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新疆的融雪性河流,季节积雪和高山融水补给占年径流量的40%。在春季,河流径流主要来自流域积雪消融水的补给。因此,春季融雪径流量对农作物春灌期用水极为重要。如何合理地提高水的利用率并防止融雪洪水灾害,这需要能正确、迅速地预报河流径流量和出现时间。由于新疆水文气象站网少,更缺少高山水文气象站,而且现有观测项目不全,  相似文献   

2.
纵观现下中国基本养老保险的发展,如何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养老金制度,实现养老金的长期财务平衡,降低养老金运行中的风险等问题突出的摆在社会面前.本文尝试通过BP神经网络构建的基本养老金运行风险预警系统预测结果与多元回归模型的比较,进行基本养老金失衡风险预警方法的选择研究.在建立基金运行的风险指标体系基础上,搜集整理源于新疆的具体数据,首先进行多元回归模型的基金风险预警结果分析,然后通过MATLAB实现BP神经网络模型的反复训练、学习,并通过预警值与实际值的比较,检验BP神经网络预警模型的有效性,最后通过两种模型结果的比较,选择出BP神经网络预警方法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3.
棉花生产预警对平衡棉花供给,稳定棉花价格及保证政策的连续性都具有重要意义,但现有的预警系统在指标选取及精确定量预警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研究采用系统科学方法,考虑供给、需求、经济环境、价格和生产五方面因素,选取15个指标构建我国棉花生产预警的指标体系,并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对指标体系进行关联度评价,最后采用ARMA模型和AMRA-BP组合网络构建棉花生产预警模型并进行模拟.结果显示,模型无论从指标选取及预警精度方面比现有的棉花生产预警研究有较大提高,其中选取的两种模型都达到较好的预测效果,且组合模型的精度远高于单一模型,更适用于棉花生产预警问题.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台风路径预报研究中存在的预报精度不高、预报时次高耦合等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集合预报的台风路径预报优化模型。运用混合模式集合预报思想和反向传播的多层前馈训练机制,充分挖掘数据特征,解决了单集合预报的固化性问题和单神经网络预报模型的随机性问题,为现有台风数值预报方法和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提供了新思路。以2018年活动在西北太平洋、南海地区的台风为样本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60 h内的预报精度均得到了提高,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模型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 H.Meinhardt 和 M.Klingler 在中提出的数学模型.它是一个耦合的抛物型方程组.本文证明了其平衡方程(在零流边界条件下)具有非常数平衡解,并给出在一定条件下常数平衡解的一些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线间电容耦合模型的研究, 提出了一种基于互连线电容耦合的SR锁存电路设计方案. 该方案首先分析互连线间电容耦合关系, 利用MOS管栅极电容模拟互连线电容; 然后利用电容耦合结构与线计算特性, 设计或非逻辑门电路, 在此基础上实现基于互连线电容耦合的SR锁存电路; 最后在TSMC 65nm Spectre环境下仿真验证. 结果表明 所设计的电路逻辑功能正 确, 且具有低硬件开销特性.  相似文献   

7.
旅游流与区域交通系统的耦合发展对区域旅游市场开发与合作具有重要作用.基于西北5省1995~2014年旅游流与区域交通系统的相关数据,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与GIS分析法,对西北5省旅游流与区域交通系统耦合协调度的时间演变特征与空间格局进行了历时态与共时态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西北5省旅游流与区域交通系统综合发展水平曲线呈现由低向高演进的态势,总体标准差均值分别为0.251和0.294,且区域内部差距逐渐凸显;(2)西北5省旅游流与区域交通的耦合协调度演变曲线呈现历时性波动上升且趋同发展态势,总体标准差均值为0.173,且区域内部差距逐渐扩大;(3)西北5省旅游流与区域交通耦合协调度类型实现了由严重失调向初级协调的转变,耦合协调度由低层次趋同向高层次趋异演变,并最终演变成"哑铃型"的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8.
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心血管疾病和中风的关键诱因,对该病变过程进行模拟与可视化有助于开展医学研究。为解决现有模拟方法不能可视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生成过程以及模拟速度过慢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高效流固耦合不可压缩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SPH)的斑块生成模拟方法。首先,基于流固耦合不可压缩SPH方法,将血液离散为不可压缩流体粒子,以控制血液流动的稳定性;然后,使用斑块生成模型对血液、单核细胞等粒子建模,对血液成分进行病理性分析,控制斑块生成;最后,通过流固耦合作用计算血液与斑块的物理特性,模拟斑块堵塞血流过程。为使模拟结果能够实时呈现,用统一计算设备架构(compute unified device architecture,CUDA)实现并行加速计算。方法实现了对血液中斑块生成的快速模拟,避免了用偏微分方程模型模拟带来的高计算量;同时能较真实地模拟斑块生成过程并体现血液与斑块的流固耦合作用;最后逼真展现了斑块模拟的渲染结果。  相似文献   

