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以6自由度6PM2混联数控机床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其独特结构及特性,指出了混联机床数控加工后置处理中的两个关键问题——刀位数据转换和运动控制算法。给出了后置处理中刀位数据的转换方法和过程,提出了一种基于并联结构和串联结构的新型并联机床即混联机床的运动控制算法。  相似文献   

2.
以六自由度6PM2混联数控机床为研究对象,阐述其独特结构及特性,指出混联机床数控加工后置处理中的两个关键问题,即刀位数据转换和运动控制算法,给出了后置处理中刀位数据的转换方法和过程,提出了一种基于并联结构和串联结构的新型并联机床即混联机床的运动控制算法。  相似文献   

3.
以六自由度6PM2混联数控机床为研究对象,阐述其独特结构及特性,指出混联机床数控加工后置处理中的两个关键问题,即刀位数据转换和运动控制算法.给出了后置处理中刀位数据的转换方法和过程,提出了一种基于并联结构和串联结构的新型并联机床即混联机床的运动控制算法.  相似文献   

4.
一种企业数据集成数据库中间件DMDBM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现有企业数据集成中分布式多数据库之间数据转换方法的缺陷,提出一种基于协商的分层、分模块的数据转换中间件DMDBM,通过事务级别的控制,从而保证数据集成的健壮性、有效性,较详细地讨论了DMDBM的功能、组成和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5.
针对串联机器人标定系统中的工业机器人基座标系{B}与激光跟踪仪测量坐标系{T}的转换问题,提出一种融合多点拟合法和轴线矢量测量法的坐标系快速转换方法。该融合坐标系快速转换方法首先利用轴线矢量测量法获得旋转矩阵R,然后利用多点拟合法获得位移矢量T,进而得到坐标系转换矩阵BTR。试验结果表明该融合坐标系快速转换方法的测量时间比多点拟合方法减少了184.68s,但综合RMSE(Root mean squared error,RMSE)增加了0.215mm;相比于基于关节圆交点的坐标系转换方法,该方法的综合RMSE降低了0.626mm,测量时间仅增加了51.26s;相比于基于平面拟合转换法,该方法的综合RMSE与测量时间分别降低了2.790mm和120.0s。因此,该融合坐标系快速转换方法的转换精度远优于基于轴线测量的坐标系转换方法,相比于多点拟合法具有相近的转换精度和更好的测量效率。  相似文献   

6.
参数化建模和直接建模方法是当前主流的两种三维几何建模方法,两者在功能上有较强的互补性。为了实现两种模型之间的转换,更好地体现设计者的设计意图,提高设计效率,提出了基于曲面重构的转换方法。通过对参数化模型表面点集做Delaunay三角剖分,求解出模型表面几何方程,拟合重构出直接建模模型,并以包含特征信息的三角网格单元的跟踪标记和数据更新来实现直接建模操作。实验表明,该转换方法适用于大多数特征模型的转换,且具有较高的转换效率。  相似文献   

7.
陈捷捷  林锐  李翔 《机械》2013,(11):60-63
随着船舶大型化的发展趋势,三维设计数据量越来越大,基于CADDS5软件的大型船舶三维模型数据转换难以实现。详细地分析了含有上万个模型的大数据量采用传统转换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高效可行的转换方法,能快速将大型船舶全船的三维模型转换成轻量可视化模型,打通与虚拟现实软件的数据接口,实现在三维轻量可视化环境中对大型船舶设计过程的监控及干涉检查,缩短设计周期,改善设计质量。  相似文献   

