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肝肾综合征发病机制和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肝肾综合征 (hepatorenalsyndrome ,HRS)是严重肝病、肝硬化腹水患者病程后期出现的以进行性少尿或无尿、血尿素氮、肌酐升高等为主要表现 ,但肾脏病理检查无明显器质性病变的一种进行性、功能性的肾功能不全。 1996年国际腹水俱乐部[1] 推荐了关于肝肾综合征的新定义 ,即发生于慢性肝病患者出现进展肝功能衰竭和门脉高压时 ,以肾功能损伤 ,血流动力学改变和内源性血管活性物质明显异常为特征的一种综合征。HRS在肝功能衰竭患者中其发生率约 6 0 %~ 80 % ,而死亡率则高达 80 %~ 10 0 %。现就近年来有关HRS发…  相似文献   

2.
肝肾综合征(hepatorenal syndrome HRs)是肝病晚期所伴发的进行性功能性肾功能衰竭,是慢性肝病患者出现进行性肝功能衰竭和门静脉高压时,以肾功能损伤、肾血流灌注减少和内源性血管活性系统异常为特下的一种综合征。HRS一旦发生.病情凶险,预后极差,死亡率极高(80%-95%)。早期综合性治疗可取得一定疗效。对我院1998-2003年共收治肝肾综合征36例,结合文献对其发病机制及内科治疗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3.
肝肾综合征(HRS)是指严重肝病患者所发生的进行性、功能性、肾前性功能不全。一旦肝功能好转后,肾功能不全可自行恢复。笔者自1991年~1995年治疗肝肾综合征20例,现将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张丽霞 《友谊医刊》1998,21(3):70-79
肝肾综合征可发生在急性或慢性肝病,其中门脉高压在此综合征的病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肝肾综合征的患有时也可由肝病或门脉高压同时伴有循环系统的异常,但是关于这些异常引起少尿的确切病理机制尚未阐明。  相似文献   

5.
肝肾综合征(HRS)是指发生在严重肝病基础上的肾衰竭,但肾功能本身无器质性损害,故又称功能性肾衰竭.临床上常见于伴有腹水的晚期肝硬化或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表现为自发性少尿或无尿、氮质血症和血肌酐升高、稀释性低钠血症、低尿钠.若为急进性肾功能不全称为Ⅰ型.若为稳定或者缓慢进展的肾功能损害称为Ⅱ型.无论是哪一种肝肾综合征都会使肝病患者病情恶化,提高病死率.众多医者尝试用血管活性药物加输注白蛋白、奥曲肽与米多君加输注白蛋白、TIPS手术等,疗效均不满意.  相似文献   

6.
肝肾综合征(HRS)是严重及晚期肝病如肝硬化、肝衰竭等常见并发症。临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少尿或无尿,血肌酐和尿素氮升高。HRS是功能性。肾功能不全,。肾脏病理检查无明显器质性病变。其主要病理生理特征是内源性血管活性物质异常,引起。肾外全身动脉扩张和循环血量不足,导致。肾血管显著收缩和肾小球滤过率(GFR)骤然下降。该症出现后,病情发展较快,患者死亡率高达80%~100%,故早期诊断与及时有效治疗是挽救病人生命,提高生存率的关键。本文就近年来肝肾综合征的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正> 肝肾综合征(HRS)是指严重肝病病人所发生的进行性、功能性、肾前性肾功能不全。当肝病改善后,HRS可自行逆转。笔者自1985—1994年收治HRS10例,现将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各种严重肝病并发原因不明的进行性功能性肾功衰竭称为肝肾综合征(HRS)。可是重症肝炎和肝胆疾病所致的急性肾小管坏死(ATN)是否应包括在HRS概念之中,仍有争议。临床上HRS发生率很高,晚期肝硬化病人,约40%~80%并发HRS,且病死率高,如不积极治疗,多在少尿或无尿发生后一周内死于消化道出血或肝昏迷,约10%的病人直接死于HRS。  相似文献   

9.
各种严重肝病并发原因不明的进行性功能性肾功衰竭称为肝肾综合征(HRS)。可是重症肝炎和肝胆疾病所致的急性肾小管坏死(ATN)是否应包括在HRS概念之中,仍有争议。临床上HRS发生率很高,晚期肝硬化病人,约40%~80%并发HRS,且病死率高,如不积极治疗,多在少尿或无尿发生后一周内死于消化道出血或肝昏迷,约10%的病人直接死于HRS。  相似文献   