9.
云计算环境下高灵活性、高扩展性、边界泛化等特性,使得已有的恶意行为检测技术误检率高,未知恶意行为检测能力低下.本文提出了基于虚拟机回放的恶意行为检测模型,该模型包括了基于行为关联图的警报关联算法和基于虚拟机回放的预警确认机制.首先在VMM层部署网络入侵检测和基于VMI的主机检测系统实现网络层和虚拟机内部的双层检测,然后警报关联结合双层检测结果进行综合评判发出预警,最后预警确认机制通过回放技术过滤虚假警报,并识别未知攻击.实验结果显示,回放开销相比ReVirt降低了21.8%,该方法相对于单一检测方法检测率有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0.
业务流程访问控制机制是组合Web服务应用中的难点,现有的访问控制模型忽视了流程活动之间动态交互性和协同性的特点,不能适应业务流程权限的动态管理.本文提出一种使用控制支持的组合Web服务业务流程动态访问控制模型WS-BPUCON,模型通过角色和权限的分离解除了组织模型和业务流程模型的耦合关系,能够根据分布式开放网络环境中的属性信息,基于授权、职责和条件三种约束决定策略来检查访问控制决策,具有上下文感知、细粒度访问管理等特性,给出了WS-BPUCON的实施框架.  相似文献   

11.
任务分配是多移动机器人调度系统的关键问题之一,为了提高任务整体完成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式拍卖机制的多移动机器人动态任务分配算法.该方法对机器人群体采用分布式控制方法,彼此共享且动态更新任务集,采用分布式的拍卖机制竞拍任务,增加了调整任务执行顺序环节,考虑任务整体完成效率,最后在Linux系统下搭建了多机器人和障碍物的仿真环境.结果表明,该算法分配效率高于线性(CLP)算法和混合整数求解(CBC)算法,且具有稳定性,相比执行效率高的深度强化学习(DQN)算法和空缺链(VC)算法,执行效率稳定,移动代价降低了55%,实现了较高执行效率和低移动代价之间的平衡,可应用于实际仿真环境,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针对中国西部新疆干旱区特有的气候一植被特征,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对干旱区进行光合作用植被和非光合作用植被区分和解析,通过对于旱覆被植被灌层结构解析.解决植被区系差异和环境背景干扰问题.并参考国际上GLO-PEM、CEVSA和CASA遥感--生态模型,助生态遥感反演的物理分析,初步构建基于遥感与生态过程的适用于干旱区的光能利用率模型NPP-GPEM.并以新疆陆地生态系统为例,利用AVHRR/NOAA 气象卫星遥感数据和气候资料估算了1981到2000年新疆陆地生态系统Ikm分辨率的年净第一性生产力.同时对之进行了时空变化探测分析.模拟检验结果精度较好,生态系统碳吸收的空间异质性特征明显.结果表明,利用干旱区植被生理特征的光能利用模型.模拟结果较为合理,为将NPP-GPEM模型应用到干旱区生态系统研究做了-定的探索.也试图为干旱区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舟山海域雷电预警方法,综合分析舟山雷达探测资料、闪电定位仪探测的地闪资料及人工观测资料,得到了舟山海域雷电发生时的一些雷达数据特征.发生雷电时,组合反射率强度一般要达到40 dBz以上,主要集中在45~55 dBz, 随着回波强度的增加,雷电发生的概率逐步增加, 60 dBz以上是100%.用回波顶高减去0 ℃层高度作为相对顶高,统计雷电发生概率,发现相对顶高在5 km时雷电发生概率很低,相对顶高达6 km时大部分样本都发生雷电, 8 km以上全部发生雷电.分别统计了在不同相对顶高情况下, 不同CR的雷电发生概率,建立了舟山海域雷电预报模型,采用基于风暴追踪信息的单体合成法进行外推, 建立舟山海域雷电预警系统,并进行了试运行,具有较好的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14.
基于移动Agent的分布式网管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一种运用移动Agent技术实现分布式网管的方案,它结合了Java和coRBA等分布式计算技术,并采用基于规则的方法来实现对网络的智能化管理.文中首先研究了基于移动Agent的分布式网管结构,然后深入地讨论了它的系统实现,包括移动Agent的运行环境、结构设计、通信机制以及基于Web的图形用户界面.  相似文献   

