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高分子化合物在高能射线作用下可以进行交联及裂解反应;交联后高分子结构由线型转变为体型(网状结构),使性能发生显著的变化,除仍保留原来的一些基本性能外,还出现很多新的特殊性能。同时亦发现可以利用辐射裂解的方法制备某些具有特殊性能的低分子材料。因此辐射改性应该包括辐射交联及辐射裂解二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与未交联聚四氟乙烯相比,交联聚四氟乙烯(XPTFE)具有耐磨性高、透明性好、熔点降低等特点。由于XPTFE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需要经过高温加工成型或烧结工艺。因此,本工作重点研究了在340℃-400℃温度范围、空气气氛下XPTFE的热稳定性能,并与未交联PTFE在相同条件下的热稳定性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经过高温热处理后,XPTFE的熔点和结晶温度上升、分子量降低,且片材形变明显,表明XPTFE比常规PTFE的热稳定性低,而且交联度越高,热稳定性越低。综合考虑交联PTFE的耐温特性,认为PTFE的交联剂量控制在100kGy以内较好。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在以电子加速器的电子射线为辐射源时,剂量率对PTFE辐射裂解的影响。在剂量相同的条件下,剂量率从1.44×10~4 rad/s增至5.75×10~4 rad/s,裂解效率提高3.3倍。剂量率和各断裂参数(单位剂量裂解度a_0,G(s)值等)均成线性关系。当裂解度一定时,剂量率与剂量成反变关系。  相似文献   

4.
电子束辐射预硫化天然橡胶/丁苯橡胶并用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天然橡胶,丁苯橡胶(Natural rubber/styrene butadiene rubber,NR/SBR)并用体系为基材,采用电子束辐照技术对其进行辐射预硫化,研究了不同吸收剂量下,材料交联度、硫化速度及格林强度的变化趋势,并评价了电子束辐射预硫化对材料最终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R/SBR并用体系的交联度和格林强度随吸收剂量的增加而提高,热硫化速度基本不受吸收剂量的影响,可实现删SBR并用体系的辐射预硫化;辐射预硫化与未辐射预硫化的NR/SBR相比,完全硫化后材料的力学性能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5.
甲基乙烯基硅橡胶泡沫的辐射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室温下空气、真空或惰性气氛中6 0 Coγ射线对柔性开孔型甲基乙烯基硅橡胶泡沫的辐射效应。采用傅立叶红外分析仪、扫描电镜、裂解色谱 -质谱联用仪以及热失重分析仪等 ,对辐照前后的样品进行了分析。同时 ,使用色质联用仪对辐照后产生的气体进行了分析 ,并且测定了室温下试样的压缩性能、应力松弛率与吸收剂量的关系。结果表明 ,化学交联后的硅泡沫材料在低剂量 (2× 10 5Gy)下发生了第 2次交联 ,但随剂量的进一步提高 ,则以辐射降解为主。经不同剂量辐照以后 ,试样的力学性能有所改变  相似文献   

6.
方月娥  张建湘 《核技术》1997,20(4):226-229
选用枯草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参照菌种,研究了空气和氮气两种气氛下壳聚糖膜材料的辐射灭菌以及在灭菌过程中膜材料的辐射解及裂解而导致材料有关性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γ辐射场中硅橡胶泡沫的辐射效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室温下空气、真空或惰性气氛中60 Coγ射线对柔性开孔型甲基乙烯基硅橡胶泡沫的辐射效应。采用傅立叶红外分析仪 (FTIR)、扫描电镜 (SEM )、裂解色谱 质谱联用仪 (PGC/MS)以及热失重分析仪 (TG)等对辐照前后的样品进行了分析 ,同时使用色质联用仪 (GC/MS)对辐照后产生的气体进行了分析 ,并且测定了空气中辐照试样的凝胶含量与吸收剂量的关系以及在室温下试样的压缩性能、应力松弛率与吸收剂量的关系。结果表明 :化学交联后的硅泡沫材料在低剂量 ( 2× 1 0 5Gy)下发生了第二次交联 ,但随剂量的进一步提高 ,则以辐射降解为主。经不同剂量辐照以后 ,试样的力学性能有所改变。  相似文献   

