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分析2008年12月3日-5日出现大范围强降温天气过程,结果表明, 贝湖至巴湖的低槽在东移过程中发展加强,乌拉尔山高压脊异常增强,使得强冷空气在西西伯利亚堆积.横槽在东移过程中转竖,引导槽后强冷空气沿西北路南下是本次寒潮的主要影响系统,在地面天气图上表现为冷空气沿西北路径分裂南下而造成榆林市强降温.以此积累寒潮天气形势特点,为今后在实际工作中很好地预报寒潮和防御寒潮天气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宜春地区一次强降水天气过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MICAPS资料,对2007-06-24-27宜春地区出现的一次强降水天气过程,就高空环流形势、中低层水汽条件和温度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空低槽东移、副热带高压东退并南撤、中层低涡生成、中低层切变生成与维持的形式,这些动力条件易出现强降水天气。但宜春上游地区出现的高温形成的干暖气团较强,该温度脊伸到长江中下游地区,隔断了北方干冷空气与南方暖湿气流在本地的直接交汇,导致宜春未出现区域性暴雨,而出现局地强对流和强降水天气。同时因为干暖气团减弱了暖湿气流水汽的影响作用,又促使强对流天气出现强雷电特征。这些结果可对今后宜春地区强降水预报和气象服务提供有益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文章利用地面常规观测资料、ECMWF ERA5再分析资料、三维闪电定位资料及雷达资料对乌兰察布市2021-07-05出现的一次强对流天气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文章主要分析了高低空环流形势、地面形势场和物理量场的演变特征,以及强对流天气发生时,雷达回波特征和闪电特征,为本地强对流天气的预报提供有利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文章利用NCEP全球再分析资料和常规观测资料对2016-03-19漳州市的一次强冰雹天气过程进行分析,得出此次冰雹过程是在有利大尺度环流背景下的一次中尺度对流天气过程。当径向速度出现中气旋特征、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出现跃增现象时,预示着即将出现冰雹天气。研究成果对冰雹的短时预报有着较好的指示意义,可更好地提供冰雹的预警预报服务。  相似文献   

7.
文章利用淮安、泰州和太仓3地的气溶胶激光雷达、风廓线雷达及探空等综合观测资料,根据观测期间的气象特征和大气能见度与近地面PM10观测数据,从卫星观测结果、激光雷达组网以及沙尘传输路径三方面分析了江苏地区2017-04-17~2017-04-19的1次浮尘天气过程中气溶胶的垂直结构,为大气重污染成因研究提供立体观测数据,为重污染天气应对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8.
文章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0.25°×0.25°ERA-5逐小时再分析资料和多普勒雷达等探测资料,对2021-05-08和2021-05-09发生在福建漳州的连续2次冰雹天气过程的大气环流场、环境物理场和对流单体结构特征做了综合分析,得到以下结论:受低层暖湿气流和中层干冷空气侵入影响,8-9日午后环境位势不稳定度增加,地面辐合线为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动力条件;探空层结具备发生冰雹和雷雨大风的有利条件。8日由于湿度层扩展得不够深厚,且对流风暴移动速度快,没有形成大范围的短时强降水;9日垂直上升运动贯穿整个对流层,湿层也更为深厚,因此冰雹和雷雨大风强度更强,并出现局地暴雨天气,造成较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台风经常发生的省份有浙江省,福建省,海南省,台湾省以及广东省,而福建就是其中之一。对2006—2019年14年登陆福建的台风进行了统计分析,运用了常规观测资料以及卫星云图等,主要得出了以下几个结论:2006—2019年,登陆福建省的台风呈波动趋势,一共有66个台风影响到福建地区,其中有33个台风登陆到福建地区,每年平均有2.36个。经过福建的台风以四种不同路径为主,此中直接登陆型的台风对福建造成的风险和灾害最大。由于2010年登陆福建的台风最多,以2010年的10号台风莫兰蒂进行个例分析。  相似文献   

