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了解用霍乱弧菌噬菌体和溶血性等4项生物学试验对非O1群霍乱弧菌进行噬菌体-生物学分型实际应用意义。方法:用VP1-VP55组弧菌噬菌体对非O1群霍乱弧菌进行噬菌体分型;用溶源性噬菌体敏感试验、溶源性测定、山梨醇发酵和溶血试验对非O1群霍乱弧菌进行生物学分型。结果:236株非O1群霍乱弧菌中能被5组O1群霍乱弧菌噬菌体分型的62株,总分型率为26.3%,其中腹泻病人52株,从业人员10株,分型率分别为22.0%和9.3%,分属于11个噬菌体型,腹泻病人以21、26噬菌体型居多,从业人员无优势型别,对5组O1群霍乱弧菌体均不敏感的174株;62株非O1群霍乱弧菌分属于e、f、k、l等4个生物型,23个噬菌体-生物型在8-31型之间,均属非流行株范畴;对第Ⅳ组噬菌体(10^9/ml)及其常规稀释噬菌体和溶原性噬菌体、溶源性表现为不裂解。结论:非O1群霍乱弧菌进行噬菌体分型,对预测非O1群霍乱弧菌流行具有一定的实用和指导性意义。现成的噬菌体分型方法对非O1群霍乱弧菌进行噬菌体分型存在一定的缺陷,应寻找更适宜于非O1群霍乱弧菌分型的噬菌体用于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2.
广东地区212株非O_1群霍乱弧菌血清学分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应用国内新研制的一套81种分型血清体系对广东地区212株非O_1群霍乱弧菌进行血清分型试验的结果。在212株菌中有175株可以分型,37株未能定型需要进一步研究。从急性腹泻病人粪便获得的175株菌中共有31个血清型,以O_7和O_2占优势。从水源获得的3株菌中有2个血清型(O_5 和O_8)。从海产品获得的34株菌中有9个血清型,其中O_(12)、O_(16)和O_(28)为优势血清型。试验结果肯定该分型血清系统比较实用,在此基础上应进一步建立一套更简单,分型率更高的血清分型系统。  相似文献   

3.
霍乱弧菌是强烈性肠道传染病霍乱原菌,霍乱在人类历史上共发生过7次世界性大流行,前6次均起源于印度恒河三角洲,由古典生物型引起,第七次起源于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由E1tor生物型引起,从1961年开始至今尚未停止,已持续38年,波及五大洲140余个国家和地区,引起数以百万计的病例。1992年10月在印度的马德拉斯和盂加拉湾又爆发了由一种新的霍乱血清群O139引起的类似霍乱的疾病,非O1群霍乱能引起胃肠炎,又能引起全身各部位的感染,其中某些菌株产生霍乱肠毒素。本对部分非01群霍乱弧菌的生化特性、VB0血清分型、药敏实验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饮食业从业人员健康体检中检出3株O139型非O1群霍乱弧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年10月以来,在印度和孟加拉国先后发生霍乱样疾病的严重流行,临床表现与即往和当今流行的、由O1群霍乱弧菌引起的古典型或埃尔托型霍乱无异,且临床症状严重者居多.但病原体即不与O1群霍乱弧菌多价血清发生凝集,也不与O1群霍乱单克隆抗体A、B、C发生凝集,该病原体后被命名为O139型非O1群霍乱弧菌.我国自1993年以后该菌在新疆等地相继检出.我们在1998年4月初饮食业从业人员健康体检者粪便中检出3株,该菌在我市尚属首次检出,在健康体检者粪便中检出更属罕见.  相似文献   

