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刘希 《家庭中医药》2011,(10):56-56
我的母亲虽已过了古稀之年,但精神矍铄、头脑清晰,完全不像个76岁的老人,她的养生方法就是光脚。  相似文献   

2.
一个冬日的下午,记者拜会了87岁的邢林森老人。老人身穿红色唐装,头发花白,精神矍铄。几年前,曾患有严重的脑血栓病,行走、说话都有困难。但是现在,我很难把那样的重症与眼前这位健康的老人联系起来。老人高兴地与我们打招呼,她的儿子向我们介绍了老人患病后的护理和她自身的调养之法。患者意志坚强家人细心护理老人早年参加革命,抗日战争的时候曾任妇救会主任。因长期在艰苦环境中工作,健康状况一直不好,2000年患上了脑血栓,当时病情很严重,已经说不了话,行走很困难,手拿不住东西。“……母亲是一个坚强的人,患病后不向任何人抱怨,只在心里…  相似文献   

3.
家住上海虹口区广中街道株洲居委会的李大姐今年已是107岁的高龄,但看上去却脸色红润,精神矍铄,记忆力很强,反应也出奇敏捷。由于她的健康高寿,年前还被有关单位评为上海市第六届最佳健康老人。是什么原因使李大姐这样健康长寿?笔者近日专程采访了这位老人,老人的身世和她晚年的生活为人们解开了她的长寿之谜。  相似文献   

4.
在我们家族里,有位聪慧大度、受人尊敬的长辈,是我父亲的姑姑,我叫她姑奶奶。这位姑奶奶96岁了,身体好,精神好,生活能够自理,面容也显年轻,完全不似九十多的老人。有人问姑奶奶有啥长寿秘诀,姑奶奶也说不出。后来我们留心观察,发现  相似文献   

5.
在公园散步,一位朋友领着一位老人来到我面前,让我猜猜这位老人的年龄。我看老人身板笔直,精神矍铄,估计老人年龄在70岁左右。朋友说不对,让我再猜,我说不会超过75岁,朋友仍说不对,我摇了摇头,说我猜不出来,再大也不会超过80岁。那位老人笑了,紧握我的手说,我虚岁91岁了。  相似文献   

6.
杨友1907年5月20日出生于上海,祖籍广东省大埔县百侯镇。她的生命跨越了整整一个世纪,她精神奕奕地迈进了21世纪。杨友老人半辈子生活在社会动荡和生活艰苦的年代,她和许多同龄人一样,历经了清末、民初的  相似文献   

7.
夏天一群老人在一起乘凉聊天,我发现一位50多岁的妇女穿着长裤长褂。我问她:"你不热呀?"她说:"我怕冷,我里边还有衬衣衬裤,穿了两层。"她继续说:"这病得了10年了,吃了600多付中药,胃都吃坏了,还是没有好。"她说她时时都出汗,出完汗就觉得冷,  相似文献   

8.
在我工作的医院附近,经常有一位老奶奶佝偻着身体,坐在医院门前的花坛边做童鞋、卖童鞋。这位老人已过百岁,但身体很好,飞针走线一点也不吃力。老人做的鞋很好卖,因为人们说,孩子穿上老人亲手做的童鞋,可以免灾。听了人们的讲述,我对老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究竟是一位什么样的老人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忆母亲     
在那生我养我的小山村里,我那亲爱的妈妈早巳白发鬓鬓。只是她和她的同龄人都已成为银发老人了吧,他们的生活起居都还好吗?儿时一起上山砍柴、池塘戏水的小伙伴也和沿海地区农民一样,告别贫  相似文献   

10.
在我的家族里,有一位99岁的姑奶奶,就是我父亲的姑姑.她身体非常健康,生活能够自理,除了耳朵聋一些,老人没有什么大毛病. 在一个村子里,像我姑奶奶这么大年纪的老人,已经很少了,加之姑奶奶生性恬淡,行事公正,品德高尚,全村人都很尊敬她.每当天气好的时候,姑奶奶就坐在门口晒太阳,路过的村民无一不给姑奶奶尊敬地打招呼!  相似文献   

11.
思雨 《科学养生》2015,(1):50-51
在湖南安化县小淹镇桂花村第四村民小组一幢美丽的农家小四合院里,住着一位年逾百岁的女寿星王妈。王妈生于1907年4月29日,育有两子一女。白净细腻的肌肤,黑亮的短发,稳健快速的脚步,饱满的精神,圆润的嗓音,尤其是活跃的思维、清晰的条理,你简直不敢相信她已经是107岁高龄的老人了。乐观豁达淡泊名利王妈胸怀宽广,乐观豁达。她常说:"我认为我只有40岁。""心不老,人就不会老。"平静平和、善良  相似文献   

