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方法保存的猪软骨行异种移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索不同保存方法对猪肩胛软骨异种移植的影响,采用四种不同方法保存猪肩胛软骨,并按不同保存方法及保存时间分7组移植到日本大耳白兔背部皮下,每组5只动物,共35只进行观察比较。①γ-射线辐射处理,4℃保存3个月为A组,1个月为B组;②0.5%戊二醛磷酸缓冲液浸泡,4℃保存3个月为C组,1个月为D组;③深低温-80℃保存3个月为E组,1个月为F组;④新鲜软骨为G组。  相似文献   

2.
不同方法保存的猪软骨行异种移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不同保存方法对猪肩胛软骨异种移植的影响,采用四种不同方法保存猪肩胛软骨,并按不同保存方法及保存时间分7组移植到日本大耳白兔背部皮下,每组5只动物,共35只进行观察比较。①γ-射线辐射处理,4℃保存3个月为A组,1个月为B组;②0.5%戊二醛磷酸缓冲液浸泡,4℃保存3个月为C组,1个月为D组;③深低温-80℃保存3个月为E组,1个月为F组;④新鲜软骨为G组。移植术后每周一次活体检查软骨位置及大小。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每只动物取一块软骨行大体标本和光学显微镜观察,术后6个月取软骨标本行电子显微镜观察。实验结果显示:0.5%戊二醛浸泡、γ-射线辐射处理可降低软骨抗原性,4℃条件下保存以≤1个月为最佳时限,按软骨被吸收率大小,依次为E、F、A、B、G、C、D组。结论:①猪肩胛软骨可作为异种移植代用材料的最佳供体之一;②猪肩胛软骨异种移植到家兔皮下,可存留达6个月;③本实验四种猪软骨保存方法,按异种移植后软骨抗原性降低和被吸收、变形程度轻重等情况相比较,以0.5%戊二醛浸泡保存方法最佳,γ-射线辐射处理次之;④0.5%戊二醛磷酸缓冲液4℃1个月是保存猪肩胛软骨供异种移植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3.
组织培养法在关节软骨保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3种保存方法对关节软骨细胞活性的不同影响,寻求效果优良的软骨组织保存方法.[方法]切取成年猪骨软骨,制成约4.5 mm×5 mm大小的圆柱形骨软骨块.采用组织培养法、慢速梯度降温冷冻法、传统慢速连续降温冷冻法对软骨块进行保存处理,观察并比较保存后软骨细胞活性的变化.[结果]保存8周时,采用传统冷冻法的关节软骨细胞存活率不足50%,软骨基质成分大量丢失;采用慢速梯度降温冷冻法的细胞存活率66%,而使用组织培养法保存的关节软骨细胞存活率高达76%以上,软骨基质成分仅少量丢失.[结论]3种方法相比较,组织培养法可以长期保存关节软骨组织活性,是更为理想的软骨组织保存方法.  相似文献   

4.
新鲜块状猪肋软骨及切成2mm×1mm的片状软骨异体移植,同时行相对应的块状及片状异体猪肋软骨经0.4%戊二醛、甲醛混合液库存4周后的同期移植,移植后分别于1、3、5个月取材。取材样本分别行组织、组化、生物化学、电镜及显微图象定量分析手段研究与测定。结果提示,新鲜异体软骨移植物主要发生了血管化及吸收性改变,移植效果差,而经保存液处理的块状及片状移植物未见明显的血管侵袭及吸收性改变,主要发生了钙化性退变,尤其是片切软骨更为显著。结果显示库存软骨移植物的组织、组化、形态学及基质中胶原含量变化存在一定规律。本实验结果提示:切削与雕刻因素是造成软骨移植物退变的一种重要原因,但是经保存液处理的切削软骨行异体移植时具有一定的整形外科支架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观察经辐射处理的猪软骨异种移植后的改变,采用辐射处理后的猪软骨分期移植到大白兔皮下,分期观察移植后的变化,并用新鲜猪软骨作为对照。方法:实验分三组,经γ-射线处理后4℃保存三个月的猪软骨为A组;保存一个月的为B组;新鲜猪软骨为C组。结果:γ-射线辐射处理可降低猪软骨的抗原性,以4℃保存一个月为最佳保存时间。结论:猪软骨经辐射处理后可作为异种移植代用材料的最佳来源。  相似文献   

