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和针刺对生物电信号影响。方法:将60例面神经麻痹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四针八穴透刺法,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法,两组分别都用House-Brach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标准和针刺前后、疗程前后的生物电信号的中心距数值评定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功能分级和生物电信号均有提高,透刺组优于对照组。生物电信号量化反应出针刺产生的疗效。结论:量化了针刺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笔者自 1 990年~ 2 0 0 0年共治疗面神经麻痹患者 1 36例 ,均采用透刺法治疗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1 36例中男性 72例 ,女性 64例 ;年龄 5~ 77岁 ;病程 1天~ 5个月。患者均有患侧表情肌不能随意运动 ,不能蹙眉、闭眼和皱额 ,鼻唇沟变浅及口角向健侧歪斜等症状。治疗方法取穴太阳、鱼腰、阳白、丝竹空、颊车、地仓、人中、下关、牵正、承浆、四白、合谷、腕针 2区 ,以上均取患侧穴位。透刺法 :以地仓为中点 ,持针以 1 5度角从颊车透地仓、承浆透地仓、人中透地仓、下关透牵正 ;以太阳穴为进针点 ,从太阳穴进针斜向丝竹空 ,另取…  相似文献   

3.
笔者自1986年以来,运用透刺疗法为主,配合电针及TDP灯照射治疗面神经麻痹197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197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性119例,女性78例;年龄最大的68岁,最小的11岁;病程最短的2天,最长的2年半,其中3个月以上的115例。左侧面瘫86例,右侧面瘫111例。2 治疗方法选穴:第1组:大阳透颧、地仓透颧、颊车透颧,即太阳、地仓、颊车三针的针尖均向颧透刺,使三针针尖相对,并加上针攒竹、翳风、牵正;第2组:地仓透颊车、阳白透鱼腰、丝竹空透瞳子,迎香透鼻根,并加上针风池、合谷。随症加减:若眼睛涩痛,迎…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透刺法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其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针刺手法采用“透刺法”,发病一周内采用浅刺留针15分钟,一周后深刺留针30分钟。结果:痊愈35例,占87.5%;显效4例,占10%;有效1例,占2.5%,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结论: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治疗越早效果越好痊愈越快,采用透刺法,取穴少,针感范围大,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透刺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22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笔者采用透刺电针的方法 ,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2 2例 ,效果满意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均排除脑血管疾病、肿瘤、白血病等所致的面神经麻痹 ,符合急性非化脓性面神经炎诊断。 2 2例中 ,男 1 3例 ,女 9例 ;年龄最小 1 7岁 ,最大 6 2岁 ,以 3 0~ 5 0岁段最多 ;为急性发病的单侧面神经麻痹 ;病程 9~ 2 5天 ,最长 1例 46天 ;全经药物治疗无效。2 治疗方法  取穴 :患侧翳风、下关、颊车、地仓。  针法 :患者坐位或仰卧 ,局部皮肤常规消毒 ,右手持 2寸毫针 ,左手拇、食指捏起翳风穴皮肤 ,快速刺入皮下后向牵正穴透刺 1 .5…  相似文献   

6.
透刺滞针术治疗面神经麻痹2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面神经麻痹亦称Bell麻痹 ,茎乳孔内面神经的非化脓性炎症所致的一种急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单侧 (极少双侧 )面部表情肌突然瘫痪 ,前额皱纹消失 ,眼裂扩大 ,鼻唇沟平坦 ,口角下垂 ,面部被牵向健侧等。本病起病急骤 ,任何年龄组均可发生 ,但青年人多见 ,在中医学称为“口僻”、“口”、“口眼歪斜”、“面瘫”等。笔者自 1 995年 1 0月至 2 0 0 1年 1 0月采用透刺滞针术手法治疗面神经麻痹 2 0例 ,疗效显著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病例 2 0例均为门诊病人 ,男性 1 2例 ,女性 8例 ;年龄最小 1 8岁 ,最…  相似文献   