5.
非 O1 群霍乱弧菌是目前世界公认的能引起急性腹泻的主要病原菌之一。近几年因该菌引起的腹泻报道有所增加。为了解本地区外环境非 O1 群霍乱弧菌的分布情况 ,掌握其流行趋势 ,为疾病的防治和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对乌市地区非 O1 型群霍乱弧菌进行了调查 ,现报告如下 :1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白山市外环境水体中非O1群霍乱弧菌的菌型分布和致病性,掌握其流行规律,为感染性腹泻的控制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06年4月-2008年8月对鸭绿江水系白山段水体进行了连续定点的监测,并对部分菌株进行了霍乱肠毒素的检测。结果共检测水样200份,检出非O1群霍乱弧菌70株,可以用诊断血清分型的有41株,可分型率为58.57%,未定型29株,占41.43%。分离出携带霍乱肠毒素毒力基因(CT)的非O1群霍乱弧菌5株。结论通过对鸭绿江水系白山段水体的监测,证实该水体中广泛存在着非O1群霍乱弧菌,其血清分型是复杂和分散的。首次分离出携带霍乱肠毒素毒力基因(CT)的非O1群霍乱弧菌。鸭绿江水系中非O1群霍乱弧菌的存在与人们的生活污水排放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三峡库区长江水非O1群霍乱弧菌L型的流行病学状况,1994 ̄1998年作者在三峡库区选三地取长江水同时进行非O1群霍乱弧菌与非O1群霍乱弧菌L型的检测。结果发现O1群霍乱弧菌L型冬天阳性检出率较高,夏天阳性检出率较低。但各月份总阳性率无明显差异。非O1群霍乱弧菌L型返祖回复后证实为非O1群霍乱弧菌。表明非O1群霍乱弧菌L型为非O1群霍乱弧菌越冬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卫生监督中,应加强对非为群霍乱  相似文献   

8.
霍乱弧菌是强烈性肠道传染病霍乱原菌 ,霍乱在人类历史上共发生过 7次世界性大流行 ,前 6次均起源于印度恒河三角洲 ,由古典生物型引起 ,第七次起源于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 ,由Eltor生物型引起 ,从 196 1年开始至今尚未停止 ,已持续 38年 ,波及五大洲 14 0余个国家和地区 ,引起数以百万计的病例。 1992年 10月在印度的马德拉斯和孟加拉湾又爆发了由一种新的霍乱血清群O139引起的类似霍乱的疾病 ,非O1群霍乱能引起胃肠炎 ,又能引起全身各部位的感染 ,其中某些菌株产生霍乱肠毒素。本文对部分非O1群霍乱弧菌的生化特性、VBO血清分型、药敏实验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对1株从肝硬化患者血液中分离的病原菌进行鉴定.方法 按霍乱弧菌的鉴定标准和方法进行细菌学表型特征(包括形态学、培养特性、生化特征)、血清学鉴定及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 从患者血液中分离获得1株病原菌HN 9837,该菌株的形态学、培养特性、生化特征、血清学诊断和分子生物学诊断结果基本符合非O1群霍乱弧菌定义;但与普通霍乱弧菌在甘露醇发酵及赖氨酸利用、柠檬酸盐利用试验结果存在差异.结论 海南省首次在肝硬化患者血液中分离出非O1群霍乱弧菌,该菌为1株不发酵甘露醇、赖氨酸且柠檬酸盐利用试验阴性的不典型霍乱弧菌.  相似文献   