6.
0.1%戊二醛,甲醛混合液保存4周的猪透明肋软骨异体皮下移植1~5月后,图像定量分析移植软骨的细胞学形态参数及组织中 GAG 的含量。综合分析表明:移植软骨细胞仍继续保持其增殖分裂活性。提示软骨保存液及库存软骨的研究并应用于整形美容外科,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六种保存方法对人关节软骨组织结构和细胞活性的影响,寻求一种保存效果较好的方法,为临床提供一种有活性的异体骨软骨移植物.[方法]自捐献新鲜尸体膝关节利用专用手术器械获取4.5 mm ×4.5 mm大小的人骨软骨块,分别采用梯度降温法、Co60射线照射+梯度降温法、玻璃化法、连续降温法、直接液氮法和酒精浸泡法对软骨块进行保存处理,分别于保存第8、15、30、60d时,采用蕃红-O组织染色、扫描电镜、软骨细胞胎盼蓝染色、MTT法等,观察并比较以上6种方法保存后关节软骨细胞存活率及其代谢功能变化.[结果]除了酒精保存方法外,其余保存方法随着时间延长软骨组织的细胞成活率和细胞代谢活性逐渐降低;保存60d时,采用玻璃化法保存软骨组织的细胞存活率为62.47%,软骨基质成分丢失较少,胶原纤维断裂不明显;采用慢速梯度降温法保存软骨组织的细胞存活率为59.75%,软骨基质成分丢失较多,胶原纤维断裂明显;其他保存方法软骨细胞存活率不足40%,软骨基质成分大量丢失,胶原纤维杂乱.[结论]六种保存方法中,玻璃化保存法能够较好的保存关节软骨,活性最好,其次是梯度降温保存法,两者均具有一定临床价值.Co60射线照射对软骨细胞有一定的损伤作用;酒精浸泡不能保存软骨细胞活性.  相似文献   

8.
作者将软骨置于冷冻保存液中,在不同浓度、温度和保存时间下通过测定Na_2~(35)SO_4结合率来检测细胞的存活率和功能。实验软骨片均取自于兔关节软骨。冷冻保存液由不同浓度二甲亚砜(DMSO)和/或甘油、5%葡萄糖、10%RPMI及75%胎牛血清组成。对软骨片作以下观察:①将软骨片在4℃不同浓度保存液中浸泡2小时,确定冷冻保存液最合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离培养猪不同亚型软骨组织(弹性软骨、透明软骨以及纤维软骨)来源干细胞并鉴定,为软骨组织工程提供理想种子细胞。方法利用纤维连接蛋白黏附法分别从猪耳软骨、关节软骨以及椎间盘软骨中分离培养干细胞,并进行传代。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流式细胞术鉴定细胞表面抗原表达水平(阳性标志物CD29、CD90及阴性标志物CD34、CD45),单克隆形成实验鉴定软骨干细胞单克隆形成能力。三向诱导分化鉴定软骨来源干细胞的成软骨、成骨及成脂多向分化潜能。RT-PCR检测成骨(Ⅰ型胶原、Ⅹ型胶原)、成软骨[蛋白聚糖(Aggrecan)、II型胶原]、成脂[脂联素(Adiponectin)、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相关基因表达,并以猪BMSCs作为对照。结果通过纤维连接蛋白黏附法分别从耳软骨(弹性软骨)、关节软骨(透明软骨)、椎间盘软骨(纤维软骨)分选出一群细胞,细胞高表达干细胞表面阳性标志物CD29、CD90,几乎不表达干细胞表面阴性标志物CD34、CD45。经过体外2周培养,单个细胞均能形成细胞克隆。三向诱导分化显示软骨来源的干细胞具备成软骨、成骨和成脂分化能力。RT-PCR结果显示,成骨诱导后关节和椎间盘来源软骨干细胞的Ⅰ、Ⅹ型胶原基因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BMSCs(P0.05),耳软骨来源干细胞与BMSC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成软骨诱导后,3种亚型软骨组织来源干细胞Aggrecan、Ⅱ型胶原基因相对表达量均高于BMSCs(P0.05);成脂诱导后,3种来源软骨干细胞Adiponectin及FAS基因相对表达量均低于BMSCs,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亚型的猪软骨组织中均存在软骨干细胞,具有干细胞的典型特征。  相似文献   

