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糖尿病是常见的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内分泌性疾病。据全国糖尿病防治协作组 1997年的资料 (潘考仁 ,1997) ,我国 2 5~ 6 4岁人群全国糖尿病及糖耐量异常 (IGT)患病率分别为 2 5 1%和 3 2 %。目前我国的糖尿病及IGT患病率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依旧较低 ,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 ,估计现有2 5~ 6 4岁的糖尿病人群大约是 15 0 0万人 ,已居世界首位。糖尿病的合并症很多 ,在眼科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主要致盲眼病之一 ,但糖尿病发病初期 ,血糖增高所引起的屈光变化并不引起医务人员的注意 ,现将我们在临床上所遇到的典型病例报告如下。病例 1:…  相似文献   

2.
张Kai珍教授论糖尿病诊治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糖尿病与糖耐量减低的流行病学糖尿病 (DM )与糖耐量减低 (IGT)的患病率与日俱增 ,DM的死亡率仅次于癌症及心脑血管病变。1 980年我国DM患病率为 0 6 0 9% ,1 5年后全国各省市调查患病率为 2 %~ 3% ,发病率增高的原因 ,除遗传因素外 ,与生活方式西化 ,可口可乐化 ,热量增加以及运动量减少 ,肥胖等均密切相关。例如同样是华人 ,中国大陆患病率为 2 %~ 3% ,中国台湾 5%~ 7% ,中国香港 6 %~ 7% ,新加坡 8 6 % ,而美国患病率 3%~5% ,北欧 5%~ 7%。空腹血糖 ,尤其是餐后血糖高于正常 ,却低于DM诊断标准时称为糖耐量减低 ,其…  相似文献   

3.
1994年7、3月间,作按WHO标准对柳州市11886人进行了糖尿病和糖耐量低减患病率及其并发症调查。结果查出DM282人及IGT454人,两实际患病率分别为23.73‰,38.20‰,取30-64岁年龄范围按世界人口标化,分别得DM标化率为35.12‰,IGT标化率为49.06。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了岳阳市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情况。共调查2165人,其中城市1197人,农村968人,结果表明:标化后糖尿病(DM)和糖耐量低减(IGT)患病率分别为2.99%和0.54%,且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城市组DM和IGT患病率明显高于农村组,女性DM患病率高于男性,IGT无性别差异,城市组空腹及服糖后2小时血糖,胰岛素及血脂明显高于农村组。  相似文献   

5.
不同干预方法对糖耐量减低转归的五年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劳动强度减轻 ,糖尿病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根据美国大组糖尿病强化治疗 10年研究和大庆糖耐量减低(IGT) 6年防治前瞻性观察 ,IGT干预治疗可有效的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为此我们从 1994年开始有计划按方案对 177例IGT者进行前瞻性干预治疗临床研究 ,现将五年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1 设计与方法1.1 设计177例IGT按体重指数 (BMIkg/m2 )≥ 2 5和BMI <2 5分为肥胖型和非肥胖型二组 ,然后随机分为C组 (观察组 ) ,D +E组 (饮食加运动组 )和D +E+M组 (饮食加运动加二甲双胍组 )三组…  相似文献   

6.
Li XY  Wang J  He Y  Fan L 《中华医学杂志》2003,83(21):1847-1851
目的 了解老年周围动脉硬化闭塞病 (PAOD)患者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以及老年心血管高危人群PAOD的患病率。方法 以北京万寿路地区 6 0岁以上人群 2 12 4人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性 94 3人 ,女性 1181人 ,年龄 6 0~ 95 (6 8 5 4岁± 5 4 3岁 )。以踝肱动脉压比值 (ankle armindex ,AAI)≤ 0 9为PAOD诊断标准 ,确定和比较PAOD患者人群与非PAOD人群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冠心病和糖尿病的患病率。结果  (1)本次抽样调查人群中PAOD的现患率为 15 9% (标化现患率后为16 4 % )。 (2 )老年PAOD人群中主要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为高血压 (5 5 8% ) ,高脂血症 (5 4 3% ) ,冠心病 (4 1 0 % ) ,糖尿病 (2 5 4 % ) ,其中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的患病率均明显高于非PAOD人群 ;PAOD人群中女性高血压的患病率和男性冠心病的患病率亦明显高于非PAOD人群 (P均 <0 0 1) ;PAOD患者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为非PAOD人群的 1 36~ 1 6 3倍。 (3)老年心血管高危人群PAOD的患病率明显增高 ,患有 1~ 3种心血管高危因素人群PAOD的现患率分别为 17 5 5 %、2 0 33%和2 2 14 % (χ2 =7 2 4 0 8,P <0 0 5 )。结论 老年心血管高危人群PAOD的患病率明显增高 ,而PAOD患者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亦明显高于非PAOD人群 ,其流行病学调查、诊  相似文献   

