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对接触低浓度己内酰胺(caprolactam)的职业人群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岗位己内酰胺粉尘平均浓度为3.795mg/m3。结果表明:①己内酰胺暴露人群可有神经衰弱综合征的表现;并且食欲减退、恶心等消化道症状出现率升高,但无阳性体征发现。②血清ALT,γ-GT,ALP,CRE,BUN及尿γ-GT等生化指标未见明显改变,但接触组人群中BUN与工龄之间呈正相关关系。③接触己内酰胺女工痛经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人群。④接触组人群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升高,但提示吸烟与己内酰胺的遗传效应之间存在某种协同作用。认为己内酰胺在较低浓度(低于最高容许浓度)对接触工人的健康仍会发生一定的影响,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
己内酰胺对作业工人健康影响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己内酰胺生产车间154名工人的己内酰胺接触水平及其对健康的影响。车间空气中己内酰胺十年平均几何浓度为9.2mg/m^3,随工艺流程的不同各生产工段空气中己内酰胺浓度不一,以萃取工段最高,接触工人头晕、失眠、鼻衄、上呼吸道炎、皮肤病及白细胞总数率增加、心、肝、肾功能无异常改变。  相似文献   

3.
对接触低浓度己内酰胺(caprolactam)的职业人群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岗位己内酰胺粉尘平均浓度为3.795mg/m^3结果表明:(1)己内酰胺暴露人群可有效神经衰弱综合征的表现;并且食欲减退,恶心等消化道症状出现率升高,但无阳性体征发现;(2)血清ALT,γ-GT,ALP,CRE,BUN及尿γ-GT等生化指标未见明显改变,但接触组人群中BUN与工龄之间呈正相关关系,(3)接触己内酰胺女工痛经检  相似文献   

4.
己内酰胺作业工人健康状况调查兰小雪白体君杨忠荣罗克智近年来,随着化纤工业的发展,己内酰胺的生产和使用日益广泛。为了进一步研究己内酰胺的职业危害,为制定卫生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对某锦纶厂己内酰胺的职业危害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1对象和方法1.1调...  相似文献   

5.
低浓度己内酰胺对作业工人健康影响的调查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低浓度己内酰胺对作业工人健康影响的调查徐贻萍马伯王湘苏王民生张琳李郑己内酰胺(caprolactam),主要用于制备己内酰胺树脂、聚己内酰胺纤维(俗称卡普隆)和人类皮革等,是一种重要的纺织化工原料。其生产原料主要有氢气,在苯环上加氢后成为环己烷,再...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民工因搬运己内酰胺原料包装袋而致中毒时其接触毒物剂量的水平 ,笔者对中毒患者尿液及衣服吸附的己内酰胺进行了检测。目前对衣物随汗水溶解吸附的己内酰胺测定尚未见有报道 ,有资料[1] 介绍了尿中己内酰胺测定方法 ,但操作繁琐 ,笔者对此进行了实验方法、样品前处理及准确度、精密度比较实验 ,获得了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1 实验方法1 1 原理在一定条件下 ,以有机溶剂萃取分离样品中的己内酰胺 ,然后己内酰胺和碱性羟胺反应生成异肟酸 ,再与三价铁反应形成红棕色络合物 ,比色定量。1 2 仪器72 1型分光光度计 (上海第三分析仪器…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己内酰胺作业女工的月经周期、经期、经血量、痛经及经前紧张征等症状的调查,就己内酰胺对女性月经机能的影响进行了探索。结果发现,己内酰胺作业女工在不超过国家允许浓度(10mg/m~3)的情况下,月经周期异常、痛经及经期乳胀、烦燥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人群。提示己内酰胺对接触女工的月经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已内酰胺静脉与腹腔的毒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己丙酰胺为尼龙(6)的单体。具有致痉挛性和细胞原生质毒性。关于己内酰胺的毒性已有报道。不同的染毒途径,己内酰胺的半数致死量有较大差异。我们在探讨尼龙(6)用于制造输液终端滤器安全性时,观察到腹腔与静脉注射己内酰胺,动物的反应和死亡有差异,腹腔的毒性较大。本实验在于比较分析己内酰胺静脉与腹腔的毒性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现阶段计划免疫高质效持续发展的管理机制。方法对2005-2011年管理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和及时率统计与2011年实行责任承包制后管理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和及时率,重点对大齡儿童接种及时率进行统计比照,获取不同管理机制对计划免疫高质效持续发展的影响关系。结果 2011年后实行责任承包到人管理机制下,管理儿童接种率和及时率创历史最好水平。结论坚持免疫接种门诊的公益性,实行责任制承包管理机制是保持计划免疫高质效持续发展的基础保证。  相似文献   

10.
羟胺-三氯化铁比色法测定水中己内酰胺符展明,王仁元,陈丹光,任建华,马建明,王良玉水中己内酰胺的测定,国内至今尚无标准检验法,本文根据空气中己内酰胺测定方法[1],参考有关文献[2],在研究改进的基础上,应用羟胺-三氯化铁比色法测定水中己内酰胺。1实...  相似文献   

