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阳  李冰琪  方箭 《火控雷达技术》2015,(2):101-106,111
TD-LTE系统是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TD-SCDMA的演进系统。根据国家相关政策,2300-2400MHz频段可能成为TD-LTE系统首选工作频段,但是,我国在2300-2400MHz频段已经部署了一定规模的军用脉冲式雷达。本文针对在2300MHz-2400MHz频段上,TD-LTE系统和雷达可能发生的相互干扰问题,进行了干扰分析的确定性计算,并且仿真TD-LTE系统和雷达的相互干扰结果,分析了两个系统在互不干扰条件下部署的物理间隔,最后分析了TD-LTE系统和雷达干扰可能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影响TD-LTE网络吞吐量的主要原因是干扰,确定一套全面系统的干扰检测、定位并抑制的方法,是做好TD-LTE优化的关键,而在F频段部署TD-LTE尤其面临严重的系统间干扰问题,根据山东TD-LTE网络的建设情况及网络优化经验,探索F频段TD-LTE干扰排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共存研究是频率规划和建网干扰协调的基础.698~862MHz频段具有良好的传播特性,是移动通信发展的理想频段之一.同时,该频段存在与广播系统共存干扰问题.本文以广播系统和TD-LTE系统的参数和特性为基础,通过系统仿真及确定性计算的方法,研究了广播与TD-LTE同区域共存场景下的共存保护需求,为进一步实现TD-LTE与...  相似文献   

4.
根据中国移动对TD-LTE扩大规模试验网的结果,室外基站基于F和D频段进行部署,结合现网TD-SCD-MA的时隙配比,对不同频段进行了时隙配比说明.现阶段无线网络只要覆盖数据热点区域,就会有部分站点共站址,TD-LTE将会面临多系统干扰.主要从指标要求、频段干扰以及与其他系统的隔离距离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根据不同覆盖场景,建议选用不同的天线类型,解决共站址时多系统间干扰和天面紧张问题.  相似文献   

5.
根据工信部的TD-LTE(分时长期演进)频段划分,F、D频段的TD-LTE将会用于室外覆盖,系统间的干扰将会变得愈加突出。文章分析室外组网情况下TD-LTE在F和D频段上与异系统的干扰,简要介绍TD-LTE干扰的分类和分析的主要方法;使用MCL(最小耦合损耗)方法计算LTE与异系统的干扰隔离度,并给出TD-LTE与异系统之间的干扰隔离距离的计算结果。最后结合工程实际,归纳出针对系统间干扰的可选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张臻 《电信快报》2014,(12):13-15
介绍现网各系统干扰的基本情况,描述TD-LTE系统干扰产生的原因、分类及危害。以TD-LTE系统的F频段(1.9 GHz)为例,介绍GSM900和DCS1800两个系统与F频段的TD-LTE系统共存时产生的系统间干扰,说明这些干扰对TD-LTE系统的影响,对所产生的危害进行分析,提出干扰解决方案,以降低系统间干扰对网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对TD-LTE多频段组网中的干扰问题进行分析.论文首先对TD-LTE可能的共址共存异系统工作频段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可能产生干扰的异系统和频段.并对不同干扰产生的原因分别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论文提出了TD-LTE干扰隔离分析方法以及TD-LTE宏基站与其他系统共址时干扰隔离距离要求.通过对干扰隔离的计算,本文最终给出了TD-LTE室外宏站(F频段)、室外宏站(D频段)以及室分系统与其他系统共站时的干扰隔离结论.  相似文献   

8.
吕骥 《电信技术》2010,(12):9-11
1世博TD-LTE演示网的规划和部署1.1TD-LTE的技术特点TD-LTE的某些特性继承了TD-SCDM的已有优势。⑴TD-LTE系统具有灵活的频谱配置频段资源是无线通信中最宝贵的资源,随着移动通信的发展,多媒体业务对于频谱的需求日益增加。FDD双工方式占用了大量的对称频段资源,由于TD-LTE系统无需成对的频率,因此可以方便灵活地配置在零散频段上。另外,我国已经为TDD划分了155MHz的频段,为TD-LTE的应用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9.
1 427~1 518 MHz频段具有良好的传播特性,且有利于IMT系统部署,该频段已成为2015年世界无线电大会(WRC15)AI.1议题IMT候选频段的研究热点。本文以未来在1 427~1 518 MHz频段内部署IMT系统为前提,对IMT系统与1 427~1 518 MHz频段内同频的航空遥测(AMT)业务以邻频的卫星移动(MSS)业务开展兼容性分析,通过确定性分析以及Monte Carlo仿真方法得到了共存所需要的隔离度要求,结合预留一定保护带、空间隔离距离以及限制IMT系统带外发射限值等手段,证实IMT与已有业务能够实现无干扰共存。  相似文献   

