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是妊娠期特有并发症,是导致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病机制至今仍未阐明。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滋养细胞功能异常、氧化应激、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免疫学因素和遗传因素等方面。随着表观遗传学的研究进展,发现胎盘印迹基因的异常表达可导致滋养细胞功能异常、促进氧化应激损伤和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参与子痫前期的发生。本文就胎盘印迹基因与子痫前期发生的可能机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子痫前期是一种起源于胎盘、累及全身多脏器的妊娠期特发性疾病.胎盘浅着床导致胎盘缺血缺氧,释放胎盘毒性物质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并引起全身小动脉痉挛是子痫前期发病的基本过程.过去认为胎彘释放的毒性物质主要是各种氧化应激产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整合素连接激酶(integrin linked kinase,ILK)在子痫前期患者脐血内皮祖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在新生血管形成中的作用. 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Western印迹实验分别检测35例正常孕妇(正常妊娠组)和30例子痫前期孕妇(子痫前期组,其中轻度18例,重度12例)的脐血内皮祖细胞中ILK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采用小管形成实验检测内皮祖细胞血管形成能力;分析ILK mRNA和蛋白表达的差异及其与血管管状结构形成的相关性.统计学分析采用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 结果 (1)正常妊娠组内皮祖细胞中ILK mRNA相对吸光度(A)值较子痫前期组显著升高(0.64±0.05与0.45±0.06),轻度子痫前期组较重度者显著升高(0.47±0.07与0.39±0.08)(q=18.76和5.13,P<0.05);正常妊娠组内皮祖细胞中ILK蛋白A值较子痫前期组明显升高(32±2与26±1),轻度子痫前期组较重度者显著升高(25±2与20±2)(q=18.47和4.72,P均<0.05).(2)正常妊娠组小管结构形成的数量较子痫前期组显著增多(330±8与135±7),重度子痫前期组的小管形成的数量明显少于轻度者(116±8与148±6)(q=152.70和5.42,P均<0.05).(3)内皮祖细胞中ILK mRNA及其蛋白表达与其小管形成均呈正相关关系,正常妊娠组相关系数(r)分别为0.69和0.73,子痫前期组分别为0.67和0.72;轻度子痫前期组分别为0.65和0.68,重度组分别为0.63和0.74(P均<0.05). 结论 子痫前期患者内皮祖细胞中ILK mRNA及其蛋白表达下降可能与子痫前期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抗细胞黏附分子-1(ICAM-1)单克隆抗体对子痫前期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方法:孕鼠50只,10只为正常组(A组),另40只利用内毒素制作大鼠子痫前期模型,其中20只为ICAM-1单抗治疗组(B组),另20只为对照组(C组),观察各组孕鼠血压、尿蛋白、肝肾功能、仔鼠及胎盘重量的变化。结果:ICAM-1单抗治疗组血压及尿蛋白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谷丙转氨酶与正常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尿素氮、肌酐及尿酸治疗组与正常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则高于正常组(P<0.01)。各组间胎仔数无显著差异;治疗组及对照组死胎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但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治疗组仔鼠身长、体重及胎盘重量与正常组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则明显降低(P<0.01)。结论:ICAM-1单克隆抗体不仅对子痫前期有明显的治疗效果,而且不损害肝、肾功能,对胎儿无明显毒副作用。