8.
传统机床与Free-Form型机床运动的等效转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给出了基于空间坐标系变换把普通铣齿机调整参数转换成Free form型机床调整参数的原理与方法。在两种机床坐标系下保持刀盘相对工件的运动关系不变 ,通过耦合两种机床下的坐标系使两种机床的运动关系完全等效 ,由此原理推出了普通铣齿机向Free form型机床转换的显式转换公式 ,该公式适用于任意一种传统的加工方法和机床。最后通过实例 ,利用TCA进行了分析验证。本文提出的转换方法概念清晰 ,转换简单 ,不会引起转换误差 ,是一种针对两类机床完全等效的转换方法。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标准三维实体文件和版图文件的格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在MEMS CAD中从三维实体到工艺版图的转换方法,实现了直接基于文件到文件的三维实体到工艺版图的转换,使用C++语言开发了相应的转换接口。通过典型MEMS器件——微机械加速度计和微机械陀螺的多种结构,验证了三维实体到二维版图转换的可行性与效率。结果表明,这种转换方法切实可行,且效率较高,为实现MEMS自顶向下与基于任意流程的设计方法、简化版图绘制、提高设计效率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针对非结构化工艺数据存储分散,重用率低的问题,提出以XML作为过渡的数据转换方法,通过分析非结构化工艺数据结构,提出基于分治法的数据抽取策略,利用可扩展标记语言进行工艺数据描述,建立XML描述与工艺信息模型之间的映射关系。此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有效解决了传统手工数据转换效率低,成本高,一致性差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基于Pro/E与ADAMS协同仿真中的图形数据交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Pro/E与ADAMS之间的图形数据交换进行了研究,论述了二者之间实现图形文件传递的方法,对以IGES格式、STEP格式和利用MECHANISM/Pro传递图形数据的结果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应用MECHANISM/Pro进行数据交换时的一些操作技巧,对虚拟样机技术人员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MCGS组态软件与VB数据交换的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MCGS(Monitor and Control Generated System,简称MCGS)与VB之间的数据交换问题,基于对象的链接与嵌入(Object Linking and Embedding,简称OLE)自动化技术和DDE数据交换技术,研究了MCGS与VB之间的两种数据交换方法,实现了MCGS与VB的实时数据交换。运行结果表明,上述两种数据交换方法具有较好的实时性、稳定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研究PDM/ERP系统信息集成的主要内容、集成模式和方法,提出7层沙漏转换、编码式数据交换的方法,并提出在不同ERP和PDM系统之间采用“模块化”方式进行数据交换的技术,为企业PDM与ERP信息集成提供可借鉴的模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基于DFA的SMT产品信息模型与数据交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表面组装技术(Surface Mount Technology,SMT)产品是当前板级电子电路产品的主要形式。以SMT产品为对象,以面向分析的设计(DFA)思想为驱动,提出了基于STEP标准的SMT产品信息模型与数据交换。基于多信息模型的建模思想,建立了融合几何信息、物理信息、性能信息与功能信息的SMT产品器件级和产品级两级信息模型,并进行了多信息模型的DFA可应用性分析,以SMT产品电子设计信息到制造信息的数据交换为目标,从源数据、前处理器、后处理器3个角度阐述了基于STEP标准的数据交换方法。  相似文献   

15.
基于多种CAD平台下的产品设计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不同CAD系统间实现数据交换的两种方法。针对邮政集装箱翻转设备的设计,使用了基于多种CAD平台下的产品方法,并对设计过程中CAD平台的选择和产台间的数据交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Geomagic与SolidWorks之间的快速数据共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逆向工程软件Geomagic Studio与CAD软件SolidWorks之间的数据交换和数据共享问题。通过具体实例,给出了点数据、多边形数据和曲面数据的快速处理方法,以及针对不同情况的导入方法及效果。  相似文献   

17.
基于XML模式的制造信息集成规范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在网络化制造环境下,为有效实现基于可扩展标记语言和Web服务技术的企业应用集成,需要制造统一的基于可扩展标记语言模式的信息集成规范,以定义异构系统间数据交换的内容和格式。为此,探讨了制造信息集成规范的制定方法和相关技术。首先,对制造数据交换标准和业界结合可扩展标记语言进行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制造信息集成规范的研究内容;针对制造数据交换的结构复杂等特点,提出了兼容性、实用性、通用性、可扩展性和标准性的规范制定原则,以及对产品数据与制造过程数据分别采取基于产品模型数据交换标准的映射和重新定义新的标记语言的方法。最后,提出了可扩展、模块化集成规范设计的支撑技术与工具,并对集成规范的建立和实施前景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8.
对XML语言及其电子商务应用系统中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B2B数据交换的模型,研究了XML技术在企业之间实现数据交换和共享的技术和方法,深入研究了XML文档之间转换,提出了通用的XML文档转换机制,最后讨论了XML技术在协同电子商务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基于XML的动态企业联盟间的信息交换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现企业联盟间异构应用系统的平滑、开放的信息交换 ,是实施B2B电子商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EDI难以满足Internet网络环境下动态企业联盟间的信息交换的要求。XML作为一种描述能力很强的元语言 ,有着很好的结构性和可扩展性 ,非常适用于集成企业联盟的异构应用系统间的信息交换过程。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XML的动态企业联盟间的信息交换模型 ,并对其实现技术和方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在汽车焊装生产线中,从下车体线到总拼线的输送系统采用多台自行小车环形运转的方式,它们与主控PLC之间的信息交换,传统的方法是采用滑触线的方式,存在着数据交换信息量受限、可靠性低和电气安装复杂等弊端.现将无线以太网的通讯技术应用于自行小车信息交换中,具有数据交换无限量、可靠性高和电气安装简单等优点,弥补了传统交换方式的缺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