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老年钙化性心脏瓣膜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老年钙化性心脏瓣膜病病人102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老年人102名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二维与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测,观察心功能检测指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与左房内径(LAD)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均可见瓣膜联合处的增厚、钙化及挛缩变形,瓣口面积明显狭窄,瓣口关闭时对合不严,有缝隙;瓣膜表面粗糙、不平。采用三维超声心动图测定的LVDd、LAD、LVEF值分别为(57.93±6.99)mm、(53.75±6.91)mm和(48.29±4.55)%,不同方法所测心功能值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两种方法测量所得的LVDd、LAD、LVEF值均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68,P0.05;r=0.76,P0.05;r=0.82,P0.05)。结论二维超声心动图在老年钙化性心脏瓣膜病诊断中的应用能有效判定心功能状况,而三维超声心动图的应用能立体显示心脏瓣膜及其毗邻结构的形态,提供更多的临床心功能信息,对瓣膜手术方案的制定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分析临床上对老年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应用超声心动图进行诊断的实际价值,为进一步合理有效的诊断老年性心脏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选取98例2014年7月-2016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实验组研究对象采用超声心动图进行检查,对照组研究对象采用普通心电图进行检查,观察分析不同检查诊断方法的实际临床价值。结果实验组研究对象采用超声心动图进行临床诊断,其左室增大、左室肥大、左房增大、主动脉扩张、心肌缺血及室间隔弥漫增厚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采用超声心动图对老年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进行检查的诊断价值明显优于采用普通心电图进行检查,准确性高,能够更加直观的了解心脏功能及结构的变化,值得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对老年钙化性心瓣膜病的影响。方法对200例老年骨质疏松患者与200例老年非骨质疏松患者进行队列研究,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心脏瓣膜的结构与功能。结果骨质疏松组老年钙化性心瓣膜病的发病率及严重程度比非骨质疏松组老年钙化性心瓣膜病的发病率及严重程度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骨质疏松可能是导致老年钙化性心瓣膜病的原因之一,是加重心脏瓣膜结构损害与功能障碍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SDHVD)的超声心动图特点,探讨超声心动图在SDHV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 886例老年人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及临床资料,观察心脏瓣膜的形态、回声、厚度、活动度、心腔大小、室壁厚度及左心功能。选择经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为SDHVD的261例患者为瓣膜钙化组,无瓣膜钙化的270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心脏结构及心功能情况。结果检出SDHVD患者261例,随着年龄的增长检出率逐渐上升,各年龄段检出率差异显著。瓣膜钙化及功能障碍以主动脉瓣发病率最高,其次为二尖瓣。SDHVD组中左室增大、左室壁肥厚、射血分数(EF)值50%和心律失常的患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SPHVD呈递增趋势,有左心功能减退和左心室重构倾向。超声心动图可及早发现SDHVD,为临床早期治疗提供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在老年退行性瓣膜病中的应用价值,评价超声心动图对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检查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10-2011年600例60岁以上老年人的彩色多谱勒超声心动图及临床资料.通过超声观察心脏瓣膜的形态、回声、厚度、活动度、室间隔、左室后壁厚度、心腔大小及左心功能.结果 检出退行性钙化瓣病350例,总患病率58.3%,其中男性检出150例(42.9%),女性检出200例(57.1%).随着年龄的增长,男、女的检出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检出率逐渐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退行性瓣膜病呈递增趋势,超声心动图可及早发现,为临床早期治疗提供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着重于研究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50例本院2015年2月~2017年3月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作为实验组,同期选取5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给予心脏彩超、心电图检查,分析患者的确诊率、检查结果、左心结构和左室功能指标。结果心脏彩超检出20例心室增大,26例心室肥厚,确诊率为92%,诊断效果明显优于心电图检查;实验组与对照组E/A值、射血分数差异不显著(P0.05);实验组左房内径为(3.98±0.44)mm,左房内径和主动脉内径比为(1.23±0.27),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在心脏超声诊断中有很高的确诊率,而且左房内径和主动脉内径比、左房内径存在明显的异常,可在临床诊断中发挥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钙化性心脏瓣膜病患者瓣膜钙化与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的关系。方法:选取116例老年患者,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查将患者分为主动脉瓣钙化组、二尖瓣钙化组、联合瓣膜钙化组(即主动脉瓣和二尖瓣均有钙化)和无瓣膜钙化组(对照组)。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IGF-1的浓度并进行比较。结果:主动脉瓣钙化组、二尖瓣钙化组、联合瓣膜钙化组IGF-1值分别为(281.72±71.35)pg/ml、(261.46±64.74)pg/ml、(267.84±65.13)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137.20±43.20)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钙化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GF水平与患者血清TC、TG、LDL及年龄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IGF-1在老年钙化性心脏瓣膜病患者血清中呈高水平表达。  相似文献   

