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提出了一种新的零电流转换Boost变换器,通过在电路中增加一个辅助电路运用简单的控制策略。实现了变流器主管和辅管的零电流转换,主管和辅管的电流应力较传统的改进型零电流转换开关电路有明显减小,有效地减小了导通损耗,同时也实现了输出二极管的软换流,解决了二极管反向恢复的问题,效率明显提高,详细分析了该变流器的工作原理,然后通过Saber仿真验证该模型。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双频Boost变换器拓扑结构。该拓扑结构高频为三电平Boost单元,低频为两电平Boost单元。与传统的双频Boost变换器相比,该变换器具有高频开关电压应力低、滤波电感小等特点。与三电平Boost变换器相比,该变换器可以降低开关损耗,提高效率。本文对该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进行了详细分析,对主要参数进行计算,并给出了控制策略和仿真结果。仿真结果证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胡雪峰 《电气应用》2007,26(11):68-71
提出了一种新型高功率因数降压变换器的拓扑结构,分析了变换器工作在主储能电感电流连续(CLCM)和高频滤波电容电压断续状态(DCVM)时实现PFC的机理,推导出了保证电路实现功率因数接近1的公式.在主储能电感续流回路中串入一并联谐振回路,既改善了传统降压变换器功率因数校正电路中输入电流波形畸变的问题,又有效平滑了输出直流脉动电压的波形.该变换器的拓扑结构简单,控制方便,仿真和试验结果都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简要介绍了有源箝位全桥Boost倍压变换器(Active Clamp Full–bridge Boost Double-voltage Converter,AFBDVC)。在对该变换器的工作状态、工作时序详细分析的基础上,为了减小开关管的关断损耗,提高变换器的效率,对其工作参数进行了优化。最后给出了仿真结果,验证了参数优化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
一种新颖的四开关Buck-Boost变换器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提出一种新颖的四开关Buck-Boost变换器及其控制策略。该变换器由Buck变换器和Boost变换器级联等效而成,其可以将宽范围的输入电压高效率变换到额定电压附近,这样对后级变换器而言输入就是一个窄范围,从而保证了后级变换器的优化设计;与此同时,四开关Buck-Boost变换器的滤波工作模式还保证了额定输入电压附近效率的最高。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文中提出的四开关Buck-Boost变换器作为前级的两级式变换器可以满足未来通信电源模块高效率、高功率密度以及宽输入范围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功率变换器—有源箝位全桥Boost倍压变换器(Active clamp Full–bridge Double-voltage Converter,AFBDVC)。该电路电压增益高,适用于高压输出的场合。利用倍压电路来获得高压,解决了高压电源中升压变压器变比大,制作难度大,体积大的问题。文中对该变换器的工作状态、工作时序以及DC (直流)模式进行了详细分析,并给出了一个5000V/50mA的实际电路实验波形。实验结果表明了AFBDVC实现高压电源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功率因数校正单元(flyback boost单元)。这种功率因数单元具有两种工作状态,反激变换器状态和boost电感状态。基于这种PFC单元,得到了一种新型的单级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实验结果证明这种变换器不仅可以得到很高的功率因数,而又可以自动限制储能电容上的电压。  相似文献   

8.
对单周控制丘克变换器的设计和分析进行了详尽的研究,基于传统的平均状态空间法,首次提出了D-d方法,该方法不仅思路简单,物理概念清晰,为稳定性分析提供了依据,而且为系统的最大占空比设计提供了两种新颖的方法,作者成功设计和调试了单周控制丘克变换器。实验结果与数学模型仿真相符,有力地支持了理论分析,该变换器适合于车载变换器的复杂工作要求。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新颖的高频电荷泵功率因数校正AC/DC变换器 ,详细论述了该电路的工作原理 ,对电路的参数设计进行了讨论 ;最后对该变换器电路进行了仿真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该电路的功率因数高 ,谐波含量小 ,是一种结构简单、性能优良的变换器。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提出一种新型的Boost-Buck变换器,该变换器具有输入输出电流连续、输出电压可调范围大等优点。由于该变换器的输入电流连续,所以适合于功率因数校正电路,且其实现较为简单。该变换器的输出电压可调范围大,可以大于(或小于)输入电压,这就很好地克服了传统Boost变换器输出电压必须大于输入电压的缺点。理论分析、仿真和实验均验证了该变换器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
一种新型单级PFC变换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新型单级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的电路拓扑,分析了其工作原理。通过一台输出容量为600W的实验装置,研究了该电路拓扑的输入、输出性能指标。实验结果表明,应用该电路拓扑的实验装置,其功率因数较高,输入电流的总谐波畸变较低,输出电压纹波小,而且整个装置的效率也比较高。  相似文献   