7.
透刺法加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8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或称贝尔氏(BeⅡ)麻痹,属于中医学之"口僻"、"口眼歪斜"等范畴.本病为针灸推拿科临床常见疾病,如治疗不当可留下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8.
缪刺结合刺络拔罐法治疗顽固性面神经麻痹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缪刺结合刺络拔罐法治疗顽固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面部肌电位及穴位微循环的影响.方法:对50例顽固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采用缪刺结合刺络拔罐法治疗作为治疗组.30例传统针刺法作为对照组,并于治疗前及治疗3疗程后进行面部肌电位检测及穴位微循环参数的检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痊愈率为5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痊愈率为33.33%.结论:缪刺结合刺络拔罐法治疗顽固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显著,其机制可能与减少病理电位、改善患者局部微循环损伤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9.
赵钟 《辽宁中医杂志》2009,(10):1782-1782
目的:观察缪刺结合刺络拔罐法治疗顽固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面部肌电位及穴位微循环的影响。方法:对50例顽固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采用缪刺结合刺络拔罐法治疗作为治疗组,30例传统针刺法作为对照组,并于治疗前及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面部肌电位检测及穴位微循环参数的检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痊愈率为5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痊愈率为33.33%。结论:缪刺结合刺络拔罐法治疗顽固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显著,其机制可能与减少病理电位、改善患者局部微循环损伤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10.
透刺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邱晓虎  谢晓焜  谢昆 《中国针灸》2006,26(4):287-289
目的寻找和探讨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更为有效的透刺方法。方法按首诊先后顺序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0例,以阳白透头维,阳白(原穴略上)透上星、丝竹空透鱼腰、牵正透迎香、地仓透颊车、迎香与颊车互透,使透刺方向与局部瘫痪肌束约呈45°角。对照组45例,选穴基本同治疗组,常规透刺,以阳白透鱼腰,攒竹透鱼腰,地仓与颊车互透,牵正透地仓,四白透迎香。结果治疗组痊愈率76.0%,愈显率92.0%;对照组痊愈率55.6%,愈显率75.6%。两组痊愈率、愈显率及痊愈者所需疗次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透刺方向与瘫痪肌束呈45°角的刺法更利于面瘫的恢复,疗效更高。  相似文献   

11.
面瘫,俗称口眼(口,内)斜,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周围性面神经炎.笔者近年来以透刺面部为主结合拔罐治疗本病30例,并与常规治疗的20例作对照,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浮针联合物理疗法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2年4月~2023年4月我院收治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20例。两组患者均给于常规药物治疗,联合组采用浮针联合物理治疗,对照组采用物理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及治疗4周Portmann评分,治疗前、治疗4周后患侧面神经肌电图检测面神经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AMP)波幅、瞬目反射R1潜伏期,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周、4周,两组患者的Portmann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联合组Portmann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MAP波幅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R1潜伏期均较治疗前降低,联合组R1潜伏期短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及物理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浮针疗法可显著改善面神经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3.
头穴透刺治疗脑卒中临床研究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脑卒中2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头穴项颞前斜线透刺120例,头针焦氏运动区治疗60全我为对照①组,体针治疗60例为对照②组。治疗30天后,分别对症状、体征、脑血管血液动力学指标治疗前后进行观察对照。结果提示本法对脑卒中症状体征的改善、肢体功能活动恢复、脑部血液循环改善有一定疗效,治疗组与对照①组、对照②组比较治疗效果,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对照①组与对照②组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相似文献   

14.
《辽宁中医杂志》2016,(11):2379-2382
目的:观察朱琏兴奋Ⅱ型手法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疗效。方法:将170例患者随机分为朱琏手法组85例,普通针刺组85例。朱琏手法组采用朱琏兴奋Ⅱ型手法;普通针刺组采用平补平泻手法,两组均加艾灸治疗,每天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天,经3个疗程治疗后,采用《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中西医结合评定及疗效标准(草案)》观察判断每1个疗程临床疗效,同时观察比较疗程的长短。结果:面神经功能评分朱琏手法组第1疗程(64.76±25.44)分、第2疗程(85.51±21.15)分、第3疗程(92.71±13.52)分,普通针刺手法组第1疗程(51.86±25.81)分、第2疗程(74.45±22.85)分、第3疗程(86.24±18.87)分,朱琏手法组评分提高大于普通针刺组(P0.05或P0.01);面神经功能分级评定朱琏手法组第1疗程(2.78±1.13)级、第2疗程(1.78±0.98)级、第3疗程(1.51±0.77)级,普通针刺组第1疗程(3.29±1.13)级、第2疗程(2.32±1.06)级,第3疗程(1.86±0.93)级,治疗后朱琏手法组神经功能分级评定降低大于普通针刺组;(均P0.01);朱琏手法组第1疗程、第2疗程、第3疗程临床疗效均优于普通针刺组,(均P0.01);朱琏手法组第2疗程治愈率52.94%、第3疗程治愈率67.06%,普通针刺组第2疗程治愈率28.24%、第3疗程治愈率43.53%,朱琏手法组治愈率高于普通针刺组(均P0.01)。朱琏手法组的疗程为(2.31±0.74)个疗程,普通针刺组的疗程为(2.59±0.70)个疗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朱琏兴奋Ⅱ型手法治疗周围性面瘫在改善面神经功能上优于普通针刺组;在临床疗效上朱琏兴奋Ⅱ型手法优于普通针刺组;在治愈率及缩短治疗时间上朱琏兴奋Ⅱ型手法优于普通针刺组。  相似文献   