此结果可能为子痫前期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人胎盘抗凝蛋白变体(hAND)对磷脂酰丝氨酸/磷脂酰胆碱(PS/PC)诱导的具有胎盘广泛性微血栓子痫前期(PE)模型鼠的抗凝治疗疗效。方法:将48只妊娠ICR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1和2于妊娠5.5~16.5天连续尾静脉分别注射生理盐水(0.1ml/d)和PS/PC(1mg/d);实验组于妊娠5.5~16.5天注射PS/PC,同时于妊娠6.5~16.5天尾静脉注射Annexin V(A5,5μg/d)(A5组),或hAND(2.5μg/d)(hAND组1)或hAND(5μg/d)(hAND组2)。于125天观察5组的血压、尿蛋白、胎盘重、胎仔重、死胎数、血小板计数、血浆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和抗凝血酶Ⅲ(ATⅢ)含量变化,并分析胎盘、肝、肾等脏器纤维蛋白沉积和血栓形成情况。结果:实验组均不同程度地纠正了PE孕鼠的高血压、蛋白尿、胎儿生长受限(FGR)、纤维蛋白微血栓及血液学指标(P0.05),但大剂量hAND出现了明显的胎盘出血现象。结论:胎盘循环中A5减少致增强的高凝状态及微血栓形成可能是PE模型和FGR的发病机制之一。A5及以其为载体的hAND胎盘局部抗凝治疗PE孕鼠有效,但大剂量hAND不能避免胎盘出血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张信美  邓琳  马俊彦  林俊 《现代妇产科进展》2007,16(4):294-296,I0001
目的探索用ICR小鼠建立子宫腺肌病实验动物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24只7周龄已达到性成熟但未曾受孕的雌性ICR小鼠开腹行异体脑垂体子宫内移植手术,小鼠分别在垂体移植术4个月后(20只)、6个月后(4只)处死,取出子宫和卵巢称重,计算小鼠子宫湿重/终末体重的比值,同时计数子宫表面突出的子宫腺肌病结节,联合组织切片HE染色检查评估子宫腺肌病的严重程度,并与未行垂体移植雌性ICR小鼠(4只)比较。结果垂体移植术后4个月,95%的小鼠(19/20)可诱发形成子宫腺肌病。术后6个月100%小鼠(4/4)诱发形成子宫腺肌病。对照组4只小鼠即使在术后6个月也不能自发发生子宫腺肌病。术后6个月小鼠终末体重、子宫湿重以及子宫湿重/终末体重的比值垂体移植组分别为37.33±2.21g、93.00±5.66mg和2.49±0.12;未做垂体移植组分别为36.25±2.48g、79.25±9.58mg和2.18±0.13。虽然两组小鼠终末体重和子宫湿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垂体移植组的子宫湿重/终末体重比值显著高于未行垂体移植组(t=-3.698;P=0.034)。垂体移植术后6个月,平均子宫腺肌病突起结节数为11.50±2.38个;HE染色的平均分数为3.25±0.32。结论选择ICR小鼠经垂体移植手术建立子宫腺肌病实验动物模型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子宫内膜异位症动物模型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邹杰  李亚里 《现代妇产科进展》2003,12(4):262-263,F003
目的 :建立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移植动物模型。方法 :将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在位内膜及异位内膜种植于SCID小鼠腹部皮下 ,观察其生长情况 ,留取标本行病理检查。结果 :从SCID小鼠腹部皮下取出成活的内膜组织 ,其形态和结构与原内膜组织一致。结论 :成功地建立了SCID小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 ,为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理和药物治疗提供了实验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8.
人子宫内膜癌裸鼠原位移植模型的建立及生物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建立人子宫内膜癌的原位移植模型 ,观察其生物学特性。方法 :利用子宫内膜癌细胞株AN3CN制备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 ,然后 ,将瘤组织条植入裸鼠子宫腔内 ,建立人子宫内膜癌的原位移植模型 ,用组织病理学检查、电镜观察和流式细胞仪DNA含量及染色体核型分析鉴定模型。结果 :原位移植模型的瘤细胞与AN3CN在形态和结构上一致。结论 :小鼠肿瘤的生长和转移完全模拟人子宫内膜癌的临床过程 ,为研究子宫内膜癌转移的理论和药物治疗提供了较客观的模型  相似文献   

9.
