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目的总结糖尿病合并视网膜脱离术后患者的护理措施及注意事项,促进患者的视力恢复。方法对20例糖尿病合并视网膜脱离术后患者实施心理、体位、饮食、及健康宣教等方面的个性化、规范化护理措施。结果术后13只眼视力提高,7只眼术前、术后视力不变。血糖均控制在正常范围,护理质量满意度100%。结论实施个性化、规范化等综合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糖尿病合并视网膜脱离术后视力恢复、稳定病情,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张艳 《中国科学美容》2011,(1):88-88,96
目的回顾性分析13例陈旧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治疗过程,探讨巩膜外环扎、垫压、放液联合冷凝术在陈旧性网脱复位及视力恢复中的重要意义。方法采用外环扎、垫压、放液等联合手术方法治疗陈旧性视网膜脱离。结果经治疗的13眼术后均达到解剖复位,6例患者视力提高,7例患者视力无明显提高,但自觉症状较前改善。结论采用联合手术方法治疗陈旧性视网膜脱离,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视网膜脱离手术后护理方法.方法:观察并总结对42例视网膜脱离病变的患者施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的术后护理.结果:体位心理及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可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结论:规范的护理是保证视网膜脱离手术成功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4.
对66例(66眼)复杂性眼球外伤患者行以玻璃体切除术为主的联合手术。结果66眼按计划完成手术,术后1眼发生脉络膜上腔出血及玻璃体积血再次行玻璃体切除术,1眼因复发性视网膜脱离共行3次玻璃体切除术。出院视力检查45眼视力有明显提高,13眼视力基本不变,6眼视力下降,2例幼儿视力检查不合作。提出充分的术前心理护理、手术配合指导和术后眼部护理、饮食护理、病情观察、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是减少并发症,保证手术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葛英 《中国科学美容》2011,(24):129-130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视网膜脱离患者围手术期的影响.方法 76例视网膜脱离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仅根据病情及医嘱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术前、术中及术后围术期的体位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的复位、复发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组功能性复位比率高、复发率低,护理满意度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对视网膜脱离患者实施围手术期的体位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降低复发率,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对20例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采用玻璃体切割联合曲安奈德眼内注射治疗。出院时所有患者视网膜脱离复位,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8例术后出现短暂的眼压升高,1例发生无菌性眼内炎,经对症处理均得到控制。提出术后严密观察患者全身情况,控制血糖、血压,做好特殊体位、术眼护理,预防眼压升高、眼内炎等并发症,可提高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曲安奈德玻璃体腔内注射联合玻璃体切除术治疗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1例(21眼)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患者术前短期糖皮质激素治疗,术中行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4 mg联合玻璃体切除术,患者术后均获随访3~6个月,观察术后视力恢复、眼压变化、视网膜复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一次性手术16眼(76.19%)视网膜解剖复位,5眼二次手术后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眼压升高,后趋于稳定,末次随访眼压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视力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9例出现一过性高眼压,6例白内障加重。结论曲安奈德玻璃体腔内注射联合玻璃体切除术治疗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网膜复位率高,可有效改善视力。  相似文献   

8.
对48例老年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病人进行手术前后护理,结果46例视网膜复位,38例视力提高,视网膜复位率及视力改善率分别为95.8%、79.2%.术后并发症有眼压升高(10例)、高血压(6例)、心率失常(1例),经对症处理均好转.护理要点:选择正确的卧位,术前予以相关知识教育,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发症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9.
对20例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采用玻璃体切割联合曲安奈德眼内注射治疗.出院时所有患者视网膜脱离复位,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8例术后出现短暂的眼压升高,1例发生无菌性眼内炎,经对症处理均得到控制.提出术后严密观察患者全身情况,控制血糖、血压,做好特殊体位、术眼护理,预防眼压升高、眼内炎等并发症,可提高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0.