8.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老年钙化性心脏瓣膜病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老年钙化性心脏瓣膜病一般认为是心脏瓣膜纤维层的退行性病变及钙盐沉积的结果。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 ,该病已成为影响和威胁老年人健康的一种独立的心脏疾病 ,越来越被临床所认识。关于其发病机理还不完全清楚 ,我们对老年钙化性心瓣膜病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观察了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情况。1 对象和方法收集我院住院的患者 ,30例老年钙化性心脏瓣膜病患者 ,临床均经各种检查排除了由风湿性、炎症性、先天性、代谢性疾病等遗留的瓣膜损害。其中主动脉钙化 2 7例(90 %) ;二尖瓣钙化 7例 (2 3.3%) ;肺动脉瓣钙化 1例(3.3%) ;主动脉瓣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诊断慢性风湿性心脏联合瓣膜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慢性风湿性心脏联合瓣膜病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各30例。其中对常规组采取X线检查,对实验组采取超声进行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与临床分型。结果实验组与常规组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6.67%与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X线检查后仅仅能够显示二尖瓣处于病变部位,且伴有主动脉瓣病变、肺动脉瓣病变、三尖瓣病变,进行超声心动图诊断后显示15例为重度狭窄,12例为中度狭窄及3例为轻度狭窄。结论对慢性风湿性心脏联合瓣膜病患者采用超声心动图进行诊断的临床意义重大,可对患者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利于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10.
老年钙化性心脏瓣膜病与钙磷代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老年钙化性心脏瓣膜病与钙磷代谢的关系。方法 选择经超声心动图检查诊为老年性主动脉瓣钙化 (AVC)而无老年性二尖瓣钙化 (MAC)的 31例患者为AVC组 ,诊为MAC而合并或不合并AVC的 30例患者为MAC组 ;除外AVC、MAC的 33例患者为对照组 ;使三组患者年龄、性别相匹配。检测并记录三组患者的钙磷代谢相关指标及骨密度值。结果 AVC、MAC组的ALP、iPTH、BG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腰L2 ~L4 骨密度 ,无论男女AVC、MAC组的骨密度值均低于对照组 ;骨密度与iPTH之间呈负相关。结论 老年钙化性心脏瓣膜病的发生与维生素D(VD)缺乏及继发性甲旁亢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高血压性心脏改变的超声心动图特点,以便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将我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接待的高血压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组),回顾性分析他们的临床资料,同时将同期接待的健康体检对象100名作为对照组,两组对象皆经病史、体检、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回顾性分析两组对象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两组对象的超声心动图特点,进一步分析高血压患者心脏改变情况。结果经超声心动图检查后可知研究组患者在IVST(室间隔厚度)、PWT(左室后壁厚度)、LAD(左房内经)、LVD(左室内径)、AOD(主动脉内径)等方面皆明显大于对照组对象,组间对比差异性显著(P0.01),有统计学意义;此外,进一步分析可知研究组患者106例中出现1种或者1种以上心脏改变的患者有92例,发生率为86.79%,其中最为常见的当属左心室肥厚与主动脉内径增宽。结论超声心动图检查可以将高血压患者心脏情况显示出来,并且能诊断出可能存在的心脏改变情况,对于临床诊断价值很高,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超声诊断。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超声诊断,观察其诊断情况。结果所有患者经超声检查,主动脉瓣钙化65例、二尖瓣钙化36例、三尖瓣钙化11例、肺动脉瓣钙化8例;伴有瓣膜功能障碍100例,有心腔结构改变79例,心功能异常111例。结论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经超声检查,多见主动脉瓣膜病,其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SDHVD)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选择在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年龄≥60岁的南通地区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超声心动图对SDHVD进行心脏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心脏各房室腔大小,病变瓣膜及瓣环的活动情况、有无狭窄及反流情况、射血分数(EF)值、E峰与A峰比值(E/A)值、反流的定性、定量等参数。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将202例经过超声心动图诊断的SDHVD患者为实验组,200例无SDHVD的患者为对照组。收集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一般资料和可能的危险因素包括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高血脂、冠心病等及家族史。评价SDHVD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202例瓣膜钙化的患者当中,单纯主动脉瓣钙化的发生率为最高(57.9%),累及二尖瓣合并主动脉瓣其次(20.3%),单纯二尖瓣钙化11.4%;瓣膜功能障碍中单纯关闭不全所占比例最高(59.9%)。实验组左心房扩大及E/A值1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房颤及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对SDHVD发病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吸烟、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及糖尿病。结论 SDHVD病变瓣膜以主动脉瓣最常见,瓣膜功能障碍以关闭不全最常见;且易合并左心扩大和功能不全;容易合并心律失常,以房性心律失常多见。  相似文献   

14.
