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探析韩氏妇科传承人韩延华教授治疗月经病的学术思想和用药规律,为临床辨治本病提供依据及思路。方法 筛选韩延华教授门诊治疗月经病的有效医案,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3.0)软件,建立数据库,对符合纳入标准的处方进行性味归经统计、功效统计、频次统计、关联分析以及聚类分析和核心处方的挖掘。结果 共纳入312份有效医案处方,涉及190味中药,四气以温、寒、平为主,温药居多;五味以甘、苦为主;归经以肝经为主;药物功效以补虚类为主,次者为活血化瘀类;高频药物(≥60次)29味,前6味为牛膝、白芍、山萸肉、炙甘草、山药片和醋鳖甲。关联规则分析得到药对及药组关联,聚类分析得到6个核心组方。结论 通过数据挖掘出韩延华教授以“肝肾学说”、“肝主冲任”学说为指导辨治月经病的用药规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胡国俊教授辨治慢性咳嗽的处方用药规律,传承名医经验。方法 收集胡国俊教授临床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方药,将数据统计整理后,采用频数统计、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的方法进行数据挖掘,总结其治疗慢性咳嗽的用药规律。结果 共收集到有效方剂205首,涉及中药107味。胡国俊教授治疗慢性咳嗽使用的高频药物包括僵蚕、蝉蜕、麻黄、黄芩、甘草、苦杏仁、枇杷叶等,共计38味,出现频次占86.46%。按功效大致可归为化痰止咳平喘药、解表药、补虚药、清热药、平肝熄风药等10类。聚类分析得出僵蚕-蝉蜕-甘草-赤芍-旋覆花,麻黄-苦杏仁-桔梗等6个聚类方。因子分析得出葶苈子-薏苡仁-冬瓜子-芦根,麻黄-苦杏仁-桔梗-半夏等10个公因子。结论 胡国俊教授辨治慢性咳嗽重视肺脾不足、风痰内扰的病机,治疗多从风、痰、热入手,治疗多以祛风解痉、清肺化痰、疏风宣肺为大法,兼以补肺、健脾、化瘀、敛肺等;用药重视补肺气肺阴,健脾气与补胃阴相结合,攻补兼施,苦辛并进,寒温并用,为临床治疗和研究慢性咳嗽提供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李卉  郭志华 《湖南中医杂志》2021,37(11):21-26,48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分析郭志华教授治疗心力衰竭(简称心衰)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和整理郭教授治疗心衰的门诊病案100例,录入Microsoft 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Modeler 14.1和SPSS Statistics 25.0对医案处方的用药及功效、性味分类进行统计,运用关联规则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对其用药规律进行数据挖掘.结果:纳入处方100首,涉及中药144味,高频药物有麦冬、生地黄、桂枝、葛根、白术、川芎、炙甘草、茯苓、当归和太子参等;药类多集中于补虚药和活血化瘀药、解表药;药味以甘、辛、苦为主,药性以平、温、微寒为多;处方常用药对有白术-茯苓、桃仁-红花、麦冬-大枣等;聚类分析将药物分为5类.结论:郭教授治疗心衰药物性味多以平、温、微寒及甘、辛、苦味为主,治疗以补虚治本,以活血化瘀、化痰利水、健脾温阳治标,标本兼顾.  相似文献   

4.