15.
采用北江流域10个水文站点1959-2005年日流量数据,运用滑动秩和检验法(Mann-Whitney U test)和AMOC检验法确定样本最佳突变点,采用Mann-Kendall(MK)检验法检测时间趋势性,最后结合广义可加模型(GAMLSS)分别构建洪水量级和频率与影响因子的非平稳性模型.研究表明:1)北江流域年及季节洪峰流量普遍呈下降或显著下降趋势,在1990年发生突变,但年最大洪峰无显著变化趋势;2)1990年之后,最大三场洪水及重现期大于10年的洪水事件多集中发生,且洪水发生频率、量级及峰现时间均发生较大改变;3)LOGNO分布为年最大洪峰流量序列最优极值分布,计算出非平稳性条件下北江流域4个站点百年一遇设计洪水流量值,并分别以时间(Model 1)和气候指标(Model 2)为解释变量对洪水发生次数进行模拟分析,充分反映洪水发生次数的随机过程,为区域防洪减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无穷耦合粒子形成的系统耦合系数遭受三态噪声扰动时,系统所表现出的随机共振现象.首先,利用随机平均法和Shapiro-Loginov公式,得到了耦合粒子位置的一阶矩的精确表达式;其次,通过计算机模拟画出输出信号振幅与输入信号频率、系统参数、噪声参数之间的变化曲线;最后,从模拟曲线观察到系统不仅表现出了随机共振现象,甚至还出现了双共振峰,这在双态噪声诱导的无穷个耦合粒子系统中是没有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采用博弈论方法解决隐私保护问题成为一种新的研究手段.不同于传统的隐私保护方法,基于博弈论的隐私保护方法通过机制设计、描述参与方的收益和代价、模拟他们的理性选择过程、分析博弈纳什均衡可以找到平衡各方收益最大化的最佳解决方案.本文对三类典型的信息安全博弈模型即确定性安全博弈模型、随机安全博弈模型和具有有限信息的安全博弈模型进行描述和形式化定义;然后,面向不同应用场景对基于三类信息安全博弈模型所提出的隐私保护方法进行分类论述,并对此进行分析比较,讨论其优点和局限性;最后,指出现有方法所面临挑战以及今后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介质的有效复极化率,研究了GaN球形量子点基于电磁感应透明(EIT)的慢光效应.分别用一带和六带有效质量理论计算了GaN量子点的能级结构,模拟了探测光的吸收谱、色散谱以及放慢因子随耦合光强的变化,并考虑了失相率和耦合光失谐对放慢因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慢光因子存在最大值,取最大值时所对应的耦合光强与失相率相关,耦合光越强电磁感应透明现象越明显,耦合光失谐不影响放慢因子的大小.  相似文献   

19.
基于移动Agent的分布式网管系统安全认证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实现基于移动Agent的分布式网管基本系统的基础上,分析了Agent系统所面临的安全威胁.针对Agent系统的特点,提出了一个完整的3层相互信任关系模型.深入研究了Agent系统的认证机制,提出并实现了具有系统授权Tickets功能的证书签发协议及其安全迁移认证方法.采用该方法,可以在不显著增加移动Agent系统的复杂性的前提下加强其安全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流体经过弯管易产生二次流、涡流等扰流情况,使流道内流速分布不均匀,会对流量计的测量精度产生影响.为研究扰流对流量计的影响,利用建模与模拟仿真方式,对G16型号单流道流量计在入口管道为双弯管及半月双弯管情况下的计量效果展开研究,计算两种情况下相对于入口管道为直管时的流量误差度,以此表明单流道流量计在安装弯管时,扰流给测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