10.
两种方法保存人体透明软骨行异种移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不同方法保存的人体透明软骨 ,异种移植后软骨存活的动态变化及在整形外科应用的可行性。 方法 选择 4 8只新西兰种成年白兔 ,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 2 4只 ,分别接受 - 198℃液氮冷冻和 75 %酒精灭活法保存的人体透明软骨移植 ,观察一年。术后每 3个月比较两组血清IgG、IgM、IgA、C3、C4 、PFB(补体B因子 )含量 ,每月随机抽取两组各两只兔子取移植软骨块观察其外形、色泽 ,测重量。比较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下的组织学变化。 结果 两实验组各时间点IgG、IgM、IgA、C3、C4 、PFB含量与术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深低温保存法软骨移植后 1- 2个月内重量略有增加 ,3个月重量开始减少 ,至 1年达最低点。光学显微镜下观察 ,2个月可见新生不成熟软骨细胞。 3个月时软骨开始出现退行性变 ,至 6个月时明显加重。酒精灭活移植软骨重量无明显变化 ,仅在 6个月时开始出现轻度退行性变。透射电镜下观察的变化规律基本与光学显微镜下的观察结果相一致。结论酒精灭活法保存的人体透明软骨用于异种移植后 ,外型变化小 ,提示其临床应用可行性优于液氮冷冻保存法。  相似文献   

11.
“动物NECM的制作”文章发表近半年,已制作好的动物皮肤、肌腱、软骨和骨的NECM已在保存液中保存了13个月,为了观察NECM和保存液的稳定性,本文做了如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保存液:未放置NECM新配制的和已放置1年的保存液;放置NECM的保存液(1997年2月)。上述保存液均细菌培养,镜下观察和成分分析。(2)电镜和组织学光镜观察;1997年和2月制作的NECM的光镜观察;放置13个月后的N  相似文献   

12.
“动物NECM的制作”文章发表近半年,已制作好的动物皮肤、肌腱、软骨和骨的NECM已在保存液中保存了13个月。为了观察NECM和保存液的稳定性,本文做了如下几个方面的研究:①保存液:未放置NECM新配制的和已放置1年的保存液;放置NECM的保存液(1997年2月)。上述保存液均做细菌培养、镜下观察和成分分析。②电镜和组织学光镜观察:1997年2月制作的NECM的光镜观察;放置13个月后的NECM电镜和光镜观察(包括偏光显微镜);新鲜的正常相应组织的电镜和光镜观察。实验结果证明:猪皮肤和牛肌腱的NECM已无细胞成分,基质为平行排列的胶原纤维丝或松散的胶原纤维网。而正常组织中细胞完整,胶原纤维呈致密交叉的网状编织结构。保存液清晰,无细菌生长,成分未变。  相似文献   

13.
新鲜及冷冻同种异体胎兔软骨移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作者通过胎兔软骨移植实验模型的观察,重点对新鲜及冷冻保存的胎兔软骨移植进行比较,并对实验结果分析探讨,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选用成年健康家兔50只,其中10只孕兔用于移植软骨供体,另外40只雌雄不限,随机分为新鲜胎兔软骨移植组和-196oC液氮冷冻保存软骨移植组进行实验。将剖腹取出的胎兔软骨一部分移植到新鲜组兔的股骨的髌股关节面处,另一部分软骨置-196oC液氮罐内保存3周后移植到冷冻组兔的相同部位。软骨移植术后3、6、9、12周时分别进行HE染色、透射电镜、形态学观察、S-100蛋白免疫组化标记染色、氨基酸分析,并于术前、术后2、3、5周时抽血行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对移植软骨免疫反应进行监测。实验结果表明,同种异体胎兔软骨移植可以成活,成活的软骨为透明软骨;新鲜软骨比冷冻保存后移植的软骨成活率高,冷冻保存对软骨细胞的存活是有害的。部分胎兔软骨移植后也存在骨质吸收退变,同时可诱导生成新的软骨。氨基酸分析是判断移植成活软骨性质的可靠指标。新鲜胎儿软骨移植治疗股骨头无菌坏死所致的关节软骨缺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根据软骨细胞外基质的成分不同,将软骨分为透明软骨、弹性软骨和纤维软骨三种类型。用骨髓基质细胞构建的软骨组织到底是哪一种类型或者更偏向于哪一种类型的软骨是一直被问及的问题。方法:本实验利用组织学的方法对用羊骨髓基质干细胞体外构建的不同时间点的组织工程化软骨进行了分类和评价。结果:经组织学染色发现:在诱导的初期(第一周)纽织更偏向于纤维软骨,而从第二周开始组织逐渐向透明软骨转化,至第4周逐渐形成成熟的透明软骨样组织。结论:骨髓基质干细胞在软骨形成过程中细胞外基质呈动态性变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建立局部阻断关节软骨营养的动物模型.方法 将40只5月龄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5组:保持软骨的关节液营养和软骨下骨营养组(Control组,n=8);假手术对照组(Sham组,n=8);阻断软骨的关节液营养组(DNSF组,n=8);阻断软骨的软骨下骨营养组(DNBM 组,n=8);阻断软骨的关节液和软骨下骨营养组(DNSY+ DNBM组,n=8).术后2周每组随机取3只(6膝),关节腔内注射入墨水,自由活动1d,处死动物,观察内植物的阻断效果;术后4周每组5只(10膝),过量麻醉处死动物,取出膝关节,进行大体评分,并对软骨组织进行组织学评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术后2周关节腔内墨水未渗入内植物与骨软骨间隙,提示阻断效果确切;术后4周,大体研究和组织学研究提示,与Control组比较,DNSF组软骨退变明显(P<0.01),DNBM组软骨未见明显退变(P>0.01);与DNBM组比较,DNSF组软骨退变明显.结论成功建立局部阻断兔关节软骨各种营养途径的动物模型;失去关节液的营养后,关节软骨表现出早期退变迹象.  相似文献   