11.
Xu SH  Li YX  Li ST  Wu Q  Sun FQ  Huang F  Zeng AF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0,44(12):1087-1090
目的 了解广州海珠地区2001-2009年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的流行、分布状况及生物学特征,为防控该类病原菌引起的急性腹泻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参照<霍乱防治手册>(第5版)中的检测方法,对本区珠江河水、饮用水、养殖水、各种海(水)产品、市售熟食等外环境标本764份、健康人群标本189份及肠道门诊腹泻患者标本3398份,共计4351份标本进行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的检定.结果 4351份标本共检出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101株,总检出率为2.32%;其中有66株可分型,分属于26个血清型,分型率为65.3%;VBO9、VBO38和VBO76为优势菌.外环境与腹泻患者标本中分离到9株同型别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提示两者可能存在关联.结论 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在本地区的血清型分布呈现多样性,在人群中有一定的感染率;外环境中该类菌群广泛存在,对人群是一个潜在的危害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安徽省马鞍山市连续2个月内监测到的6例具有霍乱疑似症状、感染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的病例,判断疫情的聚集性.方法 对病例分离株进行生化和血清型别鉴定以及溶血试验,药敏试验检测抗生素耐药谱,应用荧光PCR和常规PCR进行霍乱弧菌特异基因、毒力及其相关基因的检测,包括ompW、ctx 、tcpA、toxR、hlyA 、zot、ace、rstR和gⅢCTX,应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其分子型别.结果 生化鉴定和血清学试验鉴别腹泻病例6株菌株为非O1/非O139霍乱弧菌,均产生β溶血;14种药物中有12种属于全部敏感;荧光PCR检测霍乱弧菌特异性基因ompW均为阳性,ctx、tcpA 、zot、ace、rstR和gⅢCTX基因均为阴性,toxR 、hlyA基因有5株菌扩增阳性,1株菌(1001434446)为阴性;PFGE显示6株菌带型均不相同,但有2株非常相似,分离株与霍乱弧菌产毒株相似性很低.结论 6例感染非产毒的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病例发病虽相对集中,但属于散发病例,在局部地区频繁出现,提示其公共卫生意义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3.
The virulence of a pathogen is reliant on the presence of a discrete set of genetic determinants and their expression in the host. The virulence of Vibrio spp. is regulated by the ctxAB and tcpA genes. These genes are alleged to be exclusively associated with clinical strains of O1 and O139 serogroups.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examined the presence of virulence genes viz. stn, OmpW, ctxA and tcpA of classical and ElTor variants, in environmental strains of non-O1 Vibrio cholerae cultured seasonally from four sampling stations of the river Narmada at Jabalpur (MP), India. Unexpectedly, the PCR analysis of the strains revealed the presence of these genes among environmental V. cholerae. The strains harboring the tcpA gene also carried the ctxA gene. Sequencing of the tcpA gene and ctxA gene carried by an environmental strain showed 97% homology with the previously sequenced genes submitted in the GenBank. We report here the prevalence of cholera toxin gene and the gene for toxin co-regulated pilus among non-O1 V. cholerae strains isolated from fresh water environment. This study supports the idea that cholera toxin has an environmental derivation and that the intricate aquatic environment can give rise to pathogenic Vibrio organisms.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2011-2013年广东省腹泻病例非O1/O139 群霍乱弧菌的耐药性及分子特征,为霍乱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1-2013年广东省腹泻病例非O1/O139群霍乱弧菌分离株20株,以及同时期海水产品分离株4株,采用抗菌药物敏感试验、毒力基因PCR检测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子分型方法,分析其耐药性及分子特征。结果 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分离株对复方新诺明、萘啶酸和四环素的耐药率分别为70.8%(17/24),37.5%(9/24)和20.8%(5/24);对头孢曲松和阿米卡星则完全敏感。毒力基因PCR检测结果显示,所有的菌株均携带hlyA和toxR基因,而所有菌株均未检出ctxA、tcpA、ace、zot、st等5种毒力基因。菌株经NotⅠ酶切后的PFGE型别表现出明显的多样性,病例菌株与海水产品分离株的带型差别较大。结论 广东省非O1/O139群霍乱弧菌毒力基因和遗传特征复杂多样,菌株对多种抗菌药物高度耐药,耐药率较高,需加强腹泻病例中非O1/O139群霍乱弧菌的菌株型别变异及耐药监测。  相似文献   

15.
霍乱流行区江河霍乱弧菌污染的监测和消除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全面掌握霍乱流行区江河段霍乱弧菌污染的状况并评价消除污染的措施及其效果。方法:于198年5月4日-7月1日对流行区A、B、C河流按每隔300-500米设立取水点,每2-3天采样1次;1998年7月-2001年12月对13个曾反复阳性点按月进行霍乱弧菌监测。采取对下水道污水消毒,拆除沿江两岸厕所和人群查源等措施以消除污染。结果:1998年4月28日-6月1日在流行区29个取水点检出霍乱弧菌。毒力测定人源株以中等毒力为主(68.8%),而水源株以弱毒为主(66.7%)。1998年7月至2001年12月采水796份,均未检出霍乱弧菌,24份水样L型菌,非可培养状态也为阴性。结论:该流行区江河段遭受一时性霍乱弧菌污染,1998年6月2日以后已彻底消除,未发生水型传播疫情,1998年8月-2001年12月,该区域也未再有霍乱病例发生,表明消除措施效果显著,也证明当地霍乱疫情系输入性。  相似文献   