11.
1994年8月至1995年5月,我们根据《工业企业建设项目卫生预评价规范》对从国外引进的大型石化生产建设项目己内酰胺工程进行了工业卫生调查与评价。该工程生产能力年产5万吨己内酰胺、9万吨硫酸铵。生产过程中有毒有害因素主要有苯、甲苯、环己烷、环己酮,环己醇、己内酰胺、氮氧化物、噪声、γ射线、粉尘等18种。主要分布于制氢、环己酮、羟胺肟化、己内酰胺、硫酸铵等车间。全厂共有职工  相似文献   

12.
气相色谱法测定车间空气中己内酰胺黎明己内酰胺属低毒类。在生产环境中,它能以粉尘、蒸气和烟雾状态存在于空气中。因此,为了给劳动保护措施提供更准确的科学依据,进行了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车间空气中的己内酰胺的研究。一、实验方法1.原理:用玻璃纤维滤纸,采集空气...  相似文献   

13.
己内酰胺燃烧烟雾引起急性中毒10例报告郭庆皎姚玉春李素云薛惠丽我所曾收治己内酰胺燃烧引起急性中毒10例,报告如下。1现场调查某厂短一车间以己内酰胺为原料生产纤维素。1993年12月23日,生产时由于温度高溶体外漏,遇明火引起燃烧,造成车间当班工人吸入...  相似文献   

14.
在推广门诊预约挂号就诊的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预约挂号后失约率高,取消率高,不按预约时间就诊的迟到率高,从而导致医生工作效率低,我们简称"三高一低"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老百姓挂号难,老百姓挂不到号不满意;其次是病人迟到就诊,不同程度上影响医生工作效率,医生也不满意。这些现象直接而且严重影响到预约就诊做法的推广。为扭转该现象,我们制定"预约就诊信誉度综合管理办法",对预约诊疗实施精益化管理,实施一年后,预约挂号的取消率、失约率和迟到率分别从原来的23.2%、15.6%和4.09%下降至15.2%、8.7%和1.28%,分别下降8个百分点、7个百分点和2.8个百分点,效果显著,大大提高病人和医生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己内酰胺是合成纤维中重要原料之一,在合成及纺丝过程中单体己内酰胺可污染水源。水中己内酰胺的测定,国内目前尚无标准的检验方法,一般采用羟肟酸铁比色法,但该法操作繁琐,分析时间长(沸水浴中加热4.5h),且形成的铁络合物颜色稳定性差(须20min内比色)。我们参考有关文献,建立了以Hypersil C_(18)柱分离,紫外检测器测定水中己内酰胺的高效液  相似文献   

16.
采用类比法、经验法,对某己内酰胺改扩建工程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该项目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苯、氨、发烟硫酸、烧碱、双氧水、氨水、重芳烃、碳酸钾、环己酮、甲苯、正己烷、己内酰胺、己内酰胺粉尘、噪声、高温、热辐射等。预测拟建装置中毒物、粉尘、噪声符合国家卫生标准要求;选址、竖向布置、生产工艺、设备布局、建筑及职业卫生管理符合职业卫生要求,其他需要改进。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新生儿早接触率、早吸吮率及影响因素,以便采取针时性的干预措施.方法 对100例1岁以下婴儿母亲进行问卷调查.对10例分娩后住院期间的产妇进行了小组访谈.结果 新生儿早接触率为12.0%,早吸吮率为23.0%,均与母亲受教育程度和民族因素影响无关.多数产妇及其家属不了解新生儿早接触、早吸吮的知识和方法.部分县乡级医护人员未掌握新生儿早接触、早吸吮的知识和技能,县、乡级医院未将帮助产妇与新生儿早接触和早吸吮纳入接产常规.结论 被调查地区新生儿早接触率和早吸吮率较低.不仅应对县、乡级医护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技能培训,而且应加强对目标人群的健康教育.将帮助产妇与新生儿早接触和早吸吮纳入接产常规.  相似文献   

18.
陈茁 《应用预防医学》2002,8(6):352-352
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传染病防治法》 ,加强对传染病报告的管理 ,我们对南宁市各地段医院2001年7月至12月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情况进行调查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材料来源于全市各地段医院7~12月上报的传染病报告卡。1 .2方法抽查上报的传染病报告卡 ,计算其完整率和及时率。2结果2.1共抽查了1339张传染病报告卡进行完整率调查 ,其完整率为91.64 %。2.1.1分不同等级的医疗机构统计传染病报告卡完整率。省级医院填报的667张报告卡 ,有40张不完整 ,完整率94.0 % ;市级医院填报的67…  相似文献   

19.
    
率是流行病学的标志,因为率构成人群间比较的基础。“浮动分子”是摒弃的,因为它不能说明问题。分母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性别比及双胎率和畸形率调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郑州地区新生儿性别比、双胎率和畸形率及变化趋势。方法:采用1990~2004年在河南省妇幼保健院和郑州市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的围产儿资料,计算不同时间段新生儿性别比、双胎率和畸形率。结果:1990~2004年郑州地区新生儿性别比和双胎率偏高,且呈逐年上升趋势;畸形率较80年代明显降低,且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郑州地区新生儿性别比偏高与目前头胎比例高和性别偏好有关,畸形率降低与广泛开展优生工作有关,双胎率偏高是否与人为干扰因素和地区因素有关,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