目的 本文应用数据挖掘技术研究国家级名老中医韩明向教授治疗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用药规律,为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临床治疗提供组方依据及思路。方法 本文通过收集216例韩明向教授门诊治疗肺癌患者的首诊处方,运用Office 2016建立方药数据库,经规范化处理后,对216例首诊处方进行用药类别、药味的频数统计,采用SPASS 21.0、SPASS Clementine Cliene 11.1对出现次数 ≥ 40次的中药进行聚类分析、二项关联分析、三项关联分析及四项关联分析。结果 由药物频数分析得出补虚药、清热药、化痰药、利水渗湿药以及活血药居前五位;聚类分析可得出八个聚类,主要是益气养阴类、化痰祛瘀类和清热解毒类等药物组合;关联规则得出黄芪→防风,陈皮→鱼腥草,浙贝母→牡蛎,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莪术→鱼腥草等常用药对和补脾益肺药、化痰散结药、活血化瘀药及解毒抗癌药的常见药物组合。结论 韩教授论治肺癌时补脾益肺以治其本,化痰、祛瘀、解毒以治其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初步分析虫类药治疗肝癌的用药规律。方法 从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检索筛选出含虫类药治疗肝癌的处方,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分析其用药规律。结果 筛选出186首治疗肝癌的含虫类药处方,涉及中药221味,其中虫类药35味,高频虫类药为鳖甲、牡蛎、土鳖虫等;虫类中药多与补虚类药、解毒类药、化瘀类药、化湿类药、理气类药等配伍使用,处方中常用虫类药药味数为1-3味,药性以寒、温、平为主,五味以咸、甘为主,近1/3的虫类药均有毒性,主入肝、肾、心、胃、脾经。获得使用频次≥20次的常用含虫类药物药对47对,药物关联规则20条。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分析,得到含虫类药物新方核心组合12个,治疗肝癌的候选新处方6个。结论 运用含虫类处方治疗肝癌常用鳖甲、牡蛎、土鳖虫等虫类药,其疗效确切、效专力猛,多与益气健脾、利水渗湿等功效的药物联用,契合病机,体现了肝癌扶正祛邪之大法,为临床用药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目的 采用数据挖掘方法探索分析治疗视神经炎的中药复方用药思路及配伍规律。方法 以“中医”“中药”“视神经炎”为主题词,检索汇总中药内服治疗视神经炎的临床研究文献,提取收集其中的中药复方组成数据,应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3.0版本对中药数据进行频次统计、药物聚类及关联规则分析,并总结出核心处方。结果 共检索并筛选出目标文献96篇,包含218个治疗视神经炎的中药复方;涉及中药197味,共计频次2540次。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中药依次为当归、茯苓、甘草、柴胡等,药物功效以养血、益气为主,中药四气分布主要在寒、温、平性,五味以苦、甘居多;归经以肝经、心经、肺经为主。结论 治疗视神经炎的复方药物以疏肝健脾、益气活血为主要功效,用药及配伍以补虚类、清热类药为主,佐以利水渗湿、活血化瘀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寻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宏观用药规律,为临床用药提供相应参考。方法 以“中医”和“肝癌”为主题词,检索中国知网、维普和万方数据库(1959年9月至2019年6月),搜集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中药组方,建立数据库,使用Excel等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录入,并对频次、聚类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 共纳入有效文献106篇,剔除加减方,剩余有效处方92首,其中涉及中药共计281味,频次累计出现1 181次,使用频次排名前5位的中药依次为茯苓、黄芪、柴胡、白芍、党参;所属类别分别为补虚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利水渗湿药和理气药;通过对频次?10的药物性味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原发性肝癌以甘、苦、辛味,寒、温、平性药,归脾、肝经药物居多。通过对高频药物聚类分析得到4类组合,关联规则分析得出10个潜在组合药对,根据肝癌不同阶段的主要证型变化,对高频药物及潜在药对组合与肝癌不同阶段证型的治疗进行了对应分类。