7.
广州市荔湾区10080例糖尿病患病情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宏斌  黄丽青  冉燕雪  潘颖  张佩芳 《广东医学》2004,25(10):1207-1208
目的 了解广州市荔湾区居民糖尿病 (DM)的患病特点 ,探讨DM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2 0 0 1年对 10 0 80例 2 5岁以上常住居民进行DM患病情况调查。标化患病率按照 2 0 0 0年全国人口构成计算。结果 DM和空腹血糖偏高 (IFG)患病粗率分别为 11 2 2 %和 17 2 8% ,标化患病率分别为 9 4 6 %和 15 88% ;DM和IFG患病率基本上呈随年龄递增趋势 ;肥胖组DM患病率比正常体重人群高 1 5 4倍 ;DM和IFG患者的高血压与高脂血症患病率高于血糖正常人群。结论 DM是该区居民的常见疾病 ;年龄增长、肥胖是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DM与高血压及高脂血症之间存在着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8.
糖耐量减低的发病机制及其转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文清  陆菊明 《医学综述》2001,7(6):353-354
糖耐量减低 (IGT)是指患者的血糖值介于正常人与糖尿病 (DM)患者血糖值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 ,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及美国糖尿病协会 (ADA)的研究报道认为 ,几乎所有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发病前都要经过IGT阶段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 ,全球糖尿病的患病率逐渐增高 ,现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因此 ,加强对IGT的防治 ,及时筛选IGT患者 ,减少或延缓糖尿病的发生 ,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就导致IGT的发病机制、转归以及IGT发展为DM的危险因素等方面 ,综述如下。1 IGT的发病机制IGT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锡山市张泾镇自然人群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锡山市张泾镇1994年常住人口进行了糖尿病(DM)普查,调查对象应答率为82.24%(23596/28693)。结果显示:DM、糖耐量低减(IGT)患病率分别为4.11‰、2.33‰;城镇患病率显著高于农村(P<0.001);DM+IGT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患病高峰在50~70岁年龄组,女性DM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P<0.01));在不同职业人群中,以干部和教师的患病率最高(P<0.001)。并显示肥胖者DM+IGT患病率与正常体重者相比较,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01);城镇标化患病率明显高于1978—1980年的上海、广州及全国13省、市、自治区的调查资料(P<0.002或0.001)。表明高年龄组、热量摄入过多、运动不足等是造成糖尿病患病率增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马翚  李金 《宁夏医学杂志》2008,30(2):156-157
目的了解灵武地区成人血糖水平及其糖尿病患病情况,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城乡居民2575例进行了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灵武地区平均空腹血糖水平为(4.24±0.79)mmol/L,DM标化患病率为3.16%,IGT标化患病率为7.32%;随着年龄的增长,平均血糖水平逐渐升高,DM患病率、IGT患病率均逐渐增加,城乡之间DM患病率及IGT患病率有明显的差异。结论灵武地区成人DM患病率与全国平均水平一致,但IGT患病率明显高于全国水平。  相似文献   

11.
1993年对广西玉林地区10763人口中糖尿病患病率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糖尿病(DM)及糖耐量低减(IGT)分别为24.62‰和30.35‰(标化),超重者的DM及IGT患病率明显高于非超重者。提示热带糖尿病特点可能已发生变化,其原因可能与生活方式改变、生活节奏加快、营养结构改变、超重者增加有关,与气候的影响无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和分析近年广东省肥胖的流行现况及其特征。方法 数据采用 1998年广东省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的相关数据 ,肥胖诊断采用WHO及亚太区推荐的诊断标准 ,标化率计算用 1990年全国标准人口。结果 ①有效分析例数 1175 8例 ,年龄 2 0~ 74岁。平均体质指数 (BMI)为 ( 2 2 3 5± 3 13 )kg/m2 ,男女分别为 ( 2 2 43± 3 0 0 )kg/m2 和( 2 2 2 9± 3 2 3 )kg/m2 (P =0 0 19) ;平均腰围为 ( 75 96± 9 3 1)cm ,男女分别为 ( 78 3 1± 9 16)cm和 ( 73 92± 8 95 )cm (P =0 0 0 0 1) ;平均腰臀围比 (WHR)为 0 84± 0 0 65 ,男女分别为 0 86± 0 0 60和 0 83± 0 0 64 (P =0 0 0 0 1)。②肥胖 (BMI≥2 5 )率为 18 93 % (标化 16 2 2 % ) ,男女分别为 19 0 4% (标化 16 84% )和 18 84% (标化 15 88% )。其中 ,BMI在 2 5~ 2 9 9的占 91 5 5 % (男女分别为 93 3 6%和 89 97% ,P =0 0 0 4) ;男女人群肥胖率均在 3 0~ 3 9岁年龄段出现跳跃性增加 ,至5 0~ 5 9年龄段达最高 ;地区间 ,城市高于县镇、县镇高于农村 ,广州市肥胖率最高 ,为 3 0 42 % (标化 2 5 63 % ) ,男女分别为 2 7 81% (标化 2 4 5 2 % )和 3 2 2 6% (标化 2 5 5 6% ) ;职业间 ,男性行政干部、女性离退休干部最高 ( 2  相似文献   