10.
通过环流形势、水汽条件及动力条件对 2015年7月4日发生在河西走廊中部的一次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并以此为我国西北干旱区暴雨天气的预报提供着眼点,为地方政府防汛减灾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12.
利用常规天气图、物理量、多普勒雷达Web GIS拼图、自动站雨量等资料,采用中尺度分析和特征提取方法,对2013-03-19~20日上饶市出现的一次大范围冰雹飑线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空西南小槽东移、中低层较强的西南急流和地面冷空气南下是此次冰雹飑线过程发生、发展和消亡的主要影响天气系统;冰雹飑线回波在发展演变中没有形成典型的"弓"状回波,飑线回波的走向和移动与其东部的中低层急流一致;同时出现冰雹和超短时强降水是这次冰雹飑线天气过程的重要特征,其回波强度达到65~70dBz,强回波梯度大;过程中CAPE几乎为0。中低层西南急流和强垂直风切变是这次冰雹飑线天气过程的重要动力和维持机制。  相似文献   

13.
文章对发生在芜湖县的一次强对流天气进行了天气学分析、中尺度分析以及雷达图特征分析,确认此次雹暴天气由单个超级单体造成,并得出结论:此次过程天气背景为东北低涡和高空低槽;具有高低空急流、前倾槽、高空辐散低空辐合、上干下湿等不稳定环境条件;中尺度低层切变线和干线是触发强对流的主要影响系统,强垂直风切变、CAPE值、0℃层高度等因子有利于冰雹的产生;强对流在雷达图上表现了高VIL、高回波顶、中气旋以及悬垂回波、弱三体散射等明显的雹暴特征。  相似文献   

14.
在气象工作中,地面调查报告作为一个重要环节,需要考虑如何在恶劣的环境下完成调查报告。文章阐述了强对流天气的地面观测报告的要点。  相似文献   

15.
2018年7月23日夜间至24日白天,受高空槽与减弱台风低压外围暖湿气流共同影响,河北省兴隆县出现特大暴雨天气过程,造成16个乡镇不同程度受灾。事件发生后,兴隆县政府高度重视,各地各部门立即投入救灾行动,应急处置迅速、有力。  相似文献   

16.
利用环境空气自动监测数据和常规气象观测数据,对株洲市2016年1月18日出现的一次典型重污染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此次重污染过程中株洲市颗粒物的变化规律与附近相关城市相似,发生时间滞后;而SO_2浓度变化相比却有明显区别。结果表明,株洲市重污染天气过程是由外地污染源输送和本地污染源叠加导致。  相似文献   

17.
利用天气常规资料、雷达、卫星和自动站风场资料,从形势场配置、物理量、动力机制等方面对石家庄2010年8月10日至11日的强降水的形成机理进行诊断分析,希望为今后预报提供一定参考。结果表明:石家庄在北部地区出现的暴雨与副热带高压、地面辐合线的稳定维持密切相关;在大尺度环流背景下,卫星云图资料、雷达资料和地面风场的综合应用分析,对中小尺度天气有很好的监测作用。  相似文献   

18.
19.
重庆CINRAD/SA天气雷达在2016-09-20T14:00出现异常回波,雷达报射频激励信号变坏、线性测试信号变坏、速度/谱宽检测变坏、杂波抑制变坏等;远程端重启RDA,报控制序列超时故障,雷达故障停机。文章主要通过对故障现象和报警信息分析,结合关键点信号测量,采用替换法解决了由硬件信号处理器引起的本次故障,旨在为雷达机务保障同行提供一个案例参考交流。  相似文献   

20.
利用呼伦贝尔市高空探测资料及地面、高低空实况天气图资料,利用天气学方法,重点分析2016年7月5~6日呼伦贝尔地区的环流形势特征,并对温度平流场和涡度场等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北上带来的较强暖空气是造成此次高温天气的主要原因;高空图上东北地区强盛暖脊,地面上暖低压形势,较强的暖平流是造成此次高温天气的有利条件;晴空辐射增温以及强烈动力下沉增温作用也是这次高温天气形成的重要因素。同时对EC数值预报模式的高度场、温度场、气压场进行检验分析,对今后类似的高温天气预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