=42.468,P0.05)。与阿托品组比较,长托宁组的用药次数少,长托宁化时间、胆碱酯酶(Ch E)活性恢复70%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少,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托宁救治急性有机磷中毒,可以迅速缓解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ICU患者经口气管插管拔管后发生获得性吞咽障碍(ASD)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医院重症医学科行经口气管插管并成功拔管的1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发生ICU-ASD的危险因素[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吸烟史、血糖、血压、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插管时间、是否二次插管],并将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资料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180例患者,72例(40.0%)发生ICUASD;年龄>50岁(OR=2.358,95%CI 2.022~4.734)、APACHEⅡ评分高(OR=1.298,95%CI 1.187~2.351)、插管时间长(OR=1.061,95%CI 1.053~1.136)是发生ICU-AS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ICU-ASD发生率较高,年龄>50岁、APACHEⅡ评分高、插管时间较长是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医护人员对有此类特征的患者应提前进行临床干预,拔管后应尽早行吞咽功能评估或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农药中毒的流行病学分布及影响其预后的危险因素,为急性农药中毒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以2002-01至2013-12海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619例急性农药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急性农药中毒的流行病学分布、治疗费用及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619例患者,男女之比为1∶1.48,年龄主要集中在20~40岁(48.14%),职业以农民为主(33.76%)。主要为百草枯中毒(33.60%)、杀鼠药中毒(24.56%)和有机磷中毒(24.23%),其中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最差,并且其接诊例数和治疗费用呈增加趋势;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包括入院状况(OR=1.884)、百草枯中毒(OR=4.509)、抢救次数(OR=12.349)。结论对于急性农药中毒的防治,应推进其诊疗新技术、项目的实践和应用,做好常规诊疗应急预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乳酸(Lac)、胆碱酯酶(sCHE)在重症肺部感染患者中的表达意义及预测机械通气撤机结局的价值。方法选取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17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重症肺部感染患者55例(重症组)、非重症肺部感染患者50例(非重症组)。对比两组血清SOD、Lac、sCHE水平、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价系统Ⅱ(APACHEⅡ)、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重症组均给予机械通气治疗,根据撤机结局分为撤机成功患者、撤机失败患者,比较不同撤机结局患者血清SOD、Lac、sCHE水平,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对撤机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重症组血清Lac水平高于非重症组,SOD、sCHE低于非重症组(P0.05);重症组APACHEⅡ、CPIS高于非重症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Lac(r_1=0.553,r_2=0.718)与APACHEⅡ、CPIS评分呈正相关,SOD(r_1=-0.476,r_2=-0.402)、sCHE(r_1=-0.537,r_2=-0.576)与APACHEⅡ、CPIS评分呈负相关(P0.05);撤机前,撤机成功患者血清Lac水平低于撤机失败患者,SOD、sCHE水平高于撤机失败者(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三者联合预测撤机结局AUC(0.923)Lac(0.806)sCHE(0.768)SOD(0.745),敏感度为92.31%,特异度为85.71%。结论血清SOD、Lac、sCHE与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病情及感染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机械通气撤机结局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Meta分析明确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中心静脉导管血流感染(CRBSI)的危险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CBM、CNKI、WanFang Data数据库中关于ICU患者CRBSI危险因素的研究文献,应用RevMan 5.3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有12篇,总样本量为14 422例,5篇队列研究,7篇病例对照研究,NOS评分为4~6分。Meta分析结果显示:导管留置时间(WMD=12.25,95%CI=5.55~18.94)、多腔导管(OR=3.52,95%CI=1.46~8.52)、股静脉置管(OR=2.44,95%CI=1.34~4.46)、肠外营养(OR=2.47,95%CI=1.18~5.21)、住ICU的时间(WMD=10.01,95%CI=4.17~15.85)、APACHEⅡ评分(WMD=4.46,95%CI=1.25~7.66)、合并糖尿病(OR=1.83,95%CI=1.08~3.09),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导管留置时间、多腔导管、股静脉置管、肠外营养、住ICU的时间、APACHEⅡ评分、合并糖尿病是ICU患者CRBSI危险因素。因纳入研究总体方法学质量一般,尚需设计严谨、大样本的前瞻性队列研究对结果进行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继发胰腺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为早期预防继发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将169例患者依据是否继发胰腺感染分为感染组(35例)和未感染组(13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来筛选危险因素。