12.
2003年3月3日,我们来到百岁寿星黄佩云家中,女儿许传俊很客气地把我们迎进门,黄佩云老人看到我们,也高兴地从椅子上站起来,表示欢迎.在屋内灯光的照射下,老人那张历经岁月沧桑的脸庞显得生动无比.当我们大声询问老人的视力、听力等情况时,她笑着指指女儿许传俊说:"她的耳朵和眼睛有时都赶不上我."  相似文献   

13.
101岁,她还能谈笑风生;101岁,她还能连唱几首歌;101岁,她照样发表获奖感言……2015年1月30日,在湖北襄阳市长寿研究会举办的第八届“百岁老人团年宴”现场会上,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兴趣勃勃地唱起了歌,显得精神矍铄,她就是101岁的陈吉平老人。  相似文献   

14.
正今年5月25日,百岁老人杨绛走了。一时间,纪念文章如潮,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争相述说着这位老人的独特魅力。回首老人的百年人生,活了105岁高龄的她淡泊名利,与世无争;博学多才,治学严谨;锻炼身体,锻炼品德;身居陋室,助学寒门……她不俗的风骨与社会担当,如同日月之光照耀着我们。淡泊名利与世无争。"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简朴的生活、高贵  相似文献   

15.
人们往往把长寿的人称为寿星,这是因为长寿的不易。然而要做到既长寿又健康,就更加不容易了。家住上海静安区南京西路上的杨善香老太太在百岁之际,除了眼睛有白内障、耳朵有点背及“老慢支”外,腰不酸,腿不疼,思维清晰,精神矍铄,更没有心脑血管疾病。说她是个健康老人,一点也不过分。据她的大儿子李冠华介绍:老人之所以长寿,主要是得益于她的动静相宜和良好的心态。  相似文献   

16.
“只要是能有机会倾听阅世极深而精神不颓的老人大讲掌故,那就是有福了。” 从2001年开始,在离北京东单公园不远的一座宽敞明亮的四合院中,我与一些朋友,经常听一位老人讲述儒、释、道等照耀人类精神世界的传统文化之精要。每听到心领神会处,我总是想起上面提到的周涛先生散文中的那句话。这个老人就是中国八卦掌第五代传人铁恩方铁老,他总是谦虚地自称是八卦掌“第  相似文献   

17.
正站在阳台上,经常看到一位身材精瘦颀长的老人,绕着小区道路快速行走,他的脊背挺得笔直,就像仪仗队的军人,从走路姿势看,一点也没有老态龙钟的感觉。不论天气是晴是雨,气温冷热如何,他都像是钟表的秒针一般,定时定点转动在小区的道路上。妻子也看到了这位老人,她说,很羡慕那位老人,每天都在走路,精神状态真好。我对这个老人产生了好奇。一个阳光温暖的中午,我在小区广场上等人,与老人邂逅。此时,这位精  相似文献   

18.
余平 《科学养生》2016,(9):58-58
正我十八岁离开故乡去异地打拼,如今我在城里安家置业,成了一家外企的高级管理人员。每次我跟故乡的母亲打电话时,母亲总是嘘寒问暖,絮絮叨叨说半天,末了她还不忘说她那句口头禅"平安大赚"。"平安大赚"是故乡老人的一句土话,儿孙们外出谋生,山高水远,音信渺茫,在家的老人思念、牵挂,当然希望他们平安,这是首要的,然后才是大赚,其实这个所谓的"大赚"真有那么一点顺口之说,顶多也就是"多赚一点"的意思,  相似文献   

19.
《科学养生》2013,(12):34-35
马老老师:您好!我和老伴都是快70岁的老人了?本来我们好好的,不知怎么回事,老伴最近总是怀疑我有一天会抛弃她。事睛是这样的。老伴比较喜欢一个人待在家里,我这个人喜欢早晨出去到公园活动。在公园里,每天早晨都有很多老人聚在一起活动,我也非常喜欢和大家在一起活动,唱唱歌,跳跳舞,活动活动。可是,我的这一爱好却成了老伴最不  相似文献   

20.
“只要是能有机会倾听阅世极深而精神不颓的老人大讲掌故,那就是有福了。” 从2001年开始,在离北京东单公园不远的一座宽敞明亮的四合院中,我与一些朋友,经常听一位老人讲述儒释道耶回等照耀人类精神世界的传统文化精要。每听到心领神会处,我总是想起上面提到的周涛先生散文中的那句话。这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