13.
安徽省10991人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了解安徽省糖尿病(DM)患病情况,分析其患病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安徽省6个地市10991人进行了糖尿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1)DM和糖耐量低减(IGT)患病率为2.24%及4.45%,标化患病率分别为1.92%及3.77%,其中无症状新发现DM人数占患者人数55.69%,在农村尤为突出。(2)DM、IGT患病率随年龄增长,高峰在60岁以上组,与劳动强度呈负相关。(3)肥胖、超重组DM、IGT患病率高于正常体重、低体重及消瘦组;DM、IGT组BMI、WHR显著高于糖代谢正常组,WHR在DM、IGT两组间差异亦存在显著性。(4)有DM家族史者DM、IGT患病率均高于无DM家族史者。(5)DM、IGT高血压及临界高血压伴发率显著高于糖代谢正常者。多元逐步回归结果显示:服糖后2h血浆血糖与年龄、DM家族史、体重指数、收缩压呈显著正相关,与劳动强度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年龄、DM家族史、体重、血压与劳动强度是DM、IGT患病的重要影响因素,而与性别无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铁路在职职工的糖尿病(DM)流行病学特点,探讨DM发病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1601名铁路机关在职职工进行DM及糖耐量减低(IGT)的患病率调查。结果 DM及IGT患病率分别为4.12%和7.56%,标化率为3.62%和5.37%;男女DM及IGT患病率无差异;新诊断DM的比例(81.82%)明显高于已确诊者;有DM家族史者DM患病率明显高于无家族史者,但IGT两者无差异;DM及IGT组体重指数(BMI)、腰臀围比(W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尿酸(UA)、血胆固醇(Tch)、甘油三酯(TG)均显著高地正常血糖组;DM及IGT中吸烟、饮酒、嗜甜食、高蛋白高脂肪饮食者明显多于正常血糖组,而进行运动者较正常血糖组少。结论 铁路机关在职职工的DM患病率较高,年龄、肥胖、高血压、不良的生活习  相似文献   

15.
对糖尿病的再认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贾伟平  项坤三 《上海医学》2001,24(4):193-194
糖尿病是一种危害群众身体健康 ,影响生活质量 ,造成巨大医疗支出的常见疾病。现已在全球流行并呈迅猛增长的态势 ,尤其在发展中国家患病率的增长更为惊人。据流行病学的调查和预计全世界现有 1 .57亿 ,中国约有 30 0 0万糖尿病患者。 1 999年 ,上海市糖尿病研究所与上海华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合进行的代谢综合征及其相关疾病的调查结果表明 :上海社区1 5岁以上自然人群中 ,糖尿病的患病率是 9.1 7% ,糖耐量减退 (IGT)或空腹血糖减损 (IFG)的患病率达 1 0 .51 % ,即 1 / 5的人血糖升高。患病率较之1 978年的 1 .0 1 %增加 8.1倍。近…  相似文献   