10.
方箭  黄标  伉沛川  许颖 《电信科学》2016,32(12):61-66
对邻频部署1.9 GHz频段TD-LTE与1.8 GHz/2.1 GHz频段LTE FDD系统间干扰情况进行研究,分析了干扰产生的机理和干扰场景,并将重点聚焦于基站与基站之间的干扰。结合确定性分析和仿真研究两种方法的干扰计算结果,给出了TD-LTE与LTE FDD系统间共存时基站设备和终端的射频技术指标与组网要求,并通过实验室测试和外场试验,对上述指标和组网要求进行验证,同时对现网新的干扰情况展开进一步分析,为4G系统国内使用和台站协同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随着WLAN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设备性能对工作于相邻频段的TD-LTE系统的干扰问题也逐渐引起我们的关注.本文主要介绍了多种常见的WLAN设备在2300~2400MHz频段的带外功率泄露测试,结合测试结果分析了WLAN设备带外杂散性能,通过理论计算和系统级动态仿真两种方法评估了WLAN对TD-LTE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通信世界》:700MHz低频段资源无论在广电还是电信领域都是极受关注的,单纯从技术上来看,其在4G覆盖、容量上有哪些优势和劣势? 朱晨鹏:在覆盖方面,目前700MHz频段的范同从698MHz~806MHz可用于LTE网络部署,具有频点低的优势.低频段较高频段具有信号传播损耗低、覆盖广、穿透力强等优势特性,适合大范围网络覆盖,能够降低组网成本.例如在农村环境下,对于TD-LTE系统而言,低频段的700MHz系统覆盖半径约为2.6GHz系统的3~4倍,覆盖面积约为2.6GHz系统的10倍.室外环境下,700MHz系统的平均信号强度比2.6GHz系统强约20dB.  相似文献   

13.
凌璁  王敬 《通讯世界》2014,(19):17-18
当前,中国电信对1850~1880MHz之间频段的4G LTE FDD试验网在多个省份内都对中国移动在1880~1900MHz之间频段的TD-SCDMA以及TD-LTE商用网造成了较大的干扰。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要进行深入研究,本文首先对我国3G和4G频率规划进行了简单介绍,然后对当前消除干扰的方法进行介绍,提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种折中方案。  相似文献   

14.
凌璁  王敬 《通讯世界》2014,(10):17-18
当前,中国电信对1850~1880MHz之间频段的4G LTE FDD试验网在多个省份内都对中国移动在1880~1900MHz之间频段的TD-SCDMA以及TD-LTE商用网造成了较大的干扰。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要进行深入研究,本文首先对我国3G和4G频率规划进行了简单介绍,然后对当前消除干扰的方法进行介绍,提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种折中方案。  相似文献   

15.
TD-LTE与TD-SCDMA互干扰组网解决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丁东 《移动通信》2010,34(16):25-29
文章从帧结构设计与频段部署两方面分析了TD-LTE与TD-SCDMA共存时的干扰,然后通过定量评估,给出了可应用于TD-LTE规模试验网建设的干扰解决方案,方案对于两个系统共站址规划部署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先分析了引入700 MHz频段TD-LTE进行乡镇农村宽带网络建设的优势和迫切性、700 MHz频段的频率规划方案,然后研究了无线宽带网络的端到端组网方案、700 MHz频段TD-LTE作为无线回程网络的规划建设方案,并对基于700 MHz频段TD-LTE网络的村通宽带业务发展提供了建议。经研究表明,基于700 MHz频段TD-LTE网络的村通宽带建设方案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对邻频部署的LTE系统间基站干扰情况进行研究,分析了干扰产生的机理,对确定性分析和仿真研究两种方法及适用性进行了说明,并选取2500 ~ 2690MHz作为典型频段,进行LTE系统基站间干扰分析,计算和仿真了在不同场景下的干扰情况,基于干扰分析结论研究了LTE系统邻频部署时的射频指标,为国内未来LTE系统国内使用和台站协同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韩锐  张晓燕  刘畅  王冠 《电信科学》2016,(3):99-104
为分析在1 518~1 525MHz频段附近部署IMT系统的可行性,在梳理了国际电信联盟建议书和《无线电规则》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计算等手段,就1 492~1 518MHz频段IMT系统对1 518~1 525MHz频段卫星移动系统的干扰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针对IMr系统基站对卫星移动系统终端在不同场景下的干扰链路,采用蒙特卡洛仿真方法对阻塞干扰与邻频干扰进行计算仿真.仿真结果给出了不同场景下的阻塞干扰概率以及两个系统邻频共存的条件.研究结果可为我国无线电管理部门对该频段邻频的未来规划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9.
李梅 《移动通信》2015,(2):3-6,12
主要对TD-LTE系统F频段与GSM900系统间的干扰隔离问题进行分析。首先提出了TD-LTE宏基站与GSM900系统共址时干扰隔离距离理论要求,并在此基础上,对F频段与GSM900的隔离距离进行多次验证测试研究,对比分析各种隔离距离场景下的LTE网络吞吐能力。通过LTE网络建设中的实施应用,最终给出了TD-LTE室外宏站(F频段)与GSM900系统共站时的干扰隔离结论。  相似文献   

20.
干扰是影响移动通信网络质量的关键因素。本文从移动通信系统间干扰的基本原理、干扰的原因、分类以及分析方法出发,讨论了TD-LTE作为新的无线通信标准制式,如何克服异系统间各种干扰,并详细分析了异系统(主要是DCS1800和GSM900系统)对F频段的TD-LTE系统的干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