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s)具有许多独特优势,如可设计的丰富的结构类型、比表面积大、孔道尺寸可控、功能化容易等,目前已被用于同位素分离研究。针对硼同位素分离,采用水热法合成了2种水稳定的MOFs,分别为MIL-101(Cr)和Cu-BTC,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分析,包括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N_2吸附脱附曲线和热稳定分析(TGA),结果如图1、2所示。由图1a、2a可看出,材料的衍射峰的位置  相似文献   

2.
文章论证了我国第一座快堆FFR一次辅助系统阻塞计冷却系统的设计方案;并根据FFR一次辅助系统中阻塞计的设计参数、工作条件,实验给出和模拟不同阻塞计维持功率的情况下,氮气冷却系统的温度特性曲线;分析了此氮气冷却系统的热交换能力,实验证明该氮气冷却系统能够保证FFR一次辅助系统阻塞计以程控模工作。  相似文献   

3.
基于流动和传热关联式的印刷电路板式换热器的几何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动力工程》2016,(3):106-109
印刷电路板式换热器(PCHE)是一种紧凑型换热器。基于流动和传热关联式,对PCHE几何尺寸的设计方法进行探索。对换热器设计输入进行分析,并在Matlab计算平台上编写计算程序对特定换热功率和压降要求的PCHE进行尺寸设计。通过与FLUENT15.0计算结果对比,验证计算程序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磁聚焦系统是电子直线加速器的重要组成部分,10 MeV电子直线加速器的磁场聚焦系统主要依据加速管轴线上的磁场分布进行工程设计。 1 设计要求 依据束流动力学理论计算的结果(图1)进行设计。 图1 理论磁场曲线图 2 聚焦元件布局 根据理论磁场曲线,在加速管上布置6个聚焦线圈  相似文献   

5.
阻塞计是监测钠中杂质浓度水平的最重要的在线测量仪表,为提高阻塞计的测量精度,提出了一种新的校准方法--冷阱控制法。实验通过控制冷阱冷点温度来控制钠中杂质的饱和温度,进而对阻塞计进行校准。实验中采用闭环控制模型准确控制了冷阱冷点的温度,冷阱冷点温度的波动范围为±0.5 ℃。共进行了28组实验,通过实验得到了阻塞温度的经验校准曲线。阻塞温度经校准后,校准值与理论值间偏差的范围为-0.654~0.653 μg/g,平均绝对偏差为0.298 μg/g,平均相对标准偏差为4.40%,校准曲线的残差概率图散点基本上呈直线趋势,残差服从正态分布,校准曲线的可信度较高。冷阱控制法较为简单,易于推广,该方法对阻塞计校准后,可提高其测量准确度。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单棒式自补偿γ量热计(以下简称新型γ量热计)的设计及其在游泳池堆(SPR-300)和高通量工程试验反应堆(HFETR)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由于工程需求,急需进行钠冷快堆阻塞计的国产化设计,因此针对国产阻塞计设计了其控制系统。通过应用一体化PLC(可编程序控制器)、PID(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变频调速和总线通讯等技术,设计了一套移动式一体化控制装置。使用该装置能按照工艺流程实现对工艺设备的一体化控制,并能方便地被移动至钠回路现场,完成阻塞温度的自动测量。  相似文献   

8.
《核技术》1982,(5)
通常,核径迹滤膜的蚀刻方法有化学法和电化学法,至今尚未看到电子束蚀刻法的报导。我们以高压透射电镜(HitachiH-700)观察由裂变碎片制得的PET(聚酯)核滤膜(见图1)时发现,0.2MeV的电子束辐照具有明显的蚀刻作用。图2表明,随着时间的增加,不同束流时的孔数和孔尺寸皆明显增长。显然,即使采用20μA束流,孔尺寸也显得不很均匀。以后,我们将束流降为11~13μA,孔尺寸的均匀性就大为改善。由图2C可见,总的变化趋势相同,  相似文献   

9.
我们使用CH 4型质谱计做空气和类似样品中的氨成分(~5ppm)分析时,从电子倍增器的输出观察到,在相当宽的轻质量数区域内,有一背景底线,其高度与微小~4He~ 峰相当,见图1。  相似文献   

10.
采用风机冷却速率自动调节系统,解决低阻塞温度的测量问题,给出不同阻塞温度下自动阻塞计的温度和流量测量曲线。温度和流量的数据采集采用IMP分散式数据检测与控制系统以消除干扰,提高测量精度。阻塞计的工作过程基本上由微机控制自动进行。  相似文献   

11.
本文概括地介绍了核磁共振原理在磁场测量方面的应用,仪器结构及工作原理图。本仪器的测量范围为2200—10500奥斯特,其测量的准确度决定于测量频率的精确度。因目前采用528型外差式波长计,故准确度为1×10~(-4)。在本文中还提到了在试验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及今后改进的方向。此仪器为可携式,全部由国产元件制成。  相似文献   