16.
中国O1群El Tor霍乱弧菌产毒株表型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近50年中国不同地区分离的O1群El Tor型霍乱弧菌产毒株的生物表型特征变化。方法 采用多粘菌素B敏感试验、第Ⅳ组霍乱噬菌体裂解试验、VP试验和溶血实验进行表型特征分析。结果 生物型表型特征分析表明133株菌具有典型的El Tor生物型表型特征,其余251株菌呈现不典型的El Tor生物型表型特征;综合ctxB、rstR基因型和生物型表型特征分析,385 株检测菌株中 64 株为典型 El Tor 生物型菌株,21 株菌有典型的 El Tor 生物型表型特征但携带古典型ctxB基因,杂合型特征菌有280株,根据ctxB、rstR和表型特征的不同组合可再分为45个杂合型。结论 中国O1群El Tor霍乱弧菌菌株呈现明显的表型多态性,传统的表型分型特征不能有效区分古典生物型和El Tor生物型菌株。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佛山市外环境水体中非O1群霍乱弧菌的菌型分布及毒素携带情况。方法收集外环境水样 ,用常规的细菌培养方法分离非O1群霍乱弧菌。采用分子生物学PCR技术检测霍乱肠毒素 (CT)基因 ,用ELISA检测耐热肠毒素 (ST)和不耐热肠毒素 (LT)。结果 共检测水样 16 4 4份 ,分离到非O1群霍乱弧菌 4 78株 ,分离率为 2 9 0 7% ;血清学分型显示近年佛山市外环境水体中非O1群霍乱弧菌的主要菌型为VBO7。霍乱肠毒素基因检测阳性率为 1 91% ;耐热肠毒素、不耐热肠毒素的检出率分别为 13 14 %和 12 17%。结论 个别非O1群霍乱弧菌可同时带有多种毒力因子 ,提示佛山市外环境水体中存在的非O1群霍乱弧菌具有潜在的致病性 ,加强监测对做好感染性腹泻的防治工作实属必要。  相似文献   

18.
山东省分离的霍乱弧菌毒力基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山东省不同年代、不同地区收集的霍乱菌株携带的毒力基因情况、分布特点和变迁。方法:应用分子杂交、PCR技术对霍乱弧菌的CTX基因元件中的ctxA、zot基因,VPI毒力岛中的tcpA、tcpH、aldA、toxT、acfB基因,TLC因子中的cri、orf2—3基因,RTX基因簇中的rtxA、rtxC,以及toxR基因进行了检测。结果:用原位杂交检测,180株霍乱弧菌中有168株携带CTX遗传单元中的ctxA、zot、RS1基因,阳性率均为93.33%,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用打点杂交检测不同时期的28株01群霍乱弧菌,所有被检菌都具有ToxR、RTX相关基因,在1980~1987年间分离的O1群霍乱弧菌流行株中,有92.86%携带编码TLC因子的基因,而1994~2000年间分离的流行株菌株中编码TLC因子的基因携带率仅有7.14%。Southern杂交结果显示,48株O1群霍乱弧菌可产生大小为9.4kb和6.5kb左右的两条ctxA杂交带,用zot基因探针进行杂交,11株O1群霍乱弧菌可产生与ctxA杂交带同样大小的条带。1株O139霍乱弧菌具有检测的所有毒力基因,但其ctxA(zot)杂交带与O1群霍乱弧菌有差异。结论:目前已知的霍乱弧菌毒力基因在山东省分离到的菌株中有广泛的分布,并且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迁。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奉贤区海水产品中霍乱弧菌的污染状况,为霍乱防治工作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依据《霍乱防治手册》第五版进行霍乱弧菌分离培养,生化及血清学鉴定,同时用PCR方法进行检测。结果:从20件样品中检出霍乱弧菌3株,其中1株为O1群霍乱弧菌稻叶27L型,另外2株分别为O1群霍乱弧菌小川9L型和15d型。结论:本次检出的3株霍乱弧菌均为非流行株,但仍需加强对海水产品的主动监测,预防霍乱流行株的出现而导致霍乱的散发和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