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摈弃了以物为本、以神为本、以权为本、以钱为本和以书为本等忽视人排斥人贬抑人的错误倾向,突出了人在社会交往实践中的主体地位和价值;以人为本不是对单个人的空洞抽绎,而要求在普遍性的世界交往中尊重人、关心人并服务于现实人的整体发展,丰富人的社会性,提升人的自由度,这是向马克思主义人学宗旨的理性回归。  相似文献   

2.
高等教育应如何坚持“以人为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是高等教育的本质和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之一。在教育实践中要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物存在的关系。在师生关系中,应“以学生为本”,在教职工关系中,应“以教师为本”,在人和物的关系上,应“以教职工为本”。  相似文献   

3.
《江西社会科学》2015,(5):101-106
在神人冲突和神人融合的审美张力之间,史铁生找到了理想人性的合理限度。理想人性即神性,但人永远也不可能成为神,理想人性永远只能是"虚真"。神或神性只是人在自我完善过程中的想象或虚构。在神的整体意图中,人只能是丑弱、残缺。人的残缺和神的圆满是史铁生创作思维中的两个极点,人与神既对立又统一的世界是史铁生文学世界的基本架构。以部分象征整体,以具象隐喻抽象,以无限召唤有限,以神性引领人性,使史铁生创作呈现出象征和隐喻的诗意特征,从而达到以人(受难者)显神或以神喻人(可怕的孩子)的诗意建构。  相似文献   

4.
面对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人类中心主义"遭到种种质疑,"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应运而生。"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作为一个科学形态的价值命题,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以人为中心即以人为主体;在人与人的关系方面,以人类的整体利益为中心;在对人类的主体的界定上,主张从人的对象性活动、从主体的实践中理解人的主体性。"现代人类中心主义"是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基础,与可持续发展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5.
以理性指导行为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无论从人类社会发展、还是从人类自身发展来看,都是如此。以理性为指导,超越人的本能行为,走向社会规范。人具有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人之为人最重要的是社会属性,遵守社会道德规范。以理性为指导,超越人的情绪心态,引向明智轨道。人是具有感情与情绪的动物,但又不能以情绪支配自已行为;我们要超越民族主义的情绪,引向理性爱国。以理性为指导,超越当下时空,指向未来前景。人与动物不同,人具有理性思维,是符号的动物,能在未来可能的时空中进行思考与劳作。以理性为指导,超越功利主义,向往与追求无限与精神境界,做一个仰望星空的人。  相似文献   

6.
以"现实的人"为逻辑思维前提,以关注"现实的人"的生存境遇为中心内容,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价值追求,构成了马克思人学的逻辑思维范式。马克思人学始终关注于人的发展,主张在无情地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在深刻剖析人的"实然"中走向"应然"。它是批判的,同时又是建构的,从而科学回答了"人从何处来"和"人向何处去"这一重要历史课题。  相似文献   

7.
与歌相伴,这是黑衣壮人的审美化生存方式。黑衣壮人以山歌超越了苦难的人生,以山歌提升了平庸的人生,以山歌创造了诗意的人生。通过歌唱,黑衣壮人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家园和生命的意义。黑衣壮山歌的重要意义在于,即使在生存环境最恶劣的地方,人也能实现审美化生存。  相似文献   

8.
以科学理论武装人魏玉彩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以科学理论武装人,以正确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精神塑造人,以优秀作品鼓舞人。作为社会科学工作者和理论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职责,就是如何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人,特别是武装广大干部。早在1985年9月...  相似文献   

9.
黄钧民 《南方论刊》2006,(7):41-41,24
一、企业文化的概念和内涵二、构建具有符合企业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团队在经营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一种文化。是以人为中心,以文化引导为手段,以激发职工的自觉行为为目的的一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形式。企业文化的根本任务,是重视人、相信人、理解人、发动人、引  相似文献   

10.
传统经济以"理性人"的假设为前提,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人"自我实现"的要求,但人的发展是片面的,物的增长与人的发展是相互分离的,甚至是对立的。随着虚拟时代的到来,财富创造获得了新的发展空间:第一,走出"以人为手段"的巢臼,注重人的发展和完善,强调人的目的性与财富的人属性,在实现财富创造的同时实现人的发展目标;第二,实现把每个个体看成最为可贵的社会财富,人的才能在创造财富的智力劳动中得到尽可能自由的发挥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