16.
青岛地区2型糖尿病的流行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①目的 明确青岛地区 2型糖尿病 (DM )的流行特点。②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法 ,对青岛地区居住 5年及 5年以上 ,2 0~ 74岁 ,市区、近郊区和远郊区的自然人群进行调查。③结果 青岛地区DM总患病率和糖耐量减低 (IGT)的患病率为 4.19% ,6 .2 8% .市区、近郊和远郊DM患病率分别为 6 .18% ,4.2 4% ,2 .0 1% ,标化率分别为 3.13% ,1.41% ,0 .32 % ;市区与近郊DM的患病率差异无显著性 ,但市区与远郊、近郊与远郊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 (χ2 =5 .40 ,16 .14,P均 <0 .0 5 )。市区、近郊和远郊IGT的患病率分别为 10 .74% ,5 .30 % ,2 .74% ;标化率分别为 8.88% ,3.10 % ,0 .39% ;市区的IGT患病率高于近郊和远郊 (χ2 =5 .72 ,34 .10 ,P均 <0 .0 5 )。新诊断DM病人2 1例 ,占患病总人数的 2 8% .本组 34 %的DM病人有明确DM家族史。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 ,糖尿病的发生与年龄、腰围、收缩压、脂肪的摄入量、饮酒量等因素呈明显的正相关 ,与文化水平、体力活动等因素呈明显负相关。④结论 青岛市近郊区DM患病率接近市区。增龄、腹性肥胖、低体力活动、高脂饮食以及遗传背景是发生DM和IGT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肥胖在中老年自然人群中的流行特点及其与 2型糖尿病和高血压发病的关系。方法 :随机抽取了安钢社区 1789名 4 0~ 88岁居民 ,体质指数 (BMI)作为判定肥胖指标 ,2型糖尿病采用 1999年WHO诊断标准 ,收缩压≥ 14 0mmHg和 (或 )舒张压≥ 90mmHg或以往有高血压病史者为高血压病例。χ2 检验和趋势 χ2 检验分析肥胖患病率与 2型糖尿病和高血压发病关系。结果 :该社区 4 0岁以上居民超重和肥胖患病率分别为 4 6 .39%、10 .6 8% ,标化率为 4 4 .83%、8.0 6 %。肥胖和超重的患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 (P <0 .0 5 ) ,女性肥胖患病率高于男性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2型糖尿病、高血压患病率均随BMI升高而增高 (P <0 .0 1)。结论 :肥胖己成为安钢社区人群一个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应将预防肥胖作为综合防治 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8.
长沙市5124人糖尿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表明:糖尿病(DM)和糖耐量低减(IGT)标化患病率分别为3.06%和3.96%,且随年龄增加而升高;≥65岁组DM和IGT均高达12.66%;男女DM患病率无明显差异,IGT女性高于男性;新诊断的DM患者78.8%无症状;DM组和IGT组的BMI,标准体重百分数,腰围,臀围及腰围/臀围值均较正常对照组高;从消瘦到肥胖其患病率依次递增;DM组及ICT组的平均收缩压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平均舒张压亦较正常对照组高(P<0.05),而两组间血压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果提示,年龄、体重及血压等是糖尿病患病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1目的 明确山东地区 型糖尿病 (DM)的患病率及影响因素。 2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法 ,对山东地区居住 5年及 5年以上 2 0~ 74岁不同城市和农村的自然人群进行调查。 3结果  DM和糖耐量减低 (IGT)的患病标化率分别为 2 .79%和 4.72 % ,其中新诊断 DM病人 10 6例 ,占患病总人数的 6 7.95 % .DM和 IGT的患病标化率农村低于城市 ,五莲农村 DM和 IGT患病率低于招远市农村 ,城市 DM和 IGT患病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青岛、济南、招远、五莲。 30~ 39岁年龄组 IGT的患病率高于对照组 (χ2 =7.80 ,P<0 .0 1) ;40岁以上各年龄组 DM和 IGT的患病率均高于对照组 (χ2 =7.94~ 6 6 .73,P均 <0 .0 1) ,并随年龄的增加发生 DM和 IGT的比数比也增加 (OR =6 .6 5~ 18.49)。 42 % DM和 30 % IGT病人有明确的 DM家族史 ,但无性别差异 (χ2 =1.17,0 .13;P均 >0 .1)。离退休人员和家庭妇女 DM和 IGT患病率高于工人 (χ2 =9.88~ 6 2 .41,P均 <0 .0 1)。从事轻度职业性体力活动以及休闲时轻度体力活动者 DM和 IGT患病率高于中、重度体力活动者 (χ2 =4.0 5~ 37.12 ,P<0 .0 5 ,0 .0 1) ,超重、肥胖者DM和 IGT患病率也高于正常体重者 (χ2 =8.84~ 75 .31,P均 <0 .0 1)。 DM组和 IGT组病人的年龄、体质指数、腰围、腰围与臀围比值  相似文献   

20.
大化瑶族自治县位于广西的桂西北部 ,全县总人口4 1 4 1 37人 ,其中瑶族 89797人 ,壮族 2 9380 5人 ,其他民族 30 5 35人 ,于 2 0 0 1年 1 0月至 2 0 0 2年元月 ,选择对居住石山区的瑶族、壮族人口共调查 1 1 6 86人 ,实际调查 991 4人 ,调查率为84 83% ,按设计方案进行调查 ,以 1 999年中国高血压预防指南标准进行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 ,全县患病率为 2 2 4 8% (标化后为 1 7 0 5 % ) ,其中瑶族标化患病率为 1 5 6 4 % ,壮族为1 8 4 6 %。血压水平从 4 5岁以上具有显著差异 ,患病率 35岁以后明显增加。文化程度低 ,卫生知识薄弱 ,长期饮酒是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 ,吸烟与高血压有显著相关。在 1 991年的全国高血压调查显著高血压患病的区域差别是城市高于农村 ,北方高于南方 ,内地高于沿海 ,广西是低发区。本次调查 ,瑶族和壮族患病率都分别高于 1 991年全国高血压抽样调查的广西水平 ,高血压患病率有向农村转化 ,年青化的趋势 ,应该引起政府和各级有关部门的重视。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