目的 在妊娠甲期利用脂多糖建立孕鼠子痫前期模型,为子痫前期发病机制探索奠定基础. 方法 研究第1步是探索脂多糖诱导孕鼠子痫前期模型的合适剂量:24只妊娠大鼠随机分为6组(n=4),其中5组分别于妊娠第5天尾静脉缓慢注射2 ml的脂多糖溶液,其脂多糖剂量分别为0.3、0.5、0.7、1.0、2.0 μg/kg,另1组注射2 ml生理盐水为对照组.采用配对或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各组血压、尿蛋白总量和胎盘病理变化,确定最合适脂多糖造模剂量.第2步是应用所选脂多糖的合适剂量造模.模型组:取19只孕鼠于妊娠第5天尾静脉注射最佳剂量脂多糖,其中15只于妊娠第20天处死取样,另4只喂养至产后第10天.正常妊娠组:取15只孕鼠于妊娠第5天尾静脉缓慢注射生理盐水2 ml.3只交配但未成功受孕的大鼠作为未孕组.采用方差分析及LSD两两检验比较妊娠期及产后血压、尿蛋白总量及胎盘重、胎仔重及病理变化,探讨模型的子痫前期表型特点.结果 第1步研究结果:脂多糖0.3 μg/kg组胎盘重量比对照组增加;0.7、1.0 μg/kg组于妊娠第12天尿蛋白总量达峰值后又下降;脂多糖1.0、2.0 μg/kg组均有1只孕鼠(1/4)于妊娠第16天阴道大量流血死亡;只有脂多糖0.5 μg/kg组血压和尿蛋白总量呈明显上升趋势,且胎仔体重较对照组减低,故选脂多糖0.5 μg/kg作为最佳造模剂量.第2步研究结果:模型组大鼠较正常妊娠组于妊娠第6天始血压增高[(124.89±1.79) mm Hg与(119.02±1.80) mm Hg,LSD检验,P=0.03]、妊娠第9天始尿蛋白总量增加[(2.02±0.29) mg与(1.11±0.18) mg,LSD检验,P=0.00],妊娠第20天吸收胚胎数目增多[3.6%(7/194)与0.0%(0/200),Fisher精确概率法,P=0.01],胎盘出血发生率增高[4.1%(8/194)与0.0%(0/200),Fisher精确概率法,P=0.00],胎儿生长受限发生率增加[13.9%(27/194)与6.0%(12/200),X2=6.92,P=0.01],病理组织学显示胎盘明显炎症细胞浸润,肾小球系膜细胞增多、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脱落.模型组分娩后第6天血压及尿蛋白总量恢复至基础值,未孕组大鼠血压及尿蛋白总量无改变. 结论 妊娠早期尾静脉注射脂多糖0.5μtg/kg可成功诱导大鼠出现子痫前期表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用 17β 雌二醇 (E2 )与N 甲基 N 硝基 N 亚硝基胍 (MNNG)诱导ICR小鼠子宫内膜癌 ,研究子宫内膜癌变的诱发因素。方法 :选择 6周龄ICR雌性小鼠 90只 ,分为 4组。Ⅰ组 (空白对照组 ) ,小鼠 12只 ,常规喂养 ;Ⅱ组 (MNNG +E2 组 ) ,小鼠 2 6只 ,经阴道宫腔给予MNNG ,每周 1次 ,共 3次 ,在给予MNNG的同时喂E2 ;Ⅲ组 (MNNG组 ) :小鼠2 6只 ,仅给予MNNG ;Ⅳ组 (E2 组 ) :小鼠 2 6只 ,仅给予E2 。于实验后 3个月、6个月及 9个月各组取若干只小鼠 ,测定血清雌激素 (E)及孕酮 (P) ,并作子宫内膜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实验 3个月时 ,Ⅳ组子宫内膜发生复杂型 (3 5 )或不典型增生性改变 (2 5 ) ;实验 6个月时 ,Ⅱ组、Ⅲ组、Ⅳ组均有部分发生复杂型或不典型增生过长及癌变 ,但 3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实验 9个月时Ⅱ组复杂型增生、不典型增生、内膜癌分别为 35 .7% (5 14)、2 8.6% (4 14)、35 .7% (5 14) ,Ⅳ组以上病变分别为 14.3% (2 14)、4 2 .9% (6 14)、4 2 .9%(6 14) ,Ⅱ组、Ⅳ组间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实验 6个月与 9个月时 ,喂E2 组E P均明显高于喂水组 (P <0 .0 1或P <0 .0 5 )。结论 :单独给予E2 或MNNG后 ,即能较好地诱发子宫内膜癌。E2 与MNNG联合给药时 ,效果并未较?  相似文献   

11.
三种人卵巢癌动物模型的生物学特性比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建立人卵巢癌裸小鼠皮下移植瘤,腹水瘤和原位移植瘤模型,观察比较其生物学特性,为卵巢癌的理论研究和选择临床模型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卵巢癌细胞株SW626先制备裸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再将瘤组织条植入裸小鼠一侧卵巢内,建立人卵巢癌的原位移植模型,将该细胞悬液注入小鼠腹腔建立腹水瘤模型。用组织病理学,电镜和流式细胞仪DNA含量及染色体核型分析鉴定模型,并比较3种模型在生物学特性上的差异。结果:3种模型的瘤细胞与细胞株在形态和结构上一致,腹水瘤模型自然生存率明显短于其它两种模型,后两者无明显差异。在生物学特性上各具特点,其中原位移植瘤模型中肿瘤的生长和转移完全模拟人卵巢癌的临床过程。结论:3种模型从不同层面展现了人卵巢癌的生物学特点,其中原位移植瘤模型是研究卵巢癌的转移基础和评定抗癌药物药效更客现的模型。  相似文献   

12.