12.
一种新型Buck-Boost变换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新型Buck-Boost变换器,与传统的Buck-Boost变换器相比,该电路利用开关电容网络,能在相同的输入电压和开关管占空比情况下具有更好的降压效果.对该新型Buck-Boost变换器的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并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实验表明,该新型Buck-Boost变换器能够实现较好的降压效果,输出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AC/DC Buck-Boost PFC变换器滑模变结构及PI调节器综合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AC/DC Buck-Boost PFC变换器为主拓扑,提出滑模变结构电流内环控制与PI调节器电压外环控制相结合的综合控制系统,以实现变换器高性能的单位功率因数校正.仿真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控制系统设计兼有滑模控制动态性能、鲁棒性好与PI调节器稳定性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
一种新型三相反激式功率因数校正AC/DC变换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基于反激式变换器的三相功率因数校正AC/DC变换器的主电路拓扑结构,讨论和分析了该电路的工作过程、功率因数校正原理,最后给出了仿真和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5.
一种新型的单级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Flyboost模块具有反激变压器和Boost电感的共同特征。基于这种模块,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单级功率因数校正(PFC)变换器。实验证明,该变换器不仅可以得到很高的功率因数,而且可以显提高变换器的效率。  相似文献   

16.
带充电泵单级PFC电路的AC/DC变换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提出一种新型带充电泵单级PFC电路的AC/DC变换器.文章阐述了利用充电泵电路实现高功率因数校正的理论,分析了该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同时讨论了主要参数设计思路.最后给出28V/6A实验样机测试结果,表明该变换器能实现高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简单实用,同时兼有低待机损耗和钳位电路功能,能广泛应用于数字视频电源中.  相似文献   

17.
单开关Buck-Flyback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Buck功率因数校正(power factor correction,PFC)变换器输入电流谐波分量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单开关Buck-Flyback PFC变换器。它由Buck PFC变换器与Flyback PFC变换器的输入和输出分别并联并合并主开关管而构成。当输入电压低于输出电压时,变换器工作于Flyback模式,消除了传统Buck PFC变换器的输入电流死区,进而降低了输入电流谐波。分析工作在断续模式的单开关Buck-Flyback PFC变换器的输入电流特性,理论分析表明,该变换器可在全电压输入范围内获得高功率因数与低总谐波失真率,满足IEC 61000-3-2 C类法规对输入电流各次谐波的要求。最后,通过一台96 W实验样机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8.
俞鹏  王明渝  王磊 《低压电器》2010,(23):58-62
研究了一种新型的三相单级Buck—BoostPFC变换器,用一个PWM信号同时控制4个开关管的通断状态,实现升/降压调压;基于交流侧的LC滤波实现了功率因数校正,并解决了传统的Buck—Boost变换器体积过大和输出电压反向的问题。介绍了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并分析了稳态时的工作状况、输入电流谐波状况;设计了电压闭环控制系统;利用MATLAB/Simulink建立仿真模型,仿真结果验证了变换器的性能。  相似文献   

19.
提出一种无源软开关Boost PFC电路及其实现方法.其电路拓扑结构由传统的Boost PFC和无开关损耗的缓冲电路构成.缓冲电路通过谐振电感、电容和两个隔离二极管使Boost主开关器件工作在ZVS和ZCS软开关模式.介绍了新型无源软开关PFC的运行原理;给出了缓冲电路的参数选取,并运用PSPICE进行了电路运行的仿真分析;搭建了一台500W/25 kHz实验电源验证了电路的正确性.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新型PFC电路工作在软开关模式,可实现单位PFC.且平均输出效率提高了约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