老年钙化性心脏瓣膜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老年钙化性心脏瓣膜病(CVHD)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230例60岁以上经超声心动图诊断CVHD患者,回顾性分析了临床表现、超声心动图和其他辅助检查资料。结果CVHD常伴发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受累瓣膜以主动脉瓣最常见,二尖瓣次之。无冠瓣钙化多于左、右冠瓣,瓣膜反流多于狭窄,二尖瓣钙化女性多于男性。常见心脏功能受损为左心舒张功减低(82.3%)、左房增大(37.1%)和左室增大(18.5%)。心律失常主要为期前收缩(41.7%)、心房颤动(20.4%)、房室传导阻滞(16.1%)。胸部X线检查71.7%有主动脉弓钙化;生化检查62.6%有血脂异常。结论CVHD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具有一定特点,而主动脉弓钙化有助于诊断,但确诊仍需借助超声心动图。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老年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常规超声心动图及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I)检查结果。方法 选取150例老年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为同期150例单纯高血压患者,所有患者行常规超声心动图和2D-STI检查,对比两组检查参数;按照美国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将观察组分组,对比不同等级患者检查参数,分析患者影像学特征。结果 观察组收缩期纵向应变率(SRs)、舒张早期纵向应变率(SRe)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低于对照组,舒张晚期纵向应变率(SRa)、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心功能Ⅳ级患者SRe、SRs和LVEF均显著低于其他等级患者,SRa、LVEDD与其他等级患者比较显著更高(P<0.05)。结论 常规超声心动图和2D-STI可用于老年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左心功能检查,患者心功能等级不同时,参数也有明显差异,可为疾病严重程度判定提供依据,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老年钙化性心脏瓣膜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  探讨老年人心脏瓣膜钙化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方法  对 5 5例老年钙化性心脏瓣膜病患者作双侧颈动脉超声检查及相关因素分析并与 3 0例年龄匹配的非瓣膜钙化者进行比较。  结果 老年钙化性心脏瓣膜病患者颈动脉IMT与粥样斑块阳性率明显高于非瓣膜钙化组 (P <0 0 1)。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与心脏瓣膜钙化有显著相关性 (P <0 0 1)。  结论  心脏瓣膜钙化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 ,易患因素相似。提示心脏瓣膜钙化与老年动脉粥样硬化可能具有相似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超声心动图对高血压性心脏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0月到2016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采取超声心动图检查,对照组患者采取心电图检查,对比不同分级高血压患者心脏左室间隔厚度和左室后壁厚度以及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VE、VA、E/A、IVRT)。结果经检查,患者高血压等级越高心脏左室间隔、左室后壁厚度增厚率越快,其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VE和E/A均低于对照组VA和IVR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心动图对高血压性心脏病的临床诊断价值具有显著效果,诊断价值高,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老年钙化性心瓣膜病的超声和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老年钙化性心瓣膜病的超声和临床表现。方法:回顾性研究1106例中老年的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检出老年钙化性心瓣膜病123例(11.1%),其中主动脉瓣钙化和硬化68例,主动脉瓣及二尖瓣环钙化21你,二尖瓣环钙化32例。结率:心脏瓣膜钙化的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主要累及左侧心脏瓣膜,以主动脉瓣膜钙化发展较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在老年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22例为观察组,将同期在该院进行体检的非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设为对照组。应用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进行检查,对比两组的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心电图异常率为77.05%,高于对照组的3.28%(P0.01)。观察组超声心动图异常发生率为73.77%。观察组心脏并发症发生率为35.25%,主要为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梗死、风湿性心脏病,对照组中未见心脏并发症。左室射血功能正常患者的心电图异常发生率(9.83%)低于左室射血功能异常的患者(67.21%)(P0.01)。结论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在老年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有效发现患者心功能和心肌电生理发生的改变,从而给患者的诊断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超声心动图在诊断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7月收治的39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38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比较两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舒张末期右室内径(RVDd)、二尖瓣A峰、左房内径(LAD)均高于对照组,左室舒张末期后壁厚度(LVPWd)、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E峰、肺动脉瓣前向血流速度(Roflow)、主动脉瓣前向血流速度(Aoflow)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9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患者中心脏扩大发生率为69.23%,左室壁增厚为12.82%,左室收缩功能降低为10.26%,二尖瓣脱垂发生率为10.26%,主动脉瓣返流为5.13%,二尖瓣返流为74.36%,三尖瓣返流为79.49%,肺动脉高压为71.79%。结论超声心动图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