10.
1978在意大利召开的国际肝肾综合征讨论会上建议把重症肝炎和肝硬化等严重肝脏实质性病变发生的进行性肾功能障碍称作肝肾综合征。其特点主要为肝脏硬化或缩小、大量腹水、少尿、氮质血症、酸中毒、电解质紊乱及尿钠排泄率降低等。现就22例肝肾综合征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肝肾综合征的预防及护理罗秀金(广西民族医院南宁市530001)关键词肝肾综合征;护理;预防肝肾综合征(HRS)是出现在严重肝病时的独特综合征。以严重的肾脏低灌流(少尿,低尿钠,高尿渗透压,氮质血症和血浆肌酐浓度增高)的临床和生化特点为特征[1]。临床...  相似文献   

12.
肝肾综合征(HRS)是指伴随严重肝病所发生的以进行性肾小球功能不全为特征的肾功能衰竭,其发生率占肝硬化腹水各种并发症的17%,占死亡因素的50%。现将我院1987至1991年收治的失代偿性肝硬化并发HRS56例进行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13.
本文观察了71例有较完整临床病史的几种肝病尸检肾的组织学改变。在40例发生肝肾综合征的病例中,11例为功能性肾衰,29例为急性肾小管坏死,前者也可发展为后者。因此,我们认为肝肾综合征的定义应该是:各种严重肝病(如肝硬化、肝癌、暴发性肝炎等)在晚期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出现少尿及氮质血症等,在病理上可表现为功能性肾衰或急性肾小管坏死。  相似文献   

14.
肝肾综合征(HRS)是由严重肝病引起的急性进行性肾功能衰竭,肾脏在解剖上并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证据,一般认为是属于功能性障碍,故又称功能性肾功能衰竭。临床上除有严重的失代偿性肝病表  相似文献   

15.
王文星  张平聪 《医学综述》1995,1(3):103-105
<正>肝肾综合征(HRS)是指肝病患者发生的进行性肾功能不全,其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清楚,认为可能与肝内局部因素,血容量改变以及神经、体液等因素有关.现将体液因素在HRS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肝肾综合征(hepatorenal syndrome HRS)是终末期肝病时发生的一种进行性、功能性肾功能不全,主要发生于肝硬化腹腔积液、急性肝功能衰竭或晚期肝癌患者,系终末期肝病的严重并发症,预后差,病死率高。既往针对HRS临床多采用肾血管扩张剂、利尿剂治疗,往往效果不佳。根据HRS发生时血流动力学异常的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17.
肝肾综合征是终末期肝病患者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临床特征为自发性少尿或无尿、氮质血症、稀释性低钠血症和低尿钠,一旦产生,治疗困难,且存活率较低[1]。故目前提倡及时控制肝肾综合征,提高患者生存率,主张早诊断,早治疗。目前以内科药物控制为首选,特利加压素治疗肝肾综合征安全有效,但长期使用易产生腹泻及耐药性等。本研究探讨胃苓散加味方联合特利加压素协同治疗肝硬化合并域型肝肾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肝肾综合征(HRS)是指肝硬化及严重肝病(重症肝炎)患者发生无其它已知原因的功能性肾衰竭。由于HRS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因此对HRS的治疗效果不佳,HRS的预后极差,是多数患者的致死原因或成为其他死因的重要并发症。本文现将近2年治疗肝肾综合征21例的治疗经过及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肝脏疾患特别是晚期肝病或肝功能衰竭时,常同时累及肾脏功能。1932年Helwig氏首先将胆道手术后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者命名为“肝肾综合症”,嗣后即广泛用于各种同时有肝肾损害的疾病。现今认为:此名词运用相当混乱,甚多不妥之处。“肝肾综合征”一词实际系指肝硬化(有人认为还包括暴发型肝炎)病人在肝功能代偿失调期发生少尿,无尿、氮质血症以及肾小球滤过率、肾血流量减少为主的肾功能不全,而无原发性器质性肾脏病,肾脏本身无明显病理变化。1969年Koppel将死于“肝肾综合征”的病人的肾脏移植给慢性尿毒症患者,移植的肾脏得到了迅速而良好的恢  相似文献   

20.
肝硬化并癫痛发作1例报告张水生,周崇斌(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昆明650032)关键词肝硬化,癫痫发作,并发症中图分类号575.2肝硬化是一种不同病因引起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其常见并发症主要是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感染、肝肾综合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