12.
氡子体气溶胶粒径是氡子体内照射剂量转换系数关键参数,研制氡子体气溶胶粒径测量装置开展对环境氡子体气溶胶粒径分布测量是必要的。惯性冲击器是一种广泛应用的颗粒物分级采样器,本文分析了几类常见的惯性冲击器,基于空气动力学理论与相关研究基础,设计了一种切割粒径为1μm的多孔撞击式采样器。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分析软件Fluent以及离散相模型对多孔撞击式采样器结构的收集板直径、收集板与内壁距离、喷嘴距离、喷嘴与收集板距离、喷嘴高度等设计参数进行模拟与分析,得到了一组优化设计参数,并在实验室用GRIMM11-D空气动力学粒度仪进行了标定。结果表明:多孔撞击式采集器的喷嘴距离(D)、喷嘴高度(T)、喷嘴到收集板的距离(S)与喷嘴直径(W)的关系在D/W=1.5~3.5、T/W=1~5、S/W=1范围内,实验标定结果为dp50=(1±0.07)μm,σg1=1.33,σg2=1.35与CFD数值模拟的结果基本吻合,该冲击器切割粒径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13.
正"银河星蛇"第二期(GSv2)核法证图书馆虚拟桌面演练是由核法证学国际技术工作组(ITWG)组织的基于网络的有关密封放射源国家核法证学图书馆的桌面演练。此次演练分为3个阶段:首先根据组织方提供的虚拟放射源资料构建数据库;随后根据组织方提供的虚拟场景检测信息,即截获放射源检测数据(表1);结合第一阶段建立数据库,尝试开展放射源溯源。根据放射源种类、源壳尺寸、源壳材料等信息,缩小关联放射源,关联结果与组织方设计基本吻合,如图1所示。通过  相似文献   

14.
一、引言图1所示的直接测量γ辐射强度的液位计,刻度是非线性的。其中(a)的刻度方程是n(h)=n(0)e~(-μh), (1)(b)的刻度方程是n(h)=n(0)(1/((1-h/H)~2))。(2)式中n(h),n(0)分别是液位力h和0时探测器输出的计数率;μ是被控物质的线性吸收系数。  相似文献   

15.
快堆钠中杂质分析和监测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中国实验快堆(CEFR)冷却剂钠中杂质的质量标准,系统地概述了钠中微量氧、钙、碳、钾、氮、氯、铁杂质的离线分析方法以及阻塞计的在线监测技术。  相似文献   

16.
《核技术》2015,(11)
射线源焦点的大小与形状对射线检测图像质量有重要的影响,但在射线检测中却很少对射线源焦点进行实测,这不利于准确控制射线检测图像质量。对射线源焦点的测量方法进行对比试验分析,以获得对射线源焦点进行评估的有效便捷方法。分别应用小孔成像板、星形测试卡、双线型像质计(Image quality indicator,IQI)等测试体,对工业应用的便携式X射线机进行了焦点尺寸测量。用星形测试卡、双线型像质计所测算的焦点尺寸一致性较好,但较之小孔成像的测量结果却存在较大偏差。实际检测时射线机焦点大小可能与标称值明显不同,有必要对射线焦点特性进行及时评价;双线型像质计可一定程度上代替星形测试卡的使用,便捷地实现图像不清晰度的测量、射线源焦点尺寸的评估。  相似文献   

17.
离子感烟式火灾自动报警装置由离子感烟探测器(又称感知头,见图1)、区域报警器和集中报警器(见图2)三部分组成。该装置能在火灾阴燃初期及早发现并报警,以便迅速采取扑救和安全措施。这种报警装置适用于宾馆、饭店、会堂、大厦等高层建筑物及物资、档案、图书等重要库房,亦可推广至工矿企业、轮船与机关、住户。  相似文献   

18.
对倾角变化的矩形窄缝通道的临界热流密度(CHF)进行分析,基于逆向对流限制(CCFL)机理建立相应的理论分析模型,并将该理论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已有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当矩形窄缝通道尺寸为1 mm和2 mm,且倾角在范围在15°~90°时,预测结果与实验值符合得比较好;在倾角小于15°时,理论模型对CHF的预测明显小于实验值;修正的Katto-Kosho关系式可以比较准确地预测倾角小于15°时的CHF值;当通道尺寸为5 mm和10 mm时,预测值比实验值大,这表明基于CCFL机理的CHF预测理论模型仅适用于通道尺寸小于等于2 mm的窄缝通道。  相似文献   

19.
在利用晶体的阻塞效应测量~(27)Al(p,α)~(24)Mg(E_p=885keV)共振复合核能级寿命的工作中,我们用上海工卫所制备的硝酸纤维素薄膜(25μm,简称红片)和上海感光胶片厂生产的130μm和140μm(电影基片)厚的两种醋酸纤维素膜(简称上海膜)甄别p和α粒子,结果如下: 1.对α粒子的甄别 实验结果见图1、2(两种厚度的上海膜的能量响应曲线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0.
<正>铀棒栅临界实验装置设计的安全控制部件有安全棒和调节棒,其是装置安全运行的关键。采用逆动态反应性计测量方法对所选定的安全棒和调节棒的反应性价值进行了实验测量,并与理论计算值进行比较,列于表1。表1中:理论计算值的标准差为0.012%;Δρ=实验测量值-理论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