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冠心病心力衰竭已成为心力衰竭研究的一大热点,中医中药在临床中发挥了重要优势,本文从古籍文献、辨病辨证、临床用药、临床研究举例等方面介绍冠心病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目的是通过结合临床研究结果证实中医药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科学性以及减少西药的毒副作用的特点,以期能为广大临床医生诊治冠心病心力衰竭提供有益的帮助,服务于中医临床防治冠心病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充分发挥中医药防治冠心病的原创优势,保障人民健康。  相似文献   

2.
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冠心病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率随年龄逐年上升。老年人是冠心病的高发人群,又是冠心病预后不良的高危人群。因此,了解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有助于提高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诊疗水平,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本文拟通过对40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与300例非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对比分析,探讨老年冠心病的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3.
冠心病属中医学"胸痹""厥心痛"范畴,临床以气虚血瘀证最为多见。诊断客观化是中医发展必经之路,随着中医学对冠心病的重视,冠心病气虚血瘀证证候特征研究取得一些新进展。本文从冠心病气虚血瘀证临床分布规律、四诊客观化特征研究等方面对冠心病气虚血瘀证临床特征进行概述,以期为该病证临床诊治及预后判断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4.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疾病。通过对冠心病病证结合的深入研究,规范冠心病中医证候要素及证候诊断标准,揭示冠脉动脉介入治疗前后冠心病中医证候演变规律,并确立疗效评价体系。在阐明方证对应理论的科学内涵的基础上,形成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诊疗指南,探索冠心病心绞痛证候相关生物学基础,推广应用先后形成的相关量表和临床指南,提高中医药防治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并形成转化成果的新辨证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5.
冠心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属于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中医学认为冠心病的重要病理因素是痰浊、血瘀,经过临床研究表明,痰瘀互结作为引发冠心病的重要机制,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探讨。本文通过检索近十年相关文献,从动物模型、客观化、临床治疗研究等方面,浅析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冠心病中医临床诊疗提供辨证施治依据。  相似文献   

6.
现有冠心病证候诊断标准存在缺乏专家意见的系统分析、缺少临床验证过程等不足,提出实现冠心病辨证规范化应以病证结合、以病统证为基础,在冠心病辨证要素规范化的基础上,通过开展广泛的临床调查,获得冠心病整体证候特点的全面认识,最后基于多维数据分析形成适应临床需要的冠心病证候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7.
研究表明,抑郁和冠心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抑郁已成为影响冠心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子[1],而冠心病作为常见的心身疾病,与抑郁的相互影响也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笔者临床发现,老年人是冠心病合并抑郁的多发人群,肾虚血瘀为老年冠心病患者乃至冠心病的多发证型,应用自拟益肾活血疏肝汤治疗冠心病合并抑郁可获得较好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发病率较高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室性心律失常为冠心病的常见并发症,也是导致冠心病患者猝死的主要原因。本文重点讨论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136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冠心病心律失常诊断标准。患者均经临床症状、心脏超声、动态心电图确诊。其中男74例,女62例;年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绞痛的病因病机及其临床研究。方法:选用中药汤剂、中成药、中医注射制剂、针灸等,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结果:中医药及针灸疗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显著。结论:中医中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好,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用人参、附子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对冠心病病因、病机、病案的总结、分析,佐证重用人参、附子是治疗冠心病的关键。结果与结论:冠心病发病特点,多为阳虚血瘀,故临床多从阳虚论证,重用人参、附子,取得显著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1.
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稳定性冠心病(Stable coronary heart disease,SCAD)是临床常见的冠心病类型之一,其发病率是心肌梗死的2倍,发病趋势逐渐年轻化,故建立合适的稳定性冠心病动物模型对其诊断及研究有重大意义。本文基于稳定性冠心病的中西医临床病证特点,病因病机、临床诊断标准和中医辨证分型,对目前常见的稳定性冠心病动物模型进行归纳总结,现有造模方法主要有饮食诱导法、手术干预法、药物诱导法、基因敲除法以及各种方法的串联结合。因此,本研究综合分析具有中西医临床病证特点的各类稳定性冠心病动物模型,分析模型的优缺点及其与中西医临床特征的吻合度,为以后的稳定性冠心病模型的建立提供参考意见,使其更加贴近于临床。  相似文献   