结果 SAP继发胰腺感染的发生率为20.7%(35/169);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PACHE II评分(OR=2.494)、机械通气时间(OR=1.931)、胰腺外部感染(OR=3.963)、多器官功能衰竭(OR=7.043)、入院WBC(OR=2.307)为继发感染的危险因素,而血钙水平(OR=0.638)则为继发感染的保护因素。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继发胰腺感染的发病率仍然较高,继发感染将严重影响SAP患者的预后;影响继发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包括APACHE II评分、呼吸机机械通气时间、胰腺外部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入院WBC及血钙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系统评价鲍氏不动杆菌血流感染(ABB)患者死亡的相关因素。方法检索Pub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Wanfang)以及维普信息资源系统(VIP)中建库至2018年1月发表的相关文献,由2名研究员独立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及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5.3和Stata14.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文献39篇。Meta分析显示,感染性休克(OR=5.17,95%CI:3.06~8.73)、MDR-ABB(OR=6.76,95%CI:2.85~16.03)、Pitt菌血症评分(OR=1.74,95%CI:1.21~2.52)、CR-ABB(OR=3.08,95%CI:1.35~7.04)、入住ICU(OR=2.57,95%CI:1.22~5.43)、使用呼吸机(OR=3.94,95%CI:2.80~5.54)、APACHE II评分(OR=1.19,95%CI:1.15~1.23)、中性粒细胞缺乏(OR=5.48,95%CI:2.95~10.20)、免疫抑制(OR=4.60,95%CI:2.17~9.76)、恶性肿瘤(OR=4.12,95%CI:2.81~6.03)、不当的抗菌药物治疗(OR=4.73,95%CI:3.16~7.08)、SOFA评分(OR=1.35,95%CI:1.24~1.46)、ABB来源于呼吸道(OR=3.30,95%CI:2.17~5.03)等为ABB患者死亡的相关因素。结论感染性休克、MDRABB、Pitt菌血症评分、CR-ABB、入住ICU、使用呼吸机、APACHE II评分、中性粒细胞缺乏、免疫抑制、恶性肿瘤、不当的抗菌药物治疗、SOFA评分、血流感染来源于呼吸道等13个因素与ABB患者死亡密切相关。识别可控制的相关因素并进行干预,对降低ABB患者死亡率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盐酸戊乙奎醚与阿托品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的效果.方法 纳入盐酸戊乙奎醚与阿托品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的随机对照研究.检索相关文献共195篇,其中19篇共1887例患者纳入该研究中.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进行评价.结果 Meta分析表明,盐酸戊乙奎醚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的死亡率为1.6%,阿托品为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OR=0.28(95%CI0.16~0.48)(P<0.01);盐酸戊奎醚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阿托品,药物中毒的OR=0.22(95%CI0.14~0.34)(P<0.01);躁动发生率的OR=0.17(95%CI 0.06~0.52)(P=0.002).结论 盐酸戊乙奎醚用于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可能比阿托品更利于降低死亡率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入院前相关因素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结局的影响,为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生命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对468名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选择13个可能影响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入院前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再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筛出影响急性脑梗死预后的主要因素。结果年龄70岁(OR=2.506,95%CI:1.832~3.291)、肥胖(OR=1.204,95%CI:0.896~1.541)、有糖尿病史(OR=4.338,95%CI:2.738~5.860)、入院时间为6~24小时(OR=3.113,95%CI:1.725~4.248)和24小时(OR=5.381,95%CI:3.477~6.973)是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加强急性脑梗死高风险人群健康管理,加强急性脑梗死知识宣教,建立畅通的患者抢救"绿色通道"和专科门诊,对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陕西地区高龄COPD(慢性阻塞性肺病)伴肺部感染人群ABA(鲍氏不动杆菌)的分布特征及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2015年01月至2019年11月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及陕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 078例高龄COPD患者,分为ABA感染组63例与非ABA感染组1 015例。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患者基本信息,对比两组患者预后结局。患者基线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因素采用Logistic分析。结果感染组病死率[12.70%(8/63)]明显高于非感染组[4.43%(45/1 015)](χ~2=8.670,P=0.003)。两组在年龄、APACHE II评分、糖尿病、PCT及ICU住院时间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存活患者55例,好转出院42例,需延长住院13例,死亡8例。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APACHE II评分(OR=3.480,95%CI:1.154~10.491)、糖尿病(OR=2.732,95%CI:1.297~5.753)、血清高水平PCT(OR=6.334,95%CI:1.142~35.129)及ICU住院时间(OR=3.773,95%CI:1.087~13.100)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ABA感染与年患者龄、APACHE II评分、糖尿病、PCT及ICU住院时间相关,APACHE II评分、糖尿病、PCT及ICU住院时间影响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