16.
培养软骨、关节软骨、生长板和半月板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离心管培养软骨作为移植材料的可能性。方法 3周龄兔关节软骨细胞经离心管培养2周形成软骨,另取6周龄兔肱骨头关节软骨、肱骨近端生长板和半月板,并对4种软骨进行透射电镜观察,比较其软骨细胞和细胞外基质结构。结果 离心管培养软骨具有独特的超微结构,与关节软骨和生长板有一定的相似性,而与半月板有明显区别。4种软骨都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细胞和细胞外基质特征,离心管培养软骨呈现典型软骨细胞凋亡,生长板表现“黑暗”软骨细胞,关节软骨和半月板未见细胞凋亡。结论 离心管培养软骨具有独特的超微结构,可作为关节软骨和生长板的移植物。  相似文献   

17.
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研究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关节软骨缺损常因软骨再生能力低而难以自行修复.新鲜的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疗效稳定,成功率逐渐提高.冷冻保存的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成功率可与新鲜的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媲美,梯度降温法是目前保存软骨细胞存活率最好的冷冻方法.该文就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的实验和临床研究、免疫排斥问题及其相关研究动态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找到软骨细胞分离的合适方法及优化冰冻保存软骨组织的配方。[方法]来源于骨关节炎膝关节置换术的软骨标本被用于本次试验,采用300或400 u/ml II型胶原酶(CTII-1或2)进行软骨细胞体外分离,保存在不同组成的冷冻剂中,进行梯度冷却并保存在液氮中48 h,随后进行软骨细胞活力及增殖潜力的测定。[结果]CTII-1较CTII-2更能分离出高活力的软骨细胞(P<0.05),并且300或400 u/ml的底物酶浓度比较合适。10%DMSO+90%FCS是一种比较合适的冰冻保护剂,能够最大程度保留软骨细胞的增殖潜力与活力,并且毒副作用小。[结论]通过相关的优化措施诸如软骨细胞体外分离底物酶以及冰冻保护剂的组成,从关节软骨组织中分离具有高增殖潜力的活力软骨细胞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冷冻保存对关节软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骨损伤是常见的病变,若不及时治疗将导致骨性关节炎。许多修复软骨缺损的方法效果均欠佳。自体软骨移植是最理想的方法,但由于取材有限且造成新的软骨缺损而应用受到限制。异体软骨移植为修复方法之一,软骨保存却是问题。为了寻找一种更有效的提高关节软骨细胞存活率的方  相似文献   

20.
急性外伤、关节退变引起关节软骨损伤逐年递增,目前尚无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近年射频能量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治疗关节软骨损伤,但存在争议.该文综述射频能量治疗软骨损伤的体内或体外基础研究及临床研究,分析不同射频装置、射频能量、处理时间对关节软骨细胞活力、组织形态学、生物化学或生物力学的影响,以及温度和灌洗液对关节软骨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