15.
半刺加拔罐治疗陈旧性面神经麻痹3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半刺加拔火罐治疗陈旧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6 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采取半刺加拔火罐 ;对照组采用神经生长因子取完骨穴注射结合针刺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愈 6例 ,好转 18例 ,无效 6例 ,对照组治愈 2例 ,好转 10例 ,无效 18例 ,两组有效率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结论 半刺加拔火罐治疗陈旧性面神经麻痹 ,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面瘫八透法”治疗恢复期周围性面瘫35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面瘫八透针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对近六年间356例门诊患者采用面瘫八透法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及临床推广可操作性。结果总有效率为96.6%,无并发症。结论周围性面瘫的恢复期治疗中面瘫八透法的透刺针法,疗效肯定,操作简便易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合谷刺与反合谷刺"对顽固性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从临床工作中,收集病程>2个月的周围性面瘫,均采用"合谷刺与反合谷刺"法进行治疗。结果:经过8个疗程治疗后,治愈29例,占90.62%;显效2例,好转1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结论:"合谷刺与反合谷刺"对顽固性周围性面瘫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热补针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小儿脑瘫的疗效。方法:将40例小儿脑瘫患儿随机分为康复组19例,针刺结合康复组21例,康复组患儿采用康复训练进行治疗,针刺结合康复组患儿采用热补针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针刺治疗体针取百会、哑门、曲池、环跳、三阴交等穴,施热补针法,不留针;头针取智三针、脑三针、运动区、平衡区等穴,不提插捻转,留针1 h。均隔日1次,3个月为1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采用粗大运动功能评价量表(GMFM)和脑瘫患儿综合功能评定量表进行功能评定。结果:康复组与针刺结合康复组显效、无效和有效率分别为12(63.16%),18(85.71%);7(36.84%),3(14.29%);63.16%和85.71%,针刺结合康复治疗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单纯康复治疗组(P<0.05)。两组治疗前比较GMFM评分和脑瘫综合功能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GMFM评分和脑瘫综合功能评分均有显著增加(P<0.01);针刺结合康复治疗的增加幅度明显高于单纯康复组(P<0.01)。结论: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提高脑瘫患儿的综合功能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19.
多针浅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解决针刺治疗面瘫的取穴、深浅及时机等问题,并与对照组比较,明确疗效,达到规范技术操作及推广应用的目的.方法:将336例周围性面瘫患者按病程不同分为发展期(1~7 d)多针浅刺治疗组(168例)和静止期(8~20 d)多针浅刺对照组(168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8.81%,对照组有效率94.05%,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发展期多针浅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优于静止期进行治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透刺联合常规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89例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抽签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常规针刺,患侧地仓、颊车、下关、听会、水沟、承浆、迎香、攒竹、鱼腰、阳白、丝竹空、承泣,双侧合谷、冲阳、足三里;耳后疼加翳风,头疼加太阳;浅刺,留针30min,行针1次/10 min,连续针刺6d休息1d,第2个疗程隔日1次。治疗组45例前3d常规针刺、浅刺,第4d结合透刺法,嘴角歪斜、不能鼓腮、流涎,针刺地仓透颊车;面部肌肉僵硬、无表情,地仓透巨髎、四白、承泣;不能闭眼,皱眉、攒竹透眉冲,鱼腰透阳白、头临泣,丝竹空透耳和髎;均取患侧,留针30min,不行针,透穴刺沿皮下,不易深,否则增加患者痛苦而无益于病情,不易过浅,过浅则易穿透皮肤,起不到治疗作用。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14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面神经功能、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27例,显效1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7.78%。对照组痊愈31例,显效5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1.82%。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透刺联合常规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