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试验研究,介绍了碰撞速度、环境刚度、负载、运动方向对碰撞接触时传感器动态性能的影响,指出上述四个方面是影响与环境碰撞后腕力传感器动态性能的主要因素;较大的动态负载力会对传感器产生破坏作用,并降低力控制性能,因此,在腕力传感器设计和使用时,应使其最大负载小于设计限值.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时域和频域两方面研究机器人腕力传感器在加载情况下的动态响应,进行动态建模和频谱分析,探讨负载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ANSYS在腕力传感器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腕力传感器是一类重要的机器人传感器,腕力传感器的弹性体结构设计好坏直接影响到传感器的各项指标.由于腕力传感器结构复杂,各输出通道之间往往存在着干扰,通常采用实验的方法来进行标定,但标定的结果往往不够精确.利用所研制的一种新型机器人多维腕力传感器的结构,提出了一种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其维间干扰作定量分析的方法,分析结果证实了该传感器弹性体结构设计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用PVDF制作的机器人传感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PVDF敏感特性的基础上,阐述了用核材料研制的三维腕力传感器、阵列压力传感器及热觉传感器,给出了三种传感器的结构及相应信号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5.
腕力传感器动态补偿的两种自适应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徐科军  张颖 《机器人》1997,19(4):271-276
根据腕力传感器动态特性随负载情况而变化这一特点,本文提出自适应动态补偿方法,自适应动态补偿器能够自动高速自身的参数,以跟踪传感器模型的变化,始终保证动态响应的快速性,本文给出了两咱实施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自适应补偿的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6.
机器人腕力传感器动态响应的实时补偿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为了提高机器人腕力传感器的动态响应速度,在对传感器进行动态标定实验的基础 上,采用FLANN方法设计动态补偿器,以DSP为处理核心,研制实时动态补偿系统.实验结果 表明,经过补偿腕力传感器动态响应的调整时间缩短为原来的25%以下.  相似文献   

7.
周学才  李泽湘 《机器人》1997,19(4):265-270
作为对常规位置触觉的一种替代,本文展示了在机器人手指尖的根部安装腕力传感器,并利用其测量数据来确定上述位置信息的方法,文中提出了一种带有重力效应补偿的数学模型,并对其解的唯一性和精度进行了论证和分析,最后,还给出了一个采用美国产LordFT335x腕力传感器作为位置触觉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8.
六维腕力传感器阶跃响应的实验建模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基于阶跃响应法的动态标定实验数据,采用系统辨识方法建立机器人六维腕力传感器 6个转换通道的动态数学模型,确定频域性能指标,全面、准确地描述传感器的动态特性.  相似文献   

9.
一种非径向三梁结构六维腕力传感器弹性体及其优化设计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非径向三梁结构的六维机器人腕力传感器弹性体及其优化设计方法.三梁结构弹性体可提高应变式腕力传感器灵敏度和标定精度,改善径向效应,有利于传感器坐标设置.运用本文介绍的复合形优化设计方法,可使弹性体应梁截面尺寸达到最小,在确保负载能力和分辨率两项主要性能指标的前提下,减小弹性体的自重.它为应变式多维力传感器的设计和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腕力传感器有六路输出信号,表示三维空间的力和力矩信息。本文采用多维时间序列法,首次建立腕力传感器多维AR模型,其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全面反映动态响应过程和各输出量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
六维腕力传感器惯性参数的在线识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腕力传感器的动态特性对机器人系统的动态特性、精确运动和控制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将六维腕力传感器置于机器人系统中 ,基于腕力传感器坐标系内的微分运动 ,结合机器人运动学和动力学知识 ,研究了在线识别六维腕力传感器惯性参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提出了一种新结构的水下机械手用六维腕力传感器;然后为其设计了信号放大、滤波和调零电路;最后,设计了以内置CAN总线控制器的80C592单片机为核心的传感器信号解耦和通讯单元.使该传感器成为一个独立的智能化单元。  相似文献   

13.
腕力传感器的动态特性对机器人系统的动态特性、精确运动和控制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将六维腕力传感器置于机器人系统中,基于腕力传感器坐标系内的微分运动,结合机器人运动学和动力学知识,研究了在线识别六维腕力传感器惯性参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机器人用六维腕力传感器标定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在基于获得最高标定精度的基础上,推导出标定力的选取原则;同时提出了传感器相对干扰矩阵的新概念,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套传感器标定的实验系统,并对笔者研制的六维腕力传感器进行了标定  相似文献   

15.
针对维间耦合会影响六维腕力传感器测量精度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多输出支持向量回归机(Multi-output 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MSVR)的解耦算法。以实验室研制的六维腕力传感器为例进行静态标定实验,使用基于MSVR的解耦算法以及传统的基于最小二乘求解标定矩阵的解耦算法对标定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解耦算法稳定可靠,能有效抑制维间耦合的干扰,具有较高的解耦精度。  相似文献   

16.
基于INA的机器人六维腕力传感器的解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逆奈奎斯特方法(INA)用于多维传感器的解耦,使用该方法对一具体的六维腕力传感器解耦,并采用零极点配置法设计动态补偿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达到了机器人智能控制对传感器的要求,通过仿真实验证实了INA方法可以用于多维传感器的解耦。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PVD敏感特性的基础上,阐述了用该材料研制的三缩腕力传感器,阵列压力传感器及热觉传感器,给出了三种传感器的结构及相应信号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机器人腕力传感器弹性体应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正士  陈心昭 《机器人》1996,18(1):32-37
建立了机器人腕力传感器弹性有限元计算模型,分析传感器弹性体在种种工况下的应用分布规律,为改进传感器弹性体设计,实现弹性体的CAD进行前期的准备。  相似文献   

19.
航天机器人用六维腕力传感器动态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主要论述航天机器人用六维腕力传感器动态特性的相关问题.讨论了传感 器动态性能的标准问题,给出了该传感器动态补偿器的设计方法,对实现中的一些问题进行 了初步探讨,最后给出实际的测试结果.值得一提的是,这是我们首次在传感器实际应用中 实现了动态补偿,为传感器动态性能的提高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相似文献   

20.
陈恩伟  刘正士  干方建 《机器人》2006,28(2):125-129
针对工业机器人结构设计及动力控制中,在比现有方法少用了基座力传感器的基础上,充分挖掘了腕力传感器的信息,利用机械臂运动学及动力学递推关系,由Newton-Euler方程导出了各连杆惯性参数逆向的辨识模型.以一个算例说明了方法的运用,为机器人操作臂动力学建模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