8.
采用电子束辐射接枝工艺,在保持本体强度的前提下实现了对聚四氟乙烯(PTFE)板材的表面丙烯酸接枝改性。傅里叶变换红外扫描测试表明丙烯酸成功接枝到PTFE板材表面。通过单因素分析法研究了辐射接枝工艺参数对接枝量的影响,并择优选出最佳的辐射接枝工艺条件:吸收剂量为18 kGy,丙烯酸浓度为60%,反应温度为70℃。表面接触角测试表明,接枝改性后PTFE板材表面浸润性较改性前大幅提高,水接触角由120°下降到60°。黏接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辐射接枝改性可显著提高PTFE的黏接强度,达到23 N/cm~2。  相似文献   

9.
《核技术》2015,(1)
研究了辐照剂量、辐照剂量率和辐照气体环境等因素对聚四氟乙烯(Polytetrafluoroethene,PTFE)薄膜电子束辐射降解效应的影响,并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电子自旋共振(Electron Spin Resonance,ESR)和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电子束能够有效地对聚四氟乙烯进行降解。PTFE样品的辐射降解主要发生在主链C-C键上;在相同的吸收剂量和气体环境下辐照,低剂量率辐照样品降解好于高剂量率样品;而在相同的吸收剂量和剂量率下辐照,在空气中的辐照降解效果好于N2气环境下。  相似文献   

10.
辐射交联聚合物的结晶动力学(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离辐射在工业上应用的基础是聚合物的辐射交联,它们是绝缘电线和电缆的交联,热收缩性材料的生产,泡沫塑料等等。辐射引发交联已经被广泛地研究,特别是凝胶的形成和聚合物结构、辐照条件对交联度的影响。对于一般法和辐射法交联的聚合物却很少有人研究它的结晶过程。例如,已经证明除了在非常高的吸收剂量外,辐照的聚乙烯中总的结晶度不受影响,但对于聚丙烯和聚丁烯在凝胶点剂量时,它们的结晶度大大减少。辐照聚合物的重新熔融,进一步减少了总结晶度。 本工作表明不仅总的结晶度而且结晶动力学也受辐射引发交联的影响。结晶速率指出结晶划分成二种不同增长机理的过程。冷却速率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它决定结晶过程并影响与交联的半晶聚合物的结晶度和形态有关的其它性质。  相似文献   

11.
电离辐射能够造成DNA分子的损伤(如改变碱基、链断裂和分子交联等)、抑制DNA合成和增强DNA分解等,进而会影响DNA自组装技术构建的纳米结构构型的变化,利用这一性质可用于电离辐射的检测。本文主要介绍了DNA自组装技术在结构和动态两方面的最新进展,并对DNA自组装技术在电离辐射检测中的应用,尤其是DNA拼块自组装纳米结构用于α粒子和β粒子辐照的高灵敏检测器等领域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氯代有机污染物辐照脱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工作对电离辐射引发的典型氯代有机污染物的脱氯降解机理进行了综述,重点回顾了氯酚、多氯联苯、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辐照脱氯降解的研究现状.氯酚在氧化条件下与羟基自由基(·OH)反应首先形成·OH加成物,然后逐步脱氯;在还原条件下水合电子(e-aq)与氯酚直接发生选择性反应脱氯,生成苯酚和氯离子.多氯联苯在有机溶剂中的辐照降...  相似文献   

13.
通过建立^60Coγ射线照射诱发辐射损伤动物模型,移植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s)后,在实验不同阶段检测SD大鼠血清抗氧化酶活力和脂质过氧化物水平。结果表明,第4天和第11天,单纯照射组丙二醛含量升高显著,是ADSCs植入组的2.00和1.58倍;抗氧化酶方面,ADSCs植入组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均高于单纯照射组,第11天差异显著。结果提示,^60Coγ射线照射可导致生物体脂质过氧化物水平增高,ADSCs的移植促进机体抗氧化防御系统清除活性氧自由基的能力,恢复活性氧自由基与抗氧化防御系统之间的动态平衡,说明ADSCs在辐射损伤的治疗修复中起到积极有效作用。  相似文献   