结论 益气健脾、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是中医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基本法则,三类药物配比组合是肝癌治疗的主要方向;高频药物及聚类分析得到10个潜在药对组合为原发性肝癌临床分期分证型治疗提供参考,拟对临床用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总结李德新教授治疗泄泻的用药规律及诊疗思路。方法 搜集整理李德新教授治疗泄泻的处方病历,通过建立规范化的数据库进行数据挖掘。结果 共纳入295个处方,129味中药。高频药物为炙甘草、白术、茯苓、党参、黄芪、柴胡、山药、肉豆蔻、诃子、葛根等;药物种类以健脾益气药、燥湿利水药为主;药性多平、温,药味多为甘、辛、苦味,归经主要以脾、肺、胃经为主;处方中常用药对有白术—茯苓、白术—党参、茯苓—党参等;聚类分析得到5组药物;复杂网络分析得到19种核心药物。结论李德新教授治疗泄泻主要以健脾益气,燥湿利水,兼顾升提为主,具有“补脾重在健脾,治泄善用升提”的治疗特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数据挖掘分析中医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及PubMed等数据库中关于中医药治疗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相关文献,采用Excel 2020进行药物使用频次分析;使用SPSS Modeler 18及Origin 2021软件对药物进行关联及聚类分析,分析该病的中医用药规律并总结出核心药对。结果 共纳入64篇有效文献,累计方剂50首,药物126味,使用频率≥1%的高频药物有26味,茯苓、半夏、陈皮及甘草是使用频次最高的四味药物;性味以温性、辛味为主,多归属肺经。关联分析得到的核心药对为半夏-茯苓。结论 中医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基础治法为化痰祛湿,常配清热化痰、活血化瘀及益气健脾之法;基础方剂为二陈汤;核心药对为“半夏-茯苓”。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运用数据挖掘和文献研究的方法研究中医治疗石淋复方的治法及用药规律。方法 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自有记录以来至2020年11月10日期间收录的中医复方治疗石淋的临床研究,提取纳入文献中的治法、处方,统计治法频数,以及复方使用药物的频数、功效分布,并运用关联规则和聚类分析探究高频药的用药规律。结果 共纳入文献247篇,处方247首。①247首处方共使用209味中药。使用频数较高的中药有金钱草、鸡内金、海金沙、牛膝、石苇、车前子、滑石等。使用频数较高的中药功效类别主要以利水渗湿、活血化瘀为主,其次为补虚、理气、攻下。鸡内金、威灵仙、琥珀可作为对证专药。②关联规则分析药物配伍,以金钱草、鸡内金、海金沙三药间的两两组合或三者共用最为普遍,其次为金钱草分别与牛膝、石苇、车前子的配伍。③高频药聚类分析可将药物聚为4类。④247首处方共使用31类治法,使用频数较高的治法为清热利湿、化瘀利水、补益肾气。结论 ①利水渗湿是石淋的核心治法;②活血化瘀是石淋的重要治法;③补益是石淋的潜在治法;④石淋用药具有专科特点。  相似文献   

11.
曹向黎 《光明中医》2016,(9):1265-1267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论治治疗月经过多的疗效。方法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气血亏虚型、肾阴不足型、肾阳亏虚型、血热内盛型、气滞血瘀型、肝郁化火型、脾虚肿满型)论治(以补气养血升提,滋肾养阴固冲,温肾助阳固冲,清热凉血固冲,活血化瘀止血,疏肝解郁清热止血,健脾利湿化气行水止血)为主,随症加减,治疗本病55例。结果总有效率96.4%。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补气升提、滋肾养阴、温肾助阳、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疏肝解郁清热、健脾化水,消肿止血的功效,达到安冲止血,使月经量减少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李立志教授在传统中医诊治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认识与长期临床实践,强调脾在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主张从脾论治,采用健脾益气、健脾养心、温脾补肾之法,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葛汝青  李卫星 《光明中医》2016,(18):2645-2647