雌二醇用于子痫前期大鼠治疗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雌二醇用于治疗子痫前期大鼠时,对其血压、尿蛋白含量、白细胞黏附分子CD49d的表达、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及新生鼠的影响。方法将30只妊娠大鼠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10只,于大鼠妊娠第14天,A、B组大鼠尾静脉缓慢滴注内毒素1μg/kg(以2ml生理盐水溶解),建立子痫前期大鼠模型;C组妊娠大鼠用输液泵经尾静脉输注生理盐水2ml,作为对照。从模型建立当天起,B组每天给予17β雌二醇(17β-E2)1mg/kg,肌内注射(17β-E2用无水乙醇溶解,生理盐水稀释)治疗,A、C组每天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肌内注射,共6d。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的第1、2、5天测量大鼠血压;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5天测定大鼠24h尿蛋白含量;于妊娠第20天时终止妊娠,同时采血检测白细胞黏附分子CD49d的表达及TNF-α浓度。结果A组大鼠治疗第5天(妊娠第19天)时,血压为(134.0±2.4)mm Hg(1mm Hg=0.133kPa)、24h尿蛋白含量(0.79±0.10)mg、黏附分子CD49d表达量及TNF-α浓度均增加;B组大鼠治疗第5天时,血压为(123.3±1.7)mm Hg,24h尿蛋白含量为(0.51±0.08)mg,两组血压及24h尿蛋白含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大鼠白细胞黏附分子CD49d的表达强度较C组明显上升,B组较A组白细胞黏附分子CD49d表达强度明显下降,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大鼠血浆TNF-α浓度为22.0,C组为11.2,B组为9.3,两两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新生鼠体重较A、C组略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雌二醇可改善子痫前期大鼠的临床症状,对子痫前期大鼠子代生长发育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建立人侵蚀性葡萄胎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 ,探讨其生物学特性。方法 :将人侵蚀性葡萄胎的新鲜组织块种植于裸鼠背部皮下 ,在无特殊病原菌 (SPF)条件下饲养裸鼠 ,原代生长后鼠间传代 ,观察移植瘤的生长特点 ,观察其组织形态学和超微结构 ,检测血中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 β -hCG)水平 ,利用流式细胞仪 (FCM)测定DNA含量 ,分析染色体核型。结果 :经 19个月建成人侵蚀性葡萄胎裸鼠皮下移植模型HIM - 980 1,瘤株生长稳定 ,已传代 54代。自第 2代起 ,移植成瘤率均为 10 0 % ,移植瘤潜伏期及传代间期短 ,生长速率快 ,向周围组织浸润 ,光镜和电镜下的形态学特征与患者肿瘤组织一致 ,DNA检测和染色体核型分析为非整倍体。结论 :HIM -980 1是首次建立成功的人侵蚀性葡萄胎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 ,为深入研究此病提供了理想的材料和动物体内瘤株。  相似文献   

14.
卡铂多相脂质体对移植U_(14)腹水瘤小鼠生存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将小鼠宫颈癌瘤株14号(U14)移植至Km小鼠腹腔形成腹水瘤模型并随机分为3组。脂质体组一次性腹腔注射卡铂多相脂质体1.5mg/0.75ml,水剂组一次性腹腔注射卡铂水剂1.5mg/0.75ml,对照组腹腔注射0.75ml生理盐水。结果表明,对照组自移植后第5天开始死亡,平均生存9.86天;水剂组第8天开始死亡,平均生存11.43天;脂质体组第10夫开始死亡,平均生存14.14天。脂质体组与对照组生存期比率(T/C)为143.41%(P<0.025),接近显效标准;水剂组T/C为115.92%(P>0.2),未达有效标准。用药7天后脂质体组小鼠腹围增长率与其它两组比较为最低。提示卡铂多相脂质体腹腔注射对小鼠腹腔内移植瘤抑制作用明显,能显著延长荷瘤小鼠的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