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开展小型飞机起落架结构的轻量化设计工作,本文首次将有关的强度规范引入其中, 并以杆件的强度与失稳载荷作为限制条件,采用位置优化与尺寸优化进行起落架结构的最小 重量设计. 由算例可知:仿真的优化计算与实验结果相符合;理论分析与航模载重参赛飞行 情况也表明:此法不仅可行而且有效,可以用于类似的小型或者超轻型飞机的起落架结 构设计.  相似文献   

2.
飞机起落架落震试验中,机轮触台时的瞬态转速变化的测试数据对起落架安全设计和强度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机轮在高速旋转冲击下,震动强烈并且瞬态转速变化范围大的特点,设计了非接触式机轮转速测试系统.采用M/T转速测量方法,实现了机轮在触台全过程中瞬态转速的准确测量.  相似文献   

3.
飞机轮胎爆破压力场分布模型对于飞机轮胎强度计算和起落架舱内防护设计至关重要。本文开展某型飞机起落架舱内轮胎爆破试验研究,利用高频动压传感器测试防护罩上关键点处的压力值,建立了轮胎爆破气流场压力分布模型,最后采用有限元方法对防护罩结构进行数值模拟并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结果发现,航空轮胎爆破时间短暂但威力巨大,起落架舱内轮胎爆破最大压力值随初始压力和爆破距离呈指数关系衰减。根据试验结果分别提出了斜交胎、子午胎的爆破压力场分布模型并对防护罩进行了数值计算,所得应变值与数值结果误差在12%以内,说明所提出的压力场分布模型可用于起落架舱内防护罩设计。本文所提出的试验方法及爆破压力场分布模型为起落架舱内防护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环境温度对起落架缓冲性能的影响,以某型飞机起落架为研究对象,考虑温度对起落架动力学模型中空气弹簧力和油液阻尼力的影响,提出了一个包含温度效应的起落架动力学分析模型,并通过试验在一定温度范围内(-35℃~60℃)进行了验证。结合试验数据和仿真模型给出了空气多变指数、油液阻尼系数的设计指导值,并研究了温度对起落架缓冲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环境温度对起落架缓冲性能影响显著,表现为起落架落震动载荷的变化;同时发现缓冲器腔内气体较油液受温度影响更为敏感,低温状态时气压的变化以及油液物理状态的改变会使得缓冲器性能明显恶化,缓冲支柱行程变化率达到25%;对于可能工作在复杂环境下的起落架,设计阶段需要充分考虑温度对缓冲器内气压和油液的影响,确保飞机着陆安全。  相似文献   

5.
飞机着陆下沉速度最大值的确定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波  沈航 《应用力学学报》2008,25(1):168-171
飞机着陆下沉速度是起落架设计和飞机设计定型试飞的起落架强度检查中的最主要的参数之一.本文按军用飞机强度和刚度规范中规定的要求,通过对皮尔逊Ⅲ型概率密度分布函数的推导,完成了在不同偏态系数Cs下的离均系数Φp和超越概率P的对应数值编程计算,并得到了相应的计算结果.据此可以确定各类飞机在各种着陆类型下的着陆下沉速度的最大值.这对飞机的设计研究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
飞机轮胎爆破模式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建敏 《力学季刊》2014,(1):139-148
轮胎和机轮失效在航空事故中较为常见,失效过程通常是突然而且剧烈的,后果不容忽视,需要对轮胎爆破进行适航认证.轮胎失效通常与胎内裂缝、外来物体损坏、轮胎过热或大过载有关.而失效通常是在飞机轮胎处于恶劣环境下发生,实际上,在此之前轮胎上可能已经产生了损伤,一直未被发现.飞机轮胎爆破是一种复杂现象,失效模式有多种,目前还没有相关的适航条款和AC通报明确轮胎和机轮失效的危害模式,对考虑轮胎和机轮失效的起落架舱内设计仍处于摸索阶段.对轮胎和机轮失效的危害模式进行了简要分析,可为起落架舱内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飞机轮胎爆破引发的航空事故屡见不鲜,造成的事故甚至是灾难性的,因此民用飞机轮胎爆破防护设计必须通过适航认证.飞机起落架舱内布置有液压、压力信号器等系统关键设备,因此必须针对关键系统设备加装防护罩,保证在飞机轮胎发生爆破的情况下尽量减小对关键系统设备的伤害,以保障飞机系统安全.本文系统地研究了起落架舱内防护设计流程及方法,具体包括轮胎爆破防护设计准则和设计流程、轮胎爆破空气喷流模式试验研究、防护罩方案及防护验证试验技术等,航空轮胎爆破防护设计是系统性工作,本文的研究将对航空轮胎爆破防护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某新型直升机“地面共振”初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程金送 《应用力学学报》2001,18(Z1):118-126
对某新型直升机垂直起落状态“地面共振”初步分析,采用经典的空间动力模型进行计算.文中给出了该机“地面共振”初步计算的计算方法和计算结果,并得出初步计算结论.根据现有条件,该机暂时无法做起落架刚度、阻尼试验,在初步计算中,起落架的全部动力学参数都是根据理论计算或经验公式得出的,包括起落架传递系数,缓冲器和机轮的静压曲线、刚度阻尼特性等.本文推导了这些参数的计算方法以及全机平衡状态计算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9.
起落架落震试验中,投放功量与测试功量的比对用于验证测试系统是否正常,传统的投放功量的计算忽略了起落架弹性支撑质量与非弹性支撑质量重心位移不一致,导致投放功量的计算有一定的误差。建立起落架二质量模型,指出传统计算方法的不足,改进了投放功量的计算方法,并对比了落震试验中几种不同重量级的起落架在改进算法前后测试误差的区别。结果表明:测试误差修正前后的差值约0.15%~1.28%,在小型起落架落震试验中差异较大。同时,考虑了投放锁开锁延迟以及导轮与立柱摩擦带来的下沉速度损耗,对某型起落架落震试验中的下沉速度实时监测,提出了一种试验中适用的监测、修正下沉速度的试验方法,对比了下沉速度修正前后测试误差的变化,试验证明这种方法有效减少了测试误差,误差计算精度提高了约4%。  相似文献   

10.
大型飞机起落架载荷修正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型飞机起落架静强度试验中,起落架受载变形后载荷施加点位置移动引起加载力线改变,从而带来加载误差。为提高起落架变形后加载的准确度,基于撬杠施加起落架载荷传统技术,提出载荷修正方法。该修正方法主要步骤为起落架实际施加载荷与理论载荷的转换。通过对撬杠施加起落架载荷力学模型进行分析,推导得到转换公式,使用该公式对理论载荷进行修正得到施加载荷。将未修正理论载荷和修正后施加载荷分别进行试验验证:通过本文误差计算公式得到的误差与实测误差最大偏差为3.1%,使用修正后的施加载荷进行的试验过程中载荷误差小于2kN,表明该误差计算公式的正确性以及修正方法的有效性。此方法可以实现大型飞机起落架发生变形后全过程载荷的准确施加,且无需加工额外工装,为同类型起落架静强度试验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