介绍张继东教授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经验,导师认为心衰的病机关键为本虚标实,气虚阳衰为本,瘀血水饮为实,提出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是治疗慢性心衰的基本治法。通过大量临床观察,导师治疗本病最常用以下三法:益气温阳,佐以活血法;益气养阴,佐以活血法;温阳利水,佐以活血法。临床疗效甚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李顺民教授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中医辨治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12年5月至2017年3月间李顺民教授诊治的慢性肾衰竭门诊病例资料,通过一维及二维的数据分析和Cytoscape软件分层可视化网络图,总结出用药规律及特点。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上检索和下载慢性肾衰竭相关文献,通过筛选出名医经验类型文献,然后清洗、降噪处理后,进行数据分析,总结出慢性肾衰竭病因、症状、证候、治法、中药规律,并用Cytoscape软件将结果可视化,比较并分析李顺民教授用药特点。结果:李顺民教授在慢性肾衰竭的治疗上,多选用黄芪、山药、炙甘草、大黄、酒苁蓉、丹参、紫苏叶、芡实、白术、地黄等,并喜用甘、苦、辛药及温、平、寒药为主。文本挖掘的结果则提示,病因当以湿浊、瘀血、湿热、水湿、正虚、饮食因素等为主,症状则以水肿、乏力、恶心呕吐最常见,证候以脾肾两虚为主,治法以活血化瘀、补益脾肾为最常见的治法,中药常用大黄、黄芪、当归、茯苓、地黄、丹参、白术、半夏、黄连、全蝎等。结论:本研究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对李顺民教授辨治慢性肾衰竭进行用药规律分析,并以文献收集慢性肾衰竭名医经验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比较,从而客观的反映出李顺民教授治疗慢性肾衰竭注重补脾、健脾、益气、补肾助阳,兼攻下、活血化瘀、解表、固精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脾胃虚弱,标实为水饮、血瘀、痰浊,应治以健脾益气,温阳利水,活血化瘀。病久伤正者,给予白术、黄芪、太子参等益气健脾,配伍当归、川芎等行气养血活血。水肿明显者,应脾肾双补,温阳化气利水,常用附子、生姜温阳化水,茯苓、猪苓、泽泻淡渗利水,配伍白术健脾补气;痰瘀互结者,予半夏、白芥子等温肺暖脾化痰,丹参、桃仁、红花活血祛瘀,桔梗、枳壳行气化瘀。脾胃在本病发病和治疗中起重要作用,平素注意顾护脾胃,可减少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和感染的次数。  相似文献   

16.
冉冉  陈培丰 《中医药学刊》2010,(9):1965-1967
目的:研究乳腺癌术后中医药辅助治疗的基本用药规律。方法:收集近10年经临床验证,用于乳腺癌术后有良好疗效的中医基本方,运用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分析,探索其用药规律。结果:收集基本方共28首,常用药包括补气药、清热解毒药及利水渗湿药等,攻毒杀虫药、化痰散结药、破血消癥药常与清热解毒药配伍出现,补阳药常与利水渗湿药配伍出现。结论:目前对于乳腺癌术后的中医治疗以益气健脾化湿、清热解毒为基本治则,对于养阴、补阳等治法的运用尚存在争议。  相似文献   

17.
李芳 《辽宁中医杂志》2007,34(7):877-878
黄春林教授认为脾肾气虚、湿瘀内阻是慢性肾脏疾病的常见病机,益气健脾补肾、祛湿活血是慢性肾脏疾病的治疗大法,在古方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自拟仙芪地黄汤为基本方,加减治疗多种慢性肾脏疾病,临床疗效良好。该文对其运用仙芪地黄汤加减治疗慢性肾脏疾病的临床经验进行了初步的总结。  相似文献   

18.
介绍何立人教授以"温振运理"法论治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经验。认为心肾阳气不足、脾虚失运、水瘀内停为慢性心力衰竭的病机,治宜温补心肾、振奋阳气、助脾运化、理血行水。并举验案1则。  相似文献   

19.
"瘀血、水湿"是糖尿病肾病进展中的重要因素,贯穿糖尿病肾病的始终,导师王世荣教授依据《黄帝内经》中"去宛陈莝"法,按照糖尿病肾病的病机根本,结合其病机特点,总结出益气养阴、活血利水,健脾升清、活血利水,补脾益肾、活血利水,温阳利水、消癥化浊四法治疗糖尿病肾病,具体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20.
齐元富教授学贯中西,以西医立竿见影效果为基础,综合采用腹腔引流、腹腔灌注、利尿、补充蛋白等多种方式,短时间内改变患者心慌、胸闷、呼吸困难、小便不利等并发症及急危重症,改善患者心肺功能,提高机体耐受力。齐元富教授追本溯源,辨证论治,调和阴阳,以中医独特优势减轻患者痛苦,改善生存状态,提高治疗疗效。齐元富教授认为,肿瘤患者多年老体弱,正气已亏,加上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极易产生痰凝、气滞、瘀血等病理产物,聚于腹中,影响脾、胃、肾三脏正常生理功能,进而导致脾失健运,胃失和降,肾阳亏虚,气化无力。其常用治法有:健脾和胃,利水消肿;温补肾阳,助阳化气;调和阴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