14.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活化受体(PPARs)是一种多功能受体,可以通过多种信号通路有效降低辐射对机体的损伤。本文介绍了PPARs及其配体,以及PPARs在辐射防护中的应用现状和前景。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过辐照和加速退火对存储器TID试验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额外50%剂量辐射和高温100℃168h退火是严格考核空间辐射环境下存储器TID效应的必要试验步骤。分析器件本身的离散性对TID试验结果的影响,提出在辐射前,对器件进行初始数据测试,得出器件参数的标准偏差。通过剔除使标准偏差明显变大的器件,可以减小存储器辐照后的离散性。综述分析了NASA报告中描述的TID试验结果,得出了存储器辐射后进行电参数测试时,"读"、"写"、"擦"模式的综合测试,比只"读"模式的测试更全面的反应出器件被辐射后的退化特性,并总结出了存储器辐射后电参数测试时应遵循的测试顺序。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建立了小鼠全身放疗的损伤模型,以比较预给药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阿米福汀对小鼠放射治疗损伤的防护效果。C57BL/6小鼠用6 Gy X射线进行全身一次性照射,在放射后24 h处死,测定小鼠外周血红、白细胞数量,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以及肝脏抗氧化活力。结果表明:与放疗对照组相比,放疗前给药SOD组对放疗鼠的外周血白细胞数量和胸腺指数有显著的保护作用,使之分别增加66.7%和19.1%。测得放疗前给药阿米福汀对放射鼠的外周血白细胞数量和脾脏指数有显著的保护作用,使之分别增加106.9%和22.6%。此外,与放疗对照组相比,放疗前给药SOD对放疗鼠的肝脏抗氧化能力也有显著提高,可使肝脏的MDA水平下降12.7%,SOD活力增加10.8%,T-AOC活力增加45.0%,放疗前给药阿米福汀可使放疗鼠肝脏的MDA水平下降22.3%。  相似文献   

17.
对γ-射线辐射改性聚丙烯(PP)进行超临界二氧化碳(CO2)发泡研究。用差示扫描热仪(DSC)、高级流变扩展系统(ARES)、熔体流动速率测试仪和扫描电镜(SEM)分别对辐射改性PP样品的熔点、粘度、熔体流动速率和PP泡沫的微孔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经过γ-射线辐照后PP熔点略有降低,粘度随吸收剂量的增加而明显降低。PP经过辐射改性后的发泡性能得到改善,辐射改性PP容易获得发泡倍率更高的泡沫,同等发泡压力下辐射改性PP需要较低的发泡温度。  相似文献   

18.
IMRT与3D-CRT在中央型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剂量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三维适形放疗(3D-CRT)和调强放疗(IMRT)应用于中央型非小细胞肺癌的放射治疗中,并评价了不同计划方案在剂量学上的差异性。本研究选择了32例II期中央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CT图像的基础上,对每位患者分别做了1个3D-CRT和2个IMRT计划(5野和7野),并评价计划的剂量分布特点及其优势。结果发现,IMRT的靶区平均剂量(PTVDmean)和靶区最大剂量(PTVDmax),靶区最大剂量与处方剂量的百分比(PTVDmax(%))和靶区适形指数(CI)均比3D-CRT高,但靶区均匀指数(HI)较3D-CRT差。IMRT计划中各项肺的指标和1%体积的脊髓所接受的剂量(脊髓D01)低于3D-CRT的对应值。另5野和7野的IMRT计划无显著差异。由此表明,IMRT计划能有效提高中央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靶区剂量,又能使正常组织得到更好地保护。对应用于中央型非小细胞肺癌的IMRT,采用5野照射已完全满足临床剂量学要求。  相似文献   

19.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丙烯(Polypropylene,PP)/蒙脱土预辐射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X—ray deffraction,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对复合材料中蒙脱土的分散状态进行了表征,在空气氛围下利用电子束辐照对复合材料进行辐照交联,研究了交联剂在辐照中起的作用和蒙脱土对辐照交联的影响。结果表明:没有加入交联剂的PP不能交联,在PP中加入了蒙脱土以后,在一定的辐照剂量下可以促进PP的交联,含有蒙脱土PP交联体系的力学性能得到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