12.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为临床常见病,病情凶险病势急骤,是目前医学上致死、致残的主要病种之一。西医学在二级预防冠心病方面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及较好的临床疗效,但当前冠心病患者的死亡率仍居高不下,因此找到更好的预防冠心病方法迫在眉睫。中医在预防疾病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的三级分层预防体系。探讨传统中医学的丰富既病防变预防方法指导临床,以期进一步减少冠心病的致死率、致残率,提高冠心病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冠心病患者长期预后。  相似文献   

13.
冠心病心绞痛为临床常见病,在我国古代医学文献中,研究了冠心病心绞痛的诱发原因、发病机制、辨证分型、治疗方药等,积累了众多的理论知识,用以指导临床治疗。现代临床中,中医在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中作用重大,学者们广泛关注并形成了众多的研究成果。整理和综述冠心病心绞痛的古今中医文献。  相似文献   

14.
气虚血瘀是冠心病发病的主要病机之一,治疗方面强调益气活血为临床辨治冠心病的主要治法。综述了益气活血法治疗冠心病的作用机制和临床疗效,佐证了益气活血法在治疗冠心病方面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参考文献22篇。  相似文献   

15.
益气活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观察益气活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方法 :将 75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分为治疗组 (口服益气活血汤 )和对照组 (西医常规治疗 ) ,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比对照组临床疗效明显。结论 :益气活血汤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危害患者的生活质量。基于冠心病心绞痛的中西医临床病证特点,对目前现有的冠心病心绞痛动物模型进行归纳,分析冠心病心绞痛各个动物模型的优缺点、中西医诊断标准和临床吻合度,对相应动物模型进行评价。总结发现多数动物模型与中医临床吻合度较低,难以反映不同证型的病理特点。临床上多以西医诊断标准作为指导原则,与中医的整体观念有一定差距,因此本研究的开展,可为复制出更符合中西医临床病证特点的冠心病心绞痛动物模型提供思路,进而深入地研究临床药物筛选和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7.
补肾法治疗中老年冠心病机理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心肾两脏的密切关系和肾虚在冠心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回顾补肾法治疗冠心病的理论基础、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进展,结合补肾方药治疗冠心病的相关研究报道,阐明补肾法在中老年冠心病治疗过程中的重要意义,探析其内在机理,为临床应用补肾法治疗冠心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冠心病心绞痛是心血管系统的高发疾病。近年研究显示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灸法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临床被运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并开展了相关研究,文章就各种灸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及基础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为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9.
冠心病血瘀证诊断标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活血化瘀专业委员会1986年建立的“血瘀证诊断标准”得到了临床广泛应用,具有较好普适性。但冠心病血瘀证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利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制订符合循证医学理念的冠心病血瘀证诊断标准,对进一步深化冠心病血瘀证的研究,发挥传统中医药在冠心病防治领域的优势,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林骞  鞠建庆  徐浩 《世界中医药》2020,15(4):643-646
心血管病是严重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第一杀手。建立老年冠心病临床预测模型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二级预防有重要意义。现从心血管疾病临床预测模型的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建立老年冠心病中西医结合临床预测模型的必要性、难点问题与对策3个方面进行阐述。并认为中医作为祖国传统医学在疾病预后评估方面有其自身的理论体系,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中西医结合临床预测模型必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大大提高对患者预后评估的准确度;缺乏高质量、大样本数据是建立老年冠心病中西医结合临床预测模型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必须加快构建冠心病中西医结合临床科研一体化云数据平台,实现高效收集整齐、真实、结构化的海量临床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