对182例实施后段玻璃体切割加眼内填充手术的视网膜脱离患者,术后予以体位护理、心理护理、眼部护理及并发症观察护理,结果患者术后视网膜平复、裂孔封闭,住院5~15d出院.提示加强后段玻璃体切割加眼内填充手术患者的术后护理能减少复发率,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白内障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护理干预。方法对50例(眼)接受白内障手术治疗的患者,围术期给予精心护理干预,观察患者术后视力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患者术前视力为光感~0.25,出院视力为0.25~1.0。术后随访3个月,其间出现5例(10.00%)并发症,其中前房轻度渗血2例、角膜水肿3例。均经保守治疗2~4周吸收或消退。未发生继发性青光眼、视网膜脱离、人工晶体移位等并发症。结论对行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围术期规范做好常规护理并加强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干预,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对182例实施后段玻璃体切割加眼内填充手术的视网膜脱离患者,术后予以体位护理、心理护理、眼部护理及并发症观察护理,结果患者术后视网膜平复、裂孔封闭,住院5~15d出院。提示加强后段玻璃体切割加眼内填充手术患者的术后护理能减少复发率,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显微外科技术在视网膜脱离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22例(22眼)在手术显微镜下行视网膜裂孔定位、经外路巩膜冷凝、外放液、巩膜外加硅胶块和环扎带;术后观察裂孔定位准确率,术前术后视力情况,视网膜复位率和并发症等. 结果 手术显微镜下裂孔定位准确率达100%;视力提高16眼,不变3眼,下降2眼.最佳矫正视力在0.30以上为13眼;视网膜一次复位率达90.9%(20/22);再次外路手术后视网膜复位2眼;除有1例巩膜缝针穿透意外放液,1例裂孔周围视网膜出血外,其他病例排液顺利,所有病例手术显微镜下巩膜冷凝反应清晰可见.轻度屈光间质浑浊也不影响观察冷凝反应和裂孔定位. 结论 显微外科技术在外路视网膜脱离手术中具有裂孔定位准确率高,冷凝程度容易观察,术后视力恢复良好,一次复位率高,微创及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介绍有效的间接眼底镜直视下视网膜脱离术中玻璃体腔内注气护理病人的方法和经验.方法:对2005年2月-2009年5月收治的68例间接眼底镜直视下手术同时玻璃体腔内注气的方法治疗的视网膜脱离患者进行护理所取得的经验进行探讨.结果:出院后随访3~6个月,68例患者术后矫正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术后并发症也相应较轻.结论:加强间接眼底镜直视下视网膜脱离术中玻璃体腔内注气患者术前、术后护理及出院指导,可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对疾病的康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医护合作应用临床路径对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将同期住院治疗的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164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2例,对照组按常规健康教育模式工作,即护理人员在与患者的治疗性接触中随机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采取医护合作按制定好的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结果 对照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健康教育知晓程度、满意度、视力恢复、复发率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5).结论 对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但需要医护人员的合作才能更好地做好此项工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硅油填充联合玻璃体切割治疗视网膜脱离的围手术期效果。方法选取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路桥医院眼科收治的59例视网膜脱离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以硅油填充+玻璃体切割的手术方式治疗。所有患者均给予全面的围手术期干预。比较所有患者术后1天与术后6月的最佳矫正视力,观察其术后视网膜解剖复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6月的最佳矫正视力较术后1天明显提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6月,经裂隙灯显微镜检查,视网膜解剖复位58例,占比98.31%;59例患者中,未见发生角膜水肿、高眼压、前房炎症反应和硅油乳化。结论对硅油填充联合玻璃体切割手术患者实施良好的围手术期干预,有利于视网膜解剖复位和视力恢复,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配合经验。方法通过68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配合的回顾性分析,总结出由术前访视评估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了解裂孔所在象限,做好充分的术前心理、生理和器械物品的准备;术中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密切配合医生,根据手术进程调节灯光、冷凝器以及直接检眼镜,完成各手术阶段的手术所需。结果68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术后随访获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娴熟的护理操作技术是保证手术顺利完成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医护合作应用临床路径对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将同期住院治疗的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164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2例,对照组按常规健康教育模式工作,即护理人员在与患者的治疗性接触中随机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采取医护合作按制定好的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结果对照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健康教育知晓程度、满意度、视力恢复、复发率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5)。结论对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但需要医护人员的合作才能更好地做好此项工作。  相似文献   

19.
急性视网膜坏死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坏死性视网膜炎、玻璃体炎、视网膜动脉炎以及后期出现视网膜脱离等为特征的严重致盲眼病,视功能预后差。近期我科收治1例急性视网膜坏死患者,因早期诊断明确,治疗得当,护理精心,经非手术治疗患者双眼视力恢复明显。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乳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白内障合并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02—2014-11间116例(共137眼)白内障合并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患者实施白内障超乳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的临床治疗资料及随访情况。结果对患者随访4~24个月,137眼中112眼(81.75%)视力改善,其中66眼(48.18%)视力提高2行,30眼(24.59%)出现角膜水肿。48眼(39.34%)出现前房反应。33眼(27.05%)出现一过性高眼压。5例发生继发性青光眼。7例发生视网膜脱落,其中3例为复发性视网膜脱离。余患者术后2周恢复正常。结论白内障超乳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白内障合并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效果肯定,合理选择手术适应证,提高手术技巧可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